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不廢話。 簡單講,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自然選擇的并不是長壽基因,而是繁殖能力強的基因! 任何生命都有傳遞基因的本能,而傳遞基因有兩種方式:永生和繁殖。大自然最終選擇了繁殖,有些動物為了繁殖后代,甚至不惜生命為代價,它們當然不想死,但是當如果當生存和繁衍發(fā)生沖突時,它們寧愿舍棄生存,來保證繁衍自己的后代。 比如說,澳大利亞有一種動物講寬足袋鼩,在交配季節(jié),這種動物會抓住一切機會與雌性交配,哪怕會因此而器官衰竭,甚至死亡都不會停止! 之所以會這樣,其實也是自然進化的結果,雄性寬足袋鼩體內有大量的雄性睪酮素,這種激素能幫助雄性寬足袋鼩獲得足夠的雄性魅力,但同時也會損害身體健康,使得寬足袋鼩只交配一次就會死亡! 擁有大量雄性睪酮素的寬足袋鼩肯定是會早亡的,按說應該被大自然淘汰才對,但事實上并沒有。這樣的寬足袋鼩更有利于物種繁殖,把自己的基因傳遞給后代,而那些攜帶較少雄性睪酮素的個體在繁殖競爭中反而處于下風,基本沒有機會把自己的基因傳遞給下一代,最終被大自然淘汰了。 也就是說,大自然在挑選基因時,當然會傾向于挑選那些有利于生物個體生存的基因,但是如果生存和繁殖發(fā)生沖突時,大自然會更傾向于后者,寧愿犧牲生存也要保證更好地繁殖。 同時,自然選擇還會有意淘汰那些喪失繁殖能力的生命個體。在動物界,一旦喪失了繁殖能力,意味著身體機能已經(jīng)開始下降了,結果就會更容易被食肉動物捕食,或者因為身體機能下降捕獲不到足夠的食物最終走向死亡。 這種現(xiàn)象在獅群當中是相當常見的,一旦死亡喪失了繁殖能力之后,身體機能下降,結果就是被新的年輕獅王取代,最終只能流浪在草原上,即使不被其他食肉動物殺死,也會因為捕獲不到足夠的食物而餓死。 大自然之所以會這樣做,之所以會讓喪失繁殖能力的個體死亡,主要是因為能量終歸是有限的,根本沒有辦法供給足夠多的生物需求,所以總是盡可能淘汰衰老的生命個體,這樣更有利于物種的延續(xù)。 一個殘酷的現(xiàn)實是,衰老對于動物界來講是相當奢侈的事情,絕大多數(shù)動物根本就沒有機會自然衰老,在衰老之前就會因為各種因素,比如說疾病,被捕食,饑餓等原因被淘汰了。 比如說獅子總會緊盯年老體衰的野牛,它們一眼就能看出哪些野牛即將衰老了,然后重點“照顧”捕食,這樣做成功率會更高。大自然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淘汰衰老的生命個體。 在弱肉強食的大自然里,體面地衰老幾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人類為什么這么特殊呢?在喪失繁殖能力之后,仍舊能存活下來,能自然地老去呢? 說到底,還是因為人類是智慧物種,尤其是人類進入現(xiàn)代文明社會之后,我們能夠獲取足夠多的能量。 同時,生存和繁衍雖然也是人類的兩大本能,但人類除了擁有這兩大本能之外,還有更多的追求,不像動物界每天都要為生存和繁衍這兩大本能而奔波,說白了,動物界就是為生存和繁衍而活的。 在人類社會,即便失去了繁衍能力的老人,也不是一無是處,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也可以照顧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小孩,這樣的家庭就能獲得更多的能量,通俗來講就是收入。 其實,從大自然的角度來講,人類更像是地球上的“異類”物種,也就是說,人類這種智慧物種本就不應該產(chǎn)生,大自然其實是非常討厭智慧這種東西的。 因為智慧意味著更大的腦容量,而大腦消耗的能量是最多的。因此大自然總是會想盡各種辦法試圖淘汰智慧物種的誕生,好在人類的祖先智人足夠幸運,最終保留了下來,一直到現(xiàn)在,其他智慧人種都被大自然淘汰了。 由于人類是由幾百萬年前的古猿進化來的,因此人類其實一直保持著動物界的某些“獸性”。在面對死亡威脅時,我們當然不希望自己死去,但是如果不能體面地老去,很多人更希望自己快點結束生命,很多兒女面對失能父母時,其實內心深處也會萌發(fā)出“希望父母盡快離去”的念頭。 雖然這種念頭可能會讓我們產(chǎn)生負罪感,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很難抑制住這種念頭的萌生,因為這其實是我們潛意識里的東西,我們無法控制! 不過,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尤其是醫(yī)療水平和生活環(huán)境安全性的不斷提升,人類壽命會進一步提升,很多人都可以體面地老去。 甚至我們可以大膽暢想一下,隨著人類對基因操控水平的不斷提升,未來某天人類甚至可以實現(xiàn)永生!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