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教育局當僉事,寫了很多日記。
1912年5月10日
“十日晨九時至下午四時半至教育部視事,枯坐終日,極無聊賴。”
早上9點上班,下午4點半下班,毛事沒有,就在辦公室坐著,難受得很,寫日記的時候都還很不滿。
5月25日,工作日。
下午曠工,去琉璃廠淘書去了,買了四冊《李太白集》,買了一冊《觀無量壽佛經》,買了一冊《中國名畫》,一共花了2元8角1分2厘。
6月11日,一整天不上班。
上午去了日租界加藤洋行買了一條領結,花了6角5分,還買了一雙皮鞋,花了5塊4。下午吃了飯也沒去上班,直接去劇場看演出了,晚上繼續(xù)看。
6月25日下午,終于看到干活的日記,說是視察國子監(jiān)及學宮,看到了一些文物,保護得不好。
6月21,28號,下午明確沒有上班。
去做《美術略論》的演講,估計是長期學術演講?但是效果感覺一般,估計大家聽不太懂,魯迅說,“聽者約三十人,中途退去者五六人”。
所以上班時間賺外快,民國時代不太管?
7月17日,這一天應該說是個重要的日子。
之前蔡元培辭去了教育部總長職位,這時候教育部次長范源濂代理總長。但是魯迅上午又去演講了。下午有客人來聊天,借了他10塊錢,晚上去喝酒了。
7月22日,下大雨。
魯迅寫的很明白,“二十二日大雨,遂不赴部”,下雨就不去上班了,也沒人管,當時估計是不考勤的。
7月24日,記載了收到演講車馬費10元,果然是賺外快。
8月5日,魯迅上午會客,“下午赴部聽教育會議員說各地教育狀況,而到者止浙江二人?!?br> 可見教育部當時作風比較渙散,不僅魯迅摸魚,其他人也摸魚成風。一個教育匯報會,只有兩個浙江的人到了,其他都沒來。
8月20日,魯迅同領導和同事一起摸魚。
“二十日上午同司長并本部同事四人往圖書館閱敦煌石室所得唐人寫經,又見宋、元刻本不少。閱畢偕齊壽山游十剎海,飯于集賢樓,下午四時始回寓?!?br> 去圖書館看寫經可以說跟工作有點關系,但是看完就去逛什剎海了。而且前面說了,工作時間是下午四點半下班,魯迅4點就回家了。
……
總之你看魯迅日記就會發(fā)現(xiàn),他老人家正經工作好像沒干,工作日要么會客,要么玩,要么買書看書看報紙看信,要么寫信,要么看戲吃飯喝酒,遲到早退都是習以為常,刮風下雨還不上班。當時魯迅可是正兒八經的教育部公務員,他這種工作狀態(tài),放現(xiàn)在,早就被評為“不稱職”了,但在當時,啥事沒有。
從民國公務員的工作日常,我們就能想象古代的公務員上班是多么隨心所欲。
參考文獻: 中文在線數(shù)字出版集團2020年10月出版的《魯迅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