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4/06/2620/285429832_5_2024062608470362.jpeg)
順山集文化作為江蘇境內(nèi)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將江蘇史前文化史向前推了至少1500年,被譽為“江蘇文明之根”
![圖片](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24/06/2620/285429832_6_20240626084703437.jpeg)
距今8000年前的興隆洼文化出土的一對看上去貌不驚人的玉玦,其尺寸卻表現(xiàn)出難以與8000年這個數(shù)字相聯(lián)系的極致的精準。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駱駝墩遺址出現(xiàn)約在7000到5000年前,是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同時,駱駝墩一直也是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fā)源地。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北陰陽營文化距今6000-5000年,中國長江下游地區(qū)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和商周青銅時代文化,因南京市北陰陽營遺址而得名,分布在江蘇省寧鎮(zhèn)地區(qū)和安徽省東南部。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凌家灘文化,是新石器文化之一,分布在長江中下游的巢湖地區(qū),位于安徽省含山縣銅閘鎮(zhèn)凌家家灘村,遺址約5800-5300年前為一處大型新石器時期晚期聚落。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紅山文化“太陽神”——上海震旦博物館
紅山文化,中華文明起源的象征之一,距今約6500-5000年,因1935年首先發(fā)現(xiàn)于內(nèi)蒙古赤峰市紅山后遺址而得名。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玉鉞
大汶口文化,六千多年前的“好客山東”,大汶口文化大部分分布在山東省。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約新石器時代的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址,屬銅石并用時代文化。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仰韶文化最早于1921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首次發(fā)現(xiàn)。是主要集中在黃河中游地區(qū)的新石器時期文化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在中國,玉器的產(chǎn)生始于新石器時代早期。除玉質(zhì)的生產(chǎn)工具外,玉玦應(yīng)該是最早出現(xiàn)的一種非工具類,玉玦上的缺口必然具有某種象征意義或?qū)嶋H價值,玉玦的出處原來能追溯到馬家浜文化時期。![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菘澤文化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qū)菘澤村發(fā)現(xiàn)而命名。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良渚文化,環(huán)錢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肖家屋脊文化是中國史前文化中玉器最為精美的時代,以玉神人面最為著名。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齊家文化因1924年首次在甘肅和政齊家坪被發(fā)現(xiàn)而得名。分布范圍除甘肅、青海外,在寧夏境內(nèi)也有所發(fā)現(xiàn)。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石峁城址距今4000年,面積達400萬平方米以上,是中國已知規(guī)模最大的龍山時期至二里頭早期階段城址,被譽為“石破天驚”的最為重要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
![圖片](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陶寺是中國文明核心形成的起點,擁有早期和中期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