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擁有著超過四千年的悠久飲酒文化
其間與酒相關(guān)的事,浩如煙海,絢爛多彩
今日,就讓我們一同探尋那些古代酒之冷知識
看看哪一條能夠顛覆您的傳統(tǒng)認知
壹
都知關(guān)羽溫酒斬華雄厲害,但你知道他花了多長時間嗎?
據(jù)史書記載,諸侯圍攻董卓,發(fā)生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這一時期中國北方地區(qū)正是冬季,考慮到三國時期的生活習慣,酒在飲用前往往會被加熱。
一杯熱酒從加熱狀態(tài)降至常溫,所需的時間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室內(nèi)溫度、酒液的初始溫度、酒量以及容器的材質(zhì)和大小等。
但從一般經(jīng)驗出發(fā),可以合理推測,在相對溫暖的室內(nèi)或帳篷內(nèi),一杯熱酒從剛加熱好的狀態(tài)降至可以飲用的常溫,所需的時間通常不會太長,可能就在二三十分鐘左右,或者更短一些,這么一看,關(guān)羽真·勇猛無雙。
貳
常言道“燈紅酒綠”,其中“燈紅”寓意著繁華,但為啥酒是綠色?
古代的酒,尤其是自己家釀的酒,沒有榨、煮的過程,制作較為粗糙,酒熟后即可過濾飲用,過濾的過程無法完全去除雜質(zhì),于是碎米、碎渣浮在酒面上,時間長了,就變成了淡綠色的像螞蟻一樣的糟沫,這樣的酒古人稱之為“濁酒”。
叁
網(wǎng)上有個調(diào)查:哪個省的人酒量最好、毫無疑問,山東以最高票位列榜首。
而作為山東人的孔子,酒量更是深不見底。從記載來看,說孔子海量的有兩個出處!一是《孔叢子》中有載:堯舜千鐘,孔子百觚。觚為古代的酒器,一觚的容量約為現(xiàn)在的二升,百觚的量,相當嚇人!
二是孔融的《難曹操禁酒書》:堯不千鐘,無以建太平;孔不百觚,無以堪上圣。
但其實孔子的酒量是個迷。子思有云:夫子之飲,不能一升。子思是孔子的孫子,這話是說:我爺爺連一升酒喝完都費勁。
但為何孔子被稱為飲酒祖師爺。關(guān)鍵在于,喝酒這事孔子懂得通透。孔子曰:唯酒無量,不及亂。這話可以理解成:君子飲酒,飲之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