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李知行 中醫(yī)李知行 2024年12月12日 20:01 廣東 文/中醫(yī)李知行 有什么樣的愿力,就會種下什么樣的種子。 今天介紹的中成藥叫增液顆粒,名字很直白,就是增加足夠多的陰液、水分,也就是說身體里面缺陰液了。 這個藥源于增液湯,來自清代名醫(yī)吳鞠通的《溫病條辨》。 增液湯:玄參30克、麥冬24克、生地24克。 為什么會創(chuàng)制這個方子呢?我們通過原文來看看端倪。 “陽明溫病,無上焦證,數(shù)日不大便,當下之,若其人陰素虛,不可行承氣者,增液湯主之。服增液湯已。周十二時觀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調(diào)胃承氣湯微和之?!?/span> 從這么一段話,我們可以看出,第一點,這是一個通便的方子。第二,什么情況下會用到增液湯呢?陰虛。這種陰虛可以是素體陰虛,也可能是溫病后,傷了陰分,引起的陰虛,反正通俗地說就是體內(nèi)的陰分不夠了。就要用增液湯。 這個時候不能用承氣法,承氣法就是醫(yī)圣張仲景《傷寒論》中針對陽明熱結(jié)所立的方藥,以大黃為主要組成的一系列方子,清熱瀉下力較強,所以是針對實熱的,這樣做的目的是瀉熱救陰,邪火去掉了,就不會煎熬陰液但使用的前提是熱結(jié),而不是陰虛。 所以吳鞠通后面解釋得很清楚。 “溫病之不大便,不出熱結(jié)、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陽邪熾甚,熱結(jié)之實證,則從承氣法矣;其偏于陰虧液涸之半虛半實證,則不可混施承氣,故以此法代之?!?/span> 后文中進一步分析到,熱結(jié)多液干明顯,用大承氣湯;熱結(jié)較輕液不干,用調(diào)胃承氣湯;液干多而熱結(jié)少,則用增液湯。 但無論用哪個方子,都是殊途同歸,務存津液。 這里就不得不把中醫(yī)經(jīng)常說到的陰陽再拿出來聊聊,陰陽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動態(tài)平衡,誰多誰少都不好。比如陽多了,就會化生邪火,濁傷陰液;陰多了,就會化生痰濕,阻礙陽氣。 那像前面說的,現(xiàn)在是陰液少了,身體得不到滋潤了,表現(xiàn)在腸道里頭就是腸燥,大便不得下。 吳鞠通說“津液不足,無水舟停。”就好像小船到了淺灘,水位下降,擱淺了,走不動了。要想船動,等漲潮,水位上升,船是不是又能動起來了。所以吳鞠通創(chuàng)增液湯的邏輯就是這樣“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結(jié)糞不下者,非增液不可?!?nbsp; 那口腔津液少了,是不是就會口干咽燥呢?如果皮膚津液少了,是不是就會干燥起皮屑呢?這樣很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到一個疾病“干燥綜合征”,增液湯是不是就是一個思路。 玄參味苦咸,性微寒。入腎而滋腎水,能壯水制火,兼通二便。腎主水,玄參就好像打開了腎的水龍頭,讓腎水往上滋養(yǎng)?!秲?nèi)經(jīng)》“主腹中寒熱積聚”,可知其能解熱結(jié)。 麥冬養(yǎng)胃生津?!秲?nèi)經(jīng)》“主心腹,結(jié)氣傷中傷飽,胃絡脈絕,羸瘦短氣。”能補能潤能通。 生地也主寒熱積聚,逐血痹。生地養(yǎng)陰清熱,與玄參共滋腎水,兼能走絡,補而不膩。 三味藥看似簡單,卻能迅速補充身體中缺少的津液??捎糜跓嵝皞?、津液不足所引起的陰虛內(nèi)熱,口干舌燥,大便燥結(jié)。也可用于高熱所致體液耗損,類似于臨床中所說的電解質(zhì)紊亂。 使用時可以參考兩點,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少偏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