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上映的電影《出走的決心》太火熱了,這著實出乎我預料!因為上映前就知道,它是根據(jù)眾人知曉的蘇敏阿姨、一個56歲的家庭主婦,孤身一人駕車游遍全國的真人真事改編的。所以我對電影的預期并不高,但既然火不妨看一看,權當重溫一遍蘇敏阿姨的經(jīng)歷,補齊一些文字報道缺失的細節(jié)。一個已經(jīng)熟悉的人物,一個已經(jīng)預知到結局的故事,讓我全程都感受到窒息,就是那種喉嚨被掐住,想哭喊卻又無法發(fā)聲的窒息感。 就像我在社交平臺上看到的無數(shù)網(wǎng)友的反饋那樣,蘇敏是一個勇敢活出自我的特例,但她出走之前的處境,她的成長經(jīng)歷,卻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一天天上演著。電影中的臺詞是那么刺耳又熟悉,仿佛就是爸爸每天會對媽媽的規(guī)訓,是丈夫每天會對妻子的絮叨——“你就是懶”,“女人就是不明事理”,“別人也要生孩子做家務,你比人家多做了什么?”,“說兩句你就生氣了,你有病”…… 每一個場景都讓人感同身受,每一個人物都切切實實活在我們身邊。那些隱忍負重的女性是我們的母親,外婆,阿姨,舅媽,姑姑……也是我們的同學,表姐,閨蜜,以及我們自己。難怪它成為了豆瓣近10年評分最高女性題材影片!????電影中的主人公,有另外一個化名,叫李紅,一個比原型“蘇敏”更加缺乏個性的名字。故事的開頭,一家人吃飯,只有李紅一個人在廚房忙碌,老公孫大勇還要指揮她拿醋拿碟。趁家人吃飯的當口,李紅鼓足勇氣說,想乘著女兒預產期之前去成都開同學會,怕以后沒機會也沒時間了。李紅的一句話,丈夫女婿都齊聲反對,現(xiàn)在是出去的時候嗎?女兒不是需要營養(yǎng)嗎?你怎么這么不明事理……唯一支持她出門的就是女兒小雪,小雪還陪著李紅去商場買紅裙子。但產檢的時候,醫(yī)生對小雪說她有可能早產。小雪的神色立馬變了,她死死的拉住媽媽的衣角,生怕李紅離開自己半步。李紅立刻懂了,女兒現(xiàn)在離不開她,同學會去不了了,那就只能再等等!曉雪果然早產了,雙胞胎,照顧兩個外孫的重擔又落在李紅身上。孫大勇也每天在家,但就做三件事,看電視,對著墻打乒乓球,對李紅指指點點。“怎么每天都是沒有味道的面條”; “要給外孫用尿布,你就是懶,才用尿不濕”…… 有一回女兒女婿給李紅買了新手機,孫大勇更是沒來由的陰陽怪氣,“我就知道,你幫女兒照顧孩子,是有企圖的”。一句話徹底把李紅逼急了,她抄起水果刀,歇斯底里的質問丈夫,“你說我圖啥,你說,你說”。孫大勇沉默,李紅只能把氣撒在自己身上,她把刀口對向自己,一刀,一刀,一刀的戳,血染紅了衣服,染紅了刀刃,她麻木地仿佛在切一盤西瓜。后來去醫(yī)院,李紅被診斷出了中度抑郁,中度焦慮。家里人這才放她出門轉悠,松口氣。她在街上看到了自駕游車隊,他們是那么快樂,那么自在,天高任鳥飛,人不能一輩子總被困在一個地方……她去報名學了車,拿到駕照后立馬貸款買車,一點一點的攢自駕游的裝備,帳篷,睡袋,電冰箱……她把行李收拾好,放在了陽臺角落里。 現(xiàn)在還不是出去的時候,她還要再等一等。要等女兒新找的工作穩(wěn)定下來,等兩個外孫上幼兒園……再等一場突如其來的“家庭大戰(zhàn)”,讓她攢夠出走的勇氣,能大聲甩出一句,“以后你們的事我就不管了??!”這就是李紅出走前的故事,一個五十多歲的家庭婦女,能拋開“眼前的茍且,走向詩和遠方”,那只不過是生活把她逼到了絕境。而影片里更讓我觸動的,是不斷穿插閃回的、李紅年輕時的經(jīng)歷,這個女人,其實終其一生都在籌謀一場出走,都在和自己的處境抗爭。18歲的李紅,和一群小伙伴坐在卡車后兜上,背景是藍天白云雪山。在廣闊的天地里,這群女孩在暢談未來的人生。但是父親卻斷了她考大學的路子,還狠狠地數(shù)落她,“一家五口人都靠我一個人的工資吃飯,你也要分擔!”25的李紅,決定和老實人孫大勇領證,兩個人并非那么聊得來,但只有結婚她才能逃離原生家庭,有屬于自己的生活。孫大勇在電話里求婚后,她在漫天的大雪里撒開雙臂奔跑,那一刻的她,一定覺得靈魂都和風一樣自由。28歲的李紅下崗了,她在家里全職帶孩子,老公還要一分一厘的算計家用支出:今天肉是五塊錢還是六塊錢你要記清楚……李紅只好求著朋友介紹工作,她什么活兒都干,掃大街掃廁所,拿到工資的那一天,她給自己燙了個卷發(fā),還買了一把花帶回家。她做了一桌子的菜招呼老公鄉(xiāng)下來的親戚,這些男人在飯桌上逼她喝酒,她不情不愿的喝了,還要招來老公的譏諷,“你太不明事理了”,“不給我臉面”。李紅受夠了孫大勇的嘴臉,大打一架之后,她帶著女兒回了娘家。但是家里人都在勸她不要沖動,婚姻就是這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這些話聽多了,勇氣就打散了,李紅又帶著女兒回到了孫大勇身邊。直到56歲,李紅才終于能撇開一切,駕車上路了……決心是一點一點積累的,這一次出走,她等了三十年。 最后我還想聊聊電影中的另外一個“戲份吃重”的角色,李紅的女兒,小雪。如果說李紅的故事是我們母親這一輩的寫照,那在小雪的故事里,你一定能時時刻刻地照見到自己。蘇敏阿姨曾聊過她的女兒,“女兒女婿都對我挺好的”,而在電影里,小雪也算得上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考上大學的時候,小雪就對李紅說,媽媽你快離婚吧,別再過這樣的日子。知道媽媽抑郁之后,她隔三差五的請假,回家?guī)Ш⒆樱€為此丟了工作。她給媽媽買好看的裙子,買新手機,許諾媽媽以后會帶她一塊兒去成都玩……母女關系就是這樣的共生體,她們一起對抗著艱難的處境,一起承擔著養(yǎng)育下一代的重擔,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罵男人。但當李紅終于瞅準了時機,提出自己準備離家自駕游的時候,第一個崩潰、失控的人,跳出來激烈反對的人,就是小雪。“媽,我30了,現(xiàn)在剛剛找到工作,你就不能晚幾天出去?” 她氣的并不是想要離家出逃的媽媽,而是在發(fā)泄自己的長久以來的憋屈——因為大齡已育,她一個月投無數(shù)份簡歷,面試還屢屢碰壁,總會被問及,生娃了嗎,孩子多大了?失業(yè)在家?guī)?,老公也并不能感同身受她的處境?span style="font-size: 16px;color: rgb(217, 33, 66);">他會認為在家?guī)奘且环N休息;給她買衣服,標簽上掛著“奶媽潮衣店”,材質安全又方便帶娃最重要,不需要多好看。出門和前同事聚會,小姑娘們嘰嘰喳喳談論著線下最紅火的脫口秀演出,可是她連聽都沒聽過,帶娃的日子里,她被困在原地,寸步難行。“是啊,媽媽,我30了,我卻還是一個需要依附著母親才能存活的孩子,因為我無力自保。”如果媽媽走了,那她就會像溺水的人失去了救身圈。一個人的解放,卻是另一個人的枷鎖。媽媽第一句話,就是和女兒道歉,一個女人,活了半輩子,想要過幾天自己向往的日子,卻要承擔太多的心理負擔,太多的問責。但是小雪已經(jīng)釋然了,她仿佛接受了終將被困住的未來,她異常平靜地說:“媽媽,我不是想讓你回來,我只是想你了。我覺得,你這樣挺棒的,我也想像你一樣?!?/strong>不知道小雪在說這段話的時候,是否想到了十八歲考上大學的那一晚,她受不了家里的吵鬧,沖到大街上。李紅閃著淚花安慰她:“我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只希望你過得要比我好,你要找的男人,一定要知道心疼你。”好多看過電影的人都說,自己媽媽也而說過一樣的話,一模一樣,一字不差。你要找的人,不一定要多愛你,不一定要多有錢,但一定要懂得心疼你。這樣你才能在漫長的困境中,在無休止的煎熬中,品出一點點甜,一點點值得,一點點甘愿。可是媽媽,這世上哪里有真正的“心疼”,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男人為自己而活,女人為孩子而活為家庭而活,然后慢慢的忘了怎么為自己而活。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我看到三個阿姨,她們系著鮮亮的絲巾,拿著電影票根對著海報拍照打卡。好像電影里的李紅,電影外的蘇敏。這大概就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吧,它不會逗你笑只能惹你哭,但真的太適合帶著媽媽和女兒一起看。“女人生來就不屬于任何地方,我們可以去流浪,去漂泊,去騰云駕霧,去走遍天下,可以化成砂礫也可以開成最美的花?!?/span>這樣的道理,不應該是五十歲才懂,可以是四十歲,三十歲,也可以是十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