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器(perceptron)的世界令人著迷,因為這些模型是現(xiàn)代人工智能的基礎。這篇文章,我將簡要介紹感知器的故事,從其神經網絡的起源到它進化為多層感知器及更高級的模型。我們將探討支撐這一模型的基礎數(shù)學。此外,我們還將研究感知器模型如何為更高級的分類器奠定基礎,包括邏輯回歸和深度學習。 1. 引言 1.1 感知器模型的簡史 1943年,Warren McCulloch 和 Walter Pitts 在人工神經元方面的研究啟發(fā)了一位名叫Frank Rosenblatt的心理學家,他在1957年創(chuàng)建了感知器模型。Rosenblatt的感知器是第一個用算法描述的神經網絡(NN),為現(xiàn)代機器學習(ML)技術鋪平了道路。感知器一經發(fā)現(xiàn),就引起了科學家和公眾的廣泛關注。有些人認為這項新技術對智能機器至關重要。 然而,感知器的受歡迎程度并沒有持續(xù)太久。1969年,Marvin Minsky 和 Seymour Papert 出版了他們的著作《感知器》(Perceptrons),書中強調了感知器模型的局限性,并揭示了它無法解決如 XOR 分類等問題。這一工作導致了對神經網絡興趣的顯著下降,人們的注意力轉向了其他方法。感知器的早期發(fā)展歷程如下: 1943年 1957年 1974年 1974年 1980年 1980年 1980年 1982年 1982年 雖然花費了十多年時間,但到了20世紀80年代,人們對神經網絡(NNs)的興趣重新燃起。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謝Rumelhart、Hinton和Williams引入的通過反向傳播算法進行多層神經網絡訓練的方法。 2012年,計算能力的顯著提升、大數(shù)據(jù)的涌現(xiàn)、非線性激活函數(shù)(如RELU)和dropout技術的發(fā)展,促成了最為全面的卷積神經網絡的誕生。ImageNet提供的大規(guī)模標注數(shù)據(jù)集在這一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1985年 1985年 1986年 1986年 1987年 1989年 1989年 1991年 1997年 隨之而來的是當今對深度學習的狂熱興起。因此,感知器模型在這一基礎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2006年 2006年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2012年 2014年 2016年 2018年 1.2 感知器模型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 盡管存在局限性,感知器模型仍然是機器學習中重要的基石。它是人工神經網絡的基本組成部分,這些網絡如今被廣泛應用于從圖像識別到語音識別的各種領域。 感知器模型的簡單性使其成為機器學習初學者的良好起點。它使得線性分類和從數(shù)據(jù)中學習變得易于理解。此外,感知器算法可以很容易地修改為更復雜的模型,例如多層感知器(MLP)和支持向量機(SVM),這些模型可以應用于更多的場景,并解決原始感知器模型中的許多問題。 在接下來的部分中,我們將討論感知器模型背后的數(shù)學原理,它如何用作二分類器以及用于創(chuàng)建邏輯門,還將探討它如何像計算機的晶體管一樣執(zhí)行乘法任務。我們還將討論感知器模型與邏輯回歸之間的區(qū)別,并展示如何以新穎而激動人心的方式使用感知器模型。 2. 感知器模型背后的數(shù)學原理 2.1 線性可分性 從本質上講,感知器模型是一個線性分類器。它的目標是找到一個“超平面”(在二維空間中是直線,在三維空間中是平面,或在更高維空間中的類似物),用以區(qū)分兩類數(shù)據(jù)。對于一個數(shù)據(jù)集來說,若能找到一個超平面將所有數(shù)據(jù)點正確分類,則稱該數(shù)據(jù)集是線性可分的。 數(shù)學上,感知器模型可以表示為: 其中,x 是輸入向量;w是權重向量;b是偏置項;而f是激活函數(shù)。在感知器的情況下,激活函數(shù)是一個階躍函數(shù),它將輸出映射為 1 或 0,代表兩個類別,見下圖。
感知器模型可以擴展為在輸入 x 中具有多個特征,其定義如下: 上述方程連同其輸出的階躍函數(shù)一起被激活(即,通過0或1進行開啟或關閉),如以下圖所示。 2.2 感知器學習算法 感知器學習算法是一種更新權重和偏置的方法,以減少分類錯誤。該算法可以總結如下:
其中 η(eta) 是學習率,一個控制更新步長的小正數(shù)常量。
我們可以使用Python和Sklearn快速實現(xiàn)上述步驟:
然后,使用訓練好的模型,我們可以如下進行預測:
如果數(shù)據(jù)是線性可分的,感知器學習算法保證收斂。 2.3 感知器收斂定理 Rosenblatt 在1960年證明了感知器收斂定理。該定理指出,如果一個數(shù)據(jù)集可以線性分離,那么感知器學習算法將在有限步數(shù)內找到解決方案。定理表明,給定足夠的時間,感知器模型將找到最佳的權重和偏置,以對線性可分的數(shù)據(jù)集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點進行分類。 但如果數(shù)據(jù)集不是線性可分的,感知器學習算法可能無法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或收斂。因此,研究人員開發(fā)了更復雜的算法,如多層感知器和支持向量機,以應對無法通過直線分離的數(shù)據(jù)。 3. 感知器模型作為二分類器 3.1 線性分類 如前所述,感知器模型是一個線性分類器。它創(chuàng)建一個決策邊界,即將兩類分隔開的特征空間中的一條線。當添加一個新數(shù)據(jù)點時,感知器模型根據(jù)它在決策邊界上的位置進行分類。由于其簡單性,感知器使用方便且速度快,但只能解決那些能夠線性分離的數(shù)據(jù)問題。 3.2 感知器模型的局限性 感知器模型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它無法處理不能通過直線分離的數(shù)據(jù)。XOR問題就是一個例子,有些數(shù)據(jù)集無法通過單一超平面分隔開,這使得感知器無法找到解決方案。研究人員開發(fā)了更先進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多層感知器,它有多個神經元層,可以學習到不遵循直線的決策。 感知器模型還對學習率和初始權重的設置敏感。例如,如果學習率太低,收斂可能會很慢,而較大的學習率可能導致振蕩或發(fā)散。同樣,初始權重的選擇也會影響解的收斂速度和結果。 3.3 使用感知器模型進行多類分類 盡管基本的感知器模型是為兩類問題設計的,但它可以通過訓練多個感知器分類器來解決多類問題,每個類別對應一個分類器。最常見的方法是“一對全”(OvA),其中為每個類別訓練一個單獨的感知器來區(qū)分各類。然后,在對一個新數(shù)據(jù)點進行分類時,選擇輸出最高的感知器作為預測類別。 另一種方法是“一對一”(OvO)方法,其中為每對類別訓練一個感知器。最終的分類決定是通過投票機制做出的,每個感知器為其預測的類別投票,并選擇得票最多的類別。雖然OvO需要比OvA訓練更多的分類器,但每個感知器只需要處理較小的數(shù)據(jù)子集,這對大型數(shù)據(jù)集或具有高計算復雜度的問題來說可能更有利。 4. 邏輯門與感知器模型 4.1 感知器如何用于生成邏輯門 感知器模型可以用來表示邏輯門,邏輯門是數(shù)字電路的最基本構建塊。通過適當?shù)卣{整感知器的權重和偏置,它可以被訓練來執(zhí)行邏輯運算,如與(AND)、或(OR)和非(NOT)。這種感知器與邏輯門之間的聯(lián)系表明,神經網絡可以執(zhí)行計算,并且有潛力模擬復雜系統(tǒng)。 4.2 示例:使用感知器實現(xiàn) NAND 門 NAND 門是一種基本的邏輯門,當且僅當兩個輸入都是1時,輸出為0,在其他情況下輸出為1。NAND 門的真值表如下: 要使用感知器實現(xiàn)一個 NAND 門,我們可以手動設置權重和偏置,或者使用感知器學習算法來訓練感知器。以下是可能的權重和偏置配置: 使用這些參數(shù),感知器可以表示為:
這里,f是階躍函數(shù),A和B是輸入。如果你用真值表中的值測試這個設置,將獲得 NAND 門的正確輸出: 在 Python 中,可以通過以下代碼實現(xiàn) NAND門:
如預期的那樣,上述代碼再現(xiàn)了 NAND 門的真值表:
NAND 門可以用來構建所有其他邏輯門,因為它是功能完備的,這意味著任何其他邏輯函數(shù)都可以僅通過 NAND 門實現(xiàn)。以下是如何使用 NAND 門創(chuàng)建一些基本邏輯門的簡要說明:
要創(chuàng)建一個接受任意數(shù)量輸入的 NAND 門,可以使用 Python 定義一個函數(shù),該函數(shù)接受一個輸入列表并返回 NAND 輸出。以下是展示這一點的代碼片段:
該函數(shù)使用一個輔助函數(shù)(例如,and_gate)來創(chuàng)建一個具有兩個或多個輸入的 NAND 門。然后對給定的輸入重復執(zhí)行 AND 操作。最終結果是 NAND 門的輸出,這里可以接受任意數(shù)量的輸入位,并且結果是 AND 門的取反值。 4.3. 擴展到其他邏輯門:AND、OR、XOR 類似地,感知器也可以用于模擬其他邏輯門,如 AND、OR 和 NOT。例如,具有權重w1 = 1, w2 = 1和偏置 b=?1.5 的感知器可以表示為一個 AND 門。
輸出再現(xiàn)了預期的 AND 門結果。
然而,單個感知器無法模擬 XOR 門,因為 XOR 門不是線性可分的。相反,必須使用多層感知器或感知器的組合來解決 XOR 問題。 5. 用于乘法和類晶體管功能的感知器 5.1. 感知器與晶體管之間的類比 晶體管是電子設備的基本構建塊。它們負責簡單的任務,如加法和乘法。有趣的是,感知器也可以看作具有類似功能的計算單元。例如,感知器被用于機器學習和人工神經元。相反,晶體管是改變電信號流動的物理部件。盡管如此,正如上一節(jié)所示,兩種系統(tǒng)都可以模擬并執(zhí)行邏輯操作。 5.2. 使用感知器進行乘法 我們可以利用感知器的二進制操作能力來執(zhí)行乘法。例如,考慮兩個二進制數(shù)字(即A和B)的乘法,這可以表示為一個簡單的 AND 門。正如第4節(jié)所示,AND 門可以用感知器來模擬。 但是,對于涉及兩個以上位的二進制數(shù)的更復雜的乘法任務,我們需要添加更多部件,如半加器和全加器,這些部件需要邏輯門的組合。使用感知器構建這些部件可以使構建一個能夠執(zhí)行二進制乘法的人工神經網絡成為可能。 例如,假設我們想要乘兩個 2 位二進制數(shù)A1A0和B1B0。那么,我們可以將乘法分解為一系列 AND 操作和加法:
每個 AND 操作和加法都可以用感知器或代表所需邏輯門的感知器組來完成。 使用上一節(jié)中設置的 AND 門函數(shù),我們可以在 Python 中執(zhí)行以下操作來實現(xiàn)基于感知器的乘法:
5.3. 感知器和硬件實現(xiàn)的未來 盡管感知器可以像晶體管一樣執(zhí)行基本的數(shù)學運算,但它們的硬件實現(xiàn)效率不如傳統(tǒng)的晶體管。然而,神經形態(tài)計算的最新進展表明,可能制造出像感知器這樣的神經網絡行為的硬件。這些神經形態(tài)芯片可以幫助機器學習任務減少能耗,并為計算機的新思路打開大門。 6. 感知器模型與邏輯回歸的比較 6.1. 感知器與邏輯回歸的相似性 感知器模型和邏輯回歸都是線性分類器,可用于解決二元分類問題。它們都依賴于找到一個將類別分隔在特征空間中的決策邊界(超平面)。此外,它們可以通過一對全(one-vs-all)和一對一(one-vs-one)等技術擴展到處理多類分類問題。 讓我們來看一下 Python 實現(xiàn)中的差異:
這會輸出:
6.2 感知器與邏輯回歸的區(qū)別 盡管感知器模型和邏輯回歸有一些相似之處,但兩者之間存在一些關鍵的區(qū)別:
6.3 在感知器與邏輯回歸之間的選擇 感知器模型和邏輯回歸的選擇取決于問題和數(shù)據(jù)集。由于基于概率并且可以模擬非線性決策邊界,邏輯回歸更為可靠,并且能夠處理更廣泛的問題。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尤其是處理線性可分數(shù)據(jù)時,感知器模型可能更易于使用且消耗更少的計算資源。 7. 感知器模型的創(chuàng)新和獨特應用 7.1 光學字符識別(OCR) 感知器模型已被用于光學字符識別(OCR)任務,其目標是識別并將打印或手寫的文本轉換為機器編碼的文本。感知器或其他機器學習算法通常用于 OCR 任務中,以對將要讀取的圖像進行預處理,提取特征并對其進行分類。對于可以通過直線分隔的字符,感知器模型是 OCR 任務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它使用簡單并且計算效率高。 7.2 音樂類型分類 感知器還可以用于音樂類型分類,這涉及識別給定音軌的類型。可以訓練感知器模型來將音頻分類為預先設定的類型。這是通過提取音頻信號的相關部分(如頻譜特征或時間特征)并對其進行組合來完成的。盡管更高級的方法,如深度學習和卷積神經網絡通常能獲得更好的結果,但感知器模型在只有少數(shù)可以線性分隔的類型或特征時,仍然可以發(fā)揮良好作用。 7.3 入侵檢測系統(tǒng) 入侵檢測系統(tǒng)(IDS)在網絡安全中用于檢測惡意行為或未經授權的網絡訪問。IDS 可以通過分析數(shù)據(jù)包大小、協(xié)議類型和網絡流量連接長度等特征,使用感知器作為分類器來判斷活動是正常還是惡意的。盡管支持向量機和深度學習在檢測方面表現(xiàn)得更好,但感知器模型可以用于簡單的 IDS 任務或作為對比參考點。 7.4 情感分析 感知器可以應用于情感分析,這是一種自然語言處理任務,旨在確定文本中表達的情感(例如,正面、負面或中立)。通過將文本轉換為數(shù)值特征向量,如詞頻-逆文檔頻率(TF-IDF)表示,可以訓練感知器模型根據(jù)語氣對文本進行分類。雖然感知器在情感分析性能上已被更高級的技術(如循環(huán)神經網絡或轉換器)所超越,但在某些特定用例中,感知器仍可以作為文本分類的入門工具或更簡單的替代方案。 8. 感知器模型的演變與在深度學習中的遺產 8.1 感知器向多層感知器(MLP)的演變 感知器模型能夠解決具有明確決策邊界的問題,但在需要非線性決策的任務中存在困難。多層感知器(MLP)的引入標志著人工神經網絡的重大進步,MLP 由多個類似感知器單元的層組成。給定足夠數(shù)量的隱藏層和神經元,MLP 可以逼近任何連續(xù)函數(shù)。通過使用反向傳播算法,MLP 可以被訓練來解決更復雜的任務,例如 XOR 問題,這是單個感知器無法解決的。 8.2 深度學習與感知器的遺產 感知器模型為深度學習奠定了基礎,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子領域,專注于具有多個層的神經網絡(深度神經網絡)。感知器模型是深度學習技術的基礎,如卷積神經網絡(CNN)和循環(huán)神經網絡(RNN),這些技術在圖像分類、自然語言處理和語音識別等任務中達到了最先進的性能【24】。 在 CNN 中,感知器的加權輸入信號和激活函數(shù)的思想被引入卷積層。這些層對相鄰的輸入?yún)^(qū)域應用濾波器,以學習數(shù)據(jù)中的空間層次結構。同樣,RNN 通過增加循環(huán)連接,基于感知器模型擴展,這使得網絡能夠學習順序數(shù)據(jù)中的時間依賴關系。 8.3 感知器與深度學習的未來 盡管感知器模型是基礎,但更復雜的深度學習技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它。然而,感知器模型仍然在機器學習中具有重要價值,因為它是教授神經網絡基礎知識的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并為構建更復雜的模型提供了靈感。隨著深度學習的不斷進步,感知器模型的核心思想和原則可能會保持不變,并繼續(xù)影響新架構和算法的設計。 9. 結論 這篇文章全面探討了感知器模型,包括其數(shù)學原理、二分類應用及邏輯門生成。通過理解這些基礎知識,我們解鎖了利用感知器在各種應用中的潛力,甚至可以構建更先進的模型,如多層感知器(MLP)和卷積神經網絡(CNN)。 我們還比較了感知器和邏輯回歸,強調了它們的區(qū)別和相似之處,探討了感知器作為更高級機器學習技術基礎的角色。我們進一步討論了感知器在人工智能中的作用、歷史意義及其持續(xù)影響。 讓我們記住,感知器只是拼圖的一部分。還有無數(shù)其他模型和技術,已經被發(fā)現(xiàn)或正在等待被發(fā)現(xiàn),它們各自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應用。然而,通過本教程提供的堅實基礎,你已經做好了應對人工智能旅程中的挑戰(zhàn)和機遇的準備。 參考文獻 [1] McCulloch, W.S., & Pitts, W. (1943). A logical calculus of the ideas immanent in nervous activity Bulletin of Mathematical Biophysics, 5, 115–133. [2] Rosenblatt, F. (1958). The perceptron is a probabilistic model for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brain. Psychological Review, 65(6), 386–408. [3] The New York Times (1958, July 8). A New Navy Device Learns by Doing The New York Times. [4] Minsky, M., & Papert, S. (1969). Perceptrons: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Geometry, MIT Press. [5] Rumelhart, D. E., Hinton, G. E., & Williams, R. J. (1986).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 by back-propagating errors Nature, 323 (6088), 533–536. [6] Duda, R. O., Hart, P. E., & Stork, D. G. (2001). Pattern Classification (2nd ed.). Wiley. [7] Novikoff, A. B. (1962). on convergence proofs for perceptrons Symposium on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Automata, 12, 615–622. [8] Rosenblatt, F. (1960). The perceptron: A theory of statistical separability in cognitive systems (Project PARA Report 60–3777). Cornell Aeronautical Laboratory. [9] Cortes, C., & Vapnik, V. (1995). Support-vector networks. Machine Learning, 20(3), 273–297. [10] Bishop, C. M. (2006).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achine Learning, Springer. [11] Rifkin, R., & Klautau, A. (2004). In defense of the one-vs-all classification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5, 101–141. [12] Minsky, M. L. (1961). Steps 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oceedings of the IRE, 49(1), 8–30. [13] Horowitz, P., & Hill, W. (1989). The Art of Electronic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Mano, M. M., & Ciletti, M. D. (2007). Digital Design (4th ed.). Prentice Hall. [15] Merolla, P. A., Arthur, J. V., Alvarez-Icaza, R., Cassidy, A. S., Sawada, J., Akopyan, F.,... & Modha, D. S. (2014). A million spike-neuron integrated circuits with a scalab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interface Science, 345 (6197), 668–673. [16] Hastie, T., Tibshirani, R., & Friedman, J. (2009). 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Data Mining, Inference, and Prediction (2nd ed.). Springer. [17] Nocedal, J., & Wright, S. (2006). Numerical Optimization (2nd ed.). Springer. [18] Sch?lkopf, B., & Smola, A. J. (2002). Learning with Kernel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Regularization, Optimization, and Beyond. MIT Press. [19] LeCun, Y., Boser, B., Denker, J. S., Henderson, D., Howard, R. E., Hubbard, W., & Jackel, L. D. (1989). Backpropagation was applied to handwritten zip code recognition. Neural Computation, 1(4), 541–551. [20] Tzanetakis, G., & Cook, P. (2002). Musical genre classification of audio signals IEEE Transactions on Speech and Audio Processing, 10(5), 293–302. [21] Garcia-Teodoro, P., Diaz-Verdejo, J., Maciá-Fernández, G., & Vázquez, E. (2009). Anomaly-based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iques, systems, and challenges Computers & Security, 28 (1–2), 18–28. [22] Pang, B., Lee, L., & Vaithyanathan, S. (2002). Thumbs up? Sentiment classific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Proceedings of the ACL-02 Conference on Empirical Method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10, 79–86. [23] Hornik, K., Stinchcombe, M., & White, H. (1989). Multi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s are universal approximators. Neural Networks, 2(5), 359–366. [24] LeCun, Y., Bengio, Y., & Hinton, G. (2015). Deep learning. Nature, 521 (7553), 436–444. [25] Hochreiter, S., & Schmidhuber, J. (1997). long-term memory. Neural Computation, 9(8), 1735–17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