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國當代杰出的電影理論與文化批評家 被視作華語世界第一流的 電影批評家與文化研究學者 她曾在北京電影學院任教11年 是最受學生尊敬和喜愛的教師之一 她以敏銳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 剖析電影文本背后的文化意涵與社會癥候 用文字編織出一幅幅 絢爛多彩的文化圖譜—— 她就是卓越的中國文化批評領軍人物 戴錦華 ![]() 戴錦華 戴錦華,北京大學中文系人文特聘教授。曾任教北京電影學院電影文學系。自1993年任教于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并擔任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10余部學術專著,且多部專著及論文在境外翻譯出版。 ![]() 大學畢業(yè)后,戴錦華來到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文史教研室,擔任“藝術概論”和文學課講師。當時,她看完歐洲電影《筋疲力盡》和《奇遇》大為震撼,認為電影理論和電影研究對中國電影教育至關重要。1986~1987年間,戴錦華向時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的沈嵩生提出創(chuàng)建電影理論專業(yè)的構想,得到全力支持。于是戴錦華和同事鐘大豐、李奕明三人開始籌建中國第一個本科電影史論專業(yè),他們從教學規(guī)劃、課程設置、教材建設開始一步步搭建,最終確立了電影研究的基礎和疆域:電影理論(史)、影片精讀、電影文化史、電影大師研究及此后的電影文化研究。 2024年12月19日 戴錦華老師將在 北京電影學院海淀校區(qū)開展題為 “世紀之俘: 視覺文化與電影本體再思考的講座” 在本次講座中 戴老師將從安哲羅普洛斯的 電影百年紀念之作《尤利西斯的凝視》切入 回首電影這一機械記錄裝置發(fā)明的歷史 探討其間的歷史、文化與政治意味 并加入對中國電影史自身差異和落差的討論 借此重新叩問20世紀視覺文化與 電影本體的認知及功能角色 以期在媒介發(fā)生、媒介與人 以及電影作為20世紀“反動”的藝術—— 即最偉大的公共藝術層面上 再度探討電影與人、與人文主義 與人文學/藝術學的 悖論性存在及實踐 搶票方式 ![]() 時間:2024年12月19日(周四) 18:30 地點:海淀校區(qū)中等放映廳 報名方式:“到夢空間”APP ![]() 讓我們跟隨她的學術步伐 深入探索電影的視覺文化奧秘 領略電影本體的獨特魅力 感受世紀之俘的深刻內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