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已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斗志,抒發(fā)了昂揚向上的青春激情,表達了雄視天下的凌云壯志。在學習這首詞時,我們要領(lǐng)略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潑靈動、意境的豐盈深邃。 二、教學目標 (一)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了解本詞的相關(guān)背景知識。 (二)思維發(fā)展與提升:誦讀詩詞,把握本詞的意境,能從情景交融的角度賞析詞作,提高詩詞鑒賞能力。 (三)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體會詞人蘊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悟詞人博大的情懷。 (四)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習偉人毛澤東的革命壯志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歷史責任感。 三、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學習偉人毛澤東的革命壯志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歷史責任感。 (二)教學難點:體會詞人蘊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感悟詞人博大的情懷。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設計 (一)解題——回顧文體知識 (二)知人論世 1.走近偉人毛澤東: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人。偉大的主義馬克思者,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lǐng)袖。他又是一位有鮮明個性和獨特風格的詩人、書法家。他在各時期的詩詞或抒情、或詠物、或懷古,描寫了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革命形勢和中國人民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歷程。 2.寫作背景:這首詞寫于1925年深秋。當時革命運動正蓬勃發(fā)展。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和省港大罷工相繼爆發(fā),農(nóng)民運動也迅猛發(fā)展,勢如破竹。毛澤東當時直接領(lǐng)導了湖南的農(nóng)民運動。同時,國共兩黨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已經(jīng)確立,國民革命政府已在廣州正式成立。 這年秋天,毛澤東秘密離開韶山,前往廣州全國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在途經(jīng)長沙時重游了橘子洲。面對絢麗的秋景,如火如荼的農(nóng)民運動,毛澤東追憶往昔的崢嶸歲月,懷著極大的革命激情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詞。 (三)誦讀詩詞,領(lǐng)略風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不同時代的青年人對于青春,有著不同的注解。請誦讀詩詞《沁園春·長沙》,領(lǐng)略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青春風采和革命情懷。 1.初讀,讀準字音 沁園春(qìn) 百舸(gě) 寥廓(liáo kuò) 崢嶸(zhēng róng) 揮斥方遒(qiú) 浪遏飛舟(è) 2.再讀,把握節(jié)奏 3.三讀:把握情感——欣賞朗誦,體會這首詞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明確:豪邁奔放、氣勢磅礴、慷慨激昂 (四)鑒賞詩詞,深悟情感 1.默讀圈點:以詩人的活動為主體,找出表現(xiàn)全詞線索的動詞。結(jié)合全詞,展開想象,看看這首詞描述了哪四幅圖畫?請你給每幅畫面擬名。 明確: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 2.獨立寒秋圖: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明確:人物——“獨立”狀寫了一個奮發(fā)青年的堅挺沉穩(wěn)的形象,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概。作者獨立寒秋,面對滾滾北去的湘江,描摹了一種先聲奪人、舍我其誰的英雄氣概,為全詩的抒情奠定了大氣磅礴、豪情奔放的感情基調(diào)。 時季——寒秋 地點——橘子洲頭,湘江邊上 3.湘江秋景圖 (1)一個“看”字領(lǐng)起,寫了哪些典型景物?作者是怎樣描繪這些景物的? 明確:聚焦煉字,感受語言之妙 這里的寫景是多角度,多層次的,有仰視,有俯瞰,有遠景,有近物,時而為動,時而是靜。不僅如此,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和形容詞的選用,色彩和動靜的對比,修辭的選用,使得整幅畫面色彩絢斑斕,充滿生機又彰顯了力量。 (2)對比閱讀:歷來描繪秋景的詩詞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曹操《觀滄?!?/span>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鸥Α睹┪轂榍镲L所破歌》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煜《相見歡》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獜埨^《楓橋夜泊》 秋景的特點:凄冷、寒冷、蕭瑟、孤寂。 毛澤東筆下的秋:生機勃勃、美不勝收、掃盡千古悲秋之氣。 感情基調(diào):熱愛、積極。 為什么毛澤東筆下的秋如此絢麗多彩、充滿生機?這與一個人的哪些方面有關(guān)? 明確:與氣度、胸襟、性格、身份有關(guān)。毛澤東是杰出的政治家,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他胸懷大志、以天下為己任,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文人。所以,他的詩詞也不同凡響,充滿豪情壯志。“一切景語皆情語”,作者筆下的秋景,實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揚樂觀的革命精神的體現(xiàn)。 (3)面對如此景象,詩人想到了什么問題?反映了詩人什么情感?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明確:由自然萬物的競爭聯(lián)想到人類社會的競爭。 悵、問:對祖國命運的關(guān)切。詞人想到了祖國的命運與革命的未來。提出了“誰是大地的主宰”問題:革命領(lǐng)導權(quán)的問題。這表明了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凌云壯志。 “主沉浮”點出了全詞的主旨。以湘江秋色為背景,一個具有革命先覺意識、胸懷天下、特立獨行的青年毛澤東形象就昂然站立在我們面前。 4.崢嶸歲月圖——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1911~1915年,毛澤東在長沙從事的主要革命活動有: 組織了湖南學生聯(lián)合會、新民學會 開辦了平民夜校、文化書社 參加反對袁世凱稱帝,領(lǐng)導了驅(qū)逐張敬堯、譚延閱、趙恒惕等軍閱的活動 創(chuàng)辦《湘江評論》,成立主義馬克思研究會 下闋用“憶”領(lǐng)起,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 5.中流擊水圖 下闕結(jié)尾有何妙處? 明確:內(nèi)在聯(lián)系:這一問句是對上闕“誰主沉浮”問題的巧妙回答。表明國家民族的命運,乃至人世間的一切都應該由我們這一群敢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熱血青年來主宰。這一問句再次抒發(fā)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激流勇進,甘為中流砥柱。 “浪遏飛舟”:運用夸張的手法,將一代革命青年豪情萬丈、斗志昂揚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 6.詩詞總結(jié) 主旨概括:這首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寫了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關(guān)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改造舊社會的豪情壯志。 (五)作業(yè)設置:對比閱讀 沁園春· 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1936年2月 試比較這兩首詞在創(chuàng)作背景、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手法、內(nèi)容主旨、風格上的異同點。 相同點: ①結(jié)構(gòu)上,都是上片寫景,下片抒情,上片描繪景色,下片抒發(fā)雄心壯志?!肚邎@春·長沙》上片描繪“湘江秋景”圖,下片回憶往昔崢嶸歲月,表現(xiàn)了作者與戰(zhàn)友們?yōu)榱烁脑炫f社會的革命精神和壯志豪情。《沁園春·雪》上片描繪北國風光,下片評古論今,抒發(fā)壯志豪情。 ②表現(xiàn)手法上,都運用了遠近相間,動靜結(jié)合的表現(xiàn)手法。 ③內(nèi)容主旨上,都贊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贊美了“風流人物”。 ④風格上,都很豪放,意氣風發(fā)。 必修上10 第一單元7 必修上 · 目錄 #必修上 上一篇以考帶教——視頻腳本精講下一篇《百合花》新授課教學設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