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 荇菜花盛放太湖的秋日美景 頻頻刷爆朋友圈 這荇菜花,絕非凡品,它不僅僅是大自然中一抹清新的黃色風(fēng)景,更是承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詩經(jīng)》之花。 自古以來,中國的文化底蘊深厚,許多古老的詩篇至今仍被人們傳頌。《詩經(jīng)》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開篇之作便是《國風(fēng)·周南·關(guān)雎》。 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這里的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描繪了荇菜的搖曳生姿,賦予了它“詩經(jīng)第一花”的美譽。 我們很多人,都能夠熟背“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殊不知,在我們的視野之內(nèi),這首詩經(jīng)里的荇菜花,正在綻放著千年不變的美麗。 今天的孩子,初中就能讀到《詩經(jīng)》中這么美的詩篇。 現(xiàn)在的語文課本注解:荇菜是一種可食的水草。 翻開自然科學(xué)詞典:荇菜,又名莕菜,是一種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在湖泊、池塘、小河等靜水域中。其莖修長且多分枝,葉片呈心臟形或卵形,綠色晶瑩,葉緣呈波浪形,貼水而生,一端有缺刻,正面色青而背面泛紫,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藝術(shù)品,因而又有一個俗名“紫荇”。 詩經(jīng)都稱為菜了,自然自古荇菜就是上等的美食。明代梵琦禪師曾詩云“新摘蓮花堪釀酒,舊聞荇菜可為齏。”清人徐珂《清稗類鈔》記載:“莖、葉嫩時可食,故稱荇菜,《詩》'參差荇菜’是也。” 清代鄭板橋在給堂弟鄭墨的家書中說:“可憐我東門人,取魚撈蝦,撐船結(jié)網(wǎng);破屋中吃秕糠,啜麥粥,搴取荇葉蘊頭蔣角煮之,旁貼蕎麥鍋餅,便是美食。”道盡了江南人的簡樸而田靜的生活。 荇菜不僅是美食,更是江蘇各地隨處可見的美景。 每當(dāng)春末至秋季,荇菜便迎來它的盛花期,一朵朵金黃色的花朵簇生于節(jié)上,宛如點點繁星灑落在綠色的葉海之中,為靜謐的水面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在江蘇,荇菜的身影隨處可見。無論是太湖的浩渺煙波,還是洪澤湖的碧波蕩漾,亦或是南京玄武湖、莫愁湖的湖光山色,都能見到荇菜那婀娜多姿的身影。當(dāng)陽光灑在湖面上,金黃色的荇菜花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搖曳生姿,仿佛一片金色的花海,又如同莫奈筆下的睡蓮,散發(fā)著別樣的色澤和氣息,吸引著無數(shù)文人墨客和游客的目光。 宋代詩人鄭清之曾寫 “試向菰蒲深處望,嫩黃一點荇花閑”。描繪了菰蒲深處,不見荇花滿塘,只見嫩黃一點,那一點嫩黃,便深深地鏤刻在了人的心里。 荇菜不僅美麗動人,更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在《詩經(jīng)》中,荇菜被賦予了純潔、優(yōu)雅、浪漫的寓意。青年男子在清澈的水邊采摘荇菜,寄托了對理想中戀人的愛慕之情。這一場景被詩人巧妙地融入詩中,使得荇菜成為了愛情和浪漫的象征。 此外,荇菜還有著極高的生態(tài)價值。它能夠凈化水質(zhì),提高水體透明度,是水生態(tài)中的重要“水鏡草”。在江蘇的水域中,荇菜的大量生長不僅美化了環(huán)境,更表明了當(dāng)?shù)厮鷳B(tài)、水環(huán)境的持續(xù)改善。 荇花開放,一般是晴天的早上8點到12點,陰天的時候有時下午也會開,下雨天肯定是不開的。因為荇菜花的開放對溫度和光照都有一定要求,所以要去欣賞荇菜花,一定要選擇好時間。 漫步在江蘇的水域邊,看著那一片片金黃色的荇菜花隨風(fēng)搖曳,仿佛能聽到《詩經(jīng)》中那遙遠的歌聲在耳邊回蕩。這朵承載著千年詩意的荇菜,不僅為江蘇的水域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讓我們一同欣賞這朵“詩經(jīng)第一花”在江蘇綻放的絕美風(fēng)華吧! 來源:綜合自方志江蘇、蘇州發(fā)布、現(xiàn)代快報、蘇州園林研究所 編輯:朱振鑫 發(fā)布:常雪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