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段話說得真好:
是啊,幸福是什么? 幸福,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它就是一種感覺,一種心情。 它不是存在于別人眼里,而是存在于自己心里。 所謂物隨心轉(zhuǎn),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心態(tài),帶來的體驗感是完全不同的。 別人出身好,要啥有啥,你挖空心思也比不上,你覺得自己很不幸福; 好不容易通過努力得到了,卻發(fā)現(xiàn)別人輕而易舉就擁有了更多,你又陷入了懷疑和不幸福的自苦。 沒病沒災的時候,我們總是覺得,擁有的越多才越幸福。 等到失去了,等到躺在病床上時,又痛悔,曾經(jīng)的自己有多幸福。 發(fā)現(xiàn)了嗎?人活著,除了生病以外,我們所感受到的大部分痛苦,并不真實存在,都是我們的價值觀帶來的。 所謂的幸?;虿恍腋#际莻€人的感知。 當我們感知到滿足時,就有幸福感,反之,就只覺得滿心痛苦。 所以說,幸福是什么? 簡言之,幸福就是懂得滿足。 累了的時候,有一張能安睡的床,就覺得很滿足,很幸福; 餓了的時候,有一份味美量足的飯菜,就感覺心滿意足,無比幸福; 難過的時候,有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就覺得真是幸福。 幸福感,其實并沒有那么高深莫測,難以企及。 它其實很簡單,就看你是否能活在當下,懂得知足。 卞之琳曾說: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是啊,何必總是盯著自己沒有的,去羨慕別人擁有的,卻意識不到自己擁有的,也是他人羨慕的呢? 人活著,看清自己,遠比羨慕他人更為重要。 這世上,人無完人,事無完美,甜中總有苦,福中必有禍。 所以懂得釋懷,學會接受,比什么都重要。 切勿當局者迷,不知滿足,總是認為還不夠幸福。 于是,嫌這嫌那,看這不順眼,看那不滿意。 結(jié)果,折騰來折騰去,累人累己,弄得大家都不幸福。 其實幸福的定義,100個人,或許就有100種不同的答案。 唯一相同的是,幸福永遠都是相對的。 小時候,幸福是喜歡的一件東西,擁有了,就感覺好幸福; 長大了,幸福是設定的一個目標,實現(xiàn)了,就感覺擁抱了幸福; 活到了一定年紀,幸福是一種心態(tài),懂得知足,明白了惜福,就是一個人最大的幸福。 |
|
來自: 我的書海601 > 《思想 哲理 人生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