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龍?zhí)熳印边@個詞最早的書面文字出處是來自清代說唱話本《永慶升平全傳》,一部白話長篇俠義小說。 不過,盡管“真龍?zhí)熳印币徽f清代后期才出現(xiàn)在文獻里,但是,將皇帝當作“真龍?zhí)熳印钡淖龇ㄔ谇貪h時期就有了。 古人把“天子”和“龍”兩種稱呼用在皇帝身上,是為了給皇帝的身份和地位制造神秘性,進一步強調(diào)皇帝是龍的說法,還特意在“龍”字前面加上了“真”字,將皇帝稱為“真龍?zhí)熳印薄?/p> 遠在商周時代,古人就習慣將國王稱之為“天子”,認為天子是老百姓的父母。秦漢以后,古人仍沿襲了這種做法,將皇帝稱為“天子”。 而中國崇拜“龍”的習俗更是源遠流長。龍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人們對龍總是津津樂道,情有獨鐘,想象非常豐富。 《易經(jīng)》里常常以“龍”作比喻,闡明哲學道理。春秋時期古人認為“龍”是最有智慧、最有本領的一種動物,所以常常把那些有智慧、有作為的人比作“龍”。 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因受迫害而離開晉國,游歷諸侯,漂泊十九年后才得以復國,史稱“晉文公”。晉文公封賞了當年跟他流亡國外的所有大臣,卻沒有封賞介子推。介子推很失望,帶著母親入山隱居。 介子推曾賦詩一首:“有龍于飛,周遍天下。五蛇從之,為之丞輔。龍反其鄉(xiāng),得其處所。四蛇從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编従咏鈴垶樽油撇黄?,夜里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晉文公看到這首詩后,后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 晉文公便親帶廣眾人馬前往綿山尋訪。誰知那綿山蜿蜒數(shù)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求人心切,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 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圍綿延數(shù)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后來有人在一棵枯柳樹下發(fā)現(xiàn)了母子的尸骨,晉文公悲痛萬分,將一段燒焦的柳木,帶回宮中做了一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p> 可見,介子推把晉文公比作“龍”,把自己等人比作蛇。不過,當時還沒有形成專門以“龍”比作君王的習俗。 戰(zhàn)國晚期形成了將君王比作“龍”的習俗。法家韓非把君王比作龍,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逐漸形成,傳說中具有非凡本領和神奇力量的“龍”成為君主的代名詞。 秦王滅六國統(tǒng)一天下,秦王政認為自己的功勞超過了五帝和三王,僅僅稱“帝”或“王”都不夠份量,于是稱“皇帝”,宣告“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p> 《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王政三十六年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蜓栽唬?今年祖龍死?!拐邌柶涔?,因忽不見,置其璧去。”這是史籍所載第一次將皇帝稱為“龍”,稱秦始皇為“祖龍”,也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真龍?zhí)熳印薄?/p> 皇帝與“龍”神秘關系,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現(xiàn)象,歷代封建王朝都把皇帝當作“真龍?zhí)熳印?,皇帝登基稱“龍飛”,皇帝的面容稱“龍顏”,皇帝的衣服稱“龍袍”,皇帝的椅子稱“龍椅”,皇帝的子孫稱“龍子龍孫”,皇帝高興稱“龍顏大悅”、生氣稱“龍顏大怒”、生病稱“龍體欠安”等等。 皇帝與“龍”之間的關系,歷史上最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三個事件分別是: 西漢初年,官方編造劉邦、劉恒父子都是龍種的神話。這種做法被歷代統(tǒng)治集團仿效,他們紛紛編造神話故事,將皇帝的身世與“龍”聯(lián)系起來,如劉秀、楊堅、李世民等人。 從漢宣帝開始,皇帝的年號出現(xiàn)“龍”字。公元前49年,漢宣帝將年號定為“黃龍”,此后用“龍”字作為年號屢見不鮮,諸如龍興、青龍、龍飛、龍升、龍朔、神龍、景龍、見龍、龍德、白龍、龍啟、龍鳳等等,之所以使用帶有“龍”字的年號,顯然是想利用“真龍?zhí)熳印边@塊招牌來樹立自己的政治權威與得位正統(tǒng)。 從唐玄宗開始,禁止非皇室人士在絲織品中使用龍紋,至此“龍”對封建政治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宋代以后,下令禁止天下使用龍紋制品,強調(diào)龍紋必須由皇帝壟斷,否則治罪。元朝延續(xù)了這個作法,到了明清時期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甚至還將以龍旗定為了國旗。 正式以年號紀年是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40年他建立了第一個年號——建元,此后一直到1911年宣統(tǒng)皇帝退位為止,前后二千多年,中國歷史都用皇帝年號來紀年。一個皇帝即位,哪怕只是一個偏安的王朝甚至一個起義的農(nóng)民政權,都要改元——宣布自己的年號,重新開始。 盡管“龍”與皇帝有著緊密的神秘關系,但中國歷史還有一個詭異的現(xiàn)象,凡是年號里有“龍”字的皇帝,大都沒有好的運氣,命運多舛,或是一生荒淫殘暴,或是在這年號里被推翻,或者在這個年號里死去。 您不信的話,我們來捋一捋: 西漢孝宣皇帝劉詢-黃龍(前48)。 劉詢是西漢第十位皇帝,即位前受巫蠱之禍,在襁褓中即被下獄,后被祖母史家收養(yǎng),直到漢武帝下詔掖庭養(yǎng)視,是歷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過牢獄之苦的皇帝。黃龍元年,劉詢病死在長安未央宮,在位25年,享年僅43歲。 東漢公孫述-龍興(25—36)。 公孫述新莽末年的地方割據(jù)勢力,自稱輔漢將軍兼領益州牧。公孫述稱帝于蜀,國號成家,年號龍興。在位十二年。后被東漢派兵征討,攻破成都,盡誅公孫氏。 三國曹魏烈祖明皇帝曹睿-青龍(233--236)。 曹睿是曹魏第二位皇帝,二十三歲即位,前期頗有建樹,后期大興土木,耽于享樂。因其臨終前托孤不當,導致后來朝政動蕩。 三國孫吳大皇帝孫權-黃龍(229--231)。 孫權作為孫吳開國皇帝,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反復無常,引致群下黨爭,朝局不穩(wěn)。 南北朝侯子光-龍興(337)。 后趙武帝石虎在位期間,侯子光以宗教迷信手段聚集聯(lián)絡京兆樊經(jīng)、竺龍、嚴諶、謝樂子聚眾數(shù)千人,于雩縣等地,游說宣傳,等聚眾數(shù)千于杜南山(今終南山),自稱“大黃帝”,改元龍興。一個月后,侯子光被后趙武帝趙虎派遣鎮(zhèn)西將軍石廣所滅,將其斬首。據(jù)《晉書》記載,侯子光被殺后脖子未出血,經(jīng)過十余日后,臉色仍和活人一樣。 南北朝后趙義陽王石鑒-青龍(350)。 石鑒后趙第六位皇帝,趙明帝石勒去世,石虎掌權,封石鑒為代王,后降封為義陽公,再晉封為義陽王。冉閔率軍入宮弒殺石遵,擁立石鑒為帝,但為冉閔所控制。青龍初年二月,冉閔廢殺石鑒,自立為帝。石鑒共在位一百零三天。 南北朝后涼太祖懿武皇帝呂光-龍飛(396--399)。 呂光是后涼(甘肅武威)建立者,原為前秦將領,在苻堅死后,駐兵割據(jù),自稱天王,國號大涼,改元龍飛。在龍飛三年病死。 南北朝胡夏朝世祖武烈皇帝赫連勃勃-龍昇(407--412)。 赫連勃勃胡夏開國皇帝。赫連勃勃姿容俊美,生性殘忍,嗜好殺人,沒有常規(guī)。襲殺岳父沒奕于,兼并軍隊物資,自號天王、大單于,國號大夏,改姓赫連,年號龍升,定都統(tǒng)萬城,率兵征戰(zhàn)四方。常常站在城頭上,把弓劍放在身旁,凡是覺得嫌惡憎恨的人,就親手殺死,大臣們有面對面看他的,就戳瞎眼睛,有敢發(fā)笑的,就割掉嘴唇,把進諫的人說成是誹謗,先割下其舌頭,然后殺死。胡人、漢人都躁動不安,民不聊生。 唐朝高宗李治-龍朔(661--663)。 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李世民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間發(fā)生了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斗爭,雙敗,晉王李治升為太子二十二歲即位。即位后納武則天入宮為昭儀,不久欲廢王皇后,改立武氏為后。此后,武則天不斷成為唐朝掌握實權的統(tǒng)治者,李治大權旁落,最終武周代李唐。 唐中宗李顯-神龍(705--706)景龍(707--709) 李顯是唐朝第四位皇帝,系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即皇帝位后,皇太后武則天臨朝稱制,一年后被廢為廬陵王,先后遷于均州、房州等地。神龍元年逼宮復位,但放縱縱容皇后韋氏、女兒安樂公主,寵信武三思,任其陷害功臣,弄權專國,為非作歹,致使朝政混亂不堪。景龍四年六月被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毒死,終年55歲。 唐朝段子璋-黃龍(761)。 段子璋曾跟從太上皇唐玄宗到蜀地,立下汗馬功勞,封為劍南節(jié)度使。后因被撤換,段子璋段子璋舉兵造反,在占領綿州(今綿陽綿州)后自稱梁王,改元黃龍,拉起了反唐大旗。同年五月,西川節(jié)度使崔光遠率部攻克綿州,擒殺段子璋。 唐昭宗李曄-龍紀(889)。 李曄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即位時,黃巢起義雖已失敗,但大唐帝國在農(nóng)民軍的打擊下分崩離析。藩鎮(zhèn)林立,割據(jù)一方,目無天子,雖多方努力,但被朱溫坐收漁翁之利,一直受制于朱溫,最終為朱溫所弒,享年38歲。 五代十國后梁末帝朱友貞-龍德(921--923)。 朱友貞,朱溫第三子,后梁末帝。在位期間,疏遠敬翔、李振等舊臣,重用趙巖、張漢杰等無能之輩,在梁晉爭霸戰(zhàn)爭中勝少敗多,接連喪失國土,以致國勢日衰。龍德三年,朱友貞被殺,后梁隨之亡國,終年三十六歲,后被李存勖追廢為庶人。 五代十國閩惠宗王延鈞-龍啟(933—934)。 王延鈞原任泉州刺史,后殺兄王延翰自立,稱帝,改年號為龍啟,國號“大閩”。龍啟二年被其子王繼鵬殺害。 元朝大宋韓林兒-龍鳳(1355—1366)。 韓林兒是元末大宋紅巾軍領袖,在其父“明王”韓山童死后,被劉福通等人迎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朱元璋遣廖永忠迎接韓林兒返回應天府,途徑瓜洲時,韓林兒沉入江中被淹死,死因至今成迷。 明朝田九成-龍鳳(1397)。 田九成明初農(nóng)民起義軍首領,他在陜西勉縣,以白蓮教組織農(nóng)民起義,自稱漢明皇帝,年號龍鳳,被同年被明朝朱元璋的征西將軍耿炳文鎮(zhèn)壓殺害。 上述這十六位,不管是正統(tǒng)皇帝,還是草頭皇帝,在自己的年號里都有“龍”字,但人生的結局都不好。正所謂“年號是個很麻煩的東西,請君千萬不要亂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