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大美“北京中軸線”

 展宏圖得心應手 2024-08-02

圖片航拍 北京中軸線

6月15日,我在本號發(fā)了一篇文《中國的下一個世界遺產(chǎn)會是哪里?》,在分析預測里,我把“北京中軸線”列在首位。7月27日,第46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傳來消息,中國申報項目“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遺成功!

為什么是北京中軸線?它的意義何在?借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委員會的評價:“北京中軸線”代表了世界城市歷史中的一種特有類型,它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都城規(guī)劃理論,以及“中和”的哲學思想,為世界城市規(guī)劃史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京中軸線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全長7.8公里,始建于13世紀,是統(tǒng)領整個老城規(guī)劃格局的建筑與遺址的組合體。這些遺產(chǎn)構成要素涵蓋了:古代皇家宮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遺存五種不同類型的歷史遺存,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對稱的景觀韻律與壯美秩序,是中國傳統(tǒng)都城中軸線發(fā)展至成熟階段的典范之作。

圖片沿北京中軸線分布的15處古建

下面,我們一起沿著中軸線,自北向南,一覽沿線的十四處重要古建,感受它們的歷史之美、文化之美、建筑之美。

〖北京鐘鼓樓〗

北京鼓樓、鐘樓,合稱“北京鐘鼓樓”,是元、明、清三代京城的報時中心,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

北京鼓樓呈大紅色,共有二層,通高46.7米,上覆灰筒瓦綠琉璃剪邊,為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筑,內遺存有25面大更鼓。鐘樓為灰色磚石建筑,共有二層,通高47.9米,采用重檐歇山頂,內遺存有明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銅鐘,重63噸,為國內迄今發(fā)現(xiàn)最重的古銅鐘。

圖片鐘樓

圖片

圖片鼓樓

圖片

〖萬寧橋〗

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原為木構筑,后改為石筑。萬寧橋為單孔拱券橋,長約34.6米,寬17米,是古代聯(lián)系北京南北交通的重要橋梁,也是玉河水進入什剎海的門戶。

圖片萬寧橋

圖片鎮(zhèn)水獸

〖景山〗

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隔街相望,是元、明、清三代的御苑,也是當時京城中軸線上的制高點。

景山公園內古樹參天,山峰獨秀,殿宇巍峨。這里曾是清帝后祭祖追思的重要場所,保存著壽皇殿、觀德殿、護國忠義廟、綺望樓、萬春亭等古跡文物,散發(fā)著濃厚的根祖氣息,是傳承和發(fā)揚中華孝道文化的勝地。

圖片景山

圖片景山 萬春亭

〖故宮〗

明清兩個朝代的皇家宮殿,逾六百年的歷史,是國家禮儀與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物質載體。故宮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間8700多間,四座城門,分內廷和外廷兩大部分,整體建筑布局把對稱均衡和等級秩序演繹到了極致。

故宮與北京老城的關系反映出“象天法地”、“擇中立宮”的規(guī)劃理念,以及中國古代獨特的世界觀和《周禮 考工記》中對“面朝后市”理想都城的實踐典范。

圖片故宮全景

太和殿

圖片乾清門

圖片角樓

〖太廟〗

位于北京天安門東側,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的地方,廟內主體建筑有:享殿(前殿)、寢殿(中殿)、祧廟(后殿)。

太廟與社稷壇以中軸嚴整對稱體現(xiàn)了《考工記》 “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規(guī)劃,是中國祖先崇拜文化傳統(tǒng)的載體,也是重要的國家禮制建筑。

太廟

〖社稷壇〗

位于天安門西側,是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地方。社稷壇五色土的布局非常形象地象征了中國的國土特色。

社稷壇與太廟以中軸嚴整對稱,體現(xiàn)了《考工記》 “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規(guī)劃,是中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土地)和太稷(谷物)的祭壇,反映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國土的認識和崇拜,以及祈求國家政權與疆土永固的愿望。

圖片社稷壇 五色土

〖端門〗

端門城樓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 (1420年),位于紫禁城的正門午門和皇城的正門天安門之間,整個建筑結構和風格與天安門相同。

端門城樓主要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也是整頓儀仗之地,是明清兩代皇帝進出宮城前導性禮儀建筑,與天安門一同烘托皇宮軸線建筑的威嚴與神圣。

圖片端門

〖天安門〗

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通高為34.7米,由城臺和城樓兩部分組成。天安門的主體建筑是城樓,分上下兩層:下層是漢白玉石須彌座,上建高大的朱紅色城臺;上層是城樓大殿。

圖片天安門

天安門是紫禁城的正門,是明清時期金鳳頒詔、金殿傳臚等儀式活動的舉辦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此后這里成為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是國家禮儀的承載空間。

〖金水橋〗

金水橋共七座橋體,居中五座與天安門城樓五個門券相對,東西兩側兩座橋分別與太廟、社稷壇的南門相對。

圖片金水橋

金水橋是進入明清皇城的先導空間,是皇城通往南郊祭祀的必由之路。七座橋體嚴整對稱,遵循擇中的原則,從古至今都是重要的禮儀建筑。

〖正陽門〗

始建于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明正統(tǒng)四年(1439年)完工。現(xiàn)城樓通高42米,樓高33米,進深24米,面闊七間,城臺寬50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頂,上鋪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朱紅樓閣。

正陽門是北京內城的正南門,北京內外城門中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城門,集防御、城市管理與禮儀為一體,見證了中國傳統(tǒng)城市的管理。

圖片正陽門

〖天壇〗

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由兩道壇墻環(huán)繞,分為內壇和外壇兩部分,域北呈圓形,南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

天壇建筑群主要由春季祈禱豐年的“祈谷壇”、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壇”、皇帝祭祀前居住的齋宮、演習祭祀禮樂的神樂署四大古建筑組成。

圖片天壇 祈年殿

圖片鳥瞰 圜丘壇

天壇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筑群。天壇建筑群與先農(nóng)壇東西對稱,彰顯中軸線對城市規(guī)劃布局的統(tǒng)領。

〖先農(nóng)壇〗

先農(nóng)壇是我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祭祀農(nóng)神之所,承載著明清兩代國家祭祀先農(nóng)的禮儀傳統(tǒng),與天壇沿北京中軸線東西對稱布局。先農(nóng)壇主要建筑有太歲殿、先農(nóng)神壇、神廚庫、觀耕臺、具服殿、慶成宮、神倉及祭器庫、神壇等。

圖片先農(nóng)壇

圖片太歲殿 藻井

〖永定門〗

永定門是北京中軸線南端起點,與正陽門南北相望。作為北京外城的正南門,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門中規(guī)制最高的一座。

永定門城樓是一座兩層重檐歇山頂三滴水樓閣式建筑,主建筑包括:城臺、箭樓、甕城等。

永定門下有供皇帝赴南苑的御道,見證清代皇帝御駕出行和回鑾、遣將出征等重要活動,是國家禮儀傳統(tǒng)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