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方法分析 每日一題 精講練習 01 讀題 讀題旨在挖掘已知條件和結論中的隱含信息,從而建立問題解決的橋梁。 本題的整個設計和解決路徑遵循著“方程思想”解決問題。 本題的已知條件中有“一定角”(∠MON),“一定高”(PC),“一定距離”(點C到點O的距離),線段AB是一條過點P的動線段。問題圍繞著①點P為特殊位置時,判斷△AOB的形狀;②△AOB是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問題;③面積比和線段比的轉化。 本題的常規(guī)添線思路時根據(jù)tan∠MON=2,過點B作AO的垂線,利用方程思想設出線段長度,并結合圖中的A型基本圖形建立數(shù)量關系。 02 析題 析題在讀題的基礎上,通過添加輔助線或者分析圖形特點,找到問題解決的突破口。 由于本題的第(1)問是點P為AB中點的特殊情況。過點B作BE⊥AC,根據(jù)PC=2,利用A型基本圖形,求出BE的長度。進而通過解三角形△BOE,求出OE和OB的長度;通過解△BEA求出AB的長度,利用勾股定理得逆定理進行判定。 本題的第(2)問是對△AOB為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討論。本題有兩種做法: 解法1:直接對△AOB為等腰三角形進行分類討論,通過BE垂直AC,利用等腰三角形邊相等的性質(zhì)和勾股定理建立等量關系。借助“算兩次”原理,利用PC-BE-A型圖和Rt△PCA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尤其對于AB=AO的情況,對于計算的要求更高。 解法2:過點P作OB的平行線PD,利用相似的傳遞性,將△AOB為等腰三角形轉化為△APD為等腰三角形。相較于解法1,解法2的過程更為簡潔,計算量更少。 本題的第(3)問中體現(xiàn)了線段比和面積比的轉化。本問的解決是基于第(2)問選擇哪種方法解決。但是都依托①PC-BE-A型圖;②將面積比轉化為線段比;③建立k和AC間的等量關系。 03 解題 解題既在于完成解題過程,又在于復盤整個解題過程,積累問題解決的經(jīng)驗。 第(2)問直接討論法: 點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