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其心” “形無其形” “物無其物” “唯見于空” - 有“空”存在 還并不究竟 - 還要 “觀空亦空”、 “所空既無”、 “無無既無” - 才能“湛然常寂” - 寂無所寂, 欲豈能生, 欲既不生, 即是真靜” - 直至進入 “常清靜” 的大境界 - 如此 “漸入真道” “名為得道” ~ 心無其心: - 世人,看書無法理解 妄議卻不肯細細研究 - 天下不明大道 也就不奇怪了 - 因為天地之心 不外乎是真一 固守凝結(jié)而成 - 虛空混沌 當中能讓 陰陽二氣 浮潛交合 - 故而 水能得以升發(fā) 火能得以降藏 - 露水、雷電、風、雨 等都能得以自然布散 - 日月星辰,也能夠 自如其然地旋轉(zhuǎn)著 - 氣候到來 萬物自然 開始生發(fā) - 氣候離去 萬物自然 開始收藏 - 天地之間 萬千形態(tài)變轉(zhuǎn) 萬千化生流通 - 仿佛看似 這個中間 存在很多 特意精心的 經(jīng)營布置 - 然而 若是細究于天地之心 只見真一,就在其中 - 真一默默運行 大化自動流行 - 實際上 天地并沒有 作為著什么 - 不僅沒有作為,行動 更加沒有作為,的傾向 - 只是覺其 像是靜默 如如不動 仿若無心 - 萬物之間 相互聯(lián)系 - 天地 根本就并不需要 表現(xiàn)其任何作用 - 而 對萬物的作用 根本掩蓋不住 - 只需這個 真元固結(jié)、 形成一個 “無”字 的形態(tài) ~ 知識點二: 天人合一 - 也只有是 因為無心 - 才能 從此,窺見 天地的真心 - 也只有真心 獨獨為天地所擁有 所以天地看似不會 幻滅、長久的存在著 - 人也稟賦 天地之氣 而生 - 人心 本就具足 天地同樣 的真常 - 但 人卻不能 長久存在 的原因 - 都是因為 欲求之心 剝減自身 真常所致 - 如果愛取之心過盛 則心的真元便被耗損 - 如果惡害之心過盛 則心得本真被其奪取 - 而這還只是 從淺而論的 - 能夠讓心 不進入到 二元對立的 執(zhí)取過盛 - 那么心 自然平穩(wěn)、光光平穩(wěn) 還不夠、不能起作用 - 必然是從 虛空當中 自然具現(xiàn) 一點真靈 - 寂然不動 如同天地 看起來無心一般 如此,身中萬物 便能,自動化生 - 呂祖師說: “至妙至玄” - 能清除自身欲念 則心中自然平穩(wěn) - 從平穩(wěn)而進而到達 “天君泰然”的狀態(tài)、 - 即讓心進入到 如君王坐于堂 而掌控于萬物的 泰然自若的狀態(tài) - 則縱使外有 萬種違逆情緣 也都不會動心 - 那么這心便算是 真的“定”下來了 - 從定的狀態(tài) 逐漸平息念頭 讓自己心清凈 - 從心清凈 逐漸達到 空性狀態(tài) - 這個時候 真正的“慧” 自然生起 - 這里,直到達到“不增不減”的地步 則基本達心之圓滿、功德火候圓融 - 此時 儼然即如 天地真一 固結(jié)一般 - 呂祖師言: “可與天地同其太虛之體” 即真正的天人合一狀態(tài) 身體也與天地同步、 產(chǎn)生“玄玄之妙用” - 這“玄玄之妙用” 在儒家稱之為“下學上達” 在道佛稱之為“返本還源” 其實是同一個道理 - 古經(jīng)所說 “后天返先天” 也是這個意思 - 因為 天的運轉(zhuǎn)中有地的參與 地的運轉(zhuǎn)中有天的參與 - 大多 只是提到 天的運轉(zhuǎn)、 是為省去 繁冗重復的 文字罷了 - 無非就是返回 人本真的狀態(tài) 才能歷經(jīng)劫難 而不再被磨耗 |
|
來自: 直尾昂述 > 《哲學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