提高職場智慧,我們還需要向莊子學習嗎?2000多年前,莊子和他的學生已經(jīng)探討了很多關于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智慧。時至今日,這些智慧是否還適用于當代的職場生存?我們是否還需要向莊子學習? 那一天,莊子帶著幾個學生來到山上游學。清晨的陽光灑在層層樹木上,山間鳥語花香,令人心曠神怡。學生們欣喜不已,贊嘆大自然之美麗壯闊。莊子微微一笑,對學生們說:“不僅眼前景色值得贊嘆,這山林間還蘊含著自然和人生的奧秘,如果你們仔細體會,就能領悟到.” 就在學生們正感嘆之時,莊子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幾個農(nóng)民正在砍伐樹木。于是莊子建議學生們?nèi)タ纯础V灰妿讉€壯實的中年男子手持斧頭,吭哧吭哧地把幾棵高大筆直的樹木砍倒。“咚”的一聲巨響,一棵青翠欲滴的松樹應聲而倒,農(nóng)民們歡呼雀躍。“好漂亮的松木啊,可以賣個好價錢!” 而在不遠處,一棵形狀古怪、樹皮粗糙的老樹幸免于難,默默佇立。學生們不解地望著莊子。莊子微微一笑,對學生們說:“細細觀察,你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自然界和人生的奧秘?!闭f完,他問學生們:“你們看到什么了?” 一個名叫虞的學生猶豫著回答:“老師您看,農(nóng)民砍伐的是木材品質(zhì)較好的樹,這些樹干筆直,樹皮光滑,估計可以賣一個好價錢,用來建造房屋什么的。而那株老樹長得太歪了,也太粗糙了,估計誰也不會要。所以它才幸免于難?!?/div> 莊子微微一笑,說:“虞兒,你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其實,我要告訴你的意義更為深刻。我們再仔細看看這些樹木,也許可以獲得更多啟發(fā)。” 說完,莊子帶著學生們在林中穿行。只見那幾棵被砍的樹木枝繁葉茂、生機盎然,筆直高大,十分優(yōu)質(zhì)。而那棵被放過的老樹,卻長得歪歪扭扭,樹皮粗糙,沒有幾片葉子。 莊子讓學生們比較兩者的不同。一個學生說:“我明白了,優(yōu)秀的東西總是受人追捧,就像這些好木材一樣被砍掉。而沒人要的東西,就幸免于難?!?/div> 莊子贊許地點點頭:“你抓住了一些端倪。但更深層的意義還待你去探索。我們再想想,到底是失敗好,還是成功好呢?” 當晚,莊子和幾個學生在一個農(nóng)戶家做客。這家農(nóng)戶以養(yǎng)鵝為生。院子里滿滿當當?shù)貒鴰资话座Z,在殷紅的夕陽下潔白如雪,分外好看。農(nóng)戶一家正忙著為宰殺美食用的鵝做準備,院中一片雞飛狗跳。 莊子和學生們在廊下休息,觀察著農(nóng)戶的舉動。只見農(nóng)戶攆著幾只肥碩的大鵝亂跑,鵝群此起彼伏地嗚嗚直叫。農(nóng)戶成功抓到一只,猛烈掙扎的鵝很快就不再叫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為了溫飽,鵝兒也只能成為美食了。”一個學生感嘆道。 而在院門口,有一只神態(tài)從容、毛色烏黑亮麗的大公鵝,站得穩(wěn)穩(wěn)當當,不慌不忙地觀察著周圍。農(nóng)戶的木棒與它近在咫尺,也對它不予理會。 學生秦生疑惑不解,于是問農(nóng)戶:“你為何不抓那只鵝?它明明長得肥碩,很合適宰殺??!” 農(nóng)戶笑了笑說:“這是我養(yǎng)的哨鵝,它的叫聲非常洪亮,可以警示家中有小偷等危險分子入侵。哨鵝是留著防身用的,我才不會殺它!” 秦生恍然大悟,轉(zhuǎn)頭激動地對莊子說:“老師,我明白了!我們必須提升自己的才能,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有真才實學的人會受到保護和禮遇,這就是這個哨鵝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div> 莊子微微搖頭,說:“不僅如此,秦生,事情遠比你想的復雜。我們再仔細思考思考,這個故事中還隱藏著什么道理?” 于是莊子帶著學生們在院中緩步而行,觀察其他鵝的狀態(tài)。只見其它白鵝都躲在角落里驚恐退縮,絲毫不敢出聲;而那只黑色哨鵝信心十足,昂首挺胸,英姿勃勃。 一個學生說:“原來個性決定命運,有才華的才能生存!”另一個學生立刻反駁道:“不對啊,今早看到的樹木不是說有才華的更容易被砍掉,沒有才華的反而活得好好的嗎?” 莊子笑了:“你們都有道理。這似乎是矛盾的兩個結(jié)論,但其中蘊含的道理更為廣博深刻......” 當晚,莊子對學生們講解了“龍蛇之變”的道理。 他說:“學生們,這個世界是一個變化無常的世界。我們必須學會適應各種環(huán)境的變化,這就是'龍蛇之變’。當環(huán)境適合我們像龍那樣揮灑自如時,我們就展現(xiàn)鋒芒。而當環(huán)境惡劣時,我們則要低調(diào)行事,像蛇一樣靜靜地度過難關?!?/div> “比如說,當經(jīng)濟形勢大好的時候,企業(yè)就需要招攬人才,你作為員工可以大顯身手;而當經(jīng)濟衰退來臨時,企業(yè)開始裁員節(jié)流,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沉住氣,穩(wěn)扎穩(wěn)打,等待時機。” 學生們聽后紛紛表示贊同和理解:“原來成敗并不絕對,我們必須具備根據(jù)環(huán)境變化而改變自己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智慧!面對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必須有像龍蛇一樣的變通與適應能力?!薄皼]錯!”莊子贊許地說,“你們越來越理解其中的奧秘了。我們再舉個例子......” 于是莊子講起了一只烏鴉的故事。這只烏鴉最初非常引人注目,因為它會說人話,深得眾人喜愛。鄉(xiāng)民們端著果子來喂它,小孩子們笑著跟它玩耍。烏鴉也趾高氣揚,驕傲地在村中飛來飛去。 后來,這附近發(fā)生了干旱與饑荒,村民們無力喂養(yǎng)這只烏鴉了。烏鴉只好學會了烏鴉的語言,融入到烏鴉群里,才得以活下來。 “你們看,聰明的烏鴉根據(jù)環(huán)境變化,也學會了龍蛇之變。我們每個人都要向它學習,提高變通能力!”莊子嚴肅地說。 學生們此時終于徹底理解了“龍蛇之變”的道理。誰都無法預知未來的風云變幻,我們必須學會隨著事物的發(fā)展而改變自己,這樣才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存活下去。那么,在復雜多變的職場環(huán)境中,我們又該如何判斷形勢,做出正確的應對策略呢? 莊子見學生們已經(jīng)理解了“龍蛇之變”的道理,便開始講述“木雁之間”的人生智慧。 他首先舉了一個例子:“比如我們剛才在山上看到的樹木,它們的命運要取決于那些手持斧頭的樵夫;院中的鵝兒也得順應農(nóng)家主人的決定,才能活下來。同樣,我們每個人的命運也要由其他人決定,特別是掌權(quán)者和領導們?!睂W生們聽后紛紛點頭,一個學生說:“沒錯,我們的命運掌握在領導手中?!?/div> 莊子贊同地說:“所以,要在職場環(huán)境中立足生存,就必須學會判斷領導的性格與待人方式,這就是'木雁之間’的道理?!?/div> 他解釋說,樹木要順應樵夫的斧頭決定要不要砍伐,鵝也得順應主人決定要不要宰割。同樣,員工也要適應領導的性格和待人方式,才能在職場立足。 如果遇到不喜歡聰明人、壓抑個性的領導,員工就應該沉默寡言,收斂自己的才華與鋒芒。這樣才能取悅領導,獲得重用。但是如果領導鼓勵個性發(fā)揮、看重能力,那么員工就應該積極展示自己的見解與創(chuàng)意,爭取上位。 一個學生興奮地說:“我明白了!我們必須善于觀察判斷領導的個性與工作方式,迎合他們的口味,這樣才能在職場立足!” 莊子贊許地說:“沒錯!你們通過'龍蛇之變’和'木雁之間’的思想,就能更好地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容易取悅你們的領導。”學生們都表示,通過這兩大人生哲理,自己在應對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中,將會游刃有余。 2000多年后的今天,莊子的這些故事對我們來說依然意義非凡。當代社會的不確定性更甚以往,職場環(huán)境的變化也比過去更快更大。在這樣瞬息萬變的環(huán)境下,員工和企業(yè)都必須具備快速變通與適應的能力,這就是“龍蛇之變”的智慧的精髓。 同時,員工也必須善于洞察領導個性,順應領導的工作方式與要求,這就是“木雁之間”的人生哲學。只有這樣,才能在復雜的職場人際關系中生存和發(fā)展。 可以說,莊子已經(jīng)道盡了做人和職場生存的深刻哲理。時至今日,我們不僅不能忘記這些智慧,反而更需要重新學習和理解莊子的思想精髓,這樣才能在變化更快更大的社會大潮中立足,在職場生態(tài)中游刃有余。 那么,你又從莊子的思想中領悟到了哪些針對當代社會的智慧和人生哲學呢?它們是否也在指導著你處理各種復雜的職場關系和不確定的環(huán)境變化?我們一起來討論和交流吧!
|
|
來自: 人杰地靈h8p9l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