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橫街直路 | 武昌“游樂大街”——民主街

 人文武漢 2024-12-14 發(fā)布于湖北
清末,美國旅行家威廉·埃德加·蓋洛曾多次游覽考察武昌城的蛇山、長街和民主路及曇華林街區(qū),在他著的《中國十八省府·武昌》中寫道:“在蛇山西端一個叫花山的地方,有一座漂亮的三層塔(指勝像寶塔),讓我們想起西藏的圣骨冢。城市現(xiàn)代脊柱(指蛇山)的北面,有一條東西向的大街,街上有700多家店鋪,堪稱武昌的百老匯。”

百老匯原本是美國紐約的一條大街,其歷史可追溯到19世紀的初期,是聞名世界的戲劇、藝術(shù)和娛樂業(yè)的活動中心。在武昌舊城,民主路這條大街亦是全城的娛樂場所、演出場所和游樂場所,其繁華和鬧市的場面不亞于美國的百老匯。

民國中期的1935年,民主路叫胡林翼路

民主路位于蛇山之北,東西走向,西起漢陽門江邊,東接中南路北段,全長4122米。該路為古城武昌交通干道。漢陽門有輪渡可到漢陽、漢口,在司門口與長街(今解放路)交叉,南可到解放橋,北可到中山路。在胭脂路與武昌路相交,南可到閱馬場,北可到湖北中醫(yī)藥大學(xué)。在小東門與中山路相交,南可到大東門,北可到積玉橋,武黃鐵路從小東門跨線橋通過。

民國中期的1935年,民主路叫胡林翼路,再往前溯,該路則為四條路,且各有路名,漢陽門江邊到司門口一段,名為漢陽門正街;司門口到橫街頭一段,名為察院坡;橫街頭到胭脂路,名為撫院街;胭脂路口到民主路482號(結(jié)核病防治所),名為龍神廟街。1935年將上述四條街串通擴建,命名為胡林翼路。

胡林翼在清末曾任湖北巡撫,因他是鎮(zhèn)壓太平天國的劊子手,新中國成立后將胡林翼路改名為民主路。該路處武昌城中部,沿蛇山北麓東西延伸。歷史上它是唯一貫通武昌水陸兩個城門(漢陽門到忠孝門)的大街,因而是武昌的鬧市中心。

自宋代起,蛇山北即民主路及往北一帶是密集的萬家民房,書院也大多聚集于此,南來北往的人,摩肩接踵。古黃鶴樓在漢陽門西面,游人如織,因此漢陽門正街亦是一條最繁華的街道。

在司門口與解放路十字交叉處是宋代岳飛的鄂王府,明代為布政使司衙門,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第一次占據(jù)武昌城時,成為楊秀清的東王府,后為著名的私人花園“憩園”。清武昌政府曾在漢陽門內(nèi)(今民主路小學(xué)西側(cè))。清末察院坡一段,新舊書業(yè)在此集中,形成三鎮(zhèn)最早的文化街。
 

民國時期武昌 

民主路是武昌歷史上第一條現(xiàn)代大馬路。20世紀20年代初,武昌城墻坍塌多處,缺口處也成為“通道”。在武昌城所有10個城門中,漢陽門是最低矮的,但過往行人最多,城西的居民都要經(jīng)漢陽門去江邊挑水。行人(過往武昌、漢口、漢陽乘船上下的人居多)、人力車、挑夫在城門洞里爭相奪路,擁擠不堪。門洞內(nèi)長年泥水淤積,如水田一般,過往人叫苦不迭。

1925年石瑛(字蘅青)任武昌大學(xué)校長時,邀請吳稚暉、胡適、馬寅初等來校講學(xué),經(jīng)過漢陽門時極不方便。吳稚暉提著衣襟和褲腳走過漢陽門時笑道:“蘅青,為何叫我鉆'狗洞’?”但是拆除這個“狗洞”卻并不容易。

早在1919年,湖北省議員有62人提出拆武昌城墻的議案,理由是為了城市建設(shè)和經(jīng)濟發(fā)展。此議案遭到許多人反對,自那時起,拆與不拆的爭議一直持續(xù)不斷。1926年10月,湖北省政務(wù)委員會終于作出了拆除武昌城垣的決定,拆后要修建包括漢陽門在內(nèi)的8條進出城區(qū)的道路。但拆除漢陽門,修建漢陽門大馬路,拆遷工作遇到了麻煩。

居民們篤信風(fēng)水,不愿意拆遷。身為省建設(shè)廳廳長石瑛親自出馬,挨家挨戶動員居民們拆遷。他向居民們說:大家相信風(fēng)水,這是從老輩人那里傳下來的,也沒有什么對錯可說的。我要說的是,所謂“風(fēng)水寶地”,能自己長出稻米來嗎?所謂風(fēng)水好的店鋪,不用心經(jīng)營就能發(fā)財嗎?糠能變成米嗎?還是得靠人用心操持。等大馬路修好了,人氣旺了,你們的生意就好做了。如果講風(fēng)水,這才是你們的好風(fēng)水。

這番話讓人們眉開眼笑,特別是大家知道他是省建設(shè)廳廳長“石老頭子”(亦是湖北三怪之一)之后,更為感動,拆遷的居民們都很快地搬了家。石瑛主持修建了這條武昌歷史上的第一條現(xiàn)代大馬路,它仍是去碼頭出城西去的必經(jīng)之路,一條依然繁華之路,一條鬧市游樂之路。

民主路一帶是武昌著名的娛樂場所。美國旅行家蓋洛把縱貫該街旁的蛇山稱為“花山”,亦是指以漢陽門臨江黃鵠磯頭上的黃鶴樓為圓心的一帶,是一處渾然天成的游覽娛樂場所。其時的黃鶴樓雖自光緒十年(1884年)被火毀,僅存遺址,但勝像寶塔、涌月臺、呂祖閣、禹碑亭、古碑廊等名勝古跡仍存,黃鶴樓遺址亦是人們登高游覽的勝地和大眾休閑活動的好場所。

那時黃鶴樓舊址上及附近的空場上有三多:民間藝人多、打卦算命的多、小吃攤點多。由于民間藝人匯集,茶社茶館應(yīng)運而生,最著名的有品江茶樓、黃鶴樓茶社、象棋茶棚等。這里成為名符其實的民間文藝陣地,被稱為“民眾娛樂宮”。

民主路一帶是民間文藝演出的“熱鬧窩子”。自唐代以來,歷代名人來此地登臨游覽,行吟作歌。李白有“黃鶴樓中吹玉笛”,劉禹錫有“商聲五音隨指發(fā)”,鄭東華(清末江夏官員)有“轟轟烈烈漢陽門”“黃會館,聽瑤琴”“何方歌舞鬧盈盈”等詩句。反映了吹、奏、彈、舞,歌舞升平的場景。

民初 勝像寶塔

在黃鶴樓四周的空場上,許多藝人在這里“撂地”獻藝,掙錢謀生,演出的種類有湖北評書、小曲、漁鼓、三棒鼓、相聲、戲劇、武術(shù)、雜耍、棋弈等。

提起棋弈,自古流傳著一段有趣的傳說。相傳古時很多人喜歡到黃鶴樓周邊一帶下棋,一位弈棋手便在這里開了一家弈棋齋。齋主棋術(shù)不錯,但傲氣十足。一日,有老漢牽著一頭毛驢到齋屋來,要與齋主對弈。齋主見是一鄉(xiāng)下打扮的老頭,便有些不快,揮手讓他走開,豈料老者執(zhí)意要與齋主比輸贏,齋主敲著棋子道:“你要真想下,也可以,我輸了給你五兩銀子,要是你輸了呢?”老漢道:“就依了你,我輸了便把毛驢給你如何?”齋主點頭同意,又說:“我的弈棋齋有個規(guī)矩,南來的我讓車,北來的我讓馬,聽口音你是北方人,就讓你一馬吧?!?/span>

說罷二人楚河漢界殺將起來,不到二十回合,老漢亂了套,輸了棋,于是道聲“領(lǐng)教”便留下毛驢走了。不料次日老漢又來了,肩上還多了條褡鏈,對齋主笑道:“昨日蒙教,今天我又拿來了50貫錢,還想下一盤。輸了我把錢留下,贏了我牽毛驢走。”齋主又點頭同意,準備讓馬,老漢卻說:“不必了,輸要輸?shù)霉獠省!彪p方遂擺子對弈。

又是二十個回合,齋主便敗下陣來。老漢道:“昨日我有事,騎驢不方便,謝謝你給我驢飲水喂料?!闭f罷騎驢飄然而去。齋主半天才回過神來,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也不夸??诹?。

這里聲名遠播,外地民間藝人也紛至沓來,主要有耍猴藝人、皮影木偶戲、拆字打卦等,夾雜其間。算命先生為招徠生意的樂器和器具達十來種。各類特色演藝的內(nèi)容,主要是歷史故事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和事,由于通俗易懂,形式貼近觀眾,觀賞性和娛樂性強,到此觀光者從早到晚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被武漢人稱為“熱鬧窩子”。

民主路一帶是武昌古城文化服務(wù)之街。察院坡(司門口到橫街頭)是舊武漢的三條文化街之一(另兩條街為漢口的交通路和華商街),美國旅行家蓋洛說這里有“700多家店鋪”,足以說明民主街文化服務(wù)業(yè)的繁盛。

據(jù)歷史文獻記載,明清兩代的湖北巡撫、藩署、鹽署、武昌府衙及藩照廳、藩經(jīng)廳、藩庫廳等都設(shè)在這一帶,鄂地官員進城、京城官員來鄂,大都經(jīng)過這里,送往迎來,都要應(yīng)酬交際,自然帶火了這里的商機,司門口、斗級營一帶酒樓、茶館、店鋪(禮品、煙酒)、旅館、澡堂、戲院等鋪滿整條街道。橫街頭至察院坡一帶,是聞名的文化街,僅書店鼎盛時達32處。

利群書社舊址。王炎生攝

1920年2月1日,惲代英在橫街頭18號創(chuàng)辦“利群書社”,在介紹新文化、傳播馬克思主義、喚醒民眾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進步作用。蛇山上的南樓、黃鶴樓茶園(劇院的前身、辛亥革命后稱共和大舞臺,即黃鶴樓劇場)成為宦官們游宴娛樂之所和藝人展示戲曲藝術(shù)的據(jù)點。

到了清末,司門口又形成了:北面的戶部巷小吃店;東面的青龍巷扎彩店(專供娶親迎新之用的花轎、嗩吶、銅管洋號樂器等);西面鼓樓洞附近的翠豐巷、新街古玩珠寶市場;南面的橫街頭文化街,商機火爆,逛游者如織,據(jù)說曾與北京的琉璃廠齊名。

清末科舉未廢時,城內(nèi)設(shè)有舉行全省鄉(xiāng)試的貢院,為適應(yīng)考生的需求和那些進士出身官員的文化消費的需要,加上武昌古城書院及新學(xué)堂的興辦,給古舊書業(yè)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因此聚集了眾多經(jīng)營古舊書刊、文獻典籍、文房四寶、傳統(tǒng)書畫、碑帖尺牘、歷史年畫及古玩的店鋪,最盛時達30余家。最著名的是亞新地學(xué)社,該社編印的地圖,行銷海內(nèi)外。有的書店出售評彈鼓詞、戲曲唱本、繡像小說,最受藝人們的青睞,成為他們獻藝的腳本和再創(chuàng)作的重要參考依據(jù),儼然是一個文化購物中心。

還有街東段的殯葬用品店鋪等,亦形成規(guī)模經(jīng)營。凡此種種,均凸顯了鮮明的文化服務(wù)特色。

新中國成立后,民主路依然古風(fēng)彌漫,文化氛圍濃烈,特別是黃鶴樓故址武漢長江大橋武昌橋頭堡沿江地區(qū)和大橋紀念碑一帶,每天各類戲劇、藝術(shù)演藝班子圈地演出,專業(yè)劇團演員和戲曲文藝愛好者競相表演??磻蚵牳璧挠^眾少則千余人,多則二千余人,加上沿江數(shù)十家固定的歌廳場所,可以說不減當年武昌舊城“百老匯”之風(fēng)貌。
 

打撈江城記憶  鉤沉三鎮(zhèn)往事  

民初·武昌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勿侵犯知識產(chǎn)權(quán)!



  掃描二維碼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