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底層頂部的琉璃藻井,最頂處名為九龍口 霍山腳下的廣勝寺,早在幾百年前便已享譽海內外,不但以寶塔、經(jīng)藏、壁畫三絕聞名于世,更以神秘的傳說及滄桑的歷史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無數(shù)朝圣者欣然而往。 廣勝寺位于山西省洪洞縣境東北霍山南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霍泉即發(fā)源于此。寺區(qū)古柏蒼翠,溪流潺潺,山青水秀,環(huán)璋清幽。據(jù)《山西通志》等記載,寺建于東漢建和元年(公元147年),初名“俱盧舍寺”,亦名“古阿育王塔”,唐大歷四年(公元769年)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子儀奏請擴建,改今名,意為“廣大于天,名勝于世”。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寺內建筑均悉數(shù)毀于平陽大地震,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重建,明清兩代曾作補葺,形成現(xiàn)狀,主要殿堂均為元代遺構。 唐太宗李世民曾作詩《廣勝寺贊》,寫出了廣勝寺的古遠意境: 廣勝寺贊 鶴立蛇行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龍蟠梵質層峰峭,鳳展翎儀已卷收。 正覺印同真圣道,邪魔交閉絕蹤由。 儒門弟子應難識,穿耳胡僧笑點頭。 廣勝寺由上、下兩寺和水神廟組成,上寺在山巔,下寺在山腳,水神廟在下寺西側。廣勝上寺布局為長方形院落,坐北向南,翠柏環(huán)抱,自南而北依次排列著山門、飛虹塔、彌陀殿、大雄寶殿、毗盧殿、觀音殿、地藏殿,以及廂房、廊屋等建筑。廣勝下寺在霍山腳下的霍泉北側,依山傍水,隨地形起伏,高下疊置,錯落有致,是一組富于變化的寺廟建筑群,今存山門、前殿、后殿、垛殿等建筑。水神廟與下寺一墻之隔,比鄰而居,是奉祀霍泉水神明應王之廟宇,故名。廟分前后兩進院落,由山門、儀門、明應王殿(水神殿)及兩側廂房窯洞組成。廣勝寺的各種建筑巍峨壯麗,氣勢雄渾,其中尤以飛虹塔最為壯觀。 飛虹塔矗立在上寺前部的塔院中,因塔身鑲嵌琉璃,故俗稱“琉璃塔”。塔下臺基甚大,周筑欄墻,前設垂花門,形成一座塔院。院內塔基甚矮,與塔身比例極不諧調。塔院高出殿院甚多,在布局和高差上極不相稱,可見現(xiàn)在的塔院很可能就是當年古阿育王塔的基座底盤,后人重建塔時因舊基而筑,未予改制。塔平面呈八角形,為全國琉璃塔中第二高塔,共計十三級,通高47.31米。自下而上逐層遞縮,塔檐幾乎可以連成一條直線,形如錐體。塔身全部為磚砌,底層周設回廊,南面入口處凸出雙層龜須座一間,十字歇山頂,建造精致,秀麗端莊,比例和諧,猶如一座小型樓閣。塔剎為寶瓶式銅鑄,項輪為鐵鑄,流蘇為綠色琉璃。塔角裝有塔鈴,微風拂過,塔鈴叮咚,無數(shù)鳥雀繞塔而翔,仿若聆聽佛音。 塔各層皆有琉璃出檐,用黃、綠、藍、白、赭、褐、黑七色琉璃裝飾,琉璃仿木構斗拱與蓮瓣隔層相間,第三至第十層各面均砌筑有佛龕、門洞和枋心,內置佛、菩薩、童子像,門洞兩側鑲嵌琉璃盤龍、寶珠等飾物。塔身第二層設平座一周,施琉璃勾欄、望柱,平座之上有佛、菩薩、天王、弟子、金剛等像。第三層東、西、南、北四面施券拱門,各面正中有琉璃燒造的四大天王像,正南天王像兩側有明王駕龍琉璃像,正北則以鳳凰居中,二金剛披甲跨獸脅侍兩旁。第二層以上塔身外表全部鑲嵌有琉璃仿木構件,各層檐下俱施琉璃花罩和垂蓮柱,以及屋宇、樓閣、亭臺、角柱、佛龕、花卉、人物、翔鳳、獅、象等琉璃構件,一層一組圖案,每層8面,面面不同,形式多樣,造型優(yōu)美,制做精巧,色彩絢麗,色澤長新,金碧輝煌。塔身中空,內設之字形階梯,可攀登其上。內部底層頂部的琉璃藻井是飛虹塔構件中最為復雜的部分,最頂處名為九龍口。飛虹塔雄偉壯觀,玲瓏秀麗,是國內琉璃塔中罕見的精品。 據(jù)聞,飛虹塔于建于東漢,最早名為阿育王塔,后因年久失修,漸成廢墟。南北朝時,周武帝保定二年(562年),正覺和尚路過此地,聞聽此處原為舍利寶塔,遂發(fā)誓重建,幾經(jīng)周折,直至唐肅宗上元元年(762),在當時的住持無諍和尚的幫助下方將此塔建成,不料在元代時又毀于地震。現(xiàn)存飛虹塔,為達連和尚主持重建,從正德十年(1515年)一直建到明嘉靖六年(1527年),歷時12年建成,形制結構仍具元代風格。也有人說,因達連和尚法號飛虹,為感念其修塔的功德,因此才改名為飛虹塔。天啟二年(1622年),大慧和尚到此講經(jīng)說法時,深恐風雨侵蝕塔基,遂率眾人在塔周增建圍廊,歷時4年。盡管增建時與初建時隔了將近一個世紀,但是由于明代后期建筑工匠的技藝極為精湛,使得這座建筑無論從造型上還是從琉璃的色澤上都保持了高度的統(tǒng)一,渾然一體,猶如出自一人之手。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臨汾盆地遭8級地震,此塔安然無恙。 【廣勝寺其它殿宇琉璃】 以上內容由楠山居主侯楠山收集整理,歡迎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