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宋朝的行政區(qū)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強干弱支,中央政府高度集權.路以下的二級政區(qū)有府、州、軍、監(jiān)等,府州軍監(jiān)以下又有縣、軍、監(jiān)、場、城、寨、堡...

 荷香月暖 2024-10-20
、宋朝的縣節(jié)制監(jiān),軍、縣節(jié)制場、務、冶、坑、井、柵等建制,主要負責鹽務和礦務.行政區(qū)劃,實行州、縣二級制,
宋朝的行政區(qū)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強干弱支,中央政府高度集權.路以下的二級政區(qū)有府、州、軍、監(jiān)等,府州軍監(jiān)以下又有縣、軍、監(jiān)、、城、寨、堡...

宋朝的行政區(qū)劃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fā)動兵變?nèi)〈笾?,建立宋朝,依舊建都于開封。979年,北宋攻滅北漢, 雖然結束了自安史之亂和黃巢之亂以來的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可惜,宋朝與遼國的疆界已經(jīng)退至今山西的河曲、岢嵐、原平、代縣、繁峙和河北的阜平、滿城、容城、霸州及天津市區(qū)一線。

在宋遼間的戰(zhàn)爭中,遼軍曾多次南下,最遠到達澶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陽市);宋軍也曾推進到此線以北。由于沒有燕云十六州以北的冀北山地作屏障,朝廷只能在邊界上廣植柳樹作為界線。

在與西夏的作戰(zhàn)方面,西夏首領李繼捧雖一度向宋朝投降,并獻出了銀州、夏州、綏州、宥州四州之地,但他的族弟李繼遷在三年后就占據(jù)了銀州,以后又不斷進攻夏、靈、麟等州,一直沒有真正服從過宋朝的統(tǒng)治。

1034年,李繼遷之孫李元昊正式建夏國,史稱西夏。此后,宋朝的西北界大致穩(wěn)定在今甘肅蘭州、靖遠,寧夏同心及陜西北部的白干山一線。宋神宗力圖開擴疆土,取得了綏、熙、河、洮、岷、蘭等州。哲宗時又進一步取得了湟水流域,洮河上游與貴德一帶的土地。1121年西安州、懷德軍又被西夏所取。在西北,是從吐蕃奪取唐朝后期以來的失地。1071年,宋廷任命王韶為新置的洮河安撫使,開始對河湟一帶用兵。最后收復今烏峭嶺以南的湟水流域、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對西南在唐朝后期脫離了統(tǒng)治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宋朝的進展是恢復對少數(shù)民族聚居區(qū)的控制。經(jīng)過多次的軍事征伐和“招撫”,今四川南部、湖北西南、湖南西部、貴州東北和廣西西部重新歸入版圖,設置了正式州縣或羈縻州。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1072年派章享開“梅山蠻”。梅山即今湖南中部新化、安化一帶,是瑤族聚居地區(qū),從此設縣建城,編戶籍,定賦稅,與漢族地區(qū)同樣設置了正式行政區(qū) 。

靖康元年(1126年),金軍攻占開封,次年宋徽宗和宋欽宗二帝被擄北遷,北宋覆滅。1127年,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即位,是為宋高宗,史稱南宋。在金兵的進逼下,高宗不斷南遷,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建為行在所(臨時首都)。建炎南渡之后,南宋領土僅限于秦嶺淮河以南、岷山以東地區(qū),北界卻因金人的入侵而大大南移了。南宋初,金兵一度進到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紹興和議后,宋金雙方確定以當時的黃河為界。但次年金人毀約,出兵取河南、陜西。紹興十一年(金皇統(tǒng)元年),宋金議定以淮河為界。第二年又將西部界線調(diào)整至大散關(今陜西寶雞西南)及今秦嶺以南。以后雖有局部變動,基本穩(wěn)定在這條界線。南宋的南部和西南邊界并沒有什么變化,宋朝與大理交界處設立了黎、敘、瀘、黔、邕等州。至宋徽宗時期,版圖最為遼闊,其南至思陵州(今廣西寧明)、東至登州(今山東蓬萊)、北至代州(今山西代縣)、西及西寧州(今青海西寧)。據(jù)趙汝括于1226年所寫的《諸蕃志》一書記載,當時澎湖列島已隸屬于福建路的晉江縣 。

宋朝的地方政府機構實行州(府、軍、監(jiān))、縣二 級制(見府、州、軍、監(jiān))。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的教訓,一級行政區(qū)劃改為“路”。至道三年(997年)始定為十五路,包括京東、京西、河北、河東、陜西、淮南、江南、荊湖南、荊湖北、兩浙、福建、西川、峽、廣南東、廣南西五路。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為利州、益州二路,分峽路為夔州、梓州二路。天禧四年(1020年)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熙寧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為南北二路,分淮南路為東西二路,分陜西為永興軍、秦鳳二路。之后又將河北路分為東西二路,分京東為東、西二路。崇寧五年(1106年)又將開封府升為京畿路。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盟約,約定滅遼后宋得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結果后來并未設置。建炎南渡后,宋朝設立兩浙東、兩浙西、江南東、江南西、淮南東、淮南西、荊湖南、荊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廣南東、廣南西十六路。宋朝的行政區(qū)劃設置與地方政治制度可謂重內(nèi)輕外,中央高度集權。雖然避免了藩鎮(zhèn)割據(jù)的局面,但導致地方防務貧弱,也讓終宋一代外患不止。

北宋前期,各路皆置轉運使和提點刑獄,有些路常置安撫使,各設官衙辦事。安撫使司俗稱“帥司”,由本路最重要的州府長官兼任,主管一路的軍政,也兼管民政、司法和財政等。轉運使俗稱“漕司”,主管所領州縣的水陸轉運和財政稅收,兼管司法和民政等。提點刑獄俗稱“憲司”,主管一路的司法,兼管財政等。宋神宗時,增設提舉常平司,俗稱“倉司”,主管本路常平、義倉、免役、市易、坊場、河渡、水利之事, 南宋時與提舉茶鹽司合并,增管茶鹽。 此外,又設提舉坑冶、茶馬、市舶等司,漕、倉、憲等司總稱監(jiān)司。監(jiān)司號稱“外臺”,具有監(jiān)察職能,權任頗重。

宋朝的政治制度、元豐官制改革及重文抑武

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zhí)政,與宰相合稱“宰執(zhí)”。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中書門下與樞密院稱為東、西“二府”,掌文武大權。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這樣三司、宰執(zhí)、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朝還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jiān)察機構,負責彈劾等事宜。北宋前期,宰相主管民政、樞密使主管軍政、三司使主管財政。宋神宗元豐官制改革后,宰相實際兼管財政。南宋時,宰相又兼任樞密使,兼管軍政。這使得宰相再次握有民政、財政和軍政的大權。宋朝的三省六部被一些新設一些機構取代職權。如審官院代行吏部考校京朝官的職權,太常禮院和禮儀院代行禮部的禮儀之權,三司代行戶、工部的大部分職權,審刑院代行刑部復審大理寺所定案牘之事等。直到元豐官制改革時,以三省代替中書門下,六部各設尚書和侍郎,主管本部事務,三省六部才行使相應的職權 。

中書門下設于禁中,是正副宰相集體處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機關。其宰相稱做“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宰相稱為“參知政事”。設置副宰相是為了分散正宰相權力以及擴充處理政務,這是是宋代政治的特色之一。宋神宗時元豐官制改革將中書門下改為門下、中書與尚書三省,以尚書左、右仆射各兼門下、中書侍郎為正宰相,再設門下、中書侍郎各一人,尚書左、右丞各一人為副宰相。宋徽宗時,蔡京自稱太師,統(tǒng)領三省事務,改尚書左、右仆射為太宰、少宰,作為宰相。南宋宋高宗時,為了集中政務以應付軍政急務,將三省合并為一,改左、右仆射為左、右丞相。宋哲宗時設平章軍國重事或同平章軍國事,以處“老臣碩德”,位居宰相之上,每數(shù)日一朝,非朝日不到都堂。宋寧宗時,韓侂胄任“平章軍國事”,每三日一朝,宰相不再掌印。南宋末年,賈似道專權,任“平章軍國重事”,左、右丞相實際上屈居于類似副宰相的地位 。

樞密院作為全國軍政的最高機關,長官為樞密使或知樞密院事,副長官為樞密副使或同知知樞密院事或知樞密院事、簽書樞密院事。為了防止唐朝藩鎮(zhèn)割據(jù)重演,此職務大多由文官擔任。樞密院掌管全國軍馬調(diào)度權力,而全國禁軍管理、訓練、防御、升遷、賞罰等則由三衙聯(lián)合管理。三衙就是殿前都指揮司、侍衛(wèi)馬軍督指揮使司與侍衛(wèi)步軍督指揮使司。樞密院長官與參知政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相等統(tǒng)稱執(zhí)政官。宰相與執(zhí)政官合稱宰執(zhí)。   

三司主管財政的最高機構,即鹽鐵部、度支部、戶部三部。其長官稱三司使,號稱“計相”。宋神宗的元豐官制改革將三司職權歸戶部和工部。南宋增設總領所,負責供應數(shù)路或一路各軍錢糧,并參預軍政。其長官稱“總領某路財賦軍馬錢糧”,簡稱總領?! ?br>
御史臺專管監(jiān)察,其長官稱御史中丞,副長官稱侍御史知雜事,主管糾察百官,肅正綱紀。臺官有彈劾權,可以上疏言事,評論朝政,彈劾官員,還準許“風聞”論事。專管規(guī)諫諷諭的機構是諫院。宋仁宗時始單獨置院,其長官稱知諫院事或左、右諫議大夫,凡朝政缺失、百官任非其人、各級官府辦事違失都可諫正。臺、諫官都以言事彈劾為責,其職權本無多大差別,這一狀況導致后世臺、諫的合流 。

最后,為皇帝起草制誥、國書和宮廷內(nèi)所用文書的機構是翰林學士院,設翰林學士承旨、翰林學士、直學士院等。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或知制誥分掌“內(nèi)制”和 “外制”,總稱“兩制”,翰林學士等還侍奉皇帝,充當顧問。宋初的最高司法機構是大理寺和刑部。宋太宗設置有“審刑院”,其長官稱知審刑院事,官屬有詳議官。各地奏案先經(jīng)大理寺裁決,報告審刑院復查,寫出奏稿,上呈中書。中書申奏皇帝論決,宋神宗改革官制,審刑院并入刑部。

官員管理制度

宋代實行官、職和差遣分離的制度。宋初利用唐朝的三省六部等官名組合而成官階,只用以定品秩、俸祿、章服和序遷,因此又稱為“階官”或“寄祿官”,宋神宗元豐官制改革時,文官(京朝官)定為二十五階,宋徽宗時增為三十七階(包括選人),還改定武官共五十二階。差遣是指官員擔任的實際職務,即“職事官”。北宋前期的官品沿襲唐制,文官共九品,有正、從,自正四品以下,又分為上、下,共三十等。但官品和官職多不相稱。元豐官制改革正名責實,減少了官品的等級,改為九品正、從十八級。朝廷對各級官員制訂了磨勘(考核勞績過失)、敘遷、蔭補等法。對于中、上級官員的待遇比較優(yōu)厚,有俸祿、職田、祠祿、恩賞等。宋神宗后,一些下臺的或勢將下臺的官員有的還被授予或自請擔任宮觀官、監(jiān)岳廟等閑官,坐領“祠祿”。此外,朝廷的各種臨時賞賜,也成為官員的又一重要經(jīng)濟收入。官、職和差遣的分離,導致大批冗員的出現(xiàn)。     

宋朝的外交

(劉齊阜昌七年,1137年刻)宋朝外敵頻繁,外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針對不同的外交對象,給予不同的館待禮遇,并使之專門化。遼與金國都對宋朝構成巨大威脅,其外交事務主要由樞密院的禮院負責[注 26],包括文書往來、使節(jié)派遣和一切接待事宜等。元豐年間,樞密院改置北面房,掌北界國信,南宋沿襲之。此外,宋朝專門設置主管往來國信所,作為負責與遼、金交往的具體事務機構。而西夏、高麗、交趾等國的部分,由于宋朝視他們?yōu)榉獙賴园l(fā)出的外交文書和禮物等皆稱“制詔”或“賜”,對其國家的外交承認被稱為“冊封”。宋朝在京城設置許多外交接待館驛,作為國家接待各國使節(jié)的地方。遼國在都亭驛,西夏在都亭西驛,高麗在梁門外安州巷同文館,回鶻、于闐在禮賓院,三佛齊、真臘、大理、大食等國家在瞻云館或懷遠驛 。

宋朝奉行朝貢體制,然而將重心放在政治利益與經(jīng)濟利益,也就是“來則不拒,去則不追”[注 27]。宋代朝貢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表現(xiàn)在有較固定的管理機構,明確規(guī)定貢期,嚴格貢使的證明,回賜的制度化等。南宋時,還將海外貿(mào)易作為朝廷的財政收入預算之一,對于朝貢物并非照單全收,而是只接受其中的一小部分,其余的按市舶貿(mào)易的規(guī)則進行抽買。免稅貢物的減少,意味著稅收的增加,這樣既有利于外交往來,又給朝廷帶來實惠,使外交和經(jīng)濟獲得雙贏 。

宋朝有名的外交家有富弼、沈括與洪皓。富弼在外交上面對大軍壓境的遼國時屢立奇功。他以理挫敗自傲的遼使,迫使遼使行參拜之禮,后又兩次出使遼國,挫敗遼國割地要求。富弼分析宋、遼、西夏三國的關系,認為遼與西夏強盛的原因是獲得中國的資源與人力而至[注 28],并且協(xié)助宋朝撬開遼夏同盟,使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格局逐漸穩(wěn)定下來。沈括以翰林侍讀學士的身分,出使遼國交涉劃界事宜,獲成而還。他在出使途中繪記了遼國山川險阻及風俗人情,完成《使虜圖抄》,上于朝廷?!端问贰贩Q:沈括“使契丹。凡六會,敵人環(huán)而聽者千輩,無以駁其議?!焙轲┰谀纤挝ky之時出使金國,被拘15年,但仍不愿投降金國。洪皓曾屢次派人向被囚禁在五國城(今黑龍江依蘭縣)的宋徽宗、宋欽宗及在臨安(今浙江杭州)的宋高宗秘密傳遞消息。歸國后,宋高宗稱他“雖蘇武不能過”


宋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簡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2004年11月8日 - 7 李曉;孫堯奎;;宋朝置場收購的法規(guī)與執(zhí)行[J];文史哲;2006年03期 .5 奇秀;中華古典地方行政機構體制的設置及演進規(guī)律[J];學術研究;1996年03期 .1 李立...


唐代后期,商品經(jīng)濟發(fā)達,促進了城鄉(xiāng)工商業(yè)的繁榮,城市中居住區(qū)與商業(yè)區(qū)嚴格分開的坊市制度,已不能適應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如首都長安,除原有的兩個商業(yè)區(qū)東市、西市外,部分居民區(qū)的“坊”內(nèi)已有了商業(yè)店鋪,還有夜市。盡管唐末以后,長安衰落了,但整個社會經(jīng)濟仍繼續(xù)向前發(fā)展,五代時各地的城市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唐代后期的城市近郊和農(nóng)村出現(xiàn)的商業(yè)中心被稱為草市,南方稱為墟市,這是新興的常設或定期的集市,突破了原先只能在縣城以上設“市”進行交易的規(guī)定,五代時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到了北宋,城市經(jīng)濟向著近代化開放式城市發(fā)展,完全突破了居民區(qū)和商業(yè)區(qū)的區(qū)分,中世紀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退出了歷史舞臺,代之以適應新的商品經(jīng)濟十分發(fā)達的城市管理制度“廂坊制”,到南宋末年,部分城市又演變?yōu)椤坝缦铮ǚ唬┲啤?,坊不再是封閉式的居民區(qū),只是沿用舊的名稱,實際上是商業(yè)與居住混雜在一起的街區(qū),南宋時已是街、巷的別稱、美稱,類同現(xiàn)代的城市。      “鎮(zhèn)”已由原先帶有軍事性質的要地,演變?yōu)榭h以下的鄉(xiāng)村經(jīng)濟中心;“市”則是未設“鎮(zhèn)”的鄉(xiāng)村經(jīng)濟中心。


行政區(qū)劃,實行州、縣二級制,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繼承了的羈縻制度,也可以算是一定程度上的民族自治。同時在地方設置路,路是直轄于中央并高于府、州、軍、監(jiān)的一級監(jiān)察區(qū)。至道三年(997年),共分十五路(名稱上道改為路),后析為十八路,又析為二十三路。

關于全文的格式:

1、北宋政區(qū)按二十四路分卷,另外增加燕山府、云中府二路一卷,羈糜州軍縣和寨一卷。

2、南宋政區(qū)不單獨分卷,列于北宋同名卷的后面。

3、府、州、軍(同下州)、監(jiān)(同下州)頂格排版;縣、尉司、監(jiān)(屬府州)低一格排版;軍(屬府州)用“[]”括于縣 名后面;直屬于府、州、軍(同下州)的城、寨、堡、關、場等低一格排版,并用“————”予以區(qū)分。

4、關于顏色:綠色表示宋朝撤消的府州軍縣; 藍色表示屬于府州軍的“監(jiān)”;> 紅色表示北宋安撫司路沿革;> 紫色表示南宋初年的區(qū)劃變動;> 灰色表示景炎、祥興年間的區(qū)劃變動。

5、為行文方便,括注內(nèi)的所有公元紀年中,一概省去“公元”和“年”字。

6、不可考的縣名,州縣等級、郡名、州格俱用?表示。

7、對于古代不同字,簡化后為同一字者,一般保留繁體,異體字也保留原字。如:>    :單州魚縣、信德府邢縣、代州五縣、涇州靈縣  臺:臺州、臺州天臺縣>    :應天府熟縣、東平府陽縣、襄陽府城縣       谷:太原府太谷縣、利州谷縣、府州府谷縣>    馀:臨安府馀杭縣、越州馀姚縣、饒州馀干縣 余:建寧府浦城縣余桑銀場、余生銀坑> 雒:漢州雒縣 洛:河南府洛陽縣、商州洛南縣>    :大名府州 浚:開封府浚儀縣(祥符縣)>    :平江府山縣 昆:慶遠府宜山縣述昆鎮(zhèn)> :利州谷縣 綿:綿州、漢州綿竹縣> :撫州金縣 溪:婺州蘭溪縣、明州慈溪縣、嚴州青溪縣(淳化縣)、徽州績溪縣、建寧府松溪縣、> 信州貴溪縣、泉州安溪縣、遂寧府小溪縣、蓬溪縣、敘州南溪縣、康州端溪縣>    鉅:信德府鉅鹿縣、濟州鉅野縣>    於:杭州府於潛縣>   但不易產(chǎn)生歧義的保留簡化字:>    云():耀州云陽縣、處州縉云縣、德安府云夢縣、云安軍、云安縣>    復():復州> 鐘(鍾):濠州鐘離縣> 涂():太平州當涂縣> 佑():京兆府乾縣、西和州川縣

8、部分名詞解釋:> 歸 宋:表示自國、遼國、金國、蒙古國納入宋朝版圖;> 入版籍:表示羈糜地區(qū)、西南化外地區(qū)正式納入宋朝版圖,戶籍歸朝廷管轄;> 入 遼:表示淪于契丹國、遼國;> 入西蕃:表示淪于定難軍節(jié)度(當時尚未建立西夏國);> 入西夏:表示淪于西夏國;> 入 金:表示淪于金國;> 入 元:表示淪于蒙古國、。

9、關于縣級軍的行文:> 縣級軍一般由知縣兼軍使,在行文中將在縣名后為[]括注。實際上來說,縣級軍只有一個軍的空名,不過表示> 該縣地位比其他縣高一些而已。在正式場合使用時,或者稱某州某縣,或者只稱某軍。

有關郡縣的一些簡單內(nèi)容:

1、宋朝的府州分為九個等級,并依治理難度分成劇郡、閑郡兩類;主官京府為府尹、府為知府、州為知州:> (1)京府 (2)次府 (3)輔州 (4)雄州 (5)望州> (6)緊州 (7)上州 (8)中州 (9)下州> 軍、監(jiān)同下州的只有一個等級,視同下州;主官軍為知軍、監(jiān)為知監(jiān):> 同下州> 縣分為十個等級;主官為知縣:> (1)赤縣 (2)畿縣 (3)次赤縣 (4)次畿縣 (5)望縣> (6)緊縣 (7)上縣 (8)中縣 (9)中下縣 (10)下縣> 軍(屬府州)不分等級,主官為軍使,俱以知縣兼任。> 監(jiān)(屬府州)不分等級,主官為知監(jiān),一般不轄實土,負責鑄錢、鹽務、礦務、竹園、養(yǎng)馬等事務。

2、宋朝的府州絕大多數(shù)都有郡名,沒有任何意義,僅僅可做府州的別名。

3、宋朝府州除京府外,分為五級州格,州格并無太大意義;杯酒釋兵權后,州格僅作武官(非主官)升遷之用。> (1)都督州:有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置大都督、中都督、下都督> (2)節(jié)度州:置節(jié)度使或觀察使,一般稱某某軍節(jié)度或某某軍,一般稱為軍額,請勿與作為政區(qū)的“軍”混淆> (3)防御州:置防御使> (4)團練州:置團練使> (5) ... 州:置刺史

4、縣、尉司、院、真定府北寨的下級行政建制為鄉(xiāng)。

5、宋朝的府、州、軍、縣節(jié)制城、寨、堡、關等建制,主要負責邊防事務,部分城寨還節(jié)制堡;> 南宋的城、寨、堡、關等建制,由于資料不全,所以凡未考證的,一律未列入沿革中。> 羈糜州縣和城寨堡關各史料記載不一,現(xiàn)主要參考《宋史》、《元豐郡縣志》、《太平寰宇記》、《武經(jīng)> 總要》等書,盡量予以全部列出,以供參考。

6、宋朝的縣節(jié)制監(jiān),軍、縣節(jié)制場、務、冶、坑、井、柵等建制,主要負責鹽務和礦務。> 南宋的監(jiān)、場、務、冶、坑、井、柵等建制,由于資料不全,所以凡未考證的,一律未列入沿革中。

7、北宋年間,宋夏、宋遼邊境反復爭奪,鄰近城寨堡反復改屬,不可詳考;> 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宋金在中原、陜西、兩淮地區(qū)反復爭奪,不少郡縣反復改屬,不可詳考;> 南宋年間,宋金邊境反復爭奪,鄰近郡縣反復改屬,不可詳考;> 南宋末年,宋元在兩淮、京湖、四川地區(qū)反復爭奪,不少郡縣反復改屬,不可詳考。> 以上郡縣中,未能詳考的一律未列入沿革中。

關于政區(qū)名與官職名不匹配的一點注釋:

在宋代,絕大部分的政區(qū)名和官職名一一對應,如成都府的守臣(行政長官)就稱為知成都府事,但有極少數(shù)政> 區(qū)名和官職名并不匹配,有:

1、京兆府(雍州),軍額為永興軍,守臣為“知永興軍府事(兼京兆府路安撫使)”。

2、真定府(鎮(zhèn)州),軍額為成德軍,守臣為“知成德軍府事(兼真定府路安撫使)”,至政和年間,才改為“知真定> 府事(兼真定府路安撫使)”。

3、江陵府(荊州),軍額為荊南,守臣、通判分別為“知荊南”、“通判荊南”,其他掾幕縣官仍為“江陵府”,> 至淳熙四年,守臣和通判才分別改為“知江陵府事”、“通判江陵府”。

4、孟州,軍額為河陽三城,守臣為“知河陽軍州事”。

5、陜州,守臣為“知陜州軍府事”,官方文件也稱之為“陜府”。

宋朝的道、路制:

1、宋初在全國實行道制,同時又實行路治。至淳化五年(994)正式廢除道制,全國采用路制。

2、乾德年間之后,分全國為13道,置轉運使,負責財賦:河南道、關西道、河北道、河東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江南西道、隴右道、山南東道、山南西道、劍南東道、劍南西道、嶺南道。> 太平興國二年(977)轉運使負責邊防、盜賊、刑獄、錢谷、監(jiān)察事務。> 淳化四年(993)合并為兩京(東京、西京)10道:東京、西京;河南道、關西道、河北道、河東道、江南東道、> 江南西道、兩浙道、劍南道、廣南道。> 淳化五年(994)廢除道制。

3、宋太祖時期即置有路,但暫未能全部考證,可考的有:京東路、京西路、河北路、河東路、陜府西北路、淮南> 路、江南路、兩浙路、荊湖路、西川路、峽西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其中西川路為乾德三年(965)置,> 峽西路為開寶六年(973)析西川路置。> 太平興國元年(976)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路,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二年(977)分河北路置河北南路,分> 兩浙路置兩浙西南路;三年(978)分京西路為京西南、北路;> 至太平興國四年(979)分全國為21路,除以上已列出的路以外,其余暫不可考。> 太平興國六年(981)全國為19路,將西川路和峽西路合并為川峽路;> 雍熙二年(985)兩浙西南路更名為福建路;四年(987)分河北路為河北東、西路;> 端拱二年(989)河北東、西路合并為河北路,全國為17路;> 淳化三年(992)全國為16路;> 至至道三年(997)之前,京西南、北路合并為京西路,淮南東、西路合并為淮南路,江南東、西路合并為江南路。> 至道三年(997)定全國為15路:京東路、京西路、河北路、河東路、陜西路、淮南路、江南路、兩浙路、荊湖南> 路、荊湖北路、西川路、峽西路、福建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行政區(qū)劃以轉運司路為標準。> 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峽西路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路①;> 天禧四年(1021)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路;> 皇佑五年(1053)置京畿路;> 至和二年(1055)廢京畿路;> 嘉佑四年(1059)益州路更名為成都府路;> 熙寧五年(1072)分京西路為京西南、北路,分陜西路為永興軍、秦鳳路,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六年(1073)> 分河北路為河北東、西路;七年(1074)分京東路為京東東、西路;至此,全國共為23路。> 崇寧四年(1105)仍置京畿路;至此,全國共為24路。> 大觀元年(1107)置黔南路,三年(1109)與廣南西路合并為廣西黔南路,四年(1110)仍更名為廣南西路;> 重和元年(1118)梓州路更名為潼川府路;> 宣和四年(1122)宋金聯(lián)盟,滅遼國后,燕云諸州歸宋,置燕山府、云中府路;宣和七年(1125)仍淪于金國。

4、但因為 ... 需要,北宋對邊境地區(qū)的安撫司路進行了調(diào)整:> 陜西地區(qū):行政上屬永興軍、秦鳳二路;> 慶歷元年(1041)設陜西四路安撫司:秦鳳、涇原、環(huán)慶、延路,元豐年間之前永興軍路亦設安撫> 司;熙寧五年(1072)以收復的熙州、河州及秦鳳路的洮州、岷州、通遠軍設熙河路安撫司;元豐四> 年(1081)收復蘭州、會州,屬熙河路,并更名為熙河蘭會路,元佑四年(1089)又更名為熙河蘭岷路,> 元符二年(1099)收復廓州、湟州,屬熙河蘭岷路,并更名為熙河蘭廓路,宣和元年(1119)又更名為> 熙河湟廓路,同年再更名為熙河蘭樂路,不久仍名為熙河蘭廓路。> 河北地區(qū):行政上屬河北東、西二路;> 慶歷八年(1048)設河北四路安撫司:高陽關、大名府、真定府、定州路,政和三年(1113)定州路更> 名為中山府路。> 河東地區(qū):行政上屬河東路,設有河東路安撫司;> 后設麟府路兵馬司(又作軍馬司);> 靖康元年(1126)太原府淪于金國,于河東路南境設二路安撫司:隆德府路、平陽府路,并稱太原府> 附近地方為太原府路。

5、南渡后,中原、陜西、兩淮地區(qū)反復爭奪;并因 ... 需要,行政區(qū)劃改為安撫司路為標準。> 建炎三年(1129)分兩浙路為兩浙東、西路;> 至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議和,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十二年(1142)勘定界線,南宋有16路:兩浙西路、兩浙東> 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京西南路、福建路、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 紹興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乾道四年(1168)合并利州東、西路為利州路;> 淳熙二年(1175)復分利州路為二路;三年(1176)復合并利州東、西路為一路;五年(1178)又分利州路為兩路;> 紹熙五年(1194)又合并利州東、西路為一路;> 慶元二年(1196)再分利州路為二路;> 嘉定三年(1210)再合并利州東、西路為一路;十一年(1218)仍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6、靖康元年于南京、鄧州、西京、北京置東道、南道、西道、北道都總管府;> 北宋滅亡后廢。

7、宋朝諸路的主要官員為轉運使、提刑使和安撫使:> 轉運使司轉運使:俗稱漕司,負責一路財賦;> 提刑按察使司提點刑獄使:簡稱提刑使,俗稱憲司,負責一路刑獄;> 安撫使司安撫使:俗稱帥司,負責一路 ... ,一般由路治所在的知府、知州兼任。

關于郡縣沿革起止時間:

1、北宋諸路,以五代時期諸國的滅國時間為開始時間,具體為:> (1)京畿路、京東東、西路、京西南、北路、河北東、西路、永興軍路、秦鳳路、淮南東、西路以及河東路的隆> 德/平陽/絳/澤/隰/慈/遼等府州、荊湖北路的德安/復/漢陽等府州軍為后周舊地,開始時間為建隆元年;> (2)荊湖南路、荊湖北路的其余府州軍為荊南、湖南舊地,開始時間為建隆四年;> (3)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為后蜀舊地,開始時間為乾德三年;> (4)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為南漢舊地,開始時間為開寶四年;之前所取州的沿革仍列于此;> (5)江南東路、江南西路、荊湖北路的鄂州、兩浙路的鎮(zhèn)江/常/江陰等府州軍、福建路的建/南劍/汀/邵武等州> 軍為南唐舊地,開始時間為開寶八年;> (6)兩浙路的其余府州軍、福建路的其余州軍為吳越、漳泉舊地,開始時間為太平興國三年;> (7)河東路的其余府州軍為北漢舊地,開始時間為太平興國四年;之前所取州的沿革仍列于此;> (9)燕山府、云中府二路為遼國舊地,開始時間為宣和四年;之前所取州的沿革仍列于此;> (8)黔南路的平/從/允/庭/孚/觀等州的開始時間為入版籍的時間,即崇寧五年;黔南路設立之前州的沿革仍列> 于此。> > 2、北宋諸路的結束時間,為了方便郡縣沿革的連貫性和穩(wěn)定性,時間不盡相同,具體為:> (1)北宋未完全控制的燕山府、云中府二路的結束時間為宣和七年燕山府守將投降;> (2)北宋首先割讓的河北東、西、河東三路的結束時間為靖康二年宋欽宗割地;> (3)江南、嶺南地區(qū)的兩浙、江南東、西、荊湖南、北、福建、廣南東、西八路為結束時間為建炎三年宋高宗南> 渡。> (4)四川地區(qū)的成都府、潼川府、利州、夔州四路為結束時間為紹興三年全蜀安定;> (5)宋金主要交戰(zhàn)區(qū)的京畿、京東東、西、京西南、北、淮南東、西七路的結束時間為紹興十一年宋金東線勘界;> (6)陜西地區(qū)的永興軍、秦鳳二路的結束時間為紹興十二年宋金西線勘界;> (7)黔南路的平/從/允/庭/孚/觀等州的結束時間為紹興四年平、觀二州撤消;黔南路撤消之后州的沿革仍列于> 此。> 注1:如果南宋沿革的起止時間不同導致某府州軍在改屬時出現(xiàn)空檔,該空檔的時間列入南宋沿革;> 注2:如果是南宋初年已淪于金國的諸路,在南宋時的建置變化仍列入北宋沿革。

3、南宋諸路的開始時間即北宋諸路的結束時間;> (1)兩浙東、西、江南東、西、荊湖南、北、福建、廣南東、西九路的開始時間為建炎三年;> (2)成都府、潼川府、利州東、西、夔州五路為開始時間為紹興三年;> (3)淮南東、西、京西南三路的開始時間為紹興十一年。

4、南宋諸路,以各路官方失陷時間為結束時間,具體為:> (1)利州東、西二路的結束時間為寶佑六年苦竹隘、鵝頂堡、大獲陷落;> (2)京西南路的結束時間為咸淳九年京西安撫使投降;> (3)江南東、西、荊湖北、成都府四路的結束時間為德佑元年知寧國府投降、湖北諸知州投降、江西轉運使投降、> 成都安撫使投降;> (4)荊湖南、兩浙東、西、淮南東、西五路的結束時間為德佑二年湖南安撫使 ... 、宋度宗投降、淮西制置使投> 降、泰州守將部下投降;> (5)福建路的結束時間為景炎元年宋端宗逃往海上;> (6)夔州路的結束時間為景炎三年重慶府守將投降;> (7)潼川府、廣南東、西三路的結束時間為祥興二年釣魚城守將投降、宋衛(wèi)王 ... 。

注:宋朝政區(qū)首頁的統(tǒng)計表中北宋的截止日期為靖康二年,而北宋郡縣在正文的截止日期為建炎三年至紹興十二年> 不等。因此統(tǒng)計表中縣數(shù)會與正文中列表的縣數(shù)不一定吻合,主要是建炎年間和紹興年間增減了一些縣。

關于沿革考:

1、沿革考中的現(xiàn)代政區(qū)所采用的時間:> 沿革考中現(xiàn)代政區(qū)名為公元2005年12月31日當日全國政區(qū)名。

2、不列出的沿革考:> (1)如宋代政區(qū)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且治所與現(xiàn)在的駐地相同;如果其中有多個政區(qū)治于同一地,則只要其中> 一個政區(qū)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如果其政區(qū)名曾更名,則只要其中一個政區(qū)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即不予列> 出沿革考。如:> 鄭 州(治管城縣)。今鄭州市,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中山府(治安喜縣),由定州升格。今定州市,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密 州(治諸城縣)。今諸城市,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單 州(治單父縣)。今單縣,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濟南府(治歷城縣)。由齊州升格。今濟南市,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治朐山縣)。今連云港市海州區(qū),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2)如果宋代政區(qū)名與或曾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治所與現(xiàn)在的駐地不同,但現(xiàn)在的駐地是因為設市避免縣市同城> 而遷駐的,仍不予列出沿革考。如:> 陜 州(治陜縣)。今三門峽市。因避免與三門峽市同城,陜縣現(xiàn)駐大營鎮(zhèn),仍不予列出;> 太原府和陽曲縣。今太原市。因避免太原市同城,陽曲縣現(xiàn)駐黃寨鎮(zhèn),二者均不予列出。

3、列出的沿革考:> (1)該政區(qū)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或曾經(jīng)相同,但治所與現(xiàn)在的駐地不相同;> (2)該府州軍縣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不相同,或至現(xiàn)代已經(jīng)撤消、合并的,無論其治所與現(xiàn)在的駐地是否相同;> (3)宋代撤消的縣、或撤消的府州軍無倚郭縣的;> (4)監(jiān)、城、寨、堡、關等駐地,予以部分考證;> (5)對于宋代政區(qū)名現(xiàn)名稱已經(jīng)不同,但另有縣改與宋代政區(qū)名的相同,二者均列出沿革考,并予以注明。

4、關于宋時郡縣沿革考的詳細程度:> (1)宋時治所在今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主城區(qū)的,一般只考證到市;> (2)宋時治所在今縣、自治縣、市轄區(qū)駐地所在鎮(zhèn)、街道的主城區(qū),一般只考證到縣區(qū);> (3)宋時治所在今鎮(zhèn)的主城區(qū)或鄉(xiāng)駐地的,一般只考證到鄉(xiāng)鎮(zhèn);> (4)宋時治所在今村集的,能考證的均列出村集;> (5)宋時治所在今縣城附近,其宋時縣城因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到今天自然發(fā)生了一定偏移的,如果能考證的,則列出> 縣城駐地所在的鎮(zhèn);> (6)如果不能詳細考證到村集的,一般只列出鄉(xiāng)鎮(zhèn),如果能考證大致方位的,則增列方位;> (7)如果不能詳細考證到鄉(xiāng)鎮(zhèn)的,則只列出市縣區(qū),以及大致方位;> (8)如果不能詳細考證到村集或鄉(xiāng)鎮(zhèn),但能考證到古城遺址的,一般列出古城遺址現(xiàn)在的名稱;> (9)宋時治所沒有找到相關資料,因而無法考證今址的,暫時留空。

>

注①:關于西川、峽西二路的管轄區(qū)域暨后來分為川峽四路的分法,至今學術界仍有歧義:> 一稱分西川路分為益州路(西川西路)、梓州路(西川東路);峽西路分為夔州路和利州,這是主流說法,文中> 采用這一說法,原因是在考證中,峽西路治興元府的論據(jù)更充足;> 一稱分西川路分為益州路、利州路;峽西路分為夔州路和梓州路。>






1、北宋政區(qū)按二十四路分卷,另外增加燕山府、云中府二路一卷,羈糜州軍縣和寨一卷。

2、南宋政區(qū)不單獨分卷,列于北宋同名卷的后面。

3、府、州、軍(同下州)、監(jiān)(同下州)頂格排版;縣、尉司、監(jiān)(屬府州)低一格排版;軍(屬府州)用“[]”括于縣
   名后面;直屬于府、州、軍(同下州)的城、寨、堡、關、場等低一格排版,并用“————”予以區(qū)分。

4、關于顏色:綠色表示宋朝撤消的府州軍縣;
             藍色表示屬于府州軍的“監(jiān)”;
             紅色表示北宋安撫司路沿革;
             紫色表示南宋初年的區(qū)劃變動;
             灰色表示景炎、祥興年間的區(qū)劃變動。

5、為行文方便,括注內(nèi)的所有公元紀年中,一概省去“公元”和“年”字。

6、不可考的縣名,州縣等級、郡名、州格俱用?表示。

7、對于古代不同字,簡化后為同一字者,一般保留繁體,異體字也保留原字。如:
   臺:單州魚臺縣、信德府邢臺縣、代州五臺縣、涇州靈臺縣   臺:臺州、臺州天臺縣
   穀:應天府穀熟縣、東平府陽穀縣、襄陽府穀城縣       谷:太原府太谷縣、利州緜谷縣、府州府谷縣
   馀:臨安府馀杭縣、越州馀姚縣、饒州馀干縣                余:建寧府浦城縣余桑銀場、余生銀坑
     雒:漢州雒縣          洛:河南府洛陽縣、商州洛南縣
   濬:大名府濬州        浚:開封府浚儀縣(祥符縣)
   崑:平江府崑山縣      昆:慶遠府宜山縣述昆鎮(zhèn)
     緜:利州緜谷縣        綿:綿州、漢州綿竹縣
     谿:撫州金谿縣        溪:婺州蘭溪縣、明州慈溪縣、嚴州青溪縣(淳化縣)、徽州績溪縣、建寧府松溪縣、
                               信州貴溪縣、泉州安溪縣、遂寧府小溪縣、蓬溪縣、敘州南溪縣、康州端溪縣
   鉅:信德府鉅鹿縣、濟州鉅野縣
   於:杭州府於潛縣
  但不易產(chǎn)生歧義的保留簡化字:
   云(雲(yún)):耀州云陽縣、處州縉云縣、德安府云夢縣、云安軍、云安縣
   復(復):復州
     鐘(鍾):濠州鐘離縣
     涂(塗):太平州當涂縣
     佑(祐):京兆府乾祐縣、西和州祐川縣

8、部分名詞解釋:
   歸  宋:表示自西夏國、遼國、金國、蒙古國納入宋朝版圖;
   入版籍:表示羈糜地區(qū)、西南化外地區(qū)正式納入宋朝版圖,戶籍歸朝廷管轄;
   入  遼:表示淪于契丹國、遼國;
   入西蕃:表示淪于定難軍節(jié)度(當時尚未建立西夏國);
   入西夏:表示淪于西夏國;
   入  金:表示淪于金國;
   入  元:表示淪于蒙古國、元朝。

9、關于縣級軍的行文:
    縣級軍一般由知縣兼軍使,在行文中將在縣名后為[]括注。實際上來說,縣級軍只有一個軍的空名,不過表示
該縣地位比其他縣高一些而已。在正式場合使用時,或者稱某州某縣,或者只稱某軍。
行政區(qū)劃網(wǎng)站http://www./為唯一發(fā)布網(wǎng)站

有關郡縣的一些簡單內(nèi)容: 1、宋朝的府州分為九個等級,并依治理難度分成劇郡、閑郡兩類;主官京府為府尹、府為知府、州為知州: (1)京府 (2)次府 (3)輔州 (4)雄州 (5)望州 (6)緊州 (7)上州 (8)中州 (9)下州 軍、監(jiān)同下州的只有一個等級,視同下州;主官軍為知軍、監(jiān)為知監(jiān): 同下州 縣分為十個等級;主官為知縣: (1)赤縣 (2)畿縣 (3)次赤縣 (4)次畿縣 (5)望縣 (6)緊縣 (7)上縣 (8)中縣 (9)中下縣 (10)下縣 軍(屬府州)不分等級,主官為軍使,俱以知縣兼任。 監(jiān)(屬府州)不分等級,主官為知監(jiān),一般不轄實土,負責鑄錢、鹽務、礦務、竹園、養(yǎng)馬等事務。 2、宋朝的府州絕大多數(shù)都有郡名,沒有任何意義,僅僅可做府州的別名。 3、宋朝府州除京府外,分為五級州格,州格并無太大意義;杯酒釋兵權后,州格僅作武官(非主官)升遷之用。 (1)都督州:有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置大都督、中都督、下都督 (2)節(jié)度州:置節(jié)度使或觀察使,一般稱某某軍節(jié)度或某某軍,一般稱為軍額,請勿與作為政區(qū)的“軍”混淆 (3)防御州:置防御使 (4)團練州:置團練使 (5)軍事州:置刺史 4、縣、尉司、院、真定府北寨的下級行政建制為鄉(xiāng)。 5、宋朝的府、州、軍、縣節(jié)制城、寨、堡、關等建制,主要負責邊防事務,部分城寨還節(jié)制堡; 南宋的城、寨、堡、關等建制,由于資料不全,所以凡未考證的,一律未列入沿革中。 宋代羈糜州縣和城寨堡關各史料記載不一,現(xiàn)主要參考《宋史》、《元豐郡縣志》、《太平寰宇記》、《武經(jīng) 總要》等書,盡量予以全部列出,以供參考。 6、宋朝的縣節(jié)制監(jiān),軍、縣節(jié)制場、務、冶、坑、井、柵等建制,主要負責鹽務和礦務。 南宋的監(jiān)、場、務、冶、坑、井、柵等建制,由于資料不全,所以凡未考證的,一律未列入沿革中。 7、北宋年間,宋夏、宋遼邊境反復爭奪,鄰近城寨堡反復改屬,不可詳考; 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宋金在中原、陜西、兩淮地區(qū)反復爭奪,不少郡縣反復改屬,不可詳考; 南宋年間,宋金邊境反復爭奪,鄰近郡縣反復改屬,不可詳考; 南宋末年,宋元在兩淮、京湖、四川地區(qū)反復爭奪,不少郡縣反復改屬,不可詳考。 以上郡縣中,未能詳考的一律未列入沿革中。 http://www./ 東方血脈
關于政區(qū)名與官職名不匹配的一點注釋: 在宋代,絕大部分的政區(qū)名和官職名一一對應,如成都府的守臣(行政長官)就稱為知成都府事,但有極少數(shù)政 區(qū)名和官職名并不匹配,有: 1、京兆府(雍州),軍額為永興軍,守臣為“知永興軍府事(兼京兆府路安撫使)”。 2、真定府(鎮(zhèn)州),軍額為成德軍,守臣為“知成德軍府事(兼真定府路安撫使)”,至政和年間,才改為“知真定 府事(兼真定府路安撫使)”。 3、江陵府(荊州),軍額為荊南,守臣、通判分別為“知荊南”、“通判荊南”,其他掾幕縣官仍為“江陵府”, 至淳熙四年,守臣和通判才分別改為“知江陵府事”、“通判江陵府”。 4、孟州,軍額為河陽三城,守臣為“知河陽軍州事”。 5、陜州,守臣為“知陜州軍府事”,官方文件也稱之為“陜府”。 未經(jīng)允許您不得隨意傳播以及用于商業(yè)用途
宋朝的道、路制: 1、宋初在全國實行道制,同時又實行路治。至淳化五年(994)正式廢除道制,全國采用路制。 2、乾德年間之后,分全國為13道,置轉運使,負責財賦:河南道、關西道、河北道、河東道、淮南道、江南東道、 江南西道、隴右道、山南東道、山南西道、劍南東道、劍南西道、嶺南道。 太平興國二年(977)轉運使負責邊防、盜賊、刑獄、錢谷、監(jiān)察事務。 淳化四年(993)合并為兩京(東京、西京)10道:東京、西京;河南道、關西道、河北道、河東道、江南東道、 江南西道、兩浙道、劍南道、廣南道。 淳化五年(994)廢除道制。 3、宋太祖時期即置有路,但暫未能全部考證,可考的有:京東路、京西路、河北路、河東路、陜府西北路、淮南 路、江南路、兩浙路、荊湖路、西川路、峽西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其中西川路為乾德三年(965)置, 峽西路為開寶六年(973)析西川路置。 太平興國元年(976)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路,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二年(977)分河北路置河北南路,分 兩浙路置兩浙西南路;三年(978)分京西路為京西南、北路; 至太平興國四年(979)分全國為21路,除以上已列出的路以外,其余暫不可考。 太平興國六年(981)全國為19路,將西川路和峽西路合并為川峽路; 雍熙二年(985)兩浙西南路更名為福建路;四年(987)分河北路為河北東、西路; 端拱二年(989)河北東、西路合并為河北路,全國為17路; 淳化三年(992)全國為16路; 至至道三年(997)之前,京西南、北路合并為京西路,淮南東、西路合并為淮南路,江南東、西路合并為江南路。 至道三年(997)定全國為15路:京東路、京西路、河北路、河東路、陜西路、淮南路、江南路、兩浙路、荊湖南 路、荊湖北路、西川路、峽西路、福建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行政區(qū)劃以轉運司路為標準。 咸平四年(1001)分西川、峽西路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路①; 天禧四年(1021)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西路; 皇佑五年(1053)置京畿路; 至和二年(1055)廢京畿路; 嘉佑四年(1059)益州路更名為成都府路; 熙寧五年(1072)分京西路為京西南、北路,分陜西路為永興軍、秦鳳路,分淮南路為淮南東、西路;六年(1073) 分河北路為河北東、西路;七年(1074)分京東路為京東東、西路;至此,全國共為23路。 崇寧四年(1105)仍置京畿路;至此,全國共為24路。 大觀元年(1107)置黔南路,三年(1109)與廣南西路合并為廣西黔南路,四年(1110)仍更名為廣南西路; 重和元年(1118)梓州路更名為潼川府路; 宣和四年(1122)宋金聯(lián)盟,滅遼國后,燕云諸州歸宋,置燕山府、云中府路;宣和七年(1125)仍淪于金國。 4、但因為軍事需要,北宋對邊境地區(qū)的安撫司路進行了調(diào)整: 陜西地區(qū):行政上屬永興軍、秦鳳二路; 慶歷元年(1041)設陜西四路安撫司:秦鳳、涇原、環(huán)慶、鄜延路,元豐年間之前永興軍路亦設安撫 司;熙寧五年(1072)以收復的熙州、河州及秦鳳路的洮州、岷州、通遠軍設熙河路安撫司;元豐四 年(1081)收復蘭州、會州,屬熙河路,并更名為熙河蘭會路,元佑四年(1089)又更名為熙河蘭岷路, 元符二年(1099)收復廓州、湟州,屬熙河蘭岷路,并更名為熙河蘭廓路,宣和元年(1119)又更名為 熙河湟廓路,同年再更名為熙河蘭樂路,不久仍名為熙河蘭廓路。 河北地區(qū):行政上屬河北東、西二路; 慶歷八年(1048)設河北四路安撫司:高陽關、大名府、真定府、定州路,政和三年(1113)定州路更 名為中山府路。 河東地區(qū):行政上屬河東路,設有河東路安撫司; 后設麟府路兵馬司(又作軍馬司); 靖康元年(1126)太原府淪于金國,于河東路南境設二路安撫司:隆德府路、平陽府路,并稱太原府 附近地方為太原府路。 5、宋高宗南渡后,中原、陜西、兩淮地區(qū)反復爭奪;并因軍事需要,行政區(qū)劃改為安撫司路為標準。 建炎三年(1129)分兩浙路為兩浙東、西路; 至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議和,以淮河-大散關為界,十二年(1142)勘定界線,南宋有16路:兩浙西路、兩浙東 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京西南路、福建路、成都府路、 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 紹興十四年(1144)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乾道四年(1168)合并利州東、西路為利州路; 淳熙二年(1175)復分利州路為二路;三年(1176)復合并利州東、西路為一路;五年(1178)又分利州路為兩路; 紹熙五年(1194)又合并利州東、西路為一路; 慶元二年(1196)再分利州路為二路; 嘉定三年(1210)再合并利州東、西路為一路;十一年(1218)仍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 6、靖康元年于南京、鄧州、西京、北京置東道、南道、西道、北道都總管府; 北宋滅亡后廢。 7、宋朝諸路的主要官員為轉運使、提刑使和安撫使: 轉運使司轉運使:俗稱漕司,負責一路財賦; 提刑按察使司提點刑獄使:簡稱提刑使,俗稱憲司,負責一路刑獄; 安撫使司安撫使:俗稱帥司,負責一路軍事,一般由路治所在的知府、知州兼任。 我們的論壇——行政區(qū)劃論壇http://www./bbs/歡迎您
關于郡縣沿革起止時間: 1、北宋諸路,以五代時期諸國的滅國時間為開始時間,具體為: (1)京畿路、京東東、西路、京西南、北路、河北東、西路、永興軍路、秦鳳路、淮南東、西路以及河東路的隆 德/平陽/絳/澤/隰/慈/遼等府州、荊湖北路的德安/復/漢陽等府州軍為后周舊地,開始時間為建隆元年; (2)荊湖南路、荊湖北路的其余府州軍為荊南、湖南舊地,開始時間為建隆四年; (3)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利州路、夔州路為后蜀舊地,開始時間為乾德三年; (4)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為南漢舊地,開始時間為開寶四年;之前所取州的沿革仍列于此; (5)江南東路、江南西路、荊湖北路的鄂州、兩浙路的鎮(zhèn)江/常/江陰等府州軍、福建路的建/南劍/汀/邵武等州 軍為南唐舊地,開始時間為開寶八年; (6)兩浙路的其余府州軍、福建路的其余州軍為吳越、漳泉舊地,開始時間為太平興國三年; (7)河東路的其余府州軍為北漢舊地,開始時間為太平興國四年;之前所取州的沿革仍列于此; (9)燕山府、云中府二路為遼國舊地,開始時間為宣和四年;之前所取州的沿革仍列于此; (8)黔南路的平/從/允/庭/孚/觀等州的開始時間為入版籍的時間,即崇寧五年;黔南路設立之前州的沿革仍列 于此。 2、北宋諸路的結束時間,為了方便郡縣沿革的連貫性和穩(wěn)定性,時間不盡相同,具體為: (1)北宋未完全控制的燕山府、云中府二路的結束時間為宣和七年燕山府守將投降; (2)北宋首先割讓的河北東、西、河東三路的結束時間為靖康二年宋欽宗割地; (3)江南、嶺南地區(qū)的兩浙、江南東、西、荊湖南、北、福建、廣南東、西八路為結束時間為建炎三年宋高宗南 渡。 (4)四川地區(qū)的成都府、潼川府、利州、夔州四路為結束時間為紹興三年全蜀安定; (5)宋金主要交戰(zhàn)區(qū)的京畿、京東東、西、京西南、北、淮南東、西七路的結束時間為紹興十一年宋金東線勘界; (6)陜西地區(qū)的永興軍、秦鳳二路的結束時間為紹興十二年宋金西線勘界; (7)黔南路的平/從/允/庭/孚/觀等州的結束時間為紹興四年平、觀二州撤消;黔南路撤消之后州的沿革仍列于 此。 注1:如果南宋沿革的起止時間不同導致某府州軍在改屬時出現(xiàn)空檔,該空檔的時間列入南宋沿革; 注2:如果是南宋初年已淪于金國的諸路,在南宋時的建置變化仍列入北宋沿革。 3、南宋諸路的開始時間即北宋諸路的結束時間; (1)兩浙東、西、江南東、西、荊湖南、北、福建、廣南東、西九路的開始時間為建炎三年; (2)成都府、潼川府、利州東、西、夔州五路為開始時間為紹興三年; (3)淮南東、西、京西南三路的開始時間為紹興十一年。 4、南宋諸路,以各路官方失陷時間為結束時間,具體為: (1)利州東、西二路的結束時間為寶佑六年苦竹隘、鵝頂堡、大獲陷落; (2)京西南路的結束時間為咸淳九年京西安撫使投降; (3)江南東、西、荊湖北、成都府四路的結束時間為德佑元年知寧國府投降、湖北諸知州投降、江西轉運使投降、 成都安撫使投降; (4)荊湖南、兩浙東、西、淮南東、西五路的結束時間為德佑二年湖南安撫使自殺、宋度宗投降、淮西制置使投 降、泰州守將部下投降; (5)福建路的結束時間為景炎元年宋端宗逃往海上; (6)夔州路的結束時間為景炎三年重慶府守將投降; (7)潼川府、廣南東、西三路的結束時間為祥興二年釣魚城守將投降、宋衛(wèi)王自殺。 注:宋朝政區(qū)首頁的統(tǒng)計表中北宋的截止日期為靖康二年,而北宋郡縣在正文的截止日期為建炎三年至紹興十二年 不等。因此統(tǒng)計表中縣數(shù)會與正文中列表的縣數(shù)不一定吻合,主要是建炎年間和紹興年間增減了一些縣。 本文由東方血脈收集相關史料和考古成果創(chuàng)作
關于沿革考: 1、沿革考中的現(xiàn)代政區(qū)所采用的時間: 沿革考中現(xiàn)代政區(qū)名為公元2005年12月31日當日全國政區(qū)名。 2、不列出的沿革考: (1)如宋代政區(qū)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且治所與現(xiàn)在的駐地相同;如果其中有多個政區(qū)治于同一地,則只要其中 一個政區(qū)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如果其政區(qū)名曾更名,則只要其中一個政區(qū)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即不予列 出沿革考。如: 鄭 州(治管城縣)。今鄭州市,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中山府(治安喜縣),由定州升格。今定州市,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密 州(治諸城縣)。今諸城市,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單 州(治單父縣)。今單縣,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濟南府(治歷城縣)。由齊州升格。今濟南市,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治朐山縣)。今連云港市海州區(qū),至今未曾徙治,不予列出。 (2)如果宋代政區(qū)名與或曾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治所與現(xiàn)在的駐地不同,但現(xiàn)在的駐地是因為設市避免縣市同城 而遷駐的,仍不予列出沿革考。如: 陜 州(治陜縣)。今三門峽市。因避免與三門峽市同城,陜縣現(xiàn)駐大營鎮(zhèn),仍不予列出; 太原府和陽曲縣。今太原市。因避免太原市同城,陽曲縣現(xiàn)駐黃寨鎮(zhèn),二者均不予列出。 3、列出的沿革考: (1)該政區(qū)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相同或曾經(jīng)相同,但治所與現(xiàn)在的駐地不相同; (2)該府州軍縣名與現(xiàn)代政區(qū)名不相同,或至現(xiàn)代已經(jīng)撤消、合并的,無論其治所與現(xiàn)在的駐地是否相同; (3)宋代撤消的縣、或撤消的府州軍無倚郭縣的; (4)監(jiān)、城、寨、堡、關等駐地,予以部分考證; (5)對于宋代政區(qū)名現(xiàn)名稱已經(jīng)不同,但另有縣改與宋代政區(qū)名的相同,二者均列出沿革考,并予以注明。 4、關于宋時郡縣沿革考的詳細程度: (1)宋時治所在今直轄市、地級市、縣級市主城區(qū)的,一般只考證到市; (2)宋時治所在今縣、自治縣、市轄區(qū)駐地所在鎮(zhèn)、街道的主城區(qū),一般只考證到縣區(qū); (3)宋時治所在今鎮(zhèn)的主城區(qū)或鄉(xiāng)駐地的,一般只考證到鄉(xiāng)鎮(zhèn); (4)宋時治所在今村集的,能考證的均列出村集; (5)宋時治所在今縣城附近,其宋時縣城因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到今天自然發(fā)生了一定偏移的,如果能考證的,則列出 縣城駐地所在的鎮(zhèn); (6)如果不能詳細考證到村集的,一般只列出鄉(xiāng)鎮(zhèn),如果能考證大致方位的,則增列方位; (7)如果不能詳細考證到鄉(xiāng)鎮(zhèn)的,則只列出市縣區(qū),以及大致方位; (8)如果不能詳細考證到村集或鄉(xiāng)鎮(zhèn),但能考證到古城遺址的,一般列出古城遺址現(xiàn)在的名稱; (9)宋時治所沒有找到相關資料,因而無法考證今址的,暫時留空。 未經(jīng)允許您不得隨意傳播以及用于商業(yè)用途

注①:關于西川、峽西二路的管轄區(qū)域暨后來分為川峽四路的分法,至今學術界仍有歧義:
      一稱分西川路分為益州路(西川西路)、梓州路(西川東路);峽西路分為夔州路和利州,這是主流說法,文中
          采用這一說法,原因是在考證中,峽西路治興元府的論據(jù)更充足;
      一稱分西川路分為益州路、利州路;峽西路分為夔州路和梓州路。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