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里描寫項羽不善于用人,有一個細節(jié):“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闭f他不愿意給人封官,把官印放在手里像盤核桃一樣摸來摸去,把官印的角都給磨圓了,還是不愿意給人。 這個細節(jié)給人的感覺是官印不小,而從出土的文物來看,秦漢的官印不大,直徑小于一枚一元硬幣。當然直接出土的官印很少,但蓋有官印的傳世封泥很多。封泥是什么呢?古人在木板或竹簡上寫字,寫好之后,用繩子捆起來,為了防止別人偷看,會在繩子打結(jié)的地方用一塊泥封住,并蓋上印章。所謂封泥就是蓋有印章的泥,從中可以看出古印的大小。1981年出土的漢諸侯王金印“廣陵王璽”,2.4厘米見方。上有龜鈕,中可穿繩。古代官員的印章是要隨身攜帶的,用袋子掛在腰間。印章很小,身份的標識度不夠,但帶子可以很大,讓人遠遠就知道你是多大的官。掛印的帶子稱為“綬”或“組”,現(xiàn)在還有“綬帶”在使用,其最大的特點是顯示度高。任命官員時,往往把印和綬同時授予,比如劉邦封韓信時就“遣張良操印綬立韓信為齊王”。辭官又稱為“解綬”“解組”,林則徐死后,咸豐皇帝賜了一副挽聯(lián),其中有“解組歸來,猶自心存軍國”的句子,不好意思說自己下令流放新疆的錯誤決定,就用“解組”指代。明末清初有一位官員叫“祖大壽”,我很懷疑他的名字是諧音“組大授”,即授予了很大的“組”,意思是當了很大的官。因為有身份標識功能,所以綬帶做得非常漂亮,而且很長,漢朝皇帝的綬帶長達二丈九尺九寸,不同級別的官員長度不同,最短的也有一丈二尺。這么長的綬帶掛在腰間只能來回打折,從漢代畫像石上能直觀地看到。隨著紙張的發(fā)明和廣泛應(yīng)用,官印不再用于封泥而用于紙張,官印變得越來越大,攜帶自然就不方便了,官印也就有了“大印”的稱呼。在軍隊中除了官印還有一個小物件更重要,就是虎符。虎符是古代皇帝調(diào)兵遣將用的憑據(jù),用銅或金做成虎的形狀,可一分為二、合二為一,戰(zhàn)時一半在皇帝手中,一半在將軍手中,皇帝的傳令官到軍中只有所執(zhí)虎符與將軍虎符合得上,所傳命令才能生效。歷史故事“信陵君竊符救趙”所竊的符就是虎符。這種驗證模式也應(yīng)用到平時的安保,出入皇宮需要用出門證,出門證容易造假,就用“合符”的方式來驗證。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叫李虎,為了避諱,就把虎形改為魚形,稱魚符。唐朝五品以上的官員隨身都會帶魚符。魚符不再用帶子系,而是袋子裝,裝魚符的袋子稱為魚袋,魚袋制作精美,其顏色花樣后來成為區(qū)別等級身份的標志,三品以上是金魚帶,四五品是銀魚袋。再往后,魚袋成為皇帝賞賜的物件,里面有沒有魚符都不一定了。虎符為何改成魚形而不是其他的形狀?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唐朝是李家王朝,“李”與“鯉”同音,所以魚符其實是“鯉符”。武則天當政之后,要“去李姓化”,魚符也跟著改了,改為烏龜形狀,后來魚袋改為龜袋。不過5年之后唐中宗即位又改回了魚袋。李白回憶賀知章的詩有“金龜換酒處,卻憶淚沾巾”,這里的“金龜”是不是武則天時期的龜符?從時間上推算應(yīng)該不是:公元705年唐中宗即位,而李白到長安與賀知章相見是公元742年,相隔30多年了,龜符、龜袋肯定不會用了。所以“金龜換酒”準確地說應(yīng)該是“金魚換酒”,但這聽上去太不雅了。另外古代的官印上往往有龜鈕用于穿繩,所以“金龜”有“金印”的意思,當然也可能只是腰間掛的一個值錢的東西而已,古人講究“君子無故,玉不離身”,可能是玉器之類的東西,今天也很難搞清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