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中說》卷八 魏相篇

 心理咨詢診所 2024-10-22

【題解】

《魏相篇》內(nèi)容相對駁雜,人物品評、立德修身、治學(xué)之法、經(jīng)典要義、政事得失皆包含其中。如若反復(fù)玩味,深入揣摩,方能漸漸厘清此篇端緒?!段合嗥返闹饕€索實(shí)為有道君子遭逢亂世的立身之法與出處之道。開篇借品評魏相、楊遵彥等歷史人物而引入君子的立身之法與出處之道。在王通看來,無論立身抑或出處,皆應(yīng)合乎禮義、持守中道。立德修身、遵行古禮自當(dāng)精勤不怠。當(dāng)然,作為亂世的立身之法,不僅含有儒家傳統(tǒng)的忠恕之道,更加入了應(yīng)對復(fù)雜世道人心的謹(jǐn)慎與持中。王通肯定門生的德行修為,亦批判時俗的古禮盡廢與人心變亂,更哀嘆隋煬帝開鑿運(yùn)河耗盡民力、連年災(zāi)荒兵革不息,以致江都生變、天下崩亂?!鞍钣械?,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秉承儒家正統(tǒng)思想的王通,在隋朝承平之時,曾謁文帝獻(xiàn)《太平十二策》,然而未得重用。如今世道大壞,對待朝廷所謂的征召,王通選擇了隱而不仕。但王通矢志弘道之心卻不曾動搖,訪求《禮》《樂》于隱逸之士,修明《六經(jīng)》于鄉(xiāng)野之間。既有“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的堅(jiān)定,又有“人事修,天地之理得矣”的洞見,更有“君子不貴得位”的達(dá)觀。不得其時,則述《六經(jīng)》以明道。王通向門生傳授《六經(jīng)》要義,更鑒于長久以來世道變亂、史筆不一的局面,申明《春秋》《元經(jīng)》的褒貶之義與權(quán)變之法,意在闡明《春秋》之于東、西二周,義在“尊王政”;《元經(jīng)》之于南、北兩朝,義在“明中國”。王通欲以一己“獨(dú)斷之作”彰明帝制所在、天命所歸。斯此,方能更為透徹深刻地理解王通征召不至,隱居鄉(xiāng)野,卻仍孜孜于傳習(xí)圣道、汲汲于躬行古禮的原因所在。

8.1 子謂魏相“真漢相。識兵略,達(dá)時令,遠(yuǎn)乎哉!”①

【注釋】

①魏相:見4.17條注。

【譯文】

文中子評價魏相是“當(dāng)之無愧的大漢宰相。精通兵法,明達(dá)時令,遠(yuǎn)見卓識!”

8.2 子曰:“孰謂齊文宣瞢而善楊遵彥也①?謂孝文明②,吾不信也。謂爾朱榮忠③,吾不信也。謂陳思王善讓也④,能污其跡,可謂遠(yuǎn)刑名矣⑤。人謂不密,吾不信也?!?/p>

【注釋】

①齊文宣:見3.7條注。瞢(méng):懵懂,糊涂。楊遵彥:見3.7條注。

②孝文:見2.52條注。

③爾朱榮(493—530):字天寶,北秀容(今山西忻州)人。梁郡公爾朱新興之子,北魏權(quán)臣。初襲爵,任第一領(lǐng)民酋長。鎮(zhèn)壓北方起義,對抗胡太后勢力。孝昌二年(526),自領(lǐng)肆州刺史。武泰元年(528),得知孝明帝遇鴆后,以為帝報仇為由,率軍攻克洛陽,擁立孝莊帝元子攸即位,拜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任尚書令,封太原王,弒胡太后和幼帝元釗,專擅朝政。借口丞相高陽王元雍謀反,制造“河陰之變”,殺王公百官。后率軍返晉陽,身居外藩重鎮(zhèn),遙制朝政。鎮(zhèn)壓葛榮起義,遷侍中、大丞相、都督河北諸軍事,平定韓樓、邢杲、元顥叛亂,拜太師、天柱大將軍。永安三年(530),坐罪被殺?!?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lishizhuanji/beishi/">北史》卷八十四有傳。

④陳思王:見3.21條注。

⑤刑名:刑罰。此指災(zāi)禍。

【譯文】

文中子說:“誰說齊文宣帝糊涂,糊涂焉能重用楊遵彥?說北魏孝文帝英明,我不相信。說爾朱榮忠誠,我不相信。陳思王善于辭讓,能夠自污行跡,可以說是遠(yuǎn)刑避禍了。有人卻說他慮事不周,我不相信。”

8.3 董常問:“古者明而不視,聰而不聞①,有是夫?”子曰:“又有圓而不同②,方而不礙③,直而不抵④,曲而不佞者矣?!背T唬骸皾岫环x,清而不皎,剛而和,柔而毅,可乎?”子曰:“出而不聲,隱而不沒,用之則成,舍之則全,吾與爾有矣⑤?!?/p>

【注釋】

①古者明而不視,聰而不聞:《淮南子·本經(jīng)訓(xùn)》:“故閉四關(guān),止五遁,則與道淪,是故神明藏于無形,精神反于至真,則目明而不以視,耳聰而不以聽,心條達(dá)而不以思慮;委而弗為,和而弗矜;冥性命之情,而智故不得雜焉。”

②圓而不同:實(shí)模仿《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p>

③方而不礙:實(shí)模仿《老子》第五十八章:“圣人方而不割。”礙,通“閡”,孤傲,特立獨(dú)行。

④抵:冒犯。此指無禮。

⑤“用之則成”三句:實(shí)模仿《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

【譯文】

董常問:“古時圣賢明察而不必去看,善聞而不必去聽,是這樣嗎?”文中子說:“除此之外還有圓融而不茍同,方正而不孤傲,剛直而不無禮,委婉而不諂媚的?!倍枺骸吧硖帩崾蓝煌骱衔?,持身清正而不太過皎潔,剛正不阿且能處世隨和,溫和柔順且能堅(jiān)毅果敢,這樣可以嗎?”文中子說:“出仕為官不會聲名大噪,歸隱田園不會埋沒于世,得以重用則成就功業(yè),不得施展則保全自身,只有我和你才是這樣?!?/p>

8.4 子游馬頰之谷,遂至牛首之谿①,登降信宿②,從者樂。姚義、竇威進(jìn)曰③:“夫子遂得潛乎?”子曰:“潛雖伏矣,亦孔之炤④?!蓖唬骸奥劤⒂姓僮幼h矣?!弊釉唬骸氨饲笪覄t,如不我得。執(zhí)我仇仇,亦不我力⑤?!币αx曰:“其車既載,乃棄爾輔⑥。”竇威曰:“終逾絕險,曾是不意⑦?!弊余叭?,遂歌《正月》終焉。既而曰:“不可為矣⑧?!?/p>

【注釋】

①子游馬頰之谷,遂至牛首之谿:阮逸注云:“晉州有馬頰河、牛首山。”牛首之谿,考《新唐書·王勃傳》:“初,祖通,隋末居白牛谿,教授門人甚眾。”又南宋王應(yīng)麟困學(xué)紀(jì)聞》卷十《諸子》:“龔氏本云:'子游黃頰之谷,遂至白牛之谿?!⒃疲?王績嘗題詩黃頰山壁?!薨矗敦?fù)苓者傳》:'文中子講道于白牛之谿?!?dāng)從龔本?!?/p>

②登降:山路行進(jìn)中或上或下。信宿:連宿兩夜。

③竇威:見2.3條注。

④潛雖伏矣,亦孔之炤(zhāo):《詩經(jīng)·小雅·正月》:“魚在于沼,亦匪克樂。潛雖伏矣,亦孔之炤。憂心慘慘,念國之為虐!”《禮記·中庸》亦引此詩:“《詩》云:'潛雖伏矣,亦孔之昭?!示觾?nèi)省不疚,無惡于志?!睎|漢鄭玄注云:“孔,甚也。昭,明也。言圣人雖隱居,其德亦甚明矣?!睘?,同“昭”,明。

⑤“彼求我則”四句:《詩經(jīng)·小雅·正月》:“彼求我則,如不我得。執(zhí)我仇仇,亦不我力。”東漢鄭玄注云:“彼,彼王也。王之始征求我,如恐不得我,言其禮命之繁多?!薄巴跫鹊梦?,執(zhí)留我,其禮待我謷謷然,亦不問我在位之功力,言其有貪賢之名,無用賢之實(shí)?!?/p>

⑥其車既載,乃棄爾輔:《詩經(jīng)·小雅·正月》:“其車既載,乃棄爾輔。”東漢鄭玄注云:“以車之載物,喻王之任國事也。棄輔,謂遠(yuǎn)賢也?!陛o,夾在車輪外側(cè)的直木,以增加車輪負(fù)重。

⑦終逾絕險,曾是不意:《詩經(jīng)·小雅·正月》:“無棄爾輔,員于爾輻。屢顧爾仆,不輸爾載。終逾絕險,曾是不意?!睎|漢鄭玄注云:“女不棄車之輔,數(shù)顧女仆,終用是逾度陷絕之險?!贝司湟庠谡f明,君主若能親近賢者,重用人才,國家終能渡過難關(guān)。曾,豈,怎能。意,留意,在意。

⑧不可為矣:阮逸注云:“言隋必亡,不可救。”

【譯文】

文中子游覽馬頰谷,而后又到了白牛谿,一路上下前行連宿兩夜,隨行的人都很快樂。姚義、竇威上前說:“先生就這樣歸隱了嗎?”文中子說:“君子雖然隱居鄉(xiāng)野,但是德行昭明于世。”竇威說:“聽說朝廷正討論要征召先生。”文中子說:“朝廷征召我,如恐求我不得。得到之后頗多仇怨,亦不加以重用?!币αx說:“治國如馭載重之車,疏遠(yuǎn)賢人猶如拋棄負(fù)重之輔。”竇威說:“只要能夠重用賢才,國家終能渡過難關(guān),君王對此怎能不多加留意?!蔽闹凶余叭婚L嘆,于是詠唱《正月》之詩以盡其意。不久后說:“隋朝已無可救藥了?!?/p>

8.5 子曰:“《書》以辯事,《詩》以正性①,《禮》以制行②,《樂》以和德③,《春秋》《元經(jīng)》以舉往④,《易》以知來。先王之蘊(yùn)盡矣⑤?!?/p>

【注釋】

①《書》以辯事,《詩》以正性:阮逸注云:“言常道在乎事,思無邪在乎性?!?/p>

②《禮》以制行:阮逸注云:“行不可縱,必禮以制之?!薄抖Y》,即“三禮”,《周禮》《儀禮》《禮記》。制,約束。

③《樂》以和德:阮逸注云:“德不可苦,必樂以和之?!?/p>

④舉:此指評論。往:過去。

⑤蘊(yùn):阮逸注云:“奧賾(zé)也?!?/p>

【譯文】

文中子說:“《尚書》用來明辨事理,《詩經(jīng)》用來匡正心性,《禮》用來約束行為,《樂》用來和諧德政,《春秋》和《元經(jīng)》用來評論過去,《周易》用來預(yù)知將來。古圣先王之道的奧妙盡在其中。”

8.6 王孝逸曰①:“惜哉!夫子不仕,哲人徒生矣?!辟Z瓊曰:“夫子豈徒生哉?以萬古為兆人②,五常為四國③,三才、九疇為公卿④,又安用仕?”董常曰:“夫子以《續(xù)詩》《續(xù)書》為朝廷,《禮論》《樂論》為政化,《贊易》為司命⑤,《元經(jīng)》為賞罰,此夫子所以生也?!笔逄衤勚唬骸靶樯琊?,不言為宗廟⑥,無所不知為富貴⑦,無所不極為死生⑧,天下宗之,夫子之道足矣?!?/p>

【注釋】

①王孝逸:見1.27條注。

②萬古:萬世。兆人:兆民。

③五常:見1.6條注。四國:四方,即天下。

④三才:見1.1條注。九疇:見4.9、4.20條注。

⑤司命:此指朝廷詔令。

⑥不言:即“不言之化”。見1.28條及注。

⑦無所不知:《列子·黃帝》:“圣人無所不知,無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p>

⑧無所不極:《禮記·大學(xué)》:“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睎|漢鄭玄注云:“極,猶盡也。君子日新其德,常盡心力,不有余也?!敝附弑M全力躬行圣教。

【譯文】

王孝逸說:“可惜??!先生不出仕為官,圣哲之人徒生于世間?!辟Z瓊說:“先生怎么是徒生于世間呢?先生以萬世為兆民,以五常為天下,以天地之道和治國之法為公卿,又何必出仕為官呢?”董常說:“先生以《續(xù)詩》《續(xù)書》為朝廷,以《禮論》《樂論》為施政教化,以《贊易》為詔令,以《元經(jīng)》為賞罰,這就是先生存世的原因?!笔逄衤犅?wù)f:“先生以孝悌倫理為社稷,以不言之化為宗廟,以無所不知為富貴,以無所不極為生死,先生為天下所尊,先生之道大行于世。”

8.7 賈瓊曰:“中山吳欽①,天下之孝者也。其處家也,父兄欣欣然;其行事也②,父兄焦然,若無所據(jù)?!弊釉唬骸拔狳h之孝者異此③:其處家也,父母晏然;其行事也,父兄恬然,若無所思。”

【注釋】

①吳欽:其人不詳。

②行事:此指外出辦事。與上文“處家”對應(yīng)。

③吾黨之孝者異此:實(shí)模仿《論語·子路》:“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鬃釉唬?吾黨之直者異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

【譯文】

賈瓊說:“中山人吳欽,是天下聞名的孝子。他在家時,父母兄弟都感到快樂;他外出辦事,父母兄弟都焦慮不安,好像失去了依靠?!蔽闹凶诱f:“我們鄉(xiāng)里的孝子與此不同:他在家時,父母安泰如常;他外出辦事時,父母兄弟恬然平靜,好像沒什么要擔(dān)心的。”

8.8 裴嘉有婚會①,薛方士預(yù)焉②。酒中而樂作,方士非之而出③。子聞之曰:“薛方士知禮矣,然猶在君子之后乎④?”

【注釋】

①裴嘉:其人不詳。

②薛方士:見2.24條注。預(yù):參與,參加。

③酒中而樂作,方士非之而出:阮逸注云:“《士婚禮》:'三日不舉樂?!薄抖Y記·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舉樂,思嗣親也?!本?,酒宴。

④然猶在君子之后乎:《左傳·昭公三年》:“二大夫退。子大叔告人曰:'張趯有知,其猶在君子之后乎!’”西晉杜預(yù)注云:“譏其無隱諱?!币庠谡f明薛方士雖知曉禮樂,但其行為有違中道,非君子所為,故“猶在君子之后”。

【譯文】

裴嘉舉辦婚禮,薛方士前來參加。酒宴中奏起了音樂,薛方士予以批評后離去。文中子聽聞后說:“薛方士知曉禮樂,然而尚不及于君子之列?!?/p>

8.9 文中子曰:“《元經(jīng)》有常也,所正以道,于是乎見義①?!对?jīng)》有變也,所行有適②,于是乎見權(quán)。權(quán)義舉而皇極立矣③?!倍T唬骸胺蜃印读?jīng)》④,皇極之能事畢矣?!?/p>

【注釋】

①義:宜,合宜。

②適:恰當(dāng)。

③皇極:見1.8條注。

④《六經(jīng)》:即《續(xù)六經(jīng)》。

【譯文】

文中子說:“《元經(jīng)》有恒常之理,匡正天下遵以正道,因而呈現(xiàn)為義?!对?jīng)》有變化之道,推行政教恰到好處,因而呈現(xiàn)為權(quán)。權(quán)與義皆彰明于世則圣王之制便得以建立?!倍Uf:“先生的《續(xù)六經(jīng)》,詳盡闡述了治理天下的準(zhǔn)則?!?/p>

8.10 文中子曰:“《春秋》,一國之書也,其以天下有國而王室不尊乎?故約諸侯以尊王政,以明天命之未改,此《春秋》之事也;《元經(jīng)》天下之書也,其以無定國而帝位不明乎?征天命以正帝位,以明神器之有歸①,此《元經(jīng)》之事也?!?/p>

【注釋】

①神器:國家權(quán)力,即帝位。

【譯文】

文中子說:“《春秋》是一方諸侯的史書,其編纂應(yīng)該是出于諸侯并起、王室衰微的原因吧?因此約束諸侯以尊崇王道,以此表明天命并未改變,這是《春秋》的要義;《元經(jīng)》是天下四方的史書,其編纂應(yīng)該是出于世道動蕩、帝道不明的原因吧?因此征引天命以匡正帝道,以此表明帝位已有歸屬,這是《元經(jīng)》的要義?!?/p>

8.11 董常曰:“執(zhí)小義妨大權(quán),《春秋》《元經(jīng)》之所罪與?”子曰:“斯謂皇之不極①。”

【注釋】

①皇之不極:《漢書·五行志上》:“《洪范五行傳》曰:'皇之不極,厥罰常陰,時則有下人伐上?!贝颂幘?.9條“義”與“權(quán)”之關(guān)系為論,意在說明處事當(dāng)持中道,不可偏頗,文中“皇之不極”即有違“大中之道”。見1.8條注。

【譯文】

董常說:“執(zhí)著于一隅之義而妨礙全局之權(quán),這應(yīng)該是《春秋》和《元經(jīng)》所批判的吧?”文中子說:“這就叫作'皇之不極’?!?/p>

8.12 御河之役①,子聞之曰:“人力盡矣?!?/p>

【注釋】

①御河:阮逸注云:“魏郡白溝,煬帝開永濟(jì)渠,名御河,運(yùn)糧征遼?!奔创筮\(yùn)河。役:征發(fā)百姓。

【譯文】

隋煬帝征發(fā)百姓開鑿運(yùn)河,文中子聽聞后說:“民力耗盡了!”

8.13 子居家,不暫舍《周禮》。門人問子,子曰:“先師以王道極是也①,如有用我,則執(zhí)此以往②。通也宗周之介子③,敢忘其禮乎?”

【注釋】

①先師:見6.29條注。極:盡。

②如有用我,則執(zhí)此以往:實(shí)模仿《論語·陽貨》:“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③宗周之介子:即傳承周朝王道的晚生小輩。介子,庶子。此指晚生小輩,與上文“先師”相對,實(shí)文中子自謙之詞。

【譯文】

文中子居于家中,手不釋《周禮》。門生問文中子為何,文中子說:“先師孔子認(rèn)為王道盡在于此,如果重用我,我將攜《周禮》前往。我是傳承周朝王道的小輩,怎敢忘記周朝的禮儀制度?”

8.14 子曰:“《周禮》其敵于天命乎①?《春秋》抗王而尊魯,其以周之所存乎②?《元經(jīng)》抗帝而尊中國,其以天命之所歸乎③?”

【注釋】

①《周禮》其敵于天命乎:阮逸注云:“周公典禮與天命齊其久長,故曰'敵’也?!睌?,相匹,相配。

②《春秋》抗王而尊魯,其以周之所存乎:阮逸注云:“抗,舉也?!洞呵铩放e周王正朔而書于《魯史》者,以周禮盡在魯故也。”

③《元經(jīng)》抗帝而尊中國,其以天命之所歸乎:阮逸注云:“《元經(jīng)》舉帝號,以得中國者為正朔,蓋天命歸中國也。”

【譯文】

文中子說:“《周禮》應(yīng)該能夠與天命相配吧?《春秋》彰明天子且以魯國為尊,應(yīng)該是魯國保存了周王朝的典章制度吧?《元經(jīng)》彰明帝號且以中原為尊,應(yīng)該是依據(jù)天命所歸吧?”

8.15 張玄素問禮①。子曰:“直爾心②,儼爾形③,動思恭,靜思正④?!眴柕?。子曰:“禮得而道存矣⑤?!毙爻?,子曰:“有心乎禮也。夫禮,有竊之而成名者,況躬親哉⑥!”

【注釋】

①張玄素(?—664):蒲州虞鄉(xiāng)(今山西永濟(jì)虞鄉(xiāng)鎮(zhèn))人。隋時為景城縣戶曹,為官清廉。隋末為竇建德所執(zhí),授治書侍御史、黃門侍郎。李世民平定竇建德后,授景城錄事參軍。太宗即位后,授侍御史,遷給事中等職。直言進(jìn)諫,極言得失。遷太子少詹事,輔佐皇太子李承乾。貞觀十四年(640),拜太子左庶子,悉心教導(dǎo)。太子被廢后,坐罪免職。貞觀十八年(644),遷潮、鄧二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卒于家中?!?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lishizhuanji/jiutangshu/">舊唐書》卷七十五有傳。

②爾:此,無實(shí)際意義。

③儼:儼然。見3.35條注。

④動思恭,靜思正:實(shí)模仿《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p>

⑤禮得而道存矣:阮逸注云:“上四事合禮,則道在其中。”

⑥有竊之而成名者,況躬親哉:阮逸注云:“竊,謂非己有也。假外飾而行之尚得成名,況玄素有心于克己哉!”意在說明竊禮假飾之徒尚得以成名,張玄素實(shí)有心于禮,必能躬行之,定當(dāng)有所成就。

【譯文】

張玄素問什么是禮。文中子說:“使內(nèi)心正直,使容貌莊重,行動時恭敬有禮,靜處時心思方正?!眴柺裁词堑馈N闹凶诱f:“掌握了禮之精髓則道之要義也便蘊(yùn)藏其中了?!睆埿仉x開后,文中子說:“他有志于禮。對于禮,有竊禮假飾而成就美名的,更何況像張玄素這樣躬親踐行的呢!”

8.16 魏徵問君子之辯①。子曰:“君子奚辯?而有時乎為辯,不得已也②,其猶兵乎③?”董常聞之曰:“君子有不言之辯④,不殺之兵,亦時乎?”子曰:“誠哉!不知時,無以為君子?!?/p>

【注釋】

①君子之辯:《荀子·非相》:“有小人之辯者,有士君子之辯者?!?/p>

②“君子奚辯”三句:實(shí)模仿《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③其猶兵乎:《老子》第三十一章:“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p>

④不言之辯:《莊子·齊物論》:“孰知不言之辯,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謂天府?!?/p>

【譯文】

魏徵問君子論辯之道。文中子說:“君子為何要論辯呢?即便有時與人論辯,實(shí)是不得已而為之,應(yīng)該就像圣人用兵吧?”董常聽聞?wù)f:“君子有不依靠言說的論辯,有不通過殺戮的征伐,應(yīng)該是懂得順應(yīng)時勢吧?”文中子說:“確實(shí)如此!不知時勢,無法成為君子?!?/p>

8.17 文中子曰:“聞謗而怒者,讒之由也;見譽(yù)而喜者,佞之媒也。絕由去媒,讒佞遠(yuǎn)矣。”

【譯文】

文中子說:“聽聞毀謗就怒不可遏,這是讒言產(chǎn)生的緣由;得到贊譽(yù)便喜出望外,這是諂佞近身的媒介。去除這些緣由和媒介,則讒言和諂佞自會消失。”

8.18 子曰:“聞難思解,見利思避①,好成人之美②,可以立矣?!?/p>

【注釋】

①見利思避:實(shí)模仿《論語·憲問》:“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p>

②成人之美:《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p>

【譯文】

文中子說:“聽聞災(zāi)禍能思考解決,見到利益能避讓不爭,樂于成人之美,這樣就可以成為君子了?!?/p>

8.19 子謂董常曰:“我未見勤者矣。蓋有焉,我未之見也。”

【譯文】

文中子對董常說:“我沒有見到勤勉不息的人。這種人應(yīng)該是有的,只是我沒有見到?!?/p>

8.20 子曰:“年不豐,兵不息,吾已矣夫①?”

【注釋】

①“年不豐”三句:實(shí)模仿《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譯文】

文中子說:“年景不好,戰(zhàn)爭不斷,我沒有什么希望了?!?/p>

8.21 子謂北山黃公善醫(yī)①,先寢食而后針?biāo)帰冢环陉幒钌企撷?,先人事而后說卦。

【注釋】

①北山黃公:其人不詳。

②寢食:睡覺吃飯,指日常生活。此指通過分析人的飲食起居而深入了解病情。針?biāo)帲横樉暮退幬?。此指治療?/p>

③汾陰侯生:唐王度《古鏡記》:“汾陰侯生,天下奇士也,余常以師禮事之?!碧仆蹩儭吨匍L先生傳》:“汾陰侯生以筮著?!?/p>

【譯文】

文中子說北山黃公精于醫(yī)術(shù),先分析飲食起居而后再施以針?biāo)?;汾陰侯生善于卜筮,先了解所做之事而后再闡釋卦象。

8.22 房玄齡問正主庇民之道①。子曰:“先遺其身②。”曰:“請究其說?!弊釉唬骸胺蚰苓z其身,然后能無私,無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為心矣,道可行矣?!毙g曰:“如主何③?”子曰:“通也不可究其說,蕭、張其猶病諸④!噫!非子所及⑤,姑守爾恭,執(zhí)爾慎,庶可以事人也?!?/p>

【注釋】

①庇民:《禮記·表記》:“子曰:'下之事上也,雖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奔幢幼o(hù)百姓。

②遺其身:《漢書·武五子傳》:“比干盡仁而遺其身。”遺,舍棄。身,自己。

③如主何:阮逸注云:“再問正主之說?!?/p>

④蕭、張其猶病諸:阮逸注云:“蕭何知其主不可以正也,而私營物產(chǎn);張良亦私自從赤松子游。皆病也。”意在說明古之賢臣如蕭何、張良者,尚無法匡正其主。此指無法匡正其主而自求保全之道。猶,尚且。病,失誤,不足。

⑤非子所及:實(shí)模仿《論語·公冶長》:“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譯文】

房玄齡問匡正君主、庇護(hù)百姓之法。文中子說:“首先要舍棄自己?!狈啃g說:“請您深入講解?!蔽闹凶诱f:“只有舍棄自己,而后才能沒有私心,沒有私心而后才能大公無私,大公無私而后才能心系天下,這樣大道方可推行?!狈啃g說:“如何匡正君主呢?”文中子說:“我也無法深入了解,即便蕭何、張良尚有失于此!哎!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姑且恪守恭敬,保持謹(jǐn)慎,應(yīng)該就可以奉侍君主了。”

8.23 江都有變,子有疾①,謂薛收曰:“道廢久矣,如有王者出②,三十年而后禮樂可稱也③,斯已矣④。”收曰:“何謂也?”子曰:“十年平之,十年富之,十年和之⑤,斯成矣?!?/p>

【注釋】

①江都有變,子有疾:即本書《王道篇》:“子不豫,聞江都有變?!币?.5條及注。

②如有王者出:文中子于“江都有變”時有言:“天其或者將啟堯、舜之運(yùn)?!币?.5條。

③稱:阮逸注云:“舉也?!?/p>

④斯已矣:阮逸注云:“斯,隋不能舉?!币庠谡f明隋朝已無法振興禮樂。斯,此指振興禮樂。

⑤和之:即和于禮樂,指社會上下皆合乎禮樂規(guī)范。

【譯文】

隋煬帝久居江都,荒廢朝政,而李淵于太原舉兵,文中子有病在身,對薛收說:“王道廢弛已久,如有明君圣主出現(xiàn),三十年后禮樂可興,隋朝已無可能?!毖κ諉枺骸盀楹芜@樣說?”文中子說:“十年平定天下,十年富民興邦,十年和于禮樂,振興禮樂方可實(shí)現(xiàn)?!?/p>

8.24 子曰:“早婚少娉①,教人以偷②;妾媵無數(shù),教人以亂③。且貴賤有等④,一夫一婦,庶人之職也⑤?!?/p>

【注釋】

①早婚:過早結(jié)婚。少娉(pìn):此指婚禮草率,不合乎禮制。娉,通“聘”,聘嫁。此指婚禮所應(yīng)遵循的禮儀制度。

②偷:阮逸注云:“薄也。”即薄于禮義,輕浮不恭。

③妾媵(yìng)無數(shù),教人以亂:阮逸注云:“言棄古禮,是掌教者之罪也?!彪?,《公羊傳·莊公十九年》:“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諸侯不再娶?!奔磁映黾迺r要隨嫁的媵妾。無數(shù),逾越禮制,數(shù)量多。

④貴賤有等:阮逸注云:“妻、妾、媵各有等降之?dāng)?shù)?!?/p>

⑤職:此指常道。

【譯文】

文中子說:“過早結(jié)婚且婚禮草率,這是教人輕浮不恭;貴族嫁女陪嫁媵妾過多,這是教人敗常亂俗。并且貴賤有等級,一夫一婦,這是百姓常道?!?/p>

8.25 子謁見隋祖,一接而陳《十二策》①,編成四卷②。薛收曰:“辯矣乎?”董常曰:“非辯也,理當(dāng)然爾?!狈啃g請習(xí)《十二策》,子曰:“時異事變,不足習(xí)也③。”

【注釋】

①接:得到召見?!妒摺罚阂?.37條注。

②編成四卷:阮逸注云:“門人編之?!?/p>

③時異事變,不足習(xí)也:阮逸注云:“適救隋弊,非經(jīng)久策?!?/p>

【譯文】

文中子晉謁隋文帝,一得召見便奏陳《十二策》,而后門生將其編為四卷。薛收問:“是論辯之辭吧?”董常說:“并非論辯之辭,實(shí)為理所當(dāng)然之語?!狈啃g請求學(xué)習(xí)《十二策》,文中子說:“時代不同了,世事亦隨之而變,不值得學(xué)習(xí)。”

8.26 虞世基遣使謂子曰①:“盍仕乎?”子曰:“通有疾,不能仕也。”飲使者②,歌《小明》以送之③。世基聞之曰:“吾特游繒繳之下也④,若夫子可謂冥冥矣⑤?!?/p>

【注釋】

①虞世基(?—618):字懋世,會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虞世南之兄。初仕南陳,累官至尚書左丞。隋朝建立后,任通直郎、內(nèi)史侍郎,受煬帝器重,專典機(jī)密,參掌朝政。煬帝征高麗,屢次進(jìn)諫不納,懼禍及己,不敢忤逆。大業(yè)十四年(618),煬帝遇弒,其亦遇害。《北史》卷八十三、《隋書》卷六十七有傳。

②飲(yìn):用酒食款待。

③《小明》:即《詩經(jīng)·小雅·小明》?!?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rulizhexue/maoshi/">毛詩序》云:“《小明》,大夫悔仕于亂世也?!蔽闹凶咏璐艘悦鞑皇酥狻?/p>

④繒繳(zēng zhuó):即矰繳,獵取飛禽的射具???,通“矰”,箭。繳,系在短箭上的絲線。

⑤冥冥:高遠(yuǎn)之貌。

【譯文】

虞世基派遣使者對文中子說:“何不出仕為官呢?”文中子說:“我有病在身,無法出仕?!庇镁剖晨畲拐撸⒁鞒缎∶鳌匪蛣e了使者。虞世基聽聞后說:“我不過是游蕩于弓箭之下,先生才可稱為振翅高飛?!?/p>

8.27 文中子曰:“問則對,不問則述①,竊比我于仲舒②。”

【注釋】

①問則對,不問則述:阮逸注云:“若策問之則對,不爾則自述,其道待時而行?!睂Γ瑧?yīng)對天子問詢而作的專題論述。見4.38、5.6條。

②仲舒:即董仲舒。見5.6條注。阮逸注云:“董仲舒,漢武帝時《對賢良策》,后為公孫弘所抑,退免以著書為業(yè)?!?/p>

【譯文】

文中子說:“君主問詢則對答,不問則著書立說,不揣冒昧我將自己比作董仲舒?!?/p>

8.28 子曰:“吾不仕,故成業(yè);不動,故無悔;不廣求,故得;不雜學(xué),故明?!?/p>

【譯文】

文中子說:“我不出仕為官,因此成就功業(yè);不輕舉妄動,因此沒有過失;不廣求外物,因此內(nèi)心滿足;不雜學(xué)異端,因此明達(dá)正道?!?/p>

8.29 文中子曰:“凝滯者①,智之蝥也②;忿憾者,仁之螣也;纖吝者,義之蠹也?!?/p>

【注釋】

①凝滯:指心志受到局限而拘泥于一隅。此指固執(zhí)?!?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lishizhuanji/shiji/">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②蝥(máo):害蟲。此指危害。下文“螣(téng)”“蠹(dù)”同。

【譯文】

文中子說:“固執(zhí)有害于智,怨恨有害于仁,吝嗇有害于義?!?/p>

8.30 子曰:“《元經(jīng)》之專斷,蓋蘊(yùn)于天命,吾安敢至哉①?”董常聞之曰:“《元經(jīng)》之與天命②,夫子而不至,其孰能至也?”

【注釋】

①“《元經(jīng)》之專斷”三句:阮逸注云:“天命未改于晉祚,則《元經(jīng)》斷之于江南;天命有歸于中國,則《元經(jīng)》斷之于后魏。言此皆天下所蘊(yùn),非我能至也。”專斷,此指獨(dú)斷王朝正朔、天命所歸。至,準(zhǔn)則。此指建立準(zhǔn)則或標(biāo)準(zhǔn)?!兑?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lishizhuanji/zhoushu/">周書·常訓(xùn)解》:“民生而有習(xí)有常,以習(xí)為常,以常為慎……上賢而不窮,哀樂不淫,民知其至?!?/p>

②與:合乎。

【譯文】

文中子說:“《元經(jīng)》獨(dú)斷王朝正朔,實(shí)源于天命所歸,我怎敢自立準(zhǔn)則?”董常聽聞?wù)f:“《元經(jīng)》合乎天命,如果先生達(dá)不到這種境界,那還有誰能達(dá)到呢?”

8.31 子謂竇威曰:“既冠讀《冠禮》①,將婚讀《婚禮》,居喪讀《喪禮》,既葬讀《祭禮》,朝廷讀《賓禮》,軍旅讀《軍禮》,故君子終身不違《禮》?!备]威曰:“仲尼言'不學(xué)禮,無以立’②,此之謂乎?”

【注釋】

①冠:即冠禮。見2.23條注。

②不學(xué)禮,無以立:《論語·季氏》:“曰:'學(xué)禮乎?’對曰:'未也?!?不學(xué)禮,無以立。’”

【譯文】

文中子對竇威說:“已行冠禮后讀《冠禮》,將要結(jié)婚時讀《婚禮》,服喪期間讀《喪禮》,下葬之后讀《祭禮》,在朝為官讀《賓禮》,效命軍旅讀《軍禮》,因此君子終身不違禮制。”竇威說:“孔子說'不學(xué)禮,無以立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8.32 子述《婚禮》。賈瓊曰:“今皆亡,又焉用續(xù)①?”子曰:“瓊,爾無輕禮,無諂俗,姑存之可也?!?/p>

【注釋】

①續(xù):阮逸注云:“補(bǔ)亡也。”即輯錄遺文墜句。

【譯文】

文中子纂述《婚禮》。賈瓊問:“現(xiàn)今已全部亡佚,又何必去輯錄呢?”文中子說:“賈瓊,你不要輕視禮制,不要媚俗,姑且讓其留存于世就好?!?/p>

8.33 子贊《易》至《觀卦》①,曰:“可以盡神矣②。”

【注釋】

①《觀卦》:《周易》第二十卦。

②可以盡神矣:阮逸注云:“盥而不薦,可以盡神之奧。”《周易·觀卦》:“盥而不薦,有孚颙若。《彖》曰:'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队^》,盥而不薦,有孚颙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圣人以神道設(shè)教而天下服矣?!鄙瘢竦?。此指天地之道。

【譯文】

文中子闡釋《周易》至《觀卦》,說:“可以窮盡神道之妙。”

8.34 子曰:“古者進(jìn)賢退不肖①,猶患不治;今則吾樂賢者而哀不賢者②,如是寡怨,猶懼不免。《詩》云:'惴惴小心,如臨空谷③。’”

【注釋】

①進(jìn)賢退不肖:《大戴禮記·保傅》:“夫生進(jìn)賢而退不肖,死且未止,又以尸諫,可謂忠不衰矣?!?/p>

②哀:哀恕,同情寬恕。此指寬容?!?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lishizhuanji/songshu/">宋書·謝莊傳》:“屢經(jīng)披請,未蒙哀恕,良由誠淺辭訥,不足上感。”

③惴惴小心,如臨空谷:《詩經(jīng)·小雅·小宛》:“溫溫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臨于谷。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p>

【譯文】

文中子說:“古時重用賢才,貶退小人,仍擔(dān)心天下不治;現(xiàn)在我喜好賢才,寬容小人,這樣方能減少怨恨,仍懼怕不免于遭怨?!对娊?jīng)》說:'驚恐戒懼小心謹(jǐn)慎,如同登臨幽深空谷。’”

8.35 子讀《說苑》①,曰:“可以輔教矣②?!?/p>

【注釋】

①《說苑》:西漢劉向編著的小說集成,原二十卷,后僅存五卷,大部分已散佚,后經(jīng)宋代曾鞏輯錄,復(fù)為二十卷。

②可以輔教矣:阮逸注云:“其說禮樂可左右教化。”

【譯文】

文中子讀《說苑》,說:“可以輔助政教?!?/p>

8.36 子之韓城①,自龍門關(guān)先濟(jì)②,賈瓊、程元后。關(guān)吏仇璋止之曰③:“先濟(jì)者為誰?吾視其顙頹如也④,重而不亢⑤;目燦如也,澈而不瞬⑥;口敦如也⑦,閎而不張⑧;鳳頸龜背,須垂至腰,參如也⑨。與之行,俯然而色卑;與之言,泛然而后應(yīng)⑩。浪驚柂旋而不懼?,是必有異人者也。吾聞之:天下無道,圣人藏焉。鞠躬守默?,斯人殆似也??!背淘唬骸白又艘印J峭跬ㄕ咭??!辟Z瓊曰:“吾二人師之而不能去也?!背痂霸唬骸胺蛘纫坏?,乘五常?,扶三才,控六藝?,吾安得后而不往哉?”遂舍職,從于韓城。子謂賈瓊曰:“君子哉!仇璋也。比董常則不足,方薛收則有余??!?/p>

【注釋】

①韓城:阮逸注云:“馮翊有韓城縣?!奔唇耜兾黜n城。

②龍門關(guān):阮逸注云:“龍門,漢皮氏縣,魏改為龍門,隋屬絳州,今河中有縣?!睂夙n城縣。濟(jì):過,渡過。

③仇璋:阮逸注云:“字伯成。”王通門下杰出弟子。本書《關(guān)朗篇》載王凝語:“夫子得程、仇、董、薛而《六經(jīng)》益明。對問之作,四生之力也。董、仇早歿,而程、薛繼殂?!?/p>

④顙(sǎng):額頭。頹如:此指額頭光亮的樣子。頹,禿發(fā)。

⑤重:此指額頭寬大。亢:阮逸注云:“昂也?!?/p>

⑥瞬:此指目光閃爍不定。

⑦敦如:厚重貌。

⑧閎(hóng):大。

⑨“鳳頸龜背”三句:意在說明文中子相貌高貴不凡,脖頸如鳳凰般修長圓潤,后背如靈龜般微微隆起,長髯及腰。參如,阮逸注云:“參參然,盛貌?!币庠谡f明胡須茂盛而濃密。

⑩泛然:廣博貌。后應(yīng):此指交談中態(tài)度恭敬,彬彬有禮。

?浪驚柂(duò)旋:指船在驚濤駭浪中漂蕩。柂,船舵。

?鞠躬:此指行為恭敬。守默:此指言語得體。

?殆:幾乎,大概。

?一德:即“純一其德”。此指謹(jǐn)遵儒家正道。《周易·系辭下》:“恒以一德。”唐孔穎達(dá)疏云:“恒能終始不移,是純一其德也?!?/p>

?乘:升。此指振興。

?控:告。此指申明。

?方:比,比較。

【譯文】

文中子前往韓城,先過了龍門關(guān),賈瓊、程元在后面隨行。守關(guān)門吏仇璋叫住他們說:“過關(guān)的那個人是誰?我看他的額頭光亮,寬大而不高昂;目光明亮,清澈而不閃爍;嘴唇厚實(shí),寬大而不張開;鳳頸龜背,胡須至腰,濃密茂盛。與他同行,態(tài)度恭敬神情謙遜;與他交談,見聞廣博彬彬有禮。驚濤駭浪、船顛舵旋而不恐懼,必有異于常人之處。我聽說:天下混亂無道,圣人就會隱居不出。他行為恭敬言語得體,幾近于圣人了?!背淘f:“你很會看人。那個人就是王通。”賈瓊說:“我二人皆受教于他而不愿離開。”仇璋說:“先生能夠秉持正道,振興五常,匡扶三才,申明六藝,我怎能自甘落后而不前往求教呢?”于是舍棄官職跟從文中子到了韓城。文中子對賈瓊說:“仇璋真是君子啊!雖然比不上董常,但卻比薛收優(yōu)秀?!?/p>

8.37 文中子曰:“吾聞禮于關(guān)生①,見負(fù)樵者幾焉②;正樂于霍生③,見持竿者幾焉。吾將退而求諸野矣④?!?/p>

【注釋】

①關(guān)生:阮逸注云:“關(guān)子明、霍汲皆隱于漁樵。”南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三:“關(guān)朗在太和中見魏孝文,自太和丁巳至通生之年甲辰,蓋一百七年矣,而書有'問禮于關(guān)子明’?!彬?yàn)之《錄關(guān)子明事》:“太和末,余五代祖穆公封晉陽,尚書署朗為公府記室。穆公與談《易》,各相嘆服?!笨芍耸现僧?dāng)為不虛,且《關(guān)朗篇》:“子曰:'魏之賢人也。孝文沒而宣武立,穆公死,關(guān)朗退?!敝d錄亦可證晁氏之論。然關(guān)朗為當(dāng)時避亂隱居之高士,若文中子求教于其后人,或得其撰述于他處,亦屬情理之中。

②幾:幾近。此指近乎盡得禮樂之道。

③正:通“征”,求取,求學(xué)。與上文“聞”對應(yīng)。

④吾將退而求諸野矣:實(shí)模仿《漢書·藝文志》:“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唐顏師古注云:“言都邑失禮,則于外野求之亦將有獲?!奔凑髑蠖Y樂于砍柴、釣魚的隱士。

【譯文】

文中子說:“我從關(guān)先生那里知曉了禮,可見山野擔(dān)柴之人幾乎盡得禮制之道;從霍先生那里求取了樂,可見江渚垂釣之人幾乎盡得樂教之理。我將到山野中求教于隱士?!?/p>

8.38 子曰:“多言不可與遠(yuǎn)謀①,多動不可與久處②。吾愿見偽靜詐儉者③?!?/p>

【注釋】

①多言不可與遠(yuǎn)謀:阮逸注云:“機(jī)易泄。”

②多動不可與久處:阮逸注云:“心易躁。”

③偽、詐:假裝,裝作。靜:沉靜。與上文“多言”對應(yīng)。儉:恭謹(jǐn)。與上文“多動”對應(yīng)。

【譯文】

文中子說:“人多妄言,不可與之共謀大事;人多妄動,不可與之長久相處。我情愿看到那些假裝沉靜恭謹(jǐn)?shù)娜恕!?/p>

8.39 賈瓊曰:“知善而不行,見義而不勸①,雖有拱璧之迎②,吾不入其門矣。”子聞之曰:“強(qiáng)哉矯也③!”

【注釋】

①勸:勸勉,奮勉。

②拱璧:雙手合抱的大塊玉璧,比喻珍貴的禮物。

③強(qiáng)哉矯也:實(shí)模仿《禮記·中庸》:“君子和而不流,強(qiáng)哉矯;中立而不倚,強(qiáng)哉矯;國有道不變?nèi)桑瑥?qiáng)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qiáng)哉矯?!睆?qiáng),剛強(qiáng)。矯,正直。

【譯文】

賈瓊說:“知曉善道而不躬行,見到義舉而不奮勉,這樣的人即便用拱璧來迎接我,我也不會進(jìn)入他的門庭?!蔽闹凶勇犅?wù)f:“真是剛強(qiáng)正直的人?。 ?/p>

8.40 仇璋謂薛收曰:“子聞'三有’ '七無’乎?”收曰:“何謂也?”璋曰:“無諾責(zé)①,無財(cái)怨②,無專利,無茍說,無伐善③,無棄人④,無畜憾⑤?!毖κ赵唬骸罢埪?三有’。”璋曰:“有慈,有儉,有不為天下先⑥?!笔赵唬骸白蛹笆呛??”曰:“此君子之職也⑦,璋何預(yù)焉?”子聞之曰:“唯其有之,是以似之⑧?!?/p>

【注釋】

①無諾責(zé):阮逸注云:“不責(zé)人以必諾?!?/p>

②無財(cái)怨:阮逸注云:“不以財(cái)使人怨。”

③無伐善:《論語·公冶長》:“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p>

④無棄人:《老子》第二十七章:“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蔽鳚h河上公注云:“使貴賤各得其所?!?/p>

⑤畜憾:又作“蓄憾”,積攢仇怨?!蹲髠鳌の墓哪辍罚骸扒锲咴乱颐?,齊商人弒舍而讓元。元曰:'爾求之久矣。我能事爾,爾不可使多蓄憾。將免我乎?爾為之!’”

⑥“有慈”三句:實(shí)模仿《老子》第六十七章:“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p>

⑦職:指常道。見8.24條注。

⑧唯其有之,是以似之:《詩經(jīng)·小雅·裳裳者華》:“維其有之,是以似之。”東漢鄭玄注云:“維我先人有是二德,故先王使之世祿,子孫嗣之?!币庠谡f明當(dāng)有君子之德,方能承此“三有”“七無”君子之道。

【譯文】

仇璋對薛收說:“你聽說過'三有’'七無’嗎?”薛收問:“說的是什么?”仇璋說:“不要求他人信守諾言,不追逐財(cái)富與人結(jié)怨,不獨(dú)占利益貪得無厭,不言辭隨意違背正道,不夸耀長處炫耀自己,不心胸狹隘拋棄他人,不與人爭斗積累仇怨?!毖κ照f:“請問'三有’?!背痂罢f:“慈愛,節(jié)儉,不為天下先?!毖κ照f:“你達(dá)到這種境界了嗎?”仇璋說:“這是君子之道,我如何能達(dá)到呢?”文中子聽聞后說:“唯有君子之德,方承君子之道?!?/p>

8.41 子曰:“君子先擇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擇①。故君子寡尤②,小人多怨③,良以是夫!”

【注釋】

①君子先擇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擇:實(shí)模仿東晉葛洪抱樸子外篇·交際》:“曩哲先擇而后交,不先交而后擇也?!?/p>

②寡尤:《論語·為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睎|漢包咸注云:“尤,過也?!?/p>

③多怨:《論語·里仁》:“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西漢孔安國注云:“取怨之道也。”

【譯文】

文中子說:“君子先選擇而后結(jié)交,小人先結(jié)交而后選擇。因此君子少犯過錯,小人多招怨恨,確實(shí)如此??!”

8.42 子曰:“君子不責(zé)人所不及,不強(qiáng)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夫如此,故免。老聃曰:'吾言甚易行,天下不能行①?!旁眨 ?/p>

【注釋】

①吾言甚易行,天下不能行:《老子》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币庠谡f明知君子之道易,而行君子之道難。

【譯文】

文中子說:“君子不會要求他人做力所不及的事,不會強(qiáng)迫他人做不該去做的事,不會逼迫他人做不喜歡的事。只有這樣才能免于災(zāi)禍。老子說:'我的話很容易施行,然而天下人卻無法施行。’的確如此??!”

8.43 仇璋問:“君子有爭乎?”子曰:“見利爭讓,聞義爭為,有不善爭改。”

【譯文】

仇璋問:“君子會有所爭嗎?”文中子說:“遇到利益爭相謙讓,聽聞義舉爭相作為,有過之處爭相改正?!?/p>

8.44 薛收問:“圣人與天地如何①?”子曰:“天生之,地長之,圣人成之②。故天地立而《易》行乎其中矣③。”薛收問《易》。子曰:“天地之中非他也,人也④?!笔胀硕鴩@曰:“乃今知人事修,天地之理得矣?!?/p>

【注釋】

①圣人與天地如何:此句意在就圣人與天地萬物之關(guān)系發(fā)問?!吨芤住で浴罚骸啊段难浴吩唬?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先天而天弗違,后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于鬼神乎?’”

②“天生之”三句:實(shí)模仿西漢陸賈新語·道基》:“傳曰:'天生萬物,以地養(yǎng)之,圣人成之。’”長,長養(yǎng),使生長。成,化成。《周易·恒卦》:“《彖》曰:'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p>

③天地立而《易》行乎其中矣:實(shí)模仿《周易·系辭上》:“天地設(shè)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④人:此指圣人之道。與上文“圣人”對應(yīng)。

【譯文】

薛收問:“圣人與天地萬物存在怎樣的關(guān)系?”文中子說:“天生萬物,地養(yǎng)萬物,圣人化成萬物。因此天地確立準(zhǔn)則而《周易》之道也就運(yùn)行其中了?!毖κ諉枴吨芤住?。文中子說:“天地之中別無他道,唯有圣人之道?!毖κ崭嫱撕蟾袊@道:“今日方知修明人事可得天地之理。”

8.45 子謂收曰:“我未見欲仁好義而不得者也①。如不得,斯無性者也。”

【注釋】

①我未見欲仁好義而不得者也:《論語·述而》:“子曰:'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p>

【譯文】

文中子對薛收說:“我沒見過喜仁好義而無法得到的。如果無法得到,那就是不具備人的善心本性?!?/p>

8.46 子曰:“嚴(yán)子陵釣于湍石①,爾朱榮控勒天下②,故君子不貴得位。”

【注釋】

①嚴(yán)子陵:即嚴(yán)光。見6.42條注。湍石:阮逸注云:“隱釣于七里湍?!?/p>

②爾朱榮:見8.2條注??乩眨赫瓶兀刂?。

【譯文】

文中子說:“嚴(yán)光隱居垂釣于湍石而聲名流傳于世,爾朱榮掌控天下卻災(zāi)禍殃及其身,因此君子不在乎是否身居高位?!?/p>

8.47 子曰:“火炎上而受制于水①,水趨下而得志于火②,故君子不欲多上人③?!?/p>

【注釋】

①火炎上:《尚書·洪范》:“水曰潤下,火曰炎上。”

②水趨下而得志于火:意在說明水流雖然向下流淌,卻能撲滅燃燒上躥的火苗。趨,向。得志,此指發(fā)揮作用。

③君子不欲多上人:《左傳·桓公五年》:“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

【譯文】

文中子說:“火焰上躥而終受制于水,水流向下卻總能撲滅火焰,因此君子不愿凌駕于他人之上。”

8.48 子贊《易》至“山附于地,剝”①,曰:“固其所也,將安之乎?是以君子思以下人②?!?/p>

【注釋】

①山附于地,剝:《周易·剝卦》:“《象》曰:'山附于地,剝。上以厚下安宅?!碧瓶追f達(dá)疏云:“'山附于地,剝’者,山本高峻,今附于地,即是剝落之象,故云'山附于地,剝’也。'上以厚下安宅’者,剝之為義,從下而起,故在上之人,當(dāng)須豐厚于下,安物之居,以防于剝也?!贝颂幰庠诮琛秳冐浴分断蟆罚凳舅宄鞑粫浴秳冐浴分?,隋室基業(yè)將崩,有道君子亦無能為力。

②思以下人:實(shí)模仿《論語·顏淵》:“夫達(dá)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p>

【譯文】

文中子闡明《周易》之道至“山附于地,剝”,說:“本來就是這個道理,我又能怎么辦呢?因此有道君子常思謙恭待人。”

8.49 芮城府君讀《說苑》①,子見之曰:“美哉!兄之志也。于以進(jìn)物,不亦可乎②?”

【注釋】

①芮城府君:見2.53條注。

②于以進(jìn)物,不亦可乎:意在說明除儒家經(jīng)典及文中子之《續(xù)六經(jīng)》外,研讀《說苑》亦能修習(xí)儒家正道。進(jìn)物,《老子》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三國王弼注云:“失無為之事,更以施慧立善道進(jìn)物也?!奔磫适忍齑緲阒疅o為,而以后天之智慧興立善道修明德行。此指修習(xí)儒家正道,與8.35條相印證。

【譯文】

芮城府君讀《說苑》,文中子看到后說:“兄長的志向值得稱道??!以此來修習(xí)儒家正道,不也可以嗎?”

8.50 子之居,常湛如也①,言必恕,動必義,與人款曲以待其會②,故君子樂其道,小人懷其惠③。

【注釋】

①子之居,常湛如也:實(shí)模仿《論語·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闭咳?,《晉書·簡文帝紀(jì)》:“帝少有風(fēng)儀,善容止,留心典籍,不以居處為意,凝塵滿席,湛如也?!奔垂Ь闯练€(wěn)之貌。

②款曲:應(yīng)酬。此指待人接物。會:阮逸注云:“謂理與情會和?!奔创私游餆o不合于情理。

③君子樂其道,小人懷其惠:實(shí)模仿《論語·里仁》:“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譯文】

文中子居家之時,始終保持恭敬沉穩(wěn),說話必定體諒他人,做事必定合乎道義,待人接物無不合乎情理,因此君子欣賞他的修身之道,小人感念他的恩澤佳惠。

8.51 叔恬曰①:“凝于先王之道,行思坐誦②,常若不及③,臨事往來,常若無誨④。道果艱哉!”子曰:“吾亦然也⑤。”叔恬曰:“天下惡直丑正⑥,凝也獨(dú)安之乎?”子悄然作色曰⑦:“'神之聽之,介爾景福⑧。’君子之于道也,死而后已。天不為人怨咨而輟其寒暑⑨,君子不為人之丑惡而輟其正直。然汝不聞《洪范》之言乎?'平康,正直’⑩。夫如是,故全?。今汝屑屑焉?,三德無據(jù)而心未樹也?。無挺、無訐、無固、無抵?,斯之謂'側(cè)僻’'民用僭忒’?,無乃汝乎?”叔恬再拜而出。

【注釋】

①叔恬:即王凝。見1.10條注。

②行思坐誦:“行思”“坐誦”實(shí)為互文,即無論行、坐之時,皆思、誦先王之道。

③不及:《論語·泰伯》:“子曰:'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北彼?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renwu/xingbing/">邢昺疏云:“勤學(xué)汲汲如不及,猶恐失之也。”

④常若無誨:阮逸注云:“若無人教誨我。”

⑤吾亦然也:阮逸注云:“言先王之道非凝能及,答云吾亦然,實(shí)勉之爾。”

⑥惡直丑正:《左傳·昭公二十八年》:“惡直丑正,實(shí)蕃有徒。”唐孔穎達(dá)疏云:“以直為惡,以正為丑,惡直事,丑正道,如此人者,實(shí)蕃多有徒眾。言時世慕善者少,從惡者多?!?/p>

⑦悄然:面露愁容。此指臉色凝重。作色:改變臉色。此指態(tài)度嚴(yán)肅起來。

⑧神之聽之,介爾景福:《詩經(jīng)·小雅·小明》:“神之聽之,介爾景福。”東漢鄭玄注云:“神明聽之,則將助女以大福。”此二句實(shí)借《詩經(jīng)》之言以申斥王凝。景,大。

⑨怨咨:怨恨嗟嘆?!渡袝ぞ馈罚骸跋氖钣?,小民惟日怨咨;冬祁寒,小民亦惟日怨咨。”寒暑:冬夏。此指四季輪回。

⑩平康,正直:《尚書·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qiáng)弗友,剛克;燮友,柔克?!蔽鳚h孔安國注云:“世平安,用正直治之。”此二句意在借《尚書》之言,以強(qiáng)調(diào)正直乃實(shí)現(xiàn)平康必然之法。

?全:阮逸注云:“正直必平康,故全身全道?!?/p>

?屑屑焉:因瑣碎之事而思前想后,心思駁雜而不專一。

?三德:《尚書·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心未樹:即心中尚未樹立正道。

?挺:阮逸注云:“挺然,立不曲貌?!庇摚╦ié):阮逸注云:“斥言也?!钡郑喝钜葑⒃疲骸暗钟|?!奔锤窀癫蝗?。

?側(cè)僻、民用僭(jiàn)忒:阮逸注云:“終《洪范》之詞教之也?!薄渡袝ず榉丁罚骸叭擞脗?cè)頗僻,民用僭忒?!蔽鳚h孔安國注云:“在位不敦平,則下民僭差?!贝硕湟庠谂u王凝不遵正道。側(cè)僻,邪僻,即不端的品行。僭忒,僭越禮制犯上作亂。

【譯文】

叔恬說:“我對于古圣先王之道,無時無刻不在思索誦習(xí),常常唯恐不及,然而在遇事或與人交往時,卻常常好像并未受教。這古圣先王之道果然艱深難學(xué)啊!”文中子說:“我也是這樣。”叔恬說:“天下皆厭惡正直,難道我要獨(dú)自安守正道嗎?”文中子臉色凝重、態(tài)度嚴(yán)肅地說:“'神明主宰一切,佑你獲得洪福?!有薮蟮溃了蓝笠?。上天不會因?yàn)槿藗兊脑购薅V顾募据喕兀硬粫驗(yàn)槿藗兊膮拹憾艞増?jiān)守正道。況且你難道沒聽過《尚書·洪范》的話嗎?'平康,正直’。只有這樣,方能保全自身和大道。如今你思前想后,心中不守三德因而尚未樹立正道。不要剛而無柔、不要言辭刻薄、不要固執(zhí)拘泥、不要格格不入,這些就是《尚書·洪范》所說的'邪僻之行’'民不守禮犯上作亂’,指的不就是你嗎?”王凝再拜告退。

8.52 仇璋進(jìn)曰:“君子思以下人,直在其中歟?”子笑而不答。薛收曰:“君子樂然后笑①,夫子何為不與其進(jìn)也②?”子曰:“唯狂克念,斯非樂乎③?”

【注釋】

①樂然后笑:《論語·憲問》:“夫子時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

②與其進(jìn):《論語·述而》:“子曰:'與其進(jìn)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jìn),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③唯狂克念,斯非樂乎:阮逸注云:“《易》道至深,非璋盡達(dá),然嘉其狂念,故樂然笑之。”唯狂克念,《尚書·多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蔽鳚h孔安國注云:“惟圣人無念于善則為狂人,惟狂人能念于善則為圣人?!蹦?,此指心存善道,一心向善。

【譯文】

仇璋上前問:“君子想著謙恭待人,直道就蘊(yùn)含其中了吧?”文中子笑而不答。薛收問:“君子心中喜悅而后展露笑容,先生為何不稱贊他的進(jìn)步呢?”文中子說:“愚狂之人心存善道,這難道不令人喜悅嗎?”

8.53 子謂仇璋、薛收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①。”

【注釋】

①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尚書·說命中》:“非知之艱,行之惟艱。”西漢孔安國注云:“言知之易,行之難?!?/p>

【譯文】

文中子對仇璋、薛收說:“懂得道理并不難,難的是親自踐行?!?/p>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