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八字命理:從《三命通會》看納音論命的重要性

 遇事明言 2024-10-03

        命理之學,不僅用正五行,真五行,而且亦用納音五行,三者皆重要。

近來有的命理學者認為,三命中以干為尊,以支次卑,以納音為最卑,雖言三命,不明納音也,看《五行精紀》以前皆是三命并重,沒有只重一命之說,《蘭臺妙選》則全篇皆是談納音論命,《三命通會》將納音放在卷首,精紀也是,可見其重要性。

又有的學者認為,納音五行只是一種“經(jīng)驗之談”,其實律歷在古人的世界觀里頭的重視程度,是歷朝歷代的史書都會在《天文志》,《五行志》,律歷中記載的,這個“經(jīng)驗”不知道淵源多早,更有的將不用納音,專主正五行之淺薄知見,更是不值一駁。

讀消息賦,發(fā)現(xiàn)李仝有好幾處有引用凝神子,而李仝為北宋仁宗時期的官員。

故此人,起碼也在仁宗之前。

查鄭樵的《通志》發(fā)現(xiàn)有好幾本關于凝神子的祿命書籍,如下:

《七殺三命歌》一卷 凝神子撰

《八殺經(jīng)》一卷 凝神子撰

《解悟經(jīng)》一卷 凝神子撰

《凝神子》一卷

而《六壬五變中黃經(jīng)》也是講嵩岳真人凝神子,這樣看,很可能是同一個人。

又看其引用的《竹輪經(jīng)》,《洞靈秘論》,《陶隱居歌》,在鄭樵《通志》中皆有其名目,還有100多種祿命書,包括很多《五行精紀》的祿命賦文書名皆有收,可見兩宋時期的祿命學說賦文還是非常多得,只是目前流下來的太少。

其實很多的斷層,可能也是書籍流失的緣故,普通人可以接觸到的命理書籍實在是少的可伶,晚清以來,才挖掘出來《滴天髓》與《子平真詮》,然后很多人對之前的命理書籍與思想皆采取一刀切的態(tài)度,大抵術士皆重術而輕學,注重實效而不問所以然也。

近年以來,一些祿命古籍流通,方興未熱,又未見幾人系統(tǒng)讀過研究過,便著急肯定否定,缺乏一些耐心去做事,很難探得其中趣味所在。

書到用時方恨少,這個少,一方面是讀的少,另外一方面是見的少。

也許還有大量的唐宋明時期的祿命古籍,并沒有被挖掘出來,很多的講法用法,并不為世人所知,不過相信會水落石出,脈絡眉目也會越來越清晰的。

能夠將當下系統(tǒng)沉穩(wěn)的整理一遍,便不容易,尤其考驗學者的耐力。

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讀《五行精紀》,不讀《三命通會》,不知命家之富貴也。

本文從《三命通會》讀納音的筆記,談下萬民英的納音論命思想與看法。

原文(1):《筆談》論

嘗觀《筆談》,論六十甲子納音,本六十律旋相為宮法也,一律含五音。

凡氣始于東方而右行,音始于西方而左行,陰陽相錯而生變化。

所謂氣始于東方者,四時始于木,右行傳于火,火傳于土,土傳于金,金傳于于水。

所謂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傳于火,火傳于木,木傳于水,水傳于土。

德清解讀:

筆談,即北宋科學家,政治家的一本書,《夢溪筆談》,里面有討論納音的方法。

認為納音,就是本于六十律。

音律,就是指音律的律呂宮調。

《呂氏春秋》 載:“黃帝令伶?zhèn)愖鳛槁桑鎮(zhèn)愖源笙闹?,乃之阮俞“昆侖”之陰,取竹于塮郤之谷,以生空竅后鈞者斷兩節(jié)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吹四舍少,次制十二筒……以制十二律……黃帝又令伶?zhèn)惻c榮將,鑄十二鐘,以和五音。”

這里明確了黃鐘三寸九分的制度,為三分損益形成十二律作出了較早的文字記載。

為今人研究中華音律提供了明確的文字依據(jù)。

《后漢書·律歷上》記:“竹聲不可以度調,故作準以定數(shù),準之狀如瑟,長丈而十三弦,隱間九尺,以應黃鐘之律九寸;中央一弦,下有畫分寸,以為六十率清濁之節(jié)?!?/span>

在此明確了律準、旋律的關系。

《禮記·樂記》中講: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span>

由此可見,音律者,所以知人心也。

所謂知音者,聽其音律,則知其為人與志趣所在,納音論命,或者亦本于此。

《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有一則孔子學琴的事實:

孔子學鼓琴師襄子,十日不進。

師襄子曰:“可以益矣?!?/span>

孔子曰:“丘已習其曲矣,未得其數(shù)也?!?/span>

有間,曰:“已習其數(shù),可以益矣。”

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span>

有間,曰:“已習其志,可以益矣?!?/span>

孔子曰:“丘未得其為人也?!?/span>

有間,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遠志焉。

曰:“丘得其為人,黯然而黑,幾然而長,眼如望羊,如王四國,非文王其誰能為此也!”師襄子辟席再拜,曰:“師蓋云文王操也。

《三命通會》是先引用《夢溪筆談》的講法:

1:一律含五音。

2:氣始于東方而左行。

3:音始于西方而右行。

4:陰陽相錯而生變化。

原文(2):《納音》之法

納音與《易》納甲同法。

乾納甲、坤納癸,始于乾而終于坤。

納音始于金,金,乾也,終于土,土,坤也。

五行之中,惟有金鑄而為器,則音聲彰。

納音所以先金。

白虎通曰:“鐘,兌音也?!?/span>

德清解讀:

這里是舉例,將納甲與納音認為是相同的起法,因為五行之中,唯有金鑄為器,才可以發(fā)出聲音,所以音始于金。

所謂納音者,知音之變化也。

原文(3):納音起法

納音之法,同類娶妻,隔八生子。

(此《漢志》語也)律呂相生之法也。

甲子,金之仲(黃鍾之商),同位娶乙丑,(大呂之商,同位謂甲與乙,丙與丁之類,下皆彷此。)

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夷則之商,隔八,謂大呂下生夷則,下皆彷此。)

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呂之商)隔八下生庚辰,金之季。

(姑洗之商,此金三元終,若只以陽辰言之,則依遁甲逆轉仲孟季,若娶妻言,則順轉仲孟季也。)

庚辰同位娶辛巳,(仲呂之商)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

(黃鍾之征,金三元終,則左行傳于南方火也。)

德清解讀:

這里首先說明,方法是從《漢書》中介紹的。

《漢書》中有《律歷志》上下兩篇,對納音的淵源介紹的非常詳盡,后期有時間將對其系統(tǒng)作介紹解讀,本文皆圍繞《三命通會》章節(jié)討論。

前面已經(jīng)講過,納音,因為音聲是從金聲始,所用推算邏輯,也是從金開始探討的,這里就具體的納音起法探討。

遵循一個原則:“同類娶妻,隔八生子”

所謂同類者,天干五行相同是也。

比如甲乙皆木,丙丁皆火,戊己皆土,庚辛皆金,壬癸皆水,五行相同為夫妻。

隔第八位,就是它們生的子,也就是血脈之意。

另外后面有講孟仲季,是按照地支梯隊來排列的。

寅申巳亥為四季的第一個月為孟;

子午卯酉為四季的第二個月為仲;

辰戌丑未為四季的第三個月為季。

舉例:甲子金

甲子金,是金之仲(黃鐘之呂)。

甲與乙皆木,所以乙丑金為其同類,為其妻子,故乙丑納音也是金。

隔第八位生子:

從甲子,順數(shù)第八位就是壬申,故壬申納音為金。

壬癸水為同類,故癸酉納音也是金,為其妻子。

又隔八生子:

從壬申,順數(shù)第八位就是庚辰,故庚辰納音為金,庚辛為同類,故辛巳納音也是金,為其妻子。

以上就是金的三元終。

原文(4):納音起法

庚辰同位娶辛巳,(仲呂之商)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

(黃鍾之征,金三元終,則左行傳于南方火也。)

戊子娶己(大呂之征)生丙申,火之孟。(夷則之征)

丙申娶丁酉,生甲辰火之季(姑洗之征)。

德清解讀:

從甲子乙丑為金,一生壬申癸酉金,再生為庚辰辛巳金,金三變后,便三元終。

便會左行傳于南方火,這里需要注意。

因為按照九宮八卦方位,金在西方,火在南方,水在北方,木在東方,金左傳為南,右傳為北。

金三變過后便會左傳,故成為火音。

庚辰辛巳金,第八位是戊子,故戊子納音為火,又同類見己丑,故己丑亦是火。

戊子己丑火,第八位是丙申,故丙申納音為火,又同類見丁酉,故丁酉亦是火。

丙申丁酉火,第八位是甲辰,故甲辰納音為火,又同類見乙巳,故乙巳亦是火。

原文(5):納音起法

甲辰娶乙巳,(仲呂之征)生壬子木之仲。

(黃鍾之角,火三元終,則左行傳于東方木。)如是左行,至于丁巳,中呂之宮,五音一終,復自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

一如甲子之法,終于癸亥。(謂蕤賓取林鍾上太簇之征)

德清解讀:

火三變后,便會利于左行。

火的左邊是木,故隔八生的就是木。

甲辰乙巳火,第八位是壬子,故壬子納音為木,同類娶癸丑,故癸丑納音亦木。

壬子癸丑木,第八位是庚申,故庚申納音為木,同類娶辛酉,故辛酉納音亦木。

庚申辛酉木,第八位是戊辰,故戊申納音為木,同類娶己巳,故己巳納音亦木。

以上木又三變而盡,左傳到水,故隔八生的就是水。

戊辰己巳木,第八位是丙子,故丙子納音為水,同類娶丁丑,故丁丑納音亦水。

丙子丁丑水,第八位是甲申,故甲申納音為水,同類娶乙酉,故乙酉納音亦水。

甲申乙酉水,第八位是壬辰,故壬辰納音為水,同類娶癸巳,故癸巳納音亦水。

以上水又三變而盡,左傳到土,故壬辰癸巳水生土。

壬辰癸巳水,第八位是庚子,故庚子納音為土,同類娶辛丑,故辛丑納音亦土。

庚子辛丑土,第八位是戊申,故戊申納音為土,同類娶己酉,故己酉納音亦土。

戊申己酉土,第八位是丙辰,故丙辰納音為土,同類娶丁巳,故丁巳納音亦土。

順序:

金三變左傳到火,火三變左傳到木;

木三變左傳到水,水三變左傳到土。

以上金火木水土皆左傳一輪。

到丁巳土后,便是五音終。

又從甲午金開始,同類娶乙未,隔八生壬寅。

壬寅同類娶癸卯,隔八生庚戌;

庚戌同類娶辛亥,金三變而終。

又左傳至火。

庚戌辛亥隔八生戊午火,同類娶己未。

戊午己未隔八生甲戌火,同類娶乙亥。

甲戌乙亥隔八生戊子火,同類娶己丑。

以上類推,最后六十甲子納音便全部推算出來了。

原文(6):納音起法

自子至于已為陽,故自黃鍾至于仲呂皆下生。

自午至于亥為陰,故自林鍾至于應鍾皆上生。

甲子乙丑金與甲午乙未金雖同,然甲子乙丑為陽律,陽律皆下生。

甲午乙未為陰呂,陰呂皆上生。

六律呂相反,所以分為一紀五音,變而周乃十二辰,各含五音則成三十位,而變六十甲子。

德清解讀:

從甲子金開始,金三變而經(jīng)五行,最終至丁巳土而終,因為子到巳為陽律,故上生。

從甲午金開始,金三變而經(jīng)五行,最終至癸亥水而終,因為午至亥為陰呂,故下生。

音皆始于金,故皆從金開始。

但是音分陽律與陰呂,五行各經(jīng)三變,然后成六十音也。

一紀五音者,即是一辰含五音,因為有十二辰,最終成六十音。

十二地支便是十二紀十二辰,故一個地支有五種納音也。

原文(7):納音起法

夫上下生者,正謂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兑住吩唬骸疤斓亟惶!绷x見于此。

然所生止三者,亦三元之義。

故《經(jīng)》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薄兑住坟持?,取三。

《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span>

德清解讀:

這里是補充說明為何如此配律呂三變緣由,沒有具體的含義,不過渡解讀。

原文(8):《路史》納音論

又觀《路史》云:甲乙木,丑未土,子水而午火,六者無一金。

而風后配合,乃以甲子乙丑,甲午乙未謂之金,此出乎數(shù)者然也。

數(shù)之所合,變之所由出也。

乾為天,坤為地,乾坤合而為泰;

德為父,紅為母,德紅合而為東。

干為君,支為臣,干支合而納音生。

是故甲乙為君,子為臣,子丑甲乙合而為金。蓋五行之在天下,各有氣性,有材位,或相濟或相克,若成器未成器,旺中受絕,絕中受氣,惟相配而取之為不同耳。此金之數(shù)之所以難同,而又有“海中”、“沙中”之異。

德清解讀:

這里是引用《路史》說明,納音是風后根據(jù)數(shù)理配成,是理當如此也。

天干為乾為父為君,地支為地為母為臣。

干支相合,故納音生,是為人。

納音五行,是天地所生,根據(jù)不同的氣性,材位,配置而成。

納音五行之音,本質上是天地生成的“人”

不可見人,知音亦知人也。

不同的五行所在屬性不同,所以有名字的不同,知理如此,則名可以隨意而配也。

比如金生沙漠與在綠洲,材質肯定不同;

比如水在沙漠與在綠洲,清濁深淺不同;

比如火在天上與地下,功用肯定不同。

納音之妙者,揭示造化之功用也。

原文(9):納音釋名

或曰:甲乙以相克取,甲嫁庚,乙嫁辛,甲乙遂有金氣,故凡木必受金胎。

陽生于子,水旺之地,故甲子乙丑為海中之陽金。

陰生于午,火旺之地,故甲午、乙未為沙中之陰金。

德清解讀:

這里是接前文,配置出六十甲子納音所屬后,其實是沒有名字的。

所有的名字,都是根據(jù)義理的具體內涵而定名,故雖唐宋明之間,納音之名目并不盡同,在于諸家對其義理的理解深淺側重不同,萬民英在這里是嘗試解讀甲子乙丑為何為海中金,甲午乙未為何為沙中金的名字義理,學人明其思路,則后面所有六十甲子納音名目皆可以自行取舍解讀而為也。

甲乙木,以庚辛金為夫,故凡是木,皆有金氣,而木必受金胎。

按十二長生宮,木胎于酉也,由此可見。

易曰:子時一陽生,故子為地雷復卦,萬物始生之時也。

子又為海,故甲子乙丑便名海中金。

易曰:午時一陰生,故午為天風姤卦,陽氣盡,陰氣升之時也,亦火旺之金,午中有土,故配名為沙中金,其余納音名目,亦有理也。

原文(10):納音釋名

子,陽之始;午,陰之始。

以甲加子,乙加丑,數(shù)之至午得庚,至未得辛,為陽索陰。

以甲加午,乙加未,數(shù)之至子丑,亦得庚辛,為陰匹陽,蓋亦旋宮之法。

夫妻子母相濟相克,相上相下,而吉兇之兆著矣!草有莘與藟,獨食之殺人,合而食之有壽。金錫兩柔,合而煉之則剛,理固如是。

德清解讀:

這里又再次重申配名義理緣由也。

因為甲乙以庚辛為夫,數(shù)至午未與子丑皆是得庚辛金,故名金。

后面乃講五行各自材質不同,納音分別之,就是區(qū)分不同的材質與性情也。

故不同的納音五行,會有不一樣的喜忌搭配方式,更強調的是“鳶飛魚躍”。

原文(11):《六微旨論》論納音

又觀《六微旨論》云:

納音者:

謂子午數(shù)至庚,丑未數(shù)至辛,寅申數(shù)至戊,卯酉數(shù)至己,辰戌數(shù)至丙,巳亥數(shù)至丁。

得七者西方素皇之氣,納音屬金也。

得三者南方丹天之氣,納音屬火也。

得九者東方陽九之氣,納音屬木也。

得一者中央總統(tǒng)之氣,納音屬土也。

得五者北方玄極之氣,納音屬水也。

假如甲子甲午,從甲至庚;乙丑乙未,從乙至辛,其數(shù)皆七,所以納音屬金。

丙寅丙申,從丙至戊;丁卯丁酉,從丁至己,其數(shù)皆三,所以納音屬火。

戊辰戊戌從戊至丙;己巳己亥從己至丁,其數(shù)皆九,所以納音屬木。

庚子庚午,辛未辛丑,其數(shù)皆一,所以納音屬土。

丙子丙午,從丙至庚;丁未丁丑,從丁至辛,其數(shù)皆五,所以納音屬水。

納,干數(shù)也。

所以只數(shù)其干,不數(shù)其支。

如從丙至庚,即丙丁戊己庚,是其數(shù)五也。又如從甲至庚,即甲乙丙丁戊己庚,其數(shù)七,即《路史》之義。

德清解讀:

這段是從《五行精紀》引用過來的。

原文是出自《三歷會同》,南宋藏書家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此書:

三歷指百忌,總圣,集正三書。

百忌即《廣濟陰陽百濟書》;

總圣可能是《通志·藝文略》陰陽類著錄的《廣圣歷》和《集圣歷》。

集正即是《宋史》卷二著錄的《陰陽集正歷》

這里的納音起法,與前面介紹的起法有些差別,但是配出來的都是一樣的。

按照十二地支固定,然后從天干順數(shù)到要求的干位置,得到一三五七九之不同,便分別代表不同的納音。

以子午為例:

子午人,皆數(shù)至庚確定納音。

甲子甲午,數(shù)至庚,其數(shù)為七,七為金數(shù),故甲子甲午納音為金。

丙子丙午,數(shù)至庚,其數(shù)為五,五為水數(shù),故丙子丙午納音皆水。

戊子戊午,數(shù)至庚,其數(shù)為三,三為火數(shù),故戊子戊午納音皆火。

庚子庚午,數(shù)至庚,其數(shù)為一,一為土數(shù),故庚子庚午納音皆土。

壬子壬午,數(shù)至庚,其數(shù)為九,九為木數(shù),故壬子壬午納音皆木。

雖然起法不同,但是最終的結果都是一致的,所以萬民英講與《路史》講法一樣。

《路史》即南宋文學家羅泌所作。

原文(12):萬民英總結

大抵六十甲子,歷也;納音,律也。

支干,納音之別也,此天地自然之數(shù)。

河圖,生數(shù)也。

生者左旋,故以中央之土而生西方之金,西方之金而生北方之水,北方之水而生東方之木,東方之木而生南方之火,南方之火而復生中央之土。

洛書,克數(shù)也。

克者右轉,故以中央之土而克北與西北之水,北與西北之水而克西與西南之火,西與西南之火而克南與東南之金,南與東南之金而克東與東北之木,東與東北之木而又克中央之土,此圖書生克自然之數(shù)也。

蓋術根理數(shù),無微不通,此納音之所為妙也,斷斷乎出自黃帝無疑矣。

德清解讀:

萬民英因為納音配數(shù)理,非常精妙,與《河圖》,《洛書》反映的自然之數(shù)一致。

六十甲子為歷,納音為律。

納音的術數(shù)根本在理數(shù),故學命者不可不重,由此也可看出,祿命法以納音論命為主,是遵循古法一路發(fā)展而為之也。

論命必以納音論命為主,配以真五行,真五行,三命本主旺衰而損益消息之,然后知命理之妙趣也。

原文(13):《太玄數(shù)》

再考《太玄》數(shù),如何以甲己子午為九數(shù),蓋萬物者,本乎天地,運乎四時。

春以萬物滋長于艮,秋以萬物凋零于坤,生發(fā)歸藏,莫離于土。

土者,坤、艮也。

《易》曰:“艮乃生物之始,坤乃成物之終”。甲,天干之首;子,地支之首。

二義之循環(huán),一陽之來復。

故甲子起于天地之數(shù)是也。

德清解讀:

萬民英又引用揚雄太玄數(shù),而證明納音的配置合理的?

甲為天干之首,子為地支之首,故甲子起于天地之數(shù),而音又始于金,故起于甲子金也。

原文(14):揚雄《太玄數(shù)》

子,一陽屬乾,父道也。

甲壬配之,從子數(shù)。

甲至申見壬,得九數(shù),乾元用九也。

夫婦配合,故甲己二干皆得九也。

丑上加乙至申得八,故乙庚二干皆得八也。寅上加丙至申得七,故丙辛二干皆得七也。卯上加丁至申得六,故丁壬二干皆得六也。辰上加戊至申得五,故戊癸二干皆得五也。此天干起于乾也。

德清解讀:

天一生水也,一為陽之首,故為父道也。

甲壬按照納甲法,皆納于乾卦。

為何是甲己子午九?

甲子,數(shù)到第九位,就是壬,壬納乾卦,乾元用九數(shù)是也。

甲與己為夫妻之正配,故也為九數(shù)。

后面皆按照規(guī)律推算即可。

原文(15):

午為一陰屬坤,臣道也。

乙癸配之,從午加乙至寅見癸,得九也。

子為一陽,午為一陰,夫婦之道,故子午二支皆得九也。

丑加寅至未得八,故丑未二支皆得八也。

以寅加申至寅得七,故寅申二支皆得七也。以卯加酉至寅得六,故卯酉二支皆得六也。以辰加戌至寅得五,故辰戌二支皆得五也。以巳加亥至寅得四,故巳亥二支皆得四也。

德清解讀:

前面為子為一陽配乾道君道;

本處為午為一陰配坤道臣道。

以上可見萬民英對揚雄《太玄數(shù)》之所以配數(shù)緣由,參悟甚深也。

原文(16):

數(shù)止于九不言十者,十則又起一數(shù)矣。

故凡十數(shù)則曰一十。

洛書數(shù)始于一,終于九。

《太玄》獨從四起數(shù),不言一二三者,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為天,二為地,三為人,有天地而后有萬物,故曰三元。

且天干十,地支十二,起于九,終于四,天干地支已盡,自無一二三,《太玄》起數(shù),皆理之自然如此,不可不知。

德清解讀:

以上皆萬民英對揚雄《太玄數(shù)》的理解。

其實在清華簡筮法中就已經(jīng)有揚雄的《太玄數(shù)》,并且京房納甲法的配卦也是有淵源。

可見《易》與律歷知識,淵源非常古老,只是得真?zhèn)鞯镍P毛麟角。

其實也值得反思,很多知識學問到底從何而來?為何至今都難以見其全貌?

古人對易學的造詣,我們至今掌握如此稀缺,只是自以為懂,超越古人而已。

學非師指不明,學非傳承不真也。

當然,所有經(jīng)典也是一種傳承,一切經(jīng)典賦文,皆是先師也。

原文(17):

圓看方看,不外旺相死休囚;

近取遠取,莫逃金木水火土。

以干支而分配五行,論陰陽而大明終始。

天成人力相兼,生旺死絕并類。

嗚呼!六十甲子,圣人不過借其象以明其理,而五行性情、材質、形色、功用無不曲盡而造化無余蘊矣。

德清解讀:

萬民英認為,納音論命,本質上也是論的五行旺相休囚死而已。

以納音配名目論命,不過是借象以明五行造化之性情,材質,形色,造化之妙用。

原文(18):

《易》曰:“立天之道陰與陽”。

日,天道也,十日迭運而陰陽之義明。

“立地之道,柔與剛”。

辰,地道也,自子至亥,十二辰更次而剛柔之義顯。

單出為聲而已,雜比然后為音。

故以日辰錯綜,納甲以成五音,以取六象。于是三才備,而五行無余蘊矣。

德清解讀:

以上反復強調,納音論命的重要性。

是根于天地之倒,日辰錯綜而成三才與五行,故論命重納音,亦重三才,這樣才可以無余蘊,論命才得其全體面目也。

原文(19):

以干為祿定貴賤,以支為命定修短,以納音為身察盛衰。

人得祿命身俱旺相,三才有氣,主快樂長壽若值死絕休囚,三才無氣,必為塵埃困窘之命無疑。

德清解讀:

這里是引用《五行精紀》,確定三命的功用。

以天干為祿,定人命富貴貧賤;

以地天為命,定人命壽命長短;

以納音為身,定人身盛衰,才能器識。

以上更詳盡可看《鬼谷遺文》也。

論命最好祿命身三命皆旺衰,就一定是好命;反之,如果三命皆無氣,多是貧賤之命也。

原文(20):批評徐大升

再按納音取象出自黃帝,故諸術家皆宗之。自徐大升作《定真論》,有婁景以前未知金在海中之論,而元之星士遂有“納音空自失天真”之說。

故今之談命者只論正五行,而納音不取焉。豈知納音之理,取象之精,此正造化之所以為妙,凡論人命,尤不可不推究而體察之,以盡其微也。

德清解讀:

以上旗幟鮮明的否定徐大升作《定真論》以來否定納音論命,到萬民英時代,談命者只論正五行,而不論納音五行是錯誤的命理思想,因為論人命,體察納音才可致廣大而盡精微也。

原文(21):

余見納音五行即《洪范》五行之義,不可舉一廢一。

談命者,本之以五行為經(jīng),參之以納音為緯,庶足以盡命數(shù)之理,而造化無余蘊矣。

德清解讀:

以上明確提出五行為經(jīng),納音為緯的論命思想,才可以盡命數(shù)之理,造化余蘊。

萬公于祿命有《蘭臺妙選》,五星有《星學大成》,祿命子平有《三命通會》,文成武備,歸隱以來,數(shù)十年著書立說,發(fā)奮治學于命理之說,故其命學素養(yǎng),決非江湖術士之流可以比擬,其反復強調重視納音的苦心婆心,后學尤其需要受教體悟,方知用心良苦也,有的命理人士,認為“歷史挺無情的”,納音五行被正五行潮流淘汰了,其實被歷史淹沒的除了糟粕,也有精華,市場隨處可見的是劣幣驅逐良幣。

歷史無情人有情,如今納音論命之風氣,宛如星星之火,卻可以燎原也。

原文(22):

《易》道雖微,不過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相射”,取象以畫八卦。其理自不出干支甲子之外而別有所創(chuàng)置也。嗚呼!干支錯綜而為六十,八卦錯綜而為六十四,甲子以數(shù)納音,以理取象,乃五行之正也。

而八卦之體已備,八卦仰觀俯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亦一年之數(shù)也。

而干支之用以行,干支本天地以為經(jīng),八卦道陰陽以為緯,經(jīng)緯錯綜,往來變化,而天地之蘊奧、鬼神之情狀、人事之吉兇盡在其中,而其義微矣!

世之儒者,又烏可鄙五行為九流哉?

德清解讀:

這里是認為命理學說是一門非常精深的學問,讀書人不要以為這是迷信,是九流。

強調人皆有命,在于知與不知也。

天地之蘊奧,鬼神之情狀,人事之吉兇,皆可以在其中有所體現(xiàn)。

學命者,也應該感到欣慰。

萬老是積極肯定命理學說,傳播命理學說,為命理學的進步與學術化,皆有大功之人。

原文(23):

此為前段時間讀《三命消息賦》讀書筆記,乃是北宋命理家王廷光的一例分析案例,可以看出其對三命的運用輕重看法,補充于本文。

北宋命理家王廷光談馬劣財微

乙丁己乙

酉亥卯亥

水土土火

亥月雖乘水馬,遇丁亥土以克之為鬼;

卯日雖坐天祿,以水土俱死于己卯土,而遇身鬼沖破本命。

所謂祿馬者,返以為鬼災矣。

祿馬既已兩失,必籍身財也。

水以火財遇乙亥火時,坐火之自絕。

生月日時皆臨三財死絕之處。

此乃五行之窮極者也。

雖有祿馬身財,盡為鬼物所得。

縱使得運,以其數(shù)之終窮而禍敗,則流而不返矣。

故曰:馬劣財微,遇之則流而不返。

德清解讀:

這個案例分析非常完整,可見其一貫的分析風格,三元皆參與論命,并且以納音身為重。

(1)乙酉水人,乙為干祿,酉為支命,水為納音身。

(2)酉命見亥,月時皆是本命驛馬,乙祿見日卯,生日見祿,乃是祿馬并見,本應論吉。

(3)乙酉見丁亥為名位馬,己卯為祿頭財,乙亥為財馬,這樣看起來都不錯。

但是轉折點主要是納音身的參與:

(4)乙酉納音身為自敗之水,生于亥月亥時,水本來旺相,但是丁亥納音為土,為馬帶鬼克身,己卯納音亦土,是祿帶鬼克身,這樣祿馬皆對本命有害,縱發(fā)榮亦不喜。

(5)祿,馬皆作鬼克身,故只可以尋求身財,時上乙亥火為本命身財,但是乙亥火自絕,又亥月,四柱皆水重火無氣,火為財,無氣則主財微也。

另外有一則狀元命:

乙丁丙辛

酉亥戌卯

水土土木

此造年月日時皆在甲申旬中。

年月日乙丙丁三奇遇辛儀,年時換祿。

但是月日兩座身鬼連珠,如果時上沒有救應,就會大打折扣。

好的是日時雙合,辛卯木就是乙酉水,六合丙戌土,三合丁亥土,將命中身鬼皆降伏,故而大貴。

但觀東方明講馬劣財微,似乎更合理。

馬劣者,驛馬生月無氣,納音無氣,又犯刑沖破害之類,財微者亦如此。

比如巳人以亥為馬,見亥,卻于夏生夏時,則亥水死絕而無氣也。

又乙巳火命人,以金為財,亥水為馬,則夏生火旺,金水囚死,財馬皆無氣。

如在身衰,不僅貧賤,且身體不好也。

小結:

《三命通會》談納音,可見萬民英旁征博隱,治學嚴謹,又有自身的心得見解,論證視野寬廣,義理精深,可謂之詳而盡也。

開篇談納音與納甲同法,文末又言,六十甲子為歷,納音為律,可見論命須要歷律并重,并且將諸多書中的納音起法皆統(tǒng)一說明,又解析清楚納音名目為何如此而為之。

由上,我們也可以看出納音論命的重要性。

《閻東叟書》講:“納音者,天地之氣數(shù)也。”

讀了萬民英對納音的解讀,更能夠對其深刻的理解,為何論命重視納音。

因為納音是天地生成而為之的“氣數(shù)”,納音為何代表才能器識?

因為納音為人,為蕓蕓眾生,為世間萬物。

萬物皆假天地而生成,卻因為不同的緣由,有不同的五行,不同的五行在天地交感中,得氣深淺不同,得時得地不同,故才情器識不同,人生際遇不同也。

以納音論命為主,反映的是人生天地之間,得到天地稟氣之多少,又可以得到多少世間之資源也。

納音五行與正五行有什么不同?

正五行好比如我們這個身體,納音五行為我們這個人的靈魂。

人的意志可以支配肉體去做事,而做事的價值體現(xiàn)又必須寄托于干支作用。

所以論干支,則納音五行也包含其中。

論納音五行,則必須以干支為載體,才可以在世間活動也。

正五行服務于納音五行,納音五行無正五行,則不能與世間發(fā)生感應往來。

所以論命首先論干支五行,但是最終成敗得失決定于納音五行。

但干支五行的作用,納音五行的作用,早已經(jīng)水乳交融。

而且一個人心里想的,不一定會真正的行動。

一個人的賢愚美丑與一個人富貴貧賤無關,一個人有沒有才華與一個人有沒有功名,也不會有直接的聯(lián)系。

不論納音五行,也可以論命,只是缺少神韻,缺乏論命最真實的那一部分而已。

很多學者,不知納音之妙用,不認真體究,便道聽途說,皆是不學無術之徒,商鞅所謂:常人安于所習,學者溺于所聞是也。

知道納音之緣由,我們便清楚為何古人如此重視音律,因為正如《禮記·樂經(jīng)》講的那樣:“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p>

由此可見,論音聲的本質,是論人之心性也,心為身之主,身為心之器。

道德與文章并重,論跡,尤要論心~~~

納音五行,比如道德比如心是也;

洪范五行比如文章比如跡身體是也。

不以舉一廢一,而是兩者并重,可也。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