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是清代名醫(yī)吳鞠通創(chuàng)立的,指的是上焦(心肺)、中焦(脾、胃、大腸、小腸)、下焦(肝、膽、腎、膀胱|);三焦辨證是這樣描述的:“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權(quán)(非重不沉)”。 上焦病癥:常見的咳嗽、胸悶、鼻炎、頭暈等,需要用升清(輕)的藥物,才能到達上部,質(zhì)重的藥物走下焦;補則用葛根、黃芪、太子參,宣則用桑葉、菊花、桔梗,通則用丹參、紅景天、通草。 中焦病癥:常見的腹脹,納差,便秘,血脂異常等,需要用平和的藥物;補則用四君子湯(南沙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行則用枳殼、桔梗、木香、陳皮,化則用生山楂、決明子、藿香。 下焦病癥:常見的腰酸、尿不凈、白帶異常、便秘(腎主司二便)等,需要用重墜的藥物;補則用地黃、山藥、山茱萸,瀉則用丹皮、茯苓、澤瀉,通則用火麻仁、豬甲、苦參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