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乎每一顆星星》 不愧是“別人家的老師”,這本書寫得真好。 別人家的老師,有豐富的教育經(jīng)驗和教學案例。 家長和孩子發(fā)生了矛盾,“看看別人家老師是怎么做的”。 家長管不住學生玩手機,“看看別人家老師是怎么管的”。 學生對“趁年輕好好讀書”心存疑惑,“看看別人家老師是怎么說的”。 對于“教室加裝監(jiān)控攝像頭”、“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等行業(yè)現(xiàn)狀,“看看別人家老師是怎么看的”…… 面對中學教育中的所有問題,我們總能從這位“別人家的老師”身上找到“參考答案”。 畢竟,作者從教三十余年,始終堅持在一線教學,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案例如山如海?!八街梢怨ビ瘛?,這些經(jīng)驗和案例的意義可想而知。 別人家的老師,對教育理念有著深入思考和深刻理解。 在“教育改革”遍地開花的今天,“別人家的老師”仍能冷靜地提出“當我們追求'高大上’的辦學理念的時候,可能更需要回歸教育的本真,以學生為主體,真正把發(fā)展學生作為教育的中心任務”。 在孩子日漸成為“網(wǎng)紅老師”的流量密碼時,“別人家的老師”仍然堅持“只有當我們尊重規(guī)律、尊重孩子的時候,孩子才會真正從心底說一句:老師好!”。 當“x年級是最關(guān)鍵的一年”甚囂塵上時,“別人家的老師”逆流而上提醒我們:“孩子每個階段的發(fā)展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義,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時刻關(guān)注其航向,助力其發(fā)展。”…… 本書并不是一本系統(tǒng)性的教育理論專著,而是一本教育感悟隨筆集,是作者對教育理念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結(jié)晶。 這份日拱一卒的努力,成就了這位“別人家的老師”。這份持之以恒的成果,也一定能夠成就更多的“別人家的”老師、家長和孩子。 別人家的老師,對教育、對孩子,也有著豐沛而真實的情感。 當女兒遠赴異國求學時,這位“別人家的老師”也和我們一樣:“在那個瞬間,我多么希望她能回頭望一眼,哪怕是一秒鐘的回眸??墒撬龥]有,留給我的,只有越來越遠的背影?!?/p> 在高考前的最后一周,給高三學生打氣時,這位“別人家的老師”也會坦陳:“此時此刻,我多么希望能有人為我們點亮一盞心燈,指點迷津,照亮前行的路。” 回憶自己的老師時,這位“別人家的老師”也和別的學生一樣:“我們之所以想回母??纯?,就是想回去看看當年的恩師,尤其是吳老師。可是他已經(jīng)不在了,我們來晚了”。 當學生和家長發(fā)生矛盾沖突時,這位“別人家的老師”也會和學生共情:“都高二了,十七歲的女孩子,還因為學習問題被爸爸打,不知道這樣會不會給她留下心理陰影?” 別人家的老師,不僅僅是老師,也是父母、也是學生。 正是這種“因為我也有孩子”、“你我皆是擺渡人”的同理共情,讓作者保持著對教育的熱愛,在不斷反思和提高中,逐漸體會到“年輕的時候,初為人師,不懂教育,只知道對學生好;中年之后,才知道教育不僅僅是技術(shù),更是藝術(shù),不僅僅是職業(yè),更是事業(yè),不僅僅是簡單的愛,更是智慧的愛”,逐漸成為了“別人家的老師”。 2 《在乎每一顆星星》 在這位“別人家的老師”筆下,沒有空洞的口號、枯燥的理論,也沒有“爹味”說教、領(lǐng)導指示。 除了幾篇講話稿之外,幾乎每章都從一則小故事起筆,由教育者的思緒切入,引申出更多的敘事、說理和抒情。 借事說理自然流暢,由情入理真摯平實,既不凝滯晦澀,也不矯揉造作。 段落組織間多用段首排比,氣韻不凡,意韻貫通。讀來朗朗上口,思之回味悠長。 作者豐富的經(jīng)驗、深入的思考和充沛的情感,配以這樣平實溫和的文字,真令人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感?!罢婧谩眱蓚€字,實不足以形容其萬一。 如果我是一名老師,讀完這本書,我會像作者一樣提起筆來,從點滴感觸到深入思考,寫到紙面上、鉆進理論中、融到生活里。 剛開始時,也許不會有這樣的文筆和見解,也許能記錄的只有日復一日的工作——恐怕哪行哪業(yè)都逃不開日報周報月報季度總結(jié)半年總結(jié)年終總結(jié)。 如果不把它們當做外部要求、工作負擔,轉(zhuǎn)而從自我提升、自我表達乃至個人品牌和影響力的角度來看待和執(zhí)行,真正做到日有所積月有所累,也許有一天我也能成為“別人家的老師”。 如果我是一名家長,讀完這本書,我會把用作者的教育理念與自己的家庭教育進行對照。 或認同,或反對,甚或不屑一顧,在紙面上的討論中都有可能出現(xiàn)。但不必因此而迫不及待地把這本書碰上神壇或者丟入廢紙簍。 只要在家庭教育中遇到某些事情的時候,能夠自覺不自覺的想到“這本書里講到過”、“這本書里有類似的例子”、“難怪周老師會有這樣的感觸,真是一模一樣啊”,哪怕是“這本書講得就不對,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兒嘛”(這種可能性應該很?。?,那么,這本書就不算白讀,周老師心血就不算白費,“別人家的老師”就算進了“咱們家的門”了。 如果我是一名學生,讀完這本書,我一定會羨慕“別人家的學生”。 羨慕之余,我也會聽從周明老師的教導,少玩手機多讀書,多參與小組討論,堅持不懈克服困難。 我還要從周老師的書中學習寫作技巧:精煉精干的敘事,真摯平實的抒情,理據(jù)充分的議論;無盡的典故,迭出的金句,磅礴的排比,精妙的比喻……雖然這位“別人家的老師”主教歷史,但是改教語文也一定不在話下。 3 《在乎每一顆星星》 歷史和語文,都是傳統(tǒng)的文科。文科生的科學嚴謹性總叫人忍不住吐槽一番。 書中有些論證邏輯問題,姑且當做不同視角和思路下的見仁見智,按下不表。引用的某些論據(jù)、材料,實在讓我不吐不快。 自己拔掉羽毛、喙和指甲,五個月不吃不喝等待重生的老鷹的故事,早已被辟謠:這就是一個意x/讀x/故x會風格的段子,毫不尊重客觀事實和自然規(guī)律。 “羅馬帝國征服世界,博訥征服羅馬帝國”也從未出現(xiàn)在莎士比亞的劇本中,只是網(wǎng)上在介紹博訥(或譯波恩)時托名莎翁編的“廣告詞”。還有其它,恕不贅述。 讓孩子們在寫考場作文時編造故事賺取分數(shù),尚不免“教人弄虛作假”之譏。在課堂和書籍中,堂而皇之廣而告之地,把道理建立在這種經(jīng)不起推敲的捏造的故事之上,難道就值得提倡和推廣了嗎? 這不僅會令預期的教育效果打上一個折扣(“反正怎么編都是你有理,隨便你說去吧!”),也可能會把學生引入歧途(“為了達成自己的目的,信口開河瞎編故事又何妨?”),還會消耗教育者在學生心目中的信任度(“老師也不過是個瞎編亂造的人??!”)。得失之間,應當慎重! 雖然作者坦陳“學文科的我,不知道視頻所說的內(nèi)容(注:視頻內(nèi)容即《鷹的重生》)是否符合生物學規(guī)律”,但這話恐怕有點敷衍塞責。 在信息技術(shù)、人工智能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的今天,做一些初步的查證并不困難。對于教育這樣一個責任重大的、不可逆轉(zhuǎn)的、應當“抓住時機、講究技巧”的重要事業(yè)來說,對于秉持尊重規(guī)律、尊重孩子、以身為鏡等教育理念的教育者來說,科學方法、科學精神也應該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技能和素養(yǎng)。 理科生就是這么死心眼、愛較真。拋開這些白璧微瑕的問題,總攬全書,作為死心眼、愛較真的理科生,我也不能不由衷地說一句: 不愧是“別人家的老師”,這本書寫得真好。 4 《在乎每一顆星星》 最后,周老師的公眾號是“歷史的清晨”。關(guān)注不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