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性的美好贊歌張抗抗是一位出生于杭州的我國著名的女作家,許多人喜歡她的作品,我也讀過她的不少小說,短篇、中篇、長篇都有。她總是以其細膩的文字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人性之美,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對人性進行了細致的探查與披露。 當然,她的小說中,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是一個重要的主題。她通過塑造一系列鮮明的女性形象,對女性進行了善意卻認真的剖析,既有褒揚,也有檢討。這種對女性的深刻理解和關注,不僅啟發(fā)了眾多讀者對“人”的深層次思考,更引起了女性讀者對自我的理性認識。她的作品因此具有了一種超越時代的價值,引導讀者對人生進行深入思考。 張抗抗不僅小說寫得好,散文也是獨具一格,體現(xiàn)了她對生命、自然、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獨特見解。她的散文作品風格多樣,內(nèi)容豐富,既有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也有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藝術魅力。 今天,我讀到了她的散文《遺失的日記》,深深地被感動了。這篇散文和小說一樣扣人心弦,因此,文章一開始她就打了招呼:“我在這里記述的,是一段真實的往事。很多年里,我一直不知道怎樣來敘述故事,我擔心會把一個真實的好故事講假了,這也是我始終未把它寫成小說的原因。”說實話,如果她不在一開始作這個說明,我還真以為是一部小說呢! 她在這個真實的故事里,寫的不是女性,而是一位男性,而且是一名當時才13歲的小男孩,用現(xiàn)在的流行語來說,是一個小P孩。 她講的故事發(fā)生在文革動亂的最初兩年的時間里,她當時是一名老初三的學生。她的兩本心愛的日記被造反派來抄家時硬性搶走了。日記中記錄了她剛剛萌發(fā)的一場初戀的隱秘的心跡。而那個初戀的對象是一名老高三學生??上攵?,如果日記被造反派公開,那將會造成怎樣一個不堪設想的后果。她惶惶不可終日,提心吊膽。 但后來沒有發(fā)生那可怕的事情,兩本日記陰差陽錯地落到了一個名叫過大江的剛跨進中學的學生手里,他讀了日記后,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把它保存了11年,直到文革結(jié)束后,他考上了大學,張抗抗也成了著名的作家,他才把日記的主人和大作家聯(lián)系起來,于是想辦法將兩本日記送回到張抗抗的手里。兩人有了兩次見面的機會,終于了解了事情的前后經(jīng)過。 情節(jié)并不復雜,但聽了故事之后,卻令人十分激動,并陷入沉思。正如張抗抗在文章里所說:“這位替我保存了日記的人,如若不是與當年那個女孩同樣善良和單純,在那樣一個年代里,他恐怕早就把它們作為“反動日記”上交組織,或是到處宣揚里面寫的內(nèi)容。甚至,當他獲悉那個女孩成為作家之后,他還可用日記來敲詐她勒索她……如果我的日記不是因為遇到了過大江這樣的人,何其糟糕的后果不會發(fā)生呢?” 是啊!在那個人性滅絕的年代里,什么樣的壞事不會出現(xiàn)呢?張抗抗或許被揪出來批斗,或許被游街示眾,或許被罵為“女流氓”受盡侮辱,甚至含冤而死……正是因為過大江這個看似十分頑皮的小男孩,從日記中看到了純真,受到了感染,得到了洗禮,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人性得到了升華,所以決定保護好日記,保護好女孩,才讓我們今天有了一位才華橫溢的女作家…… 我想到了我們鹽中文革初期,同樣是那個時段發(fā)生的兩件事情,同樣也是與日記有關。一件是一位名叫陶捷的青年老師的日記被曝光,被說成是“黃色日記”,陶老師在全校師生中遭到批斗。后來許多同學都看到過他的日記。那是一本方方的硬面日記本,里面的字很清秀,很工整。記的是他和一位在家鄉(xiāng)丹陽的女老師的纏綿的愛情和他對女友的思念之情。他稱她的名字叫丹陽女士?,F(xiàn)在看來,是很正常的男女之愛,錯在哪里?黃在何方?可在當時極“左”的氛圍環(huán)境下,被當作毒草來批判。陶老師被斗得死去活來,最后因身心受到嚴重摧殘,突發(fā)腦溢血而猝死。 另一件發(fā)生在一名高三學生身上,也是日記被曝光。里面記的是自己對文革和社會上發(fā)生的一些事情的看法,里面說到了對于林彪被稱為毛主席的親密戰(zhàn)友和接班人的看法,懷疑林彪能不能撐起國家這么一個大攤子的事情,有沒有這個能力和權威管理好這么大的一個國家。這本來也是一個很正常的想法,沒喲任何詆毀之意??稍诋敃r那個“階級斗爭為綱”的氣氛下,豈不是大逆不道?豈不是典型的反動言論?于是,日記被說成是“反動日記”,人被打成“現(xiàn)行反革命”,慘遭批斗,受盡折磨。 事情已經(jīng)過去幾十年了,死的已經(jīng)死了,該平反的也早就平反了。但我一直納悶:日記是個人最私密的東西,自己絕不會輕易給人看的,特別是有這些內(nèi)容的,那么,兩人的日記里的內(nèi)容究竟是怎么被其他人發(fā)現(xiàn)的呢?怎么被曝光到公眾視野的呢?難道是先被抄家后被發(fā)現(xiàn)的?那么一開始怎么想到抄他們的家的呢?這些慘痛的教訓難道不應該深思和汲取嗎? 我為張抗抗而慶幸,更為全國當時無數(shù)個家庭和個人因為日記的原因而被打成各種壞分子慘遭迫害,甚至死于非命而悲傷,更希望今后不再發(fā)生這樣的慘劇。 最后,我對張抗抗的《遺失的日記》作品本身再作一簡單評述。我認為,這是一篇深情而細膩的散文,它以日記的遺失與回歸為線索,串聯(lián)起了一段跨越數(shù)十年的往事,展現(xiàn)了人性的美好與復雜。 文章以作者親身經(jīng)歷的事件為藍本,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和生動的場景刻畫,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情感糾葛與人性光輝的世界。作者對日記遺失后的恐懼、焦慮、擔憂,以及后來得知日記被陌生人珍藏并歸還時的激動、感慨,都寫得真摯動人,讓讀者感同身受。 文章的結(jié)構(gòu)緊湊有序,層次分明。開頭部分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引出了日記遺失的懸念;中間部分詳細敘述了日記遺失后的經(jīng)歷,以及過大江如何發(fā)現(xiàn)、珍藏并歸還日記的過程;結(jié)尾部分則通過作者與過大江的再次相遇,進一步升華了主題,展現(xiàn)了人性的美好與善良。整個故事條理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 張抗抗 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刻畫了過大江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過大江的善良、單純、執(zhí)著,以及他對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視,都讓人印象深刻。同時,作者也通過過大江的眼睛,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和內(nèi)心世界。 文章的主題深刻而引人深思。它不僅僅是一篇關于日記遺失與回歸的故事,更是一篇關于人性、愛情、信任與善良的頌歌。通過這個故事,作者向我們傳達了一個積極向上的信息: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在那人性泯滅的年代,還有許多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們活著,去珍惜、去守護。文章引發(fā)了我們對人性、對社會的深刻思考,讓我們更加珍視身邊的美好與善良。 張抗抗的語言優(yōu)美流暢,富有感染力。她善于運用生動的比喻、形象的描寫和細膩的心理刻畫,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情感與美感的世界。同時,她的語言也充滿了詩意和哲理,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能感受到情感的沖擊,又能獲得思想的啟迪。 總之,《遺失的日記》是一篇情感真摯、結(jié)構(gòu)緊湊、人物刻畫生動、主題深刻、語言優(yōu)美的優(yōu)秀散文。它不僅僅是一篇關于日記的故事,更是一篇關于人性、愛情、信任與善良的深刻探討。通過閱讀這篇文章,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的美好與復雜,更加珍視身邊的美好與善良。 希望大家都來讀一讀這篇散文,再思考一下得到的收獲和啟發(fā)。 張抗抗 【作者簡介】吉培坤,男,江蘇鹽城人。1948年生,1966年高中畢業(yè),1968年農(nóng)村插隊,1977年恢復高考首批考取大學。畢業(yè)后長期在高校擔任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愛好文學,退休后創(chuàng)作了一些小說、散文、詩歌約30萬字,發(fā)表在多個公眾號。 |
|
來自: 新用戶3069QkdY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