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年年雪里——宋代詠雪題材繪畫藝術(shù)展

 弘雅書房 2024-11-26 發(fā)布于美國

前言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fēng)勢,故應(yīng)難看梅花。

——李清照 《清平樂·年年雪里》

這是一首詠梅的詞作,出自李清照晚年之手,同時也是詞人對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的帶有總結(jié)性的追憶。初讀此詞,我便聯(lián)想到了宋代詠雪題材的繪畫。在上一期《我寄人間雪滿頭——中國歷代詠雪詩畫藝術(shù)展》中,我詳細介紹了歷代的詠雪詩與詠雪題材繪畫,但總覺得在介紹宋代詠雪繪畫時有所不足。原因在于文章主要聚焦于文人詠雪題材繪畫,且所展示的作品大多為南宋文人所作,因此詠雪繪畫從紀實描繪到文人畫的轉(zhuǎn)變過程被略過。

然而,詠雪繪畫的黃金時期實際上是在北宋。這一時期,一方面得益于都城開封的特殊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詠雪詩的繁榮,從而推動了詠雪繪畫的發(fā)展。本次展覽旨在詳細介紹宋代詠雪題材繪畫,探討詠雪題材繪畫如何從紀實性的描述逐漸演變?yōu)橄槿痤}材,以及如何進一步從祥瑞繪畫中脫穎而出,受到文人的青睞。同時,展覽還將展示雪意象的演變及其對繪畫技法所產(chǎn)生的影響。

模塊一:積雪浮云端

雪景山水畫的起源可追溯至描繪四時山水畫,而詠雪主題通常分為描繪冬日雪景和春日融雪的畫作。在詩詞藝術(shù)的發(fā)展歷程中,寒林與詠雪往往被視為獨立的題材。然而,在早期詠雪題材的繪畫作品中,這兩種題材的界限并不總是那么清晰。

自魏晉時期起,雪景畫開始興起,至唐代達到鼎盛,而到了宋代,雪景畫已經(jīng)發(fā)展得相當(dāng)成熟。盡管最早的雪景畫作僅見于文獻記載,如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提到顧愷之的《雪霽望五老峰圖》,從畫名可以推斷這是一幅描繪雪山的作品。到了唐代,雪景畫的創(chuàng)作涌現(xiàn)出許多杰出的藝術(shù)家,包括楊升的《蓬萊風(fēng)雪圖》、李思訓(xùn)的《京畿瑞雪圖》和王維的《萬山積雪圖卷》等。五代時期,雪景畫同樣繁榮,巨然的《雪圖軸》、徐熙的《瑞雪圖頁》和胡虔的《番部雪圍圖卷》等作品便是例證。

因此,到了宋代,雪景畫在技法和題材選擇上都達到了高度成熟。那么,與前朝相比,宋代的雪景畫究竟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名稱:京畿瑞雪圖

作者: 李思訓(xùn)

大小:42.7cm x 45.2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作品類型:中國繪畫

收藏機構(gòu):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唐代

名稱:雪澗盤車圖

作者: 佚名(宋)

大?。?3.5cmx21.7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將這兩幅畫作并置,我們能夠清晰地識別出唐宋時期雪景畫作的顯著差異。首先,唐代的雪景畫作往往從其標題中便能體現(xiàn)出來,這些作品常被賦予“瑞雪”之名,這一傳統(tǒng)在宋代的院體雪景畫中也得到了繼承。其次,唐代的雪景畫作,無論是冊頁還是扇面,通常都采用全景山水的構(gòu)圖方式,意在展現(xiàn)山川的全貌。相比之下,宋代的雪景畫,特別是南宋的小品山水畫,更注重描繪人物與自然景觀相結(jié)合的場景。這種表現(xiàn)手法賦予了宋代雪景畫極強的故事性,并使得宋代畫家極其擅長通過故事將畫意延展至畫外。

《雪澗盤車圖》便是如此,此圖描繪了旅人與牛車隊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行進的景象。畫作巧妙地利用了初冬時節(jié)雪后山景的蕭瑟氛圍,通過在山體上大面積留白的手法,營造出情景交融的效果,引人遐想,仿佛畫外還有無限的意境。

名稱:寒巖積雪圖軸

作者: 燕肅

大?。罕痉?36.3×64cm;詩塘29.2×64.2cm

材質(zhì):紙本墨筆

收藏機構(gòu):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名稱:蓬萊飛雪圖

作者: 楊升

大小:75cmx68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唐代

即便在宋代的全景山水畫中,這種手法也得到了廣泛應(yīng)用,將原本山水畫中的點景人物轉(zhuǎn)變?yōu)楫嬅姹磉_的關(guān)鍵元素。燕肅的《寒巖積雪圖》正是一個典型例證,其山體的描繪手法類似于唐代楊升在《蓬萊飛雪圖》中所展現(xiàn)的沒骨山水風(fēng)格,筆觸細膩,少用皴法,主要以水墨渲染江天之景。通過巧妙的留白,展現(xiàn)了雪山的壯麗景象。

《蓬萊飛雪圖》中的高士

《蓬萊飛雪圖》中的過橋高士

《蓬萊飛雪圖》中的臥窗高士

在唐代畫家楊升的杰作《蓬萊飛雪圖》中,盡管畫面中也點綴了人物,并蘊含了一定的故事性,畫中的高士之間也展現(xiàn)了互動。通過描繪過橋高士蜷曲的身體,生動地傳達了寒冷的天氣,同時,通過二人的相互遙望,巧妙地增添了幾分趣味。然而,正是這種表現(xiàn)手法,使得人物與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拉開了人物與山(自然)之間的距離。

《寒巖積雪圖》的“之”字形構(gòu)圖

《寒巖積雪圖》的近景茅屋與人物

《寒巖積雪圖》的水邊的小舟

《寒巖積雪圖》的過橋高士與仆從

《寒巖積雪圖》的遠處山腳的茅屋建筑群

燕肅的《寒巖積雪圖》巧妙地運用了“之”字形構(gòu)圖來布局山體,借助溪流、點綴的人物、建筑和船只等元素,逐步引導(dǎo)觀賞者的視線深入至畫面后方的山峰。宋代畫家通過這種布局手法,既拓展了畫面的空間感,又巧妙地緩和了主峰所帶有的莊嚴氣氛。(山水中本來的皇權(quán)喻味。)

名稱:蘆汀密雪圖卷

作者: 梁師閔

創(chuàng)作時間:北宋

大?。?6.6×145.8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宋代的雪景山水畫相較于前朝顯得更為平和,這種平和在很大程度上與宋朝文官系統(tǒng)的發(fā)展緊密相關(guān)。與魏晉南北朝時期貴族主導(dǎo)的審美以及唐代宏偉壯麗的包容美不同,文官系統(tǒng)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響,并孕育出獨特的“平淡”美學(xué)。這種“平淡”美學(xué)體現(xiàn)了對自然的極致追求,例如理學(xué)中的“格物致知”理念,使得雪景山水畫轉(zhuǎn)變?yōu)橐环N富有詩意、生活氣息和文人情感的紀實藝術(shù)。

正如《蘆汀密雪圖》生動描繪的那樣,嚴冬時節(jié)沙渚平川,坡石和竹枝被白雪覆蓋,干枯的蘆草在陰沉晦暗的背景下若隱若現(xiàn)。在這份清寂之中,一池湖水尚未結(jié)冰,兩只鸂鶒(音xī chì)(有學(xué)者認為是赤麻鴨)在沙洲上相互依偎,一對鴛鴦在寒波中游水嬉戲。這幅畫作中的荒寒景色與生動的生物活動形成了鮮明對比,充滿了詩意,是山水與花鳥畫風(fēng)融合的湖天小景佳作。正如元代趙巖在畫后題詩:“江天雪意暮蕭蕭,望外寒沙半落潮。鸂鶒雙眠看畫里,瀟湘極目夢魂遙?!碑嬛星〉塾}的“鴛鴦兩兩相隨逐,不為嚴寒異故心”詩句,更是直接揭示了這幅畫作寄寓游心的主題。

名稱:瀟湘八景-江天暮雪圖卷

作者: 牧溪

創(chuàng)作時間:南宋

大?。?9.5X94.5cm

材質(zhì):紙本水墨

藝術(shù)時期:宋代

自然,這種紀實性會隨著創(chuàng)作者不同的心態(tài)和審美觀而有所變化。例如,南宋畫僧所繪制的《江天暮雪圖》以淡雅的筆墨描繪出一幅寧靜的雪景,山川、云霧、飛雪,皆以最簡約的筆觸呈現(xiàn),卻蘊含著無盡的詩意與哲思。畫作仿佛是一首無聲的詩,引領(lǐng)觀者進入一個靜謐的禪意世界。在這份靜謐中,觀者的心靈得以沉淀,與畫中之景共鳴,感受到那份超脫塵世的寧靜與和諧。

名稱:湖鄉(xiāng)雪捕圖卷

作者: 趙令穰

創(chuàng)作時間:北宋

大?。罕痉?25.9x161.7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趙令穰的《湖鄉(xiāng)雪捕圖》卻是描繪極具生活氣息的景象,春雪消融,漁夫們身著輕薄的衣裳,駕舟于湖上捕魚。岸邊,漁家正忙碌地準備著食物,而湖中央,兩兩搭檔的漁夫們,一個撒網(wǎng),一個搖櫓,共同勞作。湖中的野鴨被驚擾,振翅高飛,為這幅寧靜的湖鄉(xiāng)雪捕圖增添了幾分生氣。

通過觀察上述幾幅宋代雪景畫作,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作品通常描繪的是山水或田園風(fēng)光,它們多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自然描繪。這些畫作的風(fēng)格多樣,與畫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緊密相關(guān)。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雪澗盤車圖》。這幅畫可能是宋代獨有的“諜畫”,即具有軍事用途的記錄和描繪作品。諜畫的特點在于其寫實性,它們詳細標記了重要的山道,并且通常不署名。

模塊二:盡道豐年瑞

瑞雪主題的繪畫作品同樣蘊含著濃厚的創(chuàng)作意念。在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穩(wěn)定是國家繁榮的根基,而一場瑞雪往往預(yù)示著即將到來的豐收。雪景主題繪畫的起源很可能與人們對瑞雪的渴望密切相關(guān),甚至可以說,瑞雪已經(jīng)演變成一種信仰。為了呼應(yīng)這種信仰,瑞雪主題的繪畫應(yīng)運而生。目前所知最早的瑞雪主題繪畫作品出自唐代,當(dāng)時的官方雪景畫作也主要以瑞雪為題材。

這類繪畫作品要么直接以“瑞雪”命名,要么以描繪帶雪的花鳥或?qū)m殿為主。

名稱:上林瑞雪圖軸

作者: 佚名(宋)

大?。?1.9x42.1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名稱:京畿瑞雪圖

作者: 李思訓(xùn)

大小:42.7cm x 45.2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唐代

《上林瑞雪圖軸》是一幅以“宮殿”和山巒為主題的典型瑞雪圖。將其與唐代李思訓(xùn)的《京畿瑞雪圖》進行比較,從視覺角度觀察,兩者之間似乎沒有顯著差異。因此,有人質(zhì)疑《京畿瑞雪圖》可能是南宋時期的偽作。然而,《京畿瑞雪圖》在描繪山石和人物的手法上顯得有些落后,與宋代院體畫的風(fēng)格并不相符,這使得人們傾向于認為它出自唐代畫家之手。如果將此畫視為南宋時期的民間畫家所作,那手法上的滯后性也能得到解釋。但從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宋代民間對“瑞雪”信仰的重視程度極高。

名稱:雪禽圖團扇頁

作者: 崔白(傳)

大?。?3.5x22.2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耶魯大學(xué)美術(shù)館

藝術(shù)時期:宋代

這種信仰亦反哺了官方瑞雪題材繪畫的發(fā)展,《雪禽圖團扇頁》便是這一例的體現(xiàn)。畫中描繪了河岸邊的樹桿折斷,一旁的雜草葉片已枯黃,藤桿上覆蓋著一層薄雪,一只灰背白肚的鳥兒立于細藤上,尾翎修長,扭頭尖喙咬住羽毛,半瞇的眼睛似乎在沉睡中。

《雪禽圖團扇頁》藤桿上“初融的雪”

畫作中最為精妙之處在于對藤桿上“初融的雪”的細膩描繪。在北宋時期的雪景畫作中,通常采用四種手法來表現(xiàn)雪景。首先是“知白守黑”法,即通過巧妙留白來暗示雪的存在。其次是“鋪粉法”,這也是雪景山水畫中極為普遍的表現(xiàn)技巧。郭熙在其著作《林泉高致》中提到,通過層層暈染白粉,可以營造出具有立體感的雪的形態(tài)。第三種手法是“點粉法”,即直接用筆蘸取白粉勾勒出雪的輪廓。第四種是“彈粉法”,這種手法形式多樣,包括先涂上一層粉,然后用嘴吹出云狀或雪狀效果,或者用一支筆沾上白粉,再用另一支筆敲擊它,讓粉末自然地灑落在畫面上。

在本畫中,畫家似乎采用了鋪粉法與點粉法的結(jié)合,或者是鋪粉法與彈粉法的結(jié)合。不同之處在于,畫家用水稀釋了白粉,通過層層暈染來構(gòu)建雪的質(zhì)感,隨后運用點粉法來突出雪的亮部。

名稱:雪景寒禽圖頁

作者: 王定國

創(chuàng)作時間:北宋

大?。?4.3x26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雪景寒禽圖》中的雪

《雪景寒禽圖》顯然采用了彈粉法,使得枝葉上的雪宛如輕柔的棉絮,蓬松地覆蓋在上面。

名稱:雪蘆雙雁圖軸

作者: 佚名(宋)

大?。?74.6x99.5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收藏機構(gòu):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顯然,宋代畫家對白色顏料的運用已臻至完美境界。以《雪蘆雙雁圖》為例,畫中描繪了一對白天鵝棲息在雪中蘆葦叢生的水邊,一只天鵝閉目養(yǎng)神,悠然自得地整理著羽毛,而另一只則伸長脖子,凝視著遠方飛翔的翠鳥。在這動靜相宜的場景中,畫家巧妙地延伸了畫面的意境。河岸沒有明顯的筆觸痕跡,枯萎的蘆葦被雪覆蓋,營造出一種冬日的凄涼氛圍。畫家對天鵝的外形進行了精確的勾勒,細致地描繪了從頭頸到肩羽、小覆羽、背部及大覆羽、翼帶、飛羽、尾羽等各個部位的形狀、比例和層次,色彩濃郁而造型優(yōu)雅寫實,神情栩栩如生,展現(xiàn)了畫家對自然深入觀察的寫實技巧,達到了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效果。這幅畫的風(fēng)格特別體現(xiàn)了南宋時期細膩精巧的韻味,是南宋花鳥畫中的杰作。

《雪蘆雙雁圖》中蘆葦上的雪

《雪蘆雙雁圖》中的鵝毛

在這幅畫作中,雪景與鵝毛均以白色顏料精心繪制。我們可以辨識出兩種不同的繪畫技法:一種是彈粉法,它生動地捕捉了雪后蘆葦葉上殘留的絮狀雪花;另一種則是通過知白守黑的手法,巧妙地利用白色顏料與絹本底色的對比,勾勒出鵝毛的層次感。藝術(shù)家不僅細致地描繪了鵝毛之間的層次差異,甚至鵝毛尖端的分叉細節(jié)也得到了精細的刻畫。

這幅作品一方面展現(xiàn)了宋人在理學(xué)影響下對自然事物觀察的細膩入微,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們對瑞雪的熱切期盼。

模塊三:獨釣寒江雪

在先前的討論中,筆者詳細說明了宋代雪景畫的兩大主要功能:一是作為現(xiàn)實記錄的描繪,二是作為對瑞雪信仰的寄托。實際上,宋代雪景畫的繁榮發(fā)展主要歸功于文人的積極推動。一方面,隨著文人地位的提升,文人畫逐漸成為主流;另一方面,由于雪景畫深受詠雪詩賦的影響,文人更迫切地希望通過雪景畫來表達個人情感和傳遞思想觀念。

這種表達方式在北宋的雪景畫中體現(xiàn)為一種平淡而天真的美感,而到了南宋時期,雪景畫則更多地融入了隱逸、蕭瑟和孤獨的情緒。

名稱:雪梅圖卷

作者: 揚無咎

創(chuàng)作時間:北宋

大?。?7.1x144.6cm

材質(zhì):絹本墨筆

收藏機構(gòu):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梅花,自古以來便是文人墨客在冬日里頻繁歌詠的主題,正如南宋詩人陸游在《卜算子·詠梅》中所描繪:“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fēng)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痹隗A站旁的斷橋邊,梅花孤零零地綻放,似乎無人問津。隨著夜幕的降臨,梅花在風(fēng)雨的侵襲下顯得更加凄涼。梅花并不刻意去爭奪春天的寵愛,對其他花卉的嫉妒和排斥視若無睹。即便凋謝后化為泥土,碾成塵埃,它依舊保持著那不變的芬芳。

文人雅士常以梅花自比,以此來象征自己的高潔品格。南宋時期,許多文人因家國殘缺,報國無門而憤懣。然而,在冬日里目睹那傲然挺立、在雪中綻放的梅花,他們心中的憤懣與不平也逐漸得以平息。

名稱:雪岸寒鴉圖

作者: 李安忠

大?。?95x118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藝術(shù)時期:南宋

“北望燕云,無盡的天際線延伸至遠方;大江東去,流水悠悠,永無止境。夕陽余暉中,寒鴉在天邊飛翔,目光所及,東西四百州盡收眼底?!蹦纤卧娙送粼磕曋嫔线h去的寒鴉,靈感迸發(fā),遂作《湖州歌·其六》。他遙望北方,白云綿延,無邊無際;江水滾滾,東流不息。夕陽緩緩下沉,一群歸巢的寒鴉劃過天際,目光穿越四極,尋覓著故園神州的蹤跡。

因此,在南宋時期,寒鴉歸巢圖廣為流傳,它不僅是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更是對國土喪失的無奈與哀愁的象征。畫家們通過描繪寒鴉歸巢的景象,傳達了對北方失土的深切思念和對故鄉(xiāng)的無限眷戀。在那個時代,由于北方大片土地被金朝侵占,許多文人墨客在其作品中表達了對失土的哀思,寒鴉歸巢圖成為了他們情感的寄托。這些作品不僅映射了當(dāng)時社會的動蕩和人民的苦難,也體現(xiàn)了文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guān)懷。

名稱:雪山行旅圖扇頁

作者: 梁楷

創(chuàng)作時間:南宋

大?。?4.3x25.7cm

材質(zhì):絹本水墨

收藏機構(gòu): 弗利爾美術(shù)館

藝術(shù)時期:宋代

《雪山行旅圖》中的旅人

名稱:雪棧行騎圖頁

作者: 梁楷

大小:23.5cmx24.1cm

材質(zhì):絹本墨筆

收藏機構(gòu): 北京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宋代

《雪棧行騎圖》中匆匆趕路的旅人

隨著北宋的覆滅,大量民眾開始從北方遷徙至南方。在這些遷徙者中,許多人將再也無法目睹北方的雪景。白居易的詩句“夜深知雪重,時聞?wù)壑衤暋痹谶@一刻似乎獲得了新的內(nèi)涵。這場雪仿佛成了故土贈予即將遠行者們最后的告別禮物。這或許解釋了為何在南宋時期的雪山行旅圖中,畫中的人物常常駐足,即便忍受著刺骨的寒冷,也要回望一眼那熟悉的家鄉(xiāng)之雪。

名稱:雪江圖軸

作者: 李唐

大?。?02×47.3cm

材質(zhì):絹本墨筆

收藏機構(gòu): 臺北故宮博物院

藝術(shù)時期:南宋

《雪江圖》中的客棧

南宋建立后,北方遷徙的民眾重新開始了他們的生活。由于南宋的山水無法再承載宏偉的全景山水畫,因此更具生活氣息的小品山水畫開始流行?;蛘呖梢哉f,全景山水畫中的山川變得更加低矮綿延,山中的居民也顯得更加生動。李唐的《雪江圖》生動地描繪了江邊的客棧,旅人們渡江后在此歇息。熱情的店小二引領(lǐng)著客人,店內(nèi)充滿了喧鬧聲。即便是在雪天,四面透風(fēng)的茅草屋內(nèi),人們依舊熱鬧非凡。休息充分的客人帶著隨從,騎著毛驢繼續(xù)他們的旅程。盡管是冬季,江面上仍有漁夫在捕魚。在山的另一側(cè),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那里仿佛是北方移民心中想象的另一個大宋王朝的都城——臨安。

名稱:梅下讀書圖

作者: 夏圭

大?。?9.5cm×22cm

材質(zhì):絹本設(shè)色

藝術(shù)時期:宋代

無人知曉那位漁夫的真實身份,人們僅將他視作一位普通的捕魚者,卻不知他自幼飽讀詩書,懷揣著報效國家的壯志。如今,他隨著江流漂泊不定,偶爾撒網(wǎng)捕魚,有時則在深夜挑燈苦讀,或靜坐船頭,手持釣竿,凝視著岸邊梅花的倒影在水面上搖曳,沉思著自己的一生。突如其來,一場大雪覆蓋了四周,坐在船頭的文人低吟著:“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p>

結(jié)語

“年年雪里”,似乎每年都有那么一場令人難以忘懷的雪。宋人將雪視為吉祥的象征,它代表著豐收。然而,在國家分崩離析的時刻,一場瑞雪似乎試圖挽留那些被迫離開家園的人們。當(dāng)人們再次拿起筆,勾勒那場大雪的景象時,他們心中涌現(xiàn)的不僅僅是對雪的頌揚,更多的是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雪,成為了他們心中一個無法抹去的印記,既美麗又充滿憂愁。

在宋代,雪景繪畫和詠雪詩詞的創(chuàng)作達到了一個高峰。藝術(shù)家們不僅在技法上追求精進,更在情感表達上力求深刻。他們通過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色彩,將雪的純潔與冷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同時也將個人的情感與時代背景巧妙地融入作品之中。這種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深度,使得宋代的雪景作品不僅成為了視覺上的享受,更是情感與思想的載體,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風(fēng)貌和人們的心境。


[ 文/編  《弘雅書房》  

編輯部:彥青 ]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