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姓汪,祖籍安徽歙縣人。我看到族譜上記載,我們上代有人做過光祿大夫,還有一個文人叫汪藻,是南宋有名的文學(xué)家。汪姓在安徽是大姓,我父親家是這個大家族里頭的一脈。太平天國時候我的祖父移民到浙江奉化,其實就是逃難。離開徽州時,每一個人帶了一塊金磚。到了奉化,他們就用金磚,在奉化常昭造了房子和祠堂。我父親汪寶棠生于1882年,一家兄弟四個人,務(wù)農(nóng)為生。我父親六歲時就下地勞動了,放牛、割草,相當(dāng)辛苦,生活很艱難。到十二歲時,他看到鄰村青年到外地謀生,便也想到寧波去找活干,擺脫農(nóng)村的艱苦生活。 父親來到寧波找到一個打鐵鋪,跟師傅學(xué)打鐵。我們家鄉(xiāng)有句俗話叫人生三大苦:撐船、打鐵、磨豆腐。打鐵師傅打的就是自己的心。一開始,我父親當(dāng)學(xué)徒,從十三歲做到十六歲。這三年里,他每天從早到夜地打鐵,也沒什么吃,零用錢也很少,空閑時候就算放假。一次,他在一家南貨店里,看到家鄉(xiāng)奉化的土菜,想買來吃時,碰到店里一個四十來歲的伙計,也是奉化人,姓王。他看到我父親一個人孤苦伶仃,很可憐,就讓他去他家里,燒點家鄉(xiāng)菜給他吃。自此我父親隔兩三天就去他家。這個伙計,有兩個男孩,一個女孩,大的是女兒叫梅香。我父親一直去他家吃飯,不好意思,就想著為人家做點什么。有時,這個姓王的伙計,把南貨店多余的東西拿出來做小生意,補貼家用,我父親看到了就和他一起做。相處時間久了,我父親看到他家大女兒蠻好,那女孩也喜歡他,就訂婚了。父親三年滿師后,師傅讓他再做三年。父親覺得老做這個鐵匠沒出息,可又想不出自己除了打鐵,還能做什么。這時,岳父對他說:'你和我女兒訂婚了,應(yīng)該有出息。我有個同鄉(xiāng)在上海,你要不到上海去謀生吧。上海是黃金鋪地,去上海的人都能發(fā)財。' 父親覺得這是條出路,說走就走。他一個人乘小船到了上海后,岳父的朋友對他說,你沒其他本事,就去做碼頭小工。經(jīng)介紹到十六鋪碼頭做了腳夫,即碼頭小工。做腳夫就是船到碼頭后,把船上的貨卸上岸,當(dāng)時都是一人掮或兩人扛,把貨送上岸。掮貨上岸要走跳板,跳板一顛一顛很難走。一開始父親走不好,一下子跌到江里,人跌到黃浦江不要緊,爬上來就是了,貨跌到江里就要賠償。貨比人重要。黃浦江貨運繁忙,腳夫每天都有活干。腳夫的活重,飯量大,父親一頓能吃兩大碗飯,一碗黃豆湯,湯里難得放幾根肉絲,就算不錯的了。腳夫一天勞動下來,發(fā)一根竹簽,一根竹簽可以吃兩頓飯。住的是'滾地龍',就在十六鋪碼頭旁。如果船沒到,就一天沒事做。腳夫有幫口,都要搶生意。父親的工頭待人還算可以。所以,只要不怕苦,賣力干,勉強能糊口。父親說,腳夫和種地兩碼事,種田用腰功,打鐵用臂力,腳夫用肩功。 大船卸貨后,有的還要用小船把貨物運到浦東去。十六鋪到浦東來回一個時辰,每條船上兩個人。如果哪天有船缺船夫,父親就頂上去搖船。他們大多數(shù)運的是棉花。 后來,父親的一個朋友,在蘇州河垃圾橋當(dāng)工頭,那邊貨物多,比較忙,缺人手。他讓父親到蘇州河去裝貨物,一天要裝很多,掙的錢也多,父親就在那里干了,活主要是把棉花打包后送到英國怡和紗廠、日本三井洋行和中國紗廠去,每包棉花有兩百斤,很重。這樣他干了五年苦工,老板看他干活賣力,為人老實,就提拔他做了工頭。另外一個工頭,姓王,是奉化王溆浦人,大同鄉(xiāng)。他對我父親說:'我們兩個人都做工頭,合起來就是大工頭。'父親覺得有道理,就兩人合起來做大工頭,做了幾年。雖然,他剝削人家,但他對大家蠻好,大家也就對他好。但時間一長,他覺得做工頭雖省力,卻責(zé)任重又賺不了大錢,不如做商人。他認為,自己人頭熟門路多,可以做棉花商人,便開了一爿裕豐棉花號,到浦東高橋、崇明等地設(shè)立收購站(舊稱放'莊口'),收購棉農(nóng)的棉花,打包賣給紗廠。這些紗廠他都認識的。他這時在上海無家,晚上無處睡覺,就睡在上海最大的寧波會館四明公所。不久,結(jié)識了葉澄衷,虞洽卿等人。后來生意做得比較大了,就加入了寧波同鄉(xiāng)會,認識了更多的人,生意也做得越來越興旺。當(dāng)時上海做棉花的商人不少,論實力父親排到第三位。 父親還在做工頭時,回老家跟梅香結(jié)了婚。結(jié)婚后,他要貼補岳父家直到兩個老人去世。梅香有兩個弟弟,小弟弟,叫王鯤。梅香對我父親說,這個小弟弟要培養(yǎng),要讓他讀書。父親答應(yīng)了。妻子梅香生了一個女孩,也取名叫梅香。幾年后,妻子梅香過世了,父親托人帶養(yǎng)女兒。誰知,不久女兒也病了,父親趕回去,女兒死在父親的懷抱里。他很難過,含淚對小舅子王鯤說,一定讓你讀書。王鯤讀書蠻好,長大后到郵政局做事,認得一個叫王任叔的文化人,是同鄉(xiāng)。每個月王鯤和王任叔到上海來辦事時都到我家吃飯。那時,王任叔用筆名'巴人'寫過一些文章,很有學(xué)問,父親也知道,他要小舅子向王任叔學(xué)習(xí)。 幾年下來,父親生意越來越好。他已娶我母親任氏,生有三女兩男。他大生意要做,小生意也不放過。雖然此刻他已經(jīng)是個很有錢的商人了,家中已雇用了車夫,廚師,另有三個傭人。但他仍注意開拓新業(yè)務(wù),當(dāng)他看到棉花打包用的麻布袋,運送棉花后有點破時,就關(guān)照工人不要扔了,拿回來修補一下還能有用。對那些實在破舊的布袋,他讓人拆洗干凈。大片的賣給工廠揩機器、擦汽車等。再小的布就賣給居民做抹布。為此,他索性在新閘路口(后門弄堂鴻福里)開了一家汪寶記花袋號,專做這個小生意。這新閘路的房子是44.46號,雙開間。店招是請國民黨元老譚延闿寫的,花了8兩黃金。樓上是住家,全家剛搬進去不久我就出生了。這時正是1924年陰歷八月初四(9月2日),剛好是江浙戰(zhàn)爭爆發(fā),雙方開炮,打了三日夜。因為我母親身體不好,我又胎氣不足,所以我一生下來就不停的哭。外面開炮,里面哭,炮開了三日三夜,我哭了三日三夜。炮聲一停,我就不哭了。我生下來時,父親已四十三歲,老來得子,所以特別喜歡我。 我聽我父親說,1926年,有一次王任叔到我家來,說蔣介石在廣東黃埔陸軍軍官學(xué)校當(dāng)校長,讓他去當(dāng)機要秘書,父親聽了很高興。此時是第一次國共合作。因為小舅子與王任叔是好朋友,將來一定也會有出息。再說蔣介石和我們是同鄉(xiāng)人,又是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父親對孫中山很佩服。這個時候的王鯤舅舅,已經(jīng)當(dāng)上了寧波市總工會委員長。他和王任叔一起做過宣傳工作,組織民眾打倒軍閥。到1927年春天,王任叔知道蔣介石要叛變,便托人帶信,要王鯤當(dāng)心??墒峭貊H不信。直到1927年4月11日,楊虎奉蔣介石的命令派人到寧波把我小舅王鯤抓起來,先要他投降,王鯤誓死不降,幾天后被蔣介石下令殺掉了,還暴尸街頭,不準家屬收尸。但是,王鯤的嫂子不怕威脅,和小妹前去收尸,將砍下的頭,用針線縫上去。老百姓說他是共產(chǎn)黨,圍觀的人很多,轟動寧波。父親知道后,非常氣憤,痛罵蔣介石是忘恩負義,沒有良心的人。這個時候我才三歲。我的二姐,比我大十二歲,是她告訴我的。 我父親為什么罵蔣介石忘恩負義呢?原來蔣介石那年去廣東前,黃金榮給了他一些錢,但錢不夠,蔣介石找虞洽卿商借,虞讓他問汪寶記拿。我聽二姐說,那天蔣介石拿了一籃水果來借錢。父親當(dāng)場就借給了他一筆錢,那個時候用銀票,多少記不清了。可是如今我父親最喜歡的親人小舅子,被蔣介石殺掉了。因此他一直對我說:'蔣介石不是人,他忘恩負義。'同時,他還對我說:'你們不能參加共產(chǎn)黨,要殺頭的。'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發(fā),東北義勇軍起來抗日。第二年上海爆發(fā)'一.二八'抗戰(zhàn),十九路軍將士英勇抗敵,但是夜里冷,沒有軍毯蓋,便通過寧波同鄉(xiāng)會求援。虞洽卿要南京路王興昌西裝店趕制軍毯。王興昌雖是上海最大的西裝店,但一下子沒這么多錢買呢絨。父親知道了,就捐出4萬銀元,交給王老板去買呢絨,做軍毯。這次捐獻是由寧波同鄉(xiāng)會發(fā)起的,這個同鄉(xiāng)會在辛亥革命后做了許多貢獻。像會長虞洽卿這些人,在上海及外地都有很大的公司。日軍進攻閘北,打得挺厲害。我兩個親戚都死了,因此凡是愛國的事情,父親都會做的。 另外,父親還斷絕了與日本商人的生意來往,以表示自己的抗日愛國之心。我記得,在這之前,日本三井洋行有兩個大班,一個叫呼米西,一個叫米沙拉,到我家來過。1931年以后,我父親毅然和日本紗廠斷絕一切來往。 我父親沒文化,不識字,但他喜歡上海,因為到了上海才有了出路,可以發(fā)財,可以安家立業(yè)。我記得,我四五歲時,我的姐姐原來在涵德小學(xué)讀書。小學(xué)畢業(yè)后,父親覺得女孩不宜出去讀書,就請了一個老師來家里教書,每天在亭子間上課。老師教《陋室銘》、《朱子家訓(xùn)》等古文,父親要我一起聽。幾天后,我能背得出這些文章。父親聽了說,可以了,蠻好的,就讓我去學(xué)校讀書。我家是街面房子,對面是鴻祥里,有個小學(xué),只有兩間教室,是弄堂小學(xué)。我記得我去上課時,學(xué)校里還掛著孔子像。學(xué)校里有個體育老師,叫華名聲,知道我父親,就對我特別好,后來父親還請他做過家庭老師。滑稽電影明星韓蘭根有一次來學(xué)校參加懇親會,我看到他,蠻好玩的。后來才知道,韓蘭根從小不好好讀書,但喜歡到處唱滑稽戲,后來出名了。 【沈寂,原名汪崇剛,浙江奉化人,1924年9月生于上海,肄業(yè)于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西洋文學(xué)系。在《小說月報》《萬象》《春秋》《紫羅蘭》等雜志發(fā)表短篇小說40余篇,并出版小說集《撈金印》《兩代圖》《鹽場》《紅森林》。1946年起主編《幸?!返入s志,1948年創(chuàng)辦人間書屋。沈寂結(jié)識了當(dāng)時活躍于上海文壇的柯靈、張愛玲等不少作家,亦熟悉阮玲玉、周璇、黃金榮、杜月笙、哈同等上海灘風(fēng)云人物,出版有傳記文學(xué)《一代影星阮玲玉》《一代影星周璇》以及關(guān)于黃金榮、哈同的傳記小說《大亨》《大班》,是寫老上海人物的行家里手。著名作家,上海電影制片廠編劇,'杰出電影藝術(shù)家'稱號榮獲者,上海文史館館員。2016年5月在上海市病逝,享年92歲?!?/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