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字節(jié)之,山東省汶上縣南旺人,系明朝著名的民間水利專家。南旺分水龍王廟遺址為舉世聞名的大運河南北分水嶺所在地,內(nèi)有明代永樂年間工部尚書宋禮治運、白英點泉的碑刻記載。永樂肇建北京,為開流漕運,自濟寧至臨清疏通會通,即白英點泉南旺南北分流會通。自袁口左徙二十余里開新河至壽張沙灣,接入舊河。當(dāng)時南旺分水口北高臨清九十余尺,南高沽頭(今濟寧城區(qū)大閘口附近)一百一十六尺,必分汶水引入南旺運河始得會通。于是又征調(diào)民夫二十多萬新開一道長八十余里的汶河,使汶水至南旺南北分流,南接黃淮北通漳衛(wèi),又恐汶水旱時而枯,治七十二泉以助汶水之不足,在南旺鎮(zhèn)建水閘三十八座,通過啟閉閘門分段調(diào)節(jié)水量,使船只南上北下暢通無阻?!坝墒钦┨焘自丛床唤^使之河河相通即形成了海河、黃河、淮河、運河、錢塘江五大水系網(wǎng)”。戴村壩和南旺分水嶺的建成其科學(xué)價值和技術(shù)水平可與舉世聞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相媲美。 自永樂九年至永樂十七年歷時九年,運河會通告竣,白英老人隨尚書宋禮京城復(fù)命,行至德州桑園勞苦憔瘦之軀嘔血而逝,故遺托尚書葬與汶上彩山之陽。尚書回朝奏明,永樂皇帝封白英老人為功漕神,建祠于彩山村,賜田五百余畝,子孫守祠奉祀。正德七年又建祠于南旺分水龍王廟,賜田四十五頃四十畝。明萬歷元年復(fù)建祠于戴村壩,賜香火地五頃二十畝,并賜御匾一幅:天下無二老,運河第一功。 清朝康熙皇帝頒賜御祭,以妥安靈。世宗憲皇帝雍正四年加封永濟神。 乾隆二十九年在南旺龍王廟建白公祠,并向永濟神第十三代子孫白作敬封為蒙河院衙門內(nèi)八品世官,以念永濟神之生前開河、建壩、治泉、創(chuàng)諸湖、引泗水,歷經(jīng)九年之苦,未享一命之榮,以恩其后人,報其白英老人利導(dǎo)漕運會通之功。清朝光緒五年封為白大王,南旺鎮(zhèn)及戴村壩均建有大王廟。白氏家族世襲八品官從明朝崇禎十六年白起鳳始至白觀化(建國后)止。 一代偉人毛澤東一九六五年視察濟寧時贊嘆戴村壩和南旺分水工程曾賦詩一首: 筑壩截汶泗,攔溪浚百泉。 諸湖儲水柜,眾閘調(diào)河川。 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長河作舸竟,兩岸秀桑田。 |
|
來自: 微湖漁夫 > 《濟寧風(fēng)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