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人工智能的數(shù)學基礎——感知器背后的數(shù)學原理,掌握最底層的人工智能邏輯

 老胡說科學 2024-08-19 發(fā)布于江蘇

感知器(perceptron的世界令人著迷,因為這些模型是現(xiàn)代人工智能的基礎。這篇文章,我將簡要介紹感知器的故事,從其神經網絡的起源到它進化為多層感知器及更高級的模型。我們將探討支撐這一模型的基礎數(shù)學。此外,我們還將研究感知器模型如何為更高級的分類器奠定基礎,包括邏輯回歸和深度學習。

1. 引言

1.1 感知器模型的簡史

1943年,Warren McCulloch 和 Walter Pitts 在人工神經元方面的研究啟發(fā)了一位名叫Frank Rosenblatt的心理學家,他在1957年創(chuàng)建了感知器模型。Rosenblatt的感知器是第一個用算法描述的神經網絡(NN),為現(xiàn)代機器學習(ML)技術鋪平了道路。感知器一經發(fā)現(xiàn),就引起了科學家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有些人認為這項新技術對智能機器至關重要。

然而,感知器的受歡迎程度并沒有持續(xù)太久。1969年,Marvin Minsky 和 Seymour Papert 出版了他們的著作《感知器》(Perceptrons),書中強調了感知器模型的局限性,并揭示了它無法解決如 XOR 分類等問題。這一工作導致了對神經網絡興趣的顯著下降,人們的注意力轉向了其他方法。感知器的早期發(fā)展歷程如下:

1943年
McCulloch-Pitts神經元——開始
McCulloch-Pitts神經元,一種人工神經元的模型被提出,開啟了神經網絡領域。

1957年
感知器的誕生
Frank Rosenblatt 開發(fā)了感知器,第一個用于訓練單層神經網絡的算法。

1974年
第一個反向傳播模型
Paul Werbos 引入了第一個用于訓練多層感知器的反向傳播模型。

1974年
使用鏈式法則的反向傳播
Paul Werbos 提出了使用鏈式法則訓練神經網絡的反向傳播算法。

1980年
多層神經網絡
多層神經網絡的概念被引入,使得更復雜的函數(shù)建模成為可能。

1980年
第一個卷積神經網絡(CNN)架構
Kunihiko Fukushima 提出了Neocognitron,第一個卷積神經網絡(CNN)架構。

1980年
感知器的衰落
由于感知器能力的局限性和多層神經網絡的興起,感知器的影響力減弱。

1982年
反向傳播被編程實現(xiàn)
Paul Werbos 使用鏈式法則提出了反向傳播算法,用于訓練神經網絡。

1982年
Hopfield網絡——早期的RNN
John Hopfield 引入了Hopfield網絡,一種早期的循環(huán)神經網絡(RNN)。

雖然花費了十多年時間,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們對神經網絡(NNs)的興趣重新燃起。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謝Rumelhart、Hinton和Williams引入的通過反向傳播算法進行多層神經網絡訓練的方法。

2012年,計算能力的顯著提升、大數(shù)據(jù)的涌現(xiàn)、非線性激活函數(shù)(如RELU)和dropout技術的發(fā)展,促成了最為全面的卷積神經網絡的誕生。ImageNet提供的大規(guī)模標注數(shù)據(jù)集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1985年
神經網絡深入發(fā)展
深度神經網絡的概念被引入,使得特征的層次化學習成為可能。

1985年
玻爾茲曼機
Geoffrey Hinton 和 Terrence Sejnowski 引入了玻爾茲曼機,這是一種隨機神經網絡。

1986年
在人工神經網絡中提出反向傳播
David Rumelhart、Geoffrey Hinton 和 Ronald J. Williams 正式提出了用于訓練人工神經網絡的反向傳播算法。

1986年
反向傳播的實現(xiàn)
反向傳播算法在多層神經網絡中實現(xiàn),成為標準方法。

1987年
NetTalk——人工神經網絡學習語音
NetTalk 是一個神經網絡,通過在文本到語音的數(shù)據(jù)集上進行訓練來學習語音。

1989年
使用反向傳播訓練的卷積神經網絡
卷積神經網絡(CNN)通過反向傳播進行訓練,使得圖像識別功能更加強大。

1989年
通用逼近定理
通用逼近定理被證明,顯示了神經網絡逼近任何連續(xù)函數(shù)的能力。

1991年
梯度消失問題出現(xiàn)
梯度消失問題被發(fā)現(xiàn),阻礙了深度神經網絡的訓練。

1997年
長短期記憶(LSTM)的誕生
長短期記憶(LSTM)被引入,解決了循環(huán)神經網絡中的梯度消失問題。

隨之而來的是當今對深度學習的狂熱興起。因此,感知器模型在這一基礎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2006年
受限玻爾茲曼機
Geoffrey Hinton 引入了受限玻爾茲曼機,一種生成神經網絡模型。

2006年
深度信念網絡
Geoffrey Hinton 引入了深度信念網絡,一種多層生成模型。

2007年
GPU革命開始
GPU的使用加速了深度神經網絡的訓練,促進了更快的進展。

2009年
ImageNet的發(fā)布
ImageNet數(shù)據(jù)集發(fā)布,提供了一個用于圖像分類的大規(guī)模數(shù)據(jù)集。

2010年
應對梯度消失問題
開發(fā)了應對深度神經網絡中梯度消失問題的技術。

2012年
AlexNet開啟深度學習熱潮
AlexNet(一個深度卷積神經網絡)贏得了ImageNet競賽,引發(fā)了深度學習熱潮。

2014年
生成對抗網絡的誕生
生成對抗網絡(GANs)引入了一種新的生成模型類別。

2016年
AlphaGo戰(zhàn)勝人類
AlphaGo,一個深度學習系統(tǒng),擊敗了一位人類圍棋冠軍,展示了深度學習的強大力量。

2018年
三人組因深度學習獲圖靈獎
三人組(Yoshua Bengio、Geoffrey Hinton 和 Yann LeCun)因對深度學習的貢獻而獲得圖靈獎。

1.2 感知器模型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

盡管存在局限性,感知器模型仍然是機器學習中重要的基石。它是人工神經網絡的基本組成部分,這些網絡如今被廣泛應用于從圖像識別到語音識別的各種領域。

感知器模型的簡單性使其成為機器學習初學者的良好起點。它使得線性分類和從數(shù)據(jù)中學習變得易于理解。此外,感知器算法可以很容易地修改為更復雜的模型,例如多層感知器(MLP)和支持向量機(SVM),這些模型可以應用于更多的場景,并解決原始感知器模型中的許多問題。

在接下來的部分中,我們將討論感知器模型背后的數(shù)學原理,它如何用作二分類器以及用于創(chuàng)建邏輯門,還將探討它如何像計算機的晶體管一樣執(zhí)行乘法任務。我們還將討論感知器模型與邏輯回歸之間的區(qū)別,并展示如何以新穎而激動人心的方式使用感知器模型。

2. 感知器模型背后的數(shù)學原理

2.1 線性可分性

從本質上講,感知器模型是一個線性分類器。它的目標是找到一個“超平面”(在二維空間中是直線,在三維空間中是平面,或在更高維空間中的類似物),用以區(qū)分兩類數(shù)據(jù)。對于一個數(shù)據(jù)集來說,若能找到一個超平面將所有數(shù)據(jù)點正確分類,則稱該數(shù)據(jù)集是線性可分的。

數(shù)學上,感知器模型可以表示為:

其中,x 是輸入向量;w是權重向量;b是偏置項;而f是激活函數(shù)。在感知器的情況下,激活函數(shù)是一個階躍函數(shù),它將輸出映射為 1 或 0,代表兩個類別,見下圖。

  • 單位階躍函數(shù)的描述,具有將輸出映射到0或1的分段條件。

感知器模型可以擴展為在輸入 x 中具有多個特征,其定義如下:

上述方程連同其輸出的階躍函數(shù)一起被激活(即,通過0或1進行開啟或關閉),如以下圖所示。

2.2 感知器學習算法

感知器學習算法是一種更新權重和偏置的方法,以減少分類錯誤。該算法可以總結如下:

  1. 初始化權重和偏置為小的隨機值。

  2. 對于每一個輸入-輸出對 (x,d),計算預測輸出 y=f(w*x+b)。

  3. 根據(jù)誤差 e=d?y 更新權重和偏置:

其中 η(eta) 是學習率,一個控制更新步長的小正數(shù)常量。

  1. 對步驟2和3重復固定次數(shù)或直到誤差收斂。

我們可以使用Python和Sklearn快速實現(xiàn)上述步驟:

import numpy as np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Perceptron
X = np.array([2, 3], [1, 4], [4, 1], [3, 2])y = np.array([1, 1, 0, 0])
perceptron = Perceptron()perceptron.fit(X, y)

然后,使用訓練好的模型,我們可以如下進行預測:

new_data_point = np.array([[1, 2]])prediction = perceptron.predict(new_data_point)print(prediction)

如果數(shù)據(jù)是線性可分的,感知器學習算法保證收斂。

2.3 感知器收斂定理

Rosenblatt 在1960年證明了感知器收斂定理。該定理指出,如果一個數(shù)據(jù)集可以線性分離,那么感知器學習算法將在有限步數(shù)內找到解決方案。定理表明,給定足夠的時間,感知器模型將找到最佳的權重和偏置,以對線性可分的數(shù)據(jù)集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點進行分類。

但如果數(shù)據(jù)集不是線性可分的,感知器學習算法可能無法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或收斂。因此,研究人員開發(fā)了更復雜的算法,如多層感知器和支持向量機,以應對無法通過直線分離的數(shù)據(jù)。

3. 感知器模型作為二分類器

3.1 線性分類

如前所述,感知器模型是一個線性分類器。它創(chuàng)建一個決策邊界,即將兩類分隔開的特征空間中的一條線。當添加一個新數(shù)據(jù)點時,感知器模型根據(jù)它在決策邊界上的位置進行分類。由于其簡單性,感知器使用方便且速度快,但只能解決那些能夠線性分離的數(shù)據(jù)問題。

3.2 感知器模型的局限性

感知器模型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它無法處理不能通過直線分離的數(shù)據(jù)。XOR問題就是一個例子,有些數(shù)據(jù)集無法通過單一超平面分隔開,這使得感知器無法找到解決方案。研究人員開發(fā)了更先進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多層感知器,它有多個神經元層,可以學習到不遵循直線的決策。

感知器模型還對學習率和初始權重的設置敏感。例如,如果學習率太低,收斂可能會很慢,而較大的學習率可能導致振蕩或發(fā)散。同樣,初始權重的選擇也會影響解的收斂速度和結果。

3.3 使用感知器模型進行多類分類

盡管基本的感知器模型是為兩類問題設計的,但它可以通過訓練多個感知器分類器來解決多類問題,每個類別對應一個分類器。最常見的方法是“一對全”(OvA),其中為每個類別訓練一個單獨的感知器來區(qū)分各類。然后,在對一個新數(shù)據(jù)點進行分類時,選擇輸出最高的感知器作為預測類別。

另一種方法是“一對一”(OvO)方法,其中為每對類別訓練一個感知器。最終的分類決定是通過投票機制做出的,每個感知器為其預測的類別投票,并選擇得票最多的類別。雖然OvO需要比OvA訓練更多的分類器,但每個感知器只需要處理較小的數(shù)據(jù)子集,這對大型數(shù)據(jù)集或具有高計算復雜度的問題來說可能更有利。

4. 邏輯門與感知器模型

4.1 感知器如何用于生成邏輯門

感知器模型可以用來表示邏輯門,邏輯門是數(shù)字電路的最基本構建塊。通過適當?shù)卣{整感知器的權重和偏置,它可以被訓練來執(zhí)行邏輯運算,如與(AND)、或(OR)和非(NOT)。這種感知器與邏輯門之間的聯(lián)系表明,神經網絡可以執(zhí)行計算,并且有潛力模擬復雜系統(tǒng)。

4.2 示例:使用感知器實現(xiàn) NAND 門

NAND 門是一種基本的邏輯門,當且僅當兩個輸入都是1時,輸出為0,在其他情況下輸出為1。NAND 門的真值表如下:

要使用感知器實現(xiàn)一個 NAND 門,我們可以手動設置權重和偏置,或者使用感知器學習算法來訓練感知器。以下是可能的權重和偏置配置:

使用這些參數(shù),感知器可以表示為:

  • 訓練數(shù)據(jù)、圖形描述和 AND 門的線性函數(shù)。

這里,f是階躍函數(shù),A和B是輸入。如果你用真值表中的值測試這個設置,將獲得 NAND 門的正確輸出:

在 Python 中,可以通過以下代碼實現(xiàn) NAND門:

def nand_gate(x1, x2):    w1, w2, b = -1, -1, 1.5return int(w1 * x1 + w2 * x2 + b > 0)
binary_inputs = [(0,0), (0,1), (1,0), (1,1)]for A and B in binary_inputs:print(f"(A, B) --> nand_gate(A, B)")

如預期的那樣,上述代碼再現(xiàn)了 NAND 門的真值表:

(0, 0) --> 1
(0, 1) --> 1
(1, 0) --> 1
(1, 1) --> 0

NAND 門可以用來構建所有其他邏輯門,因為它是功能完備的,這意味著任何其他邏輯函數(shù)都可以僅通過 NAND 門實現(xiàn)。以下是如何使用 NAND 門創(chuàng)建一些基本邏輯門的簡要說明:

  • NOT 門:將 NAND 門的兩個輸入都連接到輸入值。

  • AND 門:首先創(chuàng)建一個 NAND 門,然后將輸出傳遞給一個 NOT 門。

  • OR 門:在將輸入傳遞給 NAND 門之前,對每個輸入應用一個 NOT 門。

要創(chuàng)建一個接受任意數(shù)量輸入的 NAND 門,可以使用 Python 定義一個函數(shù),該函數(shù)接受一個輸入列表并返回 NAND 輸出。以下是展示這一點的代碼片段:

def nand_gate(inputs):assert len(inputs) > 1, "At least two inputs are required."
# Helper function to create a 2-input AND gatedef and_gate (x1, x2): w1, w2, b = 1, 1, -1.5return int(w1 * x1 + w2 * x2 + b > 0)
Reduce the inputs to a single NAND output using the helper function.result = and_gate(inputs[0], inputs[1])for i in range (2, len (inputs)):result = and_gate(result, inputs[i])return 0 if result > 0 else 1# Example usageinputs =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1),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0), (1, 1, 1, 1)]
for A0, A1, A2, and A3 inputs: output = nand_gate((A0, A1, A2, A3)) print(f"({A0}, {A1}, {A2}, {A3}) --> {output}")

該函數(shù)使用一個輔助函數(shù)(例如,and_gate)來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兩個或多個輸入的 NAND 門。然后對給定的輸入重復執(zhí)行 AND 操作。最終結果是 NAND 門的輸出,這里可以接受任意數(shù)量的輸入位,并且結果是 AND 門的取反值。

4.3. 擴展到其他邏輯門:AND、OR、XOR

類似地,感知器也可以用于模擬其他邏輯門,如 AND、OR 和 NOT。例如,具有權重w1 = 1, w2 = 1和偏置 b=?1.5 的感知器可以表示為一個 AND 門。

def and_gate(x1, x2):    w1, w2, b = 1, 1, -1.5return int(w1 * x1 + w2 * x2 + b > 0)
binary_inputs = [(0,0), (0,1), (1,0), (1,1)]for A, B in binary_inputs: print(f"({A}, {B}) --> {and_gate(A, B)}")

輸出再現(xiàn)了預期的 AND 門結果。

(0, 0) --> 0
(0, 1) --> 0
(1, 0) --> 0
(1, 1) --> 1

然而,單個感知器無法模擬 XOR 門,因為 XOR 門不是線性可分的。相反,必須使用多層感知器或感知器的組合來解決 XOR 問題。

5. 用于乘法和類晶體管功能的感知器

5.1. 感知器與晶體管之間的類比

晶體管是電子設備的基本構建塊。它們負責簡單的任務,如加法和乘法。有趣的是,感知器也可以看作具有類似功能的計算單元。例如,感知器被用于機器學習和人工神經元。相反,晶體管是改變電信號流動的物理部件。盡管如此,正如上一節(jié)所示,兩種系統(tǒng)都可以模擬并執(zhí)行邏輯操作。

5.2. 使用感知器進行乘法

我們可以利用感知器的二進制操作能力來執(zhí)行乘法。例如,考慮兩個二進制數(shù)字(即A和B)的乘法,這可以表示為一個簡單的 AND 門。正如第4節(jié)所示,AND 門可以用感知器來模擬。

但是,對于涉及兩個以上位的二進制數(shù)的更復雜的乘法任務,我們需要添加更多部件,如半加器和全加器,這些部件需要邏輯門的組合。使用感知器構建這些部件可以使構建一個能夠執(zhí)行二進制乘法的人工神經網絡成為可能。

例如,假設我們想要乘兩個 2 位二進制數(shù)A1A0B1B0。那么,我們可以將乘法分解為一系列 AND 操作和加法:

  1. 計算部分積:P00 = A0 * B0, P01 = A0 * B1, P10 = A1 * B0, and P11 = A1 * B1。

  2. 使用半加器和全加器加上部分積,得到一個4位的二進制積。

每個 AND 操作和加法都可以用感知器或代表所需邏輯門的感知器組來完成。

使用上一節(jié)中設置的 AND 門函數(shù),我們可以在 Python 中執(zhí)行以下操作來實現(xiàn)基于感知器的乘法:

A1A0 = [1, 0]B1B0 = [1, 1]
P00 = and_gate(A1A0[1], B1B0[1])P01 = and_gate(A1A0[1], B1B0[0])P10 = and_gate(A1A0[0], B1B0[1])P11 = and_gate(A1A0[0], B1B0[0])
# Implement a simple adder using perceptron-based logic gatesresult = [P00, P01 ^ P10, (P01 & P10) ^ P11, P11]print(result)

5.3. 感知器和硬件實現(xiàn)的未來

盡管感知器可以像晶體管一樣執(zhí)行基本的數(shù)學運算,但它們的硬件實現(xiàn)效率不如傳統(tǒng)的晶體管。然而,神經形態(tài)計算的最新進展表明,可能制造出像感知器這樣的神經網絡行為的硬件。這些神經形態(tài)芯片可以幫助機器學習任務減少能耗,并為計算機的新思路打開大門。

6. 感知器模型與邏輯回歸的比較

6.1. 感知器與邏輯回歸的相似性

感知器模型和邏輯回歸都是線性分類器,可用于解決二元分類問題。它們都依賴于找到一個將類別分隔在特征空間中的決策邊界(超平面)。此外,它們可以通過一對全(one-vs-all)和一對一(one-vs-one)等技術擴展到處理多類分類問題。

讓我們來看一下 Python 實現(xiàn)中的差異: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log_reg = LogisticRegression()log_reg.fit(X, y)
new_data_point = np.array([[1, 2]])prob_prediction = log_reg.predict_proba(new_data_point)print(prob_prediction)
import numpy as np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Perceptron, LogisticRegression
# DatasetX = np.array([[2, 3], [1, 4], [4, 1], [3, 2]])y = np.array([1, 1, 0, 0])
# Train Perceptronperceptron = Perceptron()perceptron.fit(X, y)
# Train Logistic Regressionlog_reg = LogisticRegression()log_reg.fit(X, y)
# New data pointnew_data_point = np.array([[1, 2]])
# Perceptron predictionperc_prediction = perceptron.predict(new_data_point)print("Perceptron prediction:", perc_prediction)
# Logistic Regression predictionlog_reg_prediction = log_reg.predict(new_data_point)print("Logistic Regression prediction:", log_reg_prediction)
# Logistic Regression probability predictionprob_prediction = log_reg.predict_proba(new_data_point)print("Logistic Regression probability prediction:", prob_prediction)

這會輸出:

Perceptron prediction: [1]Logistic Regression prediction: [1]Logistic Regression probability prediction: [[0.33610873 0.66389127]]

6.2 感知器與邏輯回歸的區(qū)別

盡管感知器模型和邏輯回歸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兩者之間存在一些關鍵的區(qū)別:

  • 激活函數(shù):感知器模型使用階躍函數(shù)作為其激活函數(shù),而邏輯回歸使用邏輯(Sigmoid)函數(shù)。這種差異導致感知器有一個二元輸出(0 或 1),而邏輯回歸則生成一個概率值(在 0 和 1 之間),表示實例屬于某個特定類別的可能性。

  • 損失函數(shù):感知器學習算法最小化誤分類錯誤,而邏輯回歸最小化對數(shù)似然或交叉熵損失。這種區(qū)別使得邏輯回歸對數(shù)據(jù)集中的噪聲和異常值更加魯棒,因為它不僅考慮了錯誤分類的數(shù)量,還考慮了錯誤的大小。

  • 收斂性:如果數(shù)據(jù)是線性可分的,感知器學習算法可以收斂,但在其他情況下可能無法收斂。另一方面,邏輯回歸采用基于梯度的優(yōu)化技術,如梯度下降或牛頓-拉夫森法,這些方法保證在凸損失函數(shù)(如對數(shù)似然)上達到全局最優(yōu)。

  • 非線性可分數(shù)據(jù):雖然感知器模型在處理非線性可分數(shù)據(jù)時表現(xiàn)不佳,但邏輯回歸可以通過引入高階多項式特征或使用核方法來擴展,以處理非線性決策邊界。

6.3 在感知器與邏輯回歸之間的選擇

感知器模型和邏輯回歸的選擇取決于問題和數(shù)據(jù)集。由于基于概率并且可以模擬非線性決策邊界,邏輯回歸更為可靠,并且能夠處理更廣泛的問題。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處理線性可分數(shù)據(jù)時,感知器模型可能更易于使用且消耗更少的計算資源。

7. 感知器模型的創(chuàng)新和獨特應用

7.1 光學字符識別(OCR)

感知器模型已被用于光學字符識別(OCR)任務,其目標是識別并將打印或手寫的文本轉換為機器編碼的文本。感知器或其他機器學習算法通常用于 OCR 任務中,以對將要讀取的圖像進行預處理,提取特征并對其進行分類。對于可以通過直線分隔的字符,感知器模型是 OCR 任務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使用簡單并且計算效率高。

7.2 音樂類型分類

感知器還可以用于音樂類型分類,這涉及識別給定音軌的類型。可以訓練感知器模型來將音頻分類為預先設定的類型。這是通過提取音頻信號的相關部分(如頻譜特征或時間特征)并對其進行組合來完成的。盡管更高級的方法,如深度學習和卷積神經網絡通常能獲得更好的結果,但感知器模型在只有少數(shù)可以線性分隔的類型或特征時,仍然可以發(fā)揮良好作用。

7.3 入侵檢測系統(tǒng)

入侵檢測系統(tǒng)(IDS)在網絡安全中用于檢測惡意行為或未經授權的網絡訪問。IDS 可以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包大小、協(xié)議類型和網絡流量連接長度等特征,使用感知器作為分類器來判斷活動是正常還是惡意的。盡管支持向量機和深度學習在檢測方面表現(xiàn)得更好,但感知器模型可以用于簡單的 IDS 任務或作為對比參考點。

7.4 情感分析

感知器可以應用于情感分析,這是一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旨在確定文本中表達的情感(例如,正面、負面或中立)。通過將文本轉換為數(shù)值特征向量,如詞頻-逆文檔頻率(TF-IDF)表示,可以訓練感知器模型根據(jù)語氣對文本進行分類。雖然感知器在情感分析性能上已被更高級的技術(如循環(huán)神經網絡或轉換器)所超越,但在某些特定用例中,感知器仍可以作為文本分類的入門工具或更簡單的替代方案。

8. 感知器模型的演變與在深度學習中的遺產

8.1 感知器向多層感知器(MLP)的演變

感知器模型能夠解決具有明確決策邊界的問題,但在需要非線性決策的任務中存在困難。多層感知器(MLP)的引入標志著人工神經網絡的重大進步,MLP 由多個類似感知器單元的層組成。給定足夠數(shù)量的隱藏層和神經元,MLP 可以逼近任何連續(xù)函數(shù)。通過使用反向傳播算法,MLP 可以被訓練來解決更復雜的任務,例如 XOR 問題,這是單個感知器無法解決的。

8.2 深度學習與感知器的遺產

感知器模型為深度學習奠定了基礎,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子領域,專注于具有多個層的神經網絡(深度神經網絡)。感知器模型是深度學習技術的基礎,如卷積神經網絡(CNN)和循環(huán)神經網絡(RNN),這些技術在圖像分類、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等任務中達到了最先進的性能【24】。

在 CNN 中,感知器的加權輸入信號和激活函數(shù)的思想被引入卷積層。這些層對相鄰的輸入?yún)^(qū)域應用濾波器,以學習數(shù)據(jù)中的空間層次結構。同樣,RNN 通過增加循環(huán)連接,基于感知器模型擴展,這使得網絡能夠學習順序數(shù)據(jù)中的時間依賴關系。

8.3 感知器與深度學習的未來

盡管感知器模型是基礎,但更復雜的深度學習技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它。然而,感知器模型仍然在機器學習中具有重要價值,因為它是教授神經網絡基礎知識的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并為構建更復雜的模型提供了靈感。隨著深度學習的不斷進步,感知器模型的核心思想和原則可能會保持不變,并繼續(xù)影響新架構和算法的設計。

9. 結論

這篇文章全面探討了感知器模型,包括其數(shù)學原理、二分類應用及邏輯門生成。通過理解這些基礎知識,我們解鎖了利用感知器在各種應用中的潛力,甚至可以構建更先進的模型,如多層感知器(MLP)和卷積神經網絡(CNN)。

我們還比較了感知器和邏輯回歸,強調了它們的區(qū)別和相似之處,探討了感知器作為更高級機器學習技術基礎的角色。我們進一步討論了感知器在人工智能中的作用、歷史意義及其持續(xù)影響。

讓我們記住,感知器只是拼圖的一部分。還有無數(shù)其他模型和技術,已經被發(fā)現(xiàn)或正在等待被發(fā)現(xiàn),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應用。然而,通過本教程提供的堅實基礎,你已經做好了應對人工智能旅程中的挑戰(zhàn)和機遇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McCulloch, W.S., & Pitts, W. (1943). A logical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 Bulletin of Mathematical Biophysics, 5, 115–133.

[2] Rosenblatt, F. (1958). The perceptron is 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brain. Psychological Review, 65(6), 386–408.

[3] The New York Times (1958, July 8). A New Navy Device Learns by Doing The New York Times.

[4] Minsky, M., & Papert, S. (1969). Perceptrons: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Geometry, MIT Press.

[5] Rumelhart, D. E., Hinton, G. E., & Williams, R. J. (1986).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 by back-propagating errors Nature, 323 (6088), 533–536.

[6] Duda, R. O., Hart, P. E., & Stork, D. G. (2001). Pattern Classification (2nd ed.). Wiley.

[7] Novikoff, A. B. (1962). on convergence proofs for perceptrons Symposium 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Automata, 12, 615–622.

[8] Rosenblatt, F. (1960). The perceptron: A theory of statistical separability in cognitive systems (Project PARA Report 60–3777). Cornell Aeronautical Laboratory.

[9] Cortes, C., & Vapnik, V. (1995). Support-vector networks. Machine Learning, 20(3), 273–297.

[10] Bishop, C. M. (2006).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er.

[11] Rifkin, R., & Klautau, A. (2004). In defense of the one-vs-all classification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5, 101–141.

[12] Minsky, M. L. (1961). Steps 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ceedings of the IRE, 49(1), 8–30.

[13] Horowitz, P., & Hill, W. (1989). The Art of Electronic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Mano, M. M., & Ciletti, M. D. (2007). Digital Design (4th ed.). Prentice Hall.

[15] Merolla, P. A., Arthur, J. V., Alvarez-Icaza, R., Cassidy, A. S., Sawada, J., Akopyan, F.,... & Modha, D. S. (2014). A million spike-neuron integrated circuits with a scalab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interface Science, 345 (6197), 668–673.

[16] Hastie, T., Tibshirani, R., & Friedman, J. (2009). 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Data Mining, Inference, and Prediction (2nd ed.). Springer.

[17] Nocedal, J., & Wright, S. (2006). Numerical Optimization (2nd ed.). Springer.

[18] Sch?lkopf, B., & Smola, A. J. (2002). Learning with Kernel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Regularization, Optimization, and Beyond. MIT Press.

[19] LeCun, Y., Boser, B., Denker, J. S., Henderson, D., Howard, R. E., Hubbard, W., & Jackel, L. D. (1989). Backpropagation was applied to handwritten zip code recognition. Neural Computation, 1(4), 541–551.

[20] Tzanetakis, G., & Cook, P. (2002). Musical genre classification of audio signals IEEE Transactions on Speech and Audio Processing, 10(5), 293–302.

[21] Garcia-Teodoro, P., Diaz-Verdejo, J., Maciá-Fernández, G., & Vázquez, E. (2009). Anomaly-based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iques, systems, and challenges Computers & Security, 28 (1–2), 18–28.

[22] Pang, B., Lee, L., & Vaithyanathan, S. (2002). Thumbs up?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the ACL-02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10, 79–86.

[23] Hornik, K., Stinchcombe, M., & White, H. (1989).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s are universal approximators. Neural Networks, 2(5), 359–366.

[24] LeCun, Y., Bengio, Y., & Hinton, G. (2015). Deep learning. Nature, 521 (7553), 436–444.

[25] Hochreiter, S., & Schmidhuber, J. (1997). long-term memory. Neural Computation, 9(8), 1735–1780.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