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法幾千年歷史,甚至比已知的最古老的《易經(jīng)》還要更加古老。沒人知道中國歷法最早源于哪個年代,但是可以確認的是,經(jīng)歷過歷朝歷代的改進,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中國的歷法和現(xiàn)行的公歷是完全不同的。 而歷法最早的源頭來自于星象的觀察 ,中國是有記載觀星最早的民族,甲骨文中就有觀星的記載。 我從年上給大家說一下歷法的基本規(guī)則,大家應該都知道,中國六十年為一個循環(huán),為一個花甲。 從夏商紀年,就用了十天干,十二地支的方法,記錄每一個花甲的變化,組合起來,就是六十年一個循環(huán),但很多人不知道這些數(shù)據(jù)來自于哪里。 歲星就是木星,而木星是我們太陽系最大的行星,也是地球的保護神,木星巨大的引力帶走了一切對地球產(chǎn)生危險的大顆隕石。沒有木星,就沒有地球穩(wěn)定的生態(tài),也談不上生物的誕生與繁衍。所以木星對地球的作用是諸行星之冠,而木星恰巧是十二年繞太陽一周,因此地支十二由此而生。 那么天干十又是從何而來?天干十來自于土星,土星繞太陽一周大約十年,而土星是影響木星的最大行星。 每隔六十年,木星,土星與地球就會重新回到同一個太陽系相對位置,這就是六十花甲的由來。 十二生肖,虎年啊,兔年啊,這都是木星的公轉(zhuǎn)位置,古人配以天干地支,六十年循環(huán)之理出焉。很多人以為月是年后面的時間單位,其實不是,年之后是節(jié)氣,節(jié)氣是中國歷法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 那么節(jié)氣從哪里來?節(jié)氣是從地球繞太陽的軌道中來,二十四節(jié)氣走完,就是地球重回原來的位置,周而復始,春分,秋分,日夜等長;夏至晝最長,冬至夜最長,二十四節(jié)氣分列,以上就是歷法中的太陽歷部分。 那么到了月,就到了月亮歷的部分,很多人注意到了,月和節(jié)氣并不相符合,其實本來也不同,因為節(jié)氣是從地球繞太陽軌道來,而月是月亮繞地球軌道來。 初一朔月,幾乎不可見,十五滿月,當空普照。中國歷法中的月就是月亮的意思,和節(jié)氣毫不相干,記錄的是月亮繞地球的位置。 而日這個大家都懂,就是來自于地球自轉(zhuǎn)了,地球自轉(zhuǎn)一圈就是一日。 日連接了月和節(jié)氣,是日月歷的連接點,古人稱陰陽交匯的地方。 不管是月還是節(jié)氣,最后都落在日上。而時辰,是日的刻度,就是地球自轉(zhuǎn)的角度。 中國古代歷法,每一年,每一個月,每一天,每一個時辰,都對應著天體的運行位置。而且是日月合歷,陰陽合歷。 你看到的古代歷法中的每一個日子標記,古人就直接可以說出每顆重要星辰在天空中的什么位置,處于什么狀態(tài)。并不像公歷僅僅只有計時的功能。 經(jīng)常為古人的智慧感到驚訝,他們真的是幾千年前用肉眼觀看星空制定的歷法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