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們原來計劃不是晚上住在景泰縣的,而是白銀市,后來想給景泰縣多留一些時間。 這里除了有永泰古城,還有很多的烽火臺,還能吃到石頭縫里長出來的西瓜。 白銀市景泰縣,縣名寄寓“景象繁榮、國泰民安”之意,地處甘、寧、蒙三?。▍^(qū))交界,常住人口21.46萬人。 這是一個小縣城。 景泰縣景泰縣在騰格里沙漠南緣,地處黃土高原與騰格里沙漠過渡地帶,為河西走廊東端門戶。 西漢置鶉陰、媼圍縣,屬武威郡。清屬蘭州府皋蘭、靖遠縣地。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并靖遠縣黃河以西地入紅水縣后,改名景泰縣。 因為這里“其地介戎夏”,為要扼咽喉,東軛蘆靖,西達莊涼,南接皋蘭,北控沙磧,具有“隴右雄鎮(zhèn)之一”的戰(zhàn)略地位,所以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春三月至六月,修筑長城,分屬蘭州衛(wèi)移軍駐守。 烽火臺所以除了永泰古城外,這里還有很多的“垛子”。 來時候,一路上我們已經(jīng)看到不少烽火臺,甚至連成了一條線,從古城出來,我們就驅(qū)車奔向草原,去探訪這些垛子。 這里的草原其實植被并不是很茂盛,但是沒有路的話我們的車也不敢亂開。 景泰縣境內(nèi)明長城修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縱貫景泰縣長約69公里,有烽火臺82個。 烽火,又稱烽燧,是白天燃煙、夜間點火以傳遞軍情的古老方式。在漢代,它們被稱為烽堠或亭燧,而到了唐宋時期,則更名為烽臺。到了明代,它們通常被稱作煙墩或墩臺。 這些烽火臺一般相距約5公里,但明代也有2.5公里的間距。 一旦守臺士兵發(fā)現(xiàn)敵人來犯,他們會立即在臺上點燃烽火。這種傳遞方式迅速而準確,使得軍情能夠迅速傳達至軍事中樞。 我們在路上看見了烽火臺,不是有鐵網(wǎng)攔著進不去,就是沒有道路。過了一戶人家旁邊,看見有一條石子路通向遠方的烽火臺,也不管是不是能過去,先開過去再說。 戈壁化的草場,連放牧都不是好地方,不過個別地方還有一點兒地,里面種的是油葵,有了這些才有了這樣一條像是路的路。 我們的兩驅(qū)SUV實在走的不敢走了,看著也不遠了,就步行前往,十幾分鐘后就到了烽火臺旁邊,這是一座巨大的夯土堆。 旁邊有全國文保碑:明長城景泰段,二座墩烽火臺。 烽火臺周邊用用鐵絲網(wǎng)攔著,中間巨大的土堆雖然依舊高大,但是也是千瘡百孔,有個石窟狀的大洞里,隱約還能看到牛羊的糞便,估計是牧人和牛羊躲避風雨的地方——要知道在這樣的荒漠中,想要找個高大的樹都是奢望。 遠方的永泰古城已經(jīng)看不見了,但是在遠處的老虎山還是很清晰,夕陽西下,整個戈壁草原都籠罩在黃暈的光中。 石頭地的西瓜其實來的時候我們早就看到路邊都是收購西瓜的,很多地里都鋪著一層石頭。 “地種里石頭”,在這里終于看到了。多么神奇:石頭縫里長西瓜。 景泰縣種植旱砂地西瓜有近百年歷史,據(jù)說清代這里就有了。 這里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砂質(zhì)土壤獨特的抗旱保墑作用,以應對降水量不足蒸發(fā)量的問題。 事實是,所謂的“石頭”不過是當?shù)厝税呀?jīng)過風化、被山洪沖刷到山溝里淤積的以石炭系為主的巖石碎片,拉運鋪壓在灰鈣土土壤上,是厚度為10—15cm的砂石層,通過這種方式和手段達到提高地溫、蓄水、保墑的作用。 同時,因為砂石中含有微量元素,種植過程不使用農(nóng)藥,硒砂瓜很快便成了符合現(xiàn)代人綠色環(huán)保要求的名品。 我們的車直接開到地頭,一個瓜農(nóng)大姐切開一個籽瓜給我們嘗,說這個籽瓜是這里的特產(chǎn),吃起來雖然不甜,但是養(yǎng)胃保健,就是一放幾個月都沒有問題。 本來立秋后吃瓜對腸胃不好,但是這里的瓜卻沒有這樣的問題。 我吃了一塊,瓜肉黃白,確實甜度不大,但是汁水挺多。 大姐說這個籽瓜利尿去燥、止咳平喘,特別對腸胃特別好,要是不想吃飯,一碗籽瓜就是一方良藥。 一斤西瓜八毛錢,買了幾個放到車上,在夕陽中,我們趕往景泰縣城。 這里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