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由于高考試卷及答案官方不立即公布,也就減弱了我考后馬上做高考題的欲望,網(wǎng)上對高考題的研究熱度卻依然很高,這也就出現(xiàn)了不同版本的試題解析,例如下面這道2024年山東卷地理題目,網(wǎng)上就有不同的解析,但很少有通過實證數(shù)據(jù)及可視化進行分析的,下面就試著從數(shù)據(jù)分析及定量研究的角度來論證。 (2024·山東卷)小明暑假乘船到F島旅游。下船后,小明發(fā)現(xiàn)太陽當空, 周圍的人卻“沒有”影子, 他記錄了當時的時間為北京時間 8 月 21 日 00:04。當?shù)貢r間下午, 小明從F島乘船去往某島嶼觀光,途中發(fā)現(xiàn)游船甲板中心處旗桿的影子多數(shù)時間指向船行進的方向。圖 2 示意F島及其周邊區(qū)域。據(jù)此完成 6-7 題。 這道題目在計算該地經(jīng)度時,根據(jù)題目中提到“ 周圍的人卻“沒有”影子, 他記錄了當時的時間為北京時間 8 月 21 日 00:04',可知,正值該地正午(即地方時12:00),并且太陽高度角為90°,也就是說該地正處在太陽直射點的位置。通過時間差與經(jīng)度差之間的換算關(guān)系,可推算該地經(jīng)度為61°W,這個沒有什么疑問,關(guān)于直射點緯度,很多解析是根據(jù)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平均移動速度來計算的,認為太陽直射點每一月移動緯度大約8°,8月21日,距直射赤道時間(9月23日前后)相差一個月,直射點緯度就相差8°,所以太陽直射點緯度就是8°N,與題目中12°N接近,就選擇A選項了,并沒有進一步解釋這種差異的原因,這種分析會誤導學生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間移動速度是均勻的。實際是否這樣呢?下表是二十四節(jié)氣太陽直射點緯度情況: 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春分前一個月左右(即雨水—春分)或者春分后一月左右(即春分—谷雨)太陽直射點移動了11°28′,而在二至日(冬至和夏至)前一個月及之后一個月,太陽直射點移動了3°17′,同樣時間內(nèi)(一個月)移動的速度之差可達8°11′,可見太陽直射點移動的緯度變化速度是不均勻的,差異是比較顯著的,在直射赤道附近(春分和秋分)移動的緯度變化較大,在二至日(冬至和夏至)附近移動的緯度變化最小。為了更直觀看出移動變化,可做如下圖示,從圖像上看,是近似按照正弦曲線變化的,曲線上某點的斜率絕對值大小反映了移動速度的大小。 在實際教學中,有些老師會簡化成下圖: 這種示意圖會給學生形成一種誤導,由于折線上斜率的絕對值大小相等,太陽直射點在回歸線間移動的速度就成了均勻變化的了。 回到上題,我們?nèi)绻凑掌骄嬎?,是接?°N,要明確為什么高考題目中的緯度值要略高于8°N,是因為從6月22日至8月21日(近2個月),如果按照每月平均移動8個緯度,那么移動了16個緯度,而實際在夏至日后先是移動緩慢后又逐漸變快,導致實際移動的緯度并沒有達到16個緯度,所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要比平均計算值偏高。8月21日臨近處暑節(jié)氣,通過上表查詢太陽直射點緯度11°28′,也印證了這一點。所以高考題目中正確選項中的數(shù)據(jù),是對我們以前錯誤認知的一種糾偏。 關(guān)于小明下午去的島嶼最可能的問題,可以通過太陽的視運動軌跡來說明,例如可以利用三點法(日出、正午、日落)畫出如下示意圖: 下午太陽處在西北,影子朝向東南,所以小明從F島乘船駛向了東南方向,即駛向丙島,這樣解釋對于空間想象能力較弱的學生,對于該地影子朝向及影長的變化情況,還是很難理解,這時可以借助信息技術(shù)輔助學生建立空間思維,例如通過sketchup軟件,模擬該地該日太陽視運動及旗桿影子變化情況。如下圖,可以看出該地日出方位為東北,正午太陽位于旗桿正頂,下午太陽位于西北方向,日落位于西北。 所以影子這一天的變化是:影子上午朝向西南,并逐漸縮短,到正午時縮短為了一個點,下午影子朝向東南,影長逐漸變長。注意,正午后,影子方向發(fā)生了突變,這與我們長時期生活在北溫帶的人來說,看到的影子變化情況截然不同。例如以北京為例,同樣是8月21日,影子的移動方位從西南—正北—西北,方向的變化看起來具有連續(xù)性。如下圖所示: 再看下面這道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留言,說出你的答案。 2023年12月7日,中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74°56'S,163°42E)開始建設(shè),2024年2月7日開站。秦嶺站填補了中國在南極羅斯海區(qū)域的考察空白。據(jù)此完成下題。 為期兩個月的建站過程中,秦嶺站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幅度最接近 A.4° B.8.5° C.12.5° D.2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