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5 22:48:12 來源: 初衣勝雪 湖北 冬柳古詩六首賞讀: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柳樹是中國常見樹種,甲骨文中就出現(xiàn)柳字,表明是一種長在河溝濕地的樹木。 先秦北方,至少在周朝,北方氣候相當溫潤,周朝有專門教授水稻種植的官員,教會人們開墾濕地,平整土地以養(yǎng)殖水稻,而柳樹作為耐撈的樹種,扎根在農(nóng)田,鄉(xiāng)村,既是優(yōu)良的蔭蔽樹種,又可以利用木材建造房屋,還可以利用柔韌的枝條編織農(nóng)業(yè)用具。所以家園之中,常見柳樹,代表興旺。 柳樹插枝可活,成材迅速,古人看重這種頑強的生命力,所以冬天過年,多插柳枝,用柳樹的汁液辟邪。這種風俗到了漢朝時期,演變成折柳送人,辟邪長久,也是希望在乎的人一路順風,所到之處,插柳為家。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饑載渴。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strong>詩經(jīng)《采薇節(jié)錄》 這是一首周朝的民歌。一個應征去打仗的男子,離開了楊柳茂盛的家鄉(xiāng),去的時候,楊柳依依,而多年的征戰(zhàn)別離,疲勞不堪的他終于走在了回鄉(xiāng)的路上。 這是風雪的歸鄉(xiāng)路,一路上雨雪霏霏,道路泥濘蒼茫。 那曾經(jīng)的青青楊柳,此時已經(jīng)變成了大樹,蕭條地站立在風雪中。 他一路上沒有足夠的糧食,饑寒交迫,但是,到底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的心情悲傷,到底悲傷些什么呢,沒有說。 但是我們可以想到,他所經(jīng)歷的戰(zhàn)爭,絕非凱旋,而是長年征戰(zhàn)之后的放還。 失去了青春,也沒有多少盤纏,但是回家的信念支撐著他。 那一路風雪的柳樹,是坐標,通往家鄉(xiāng),通往記憶的春天和未來的春天,而他疲憊在風雪的路上。 陪伴他的,是一樹樹冬天原野道路上的落盡葉子的柳樹。 至少此時,他的生命沒有完結(jié),像柳樹一樣堅韌在風雪里。 作為家園之樹的柳樹,并非那么的嬌氣,依依的是春夏時節(jié)的美麗清新柔婉,而到了冬天,則是另外一種如骨的存在。只是很多人喜歡輕佻的對比,而忘記了柳樹,原本根深耐寒。 “童童孤生柳,寄根河水泥。 連翩游客子,于冬服涼衣。 去家千里馀,一身常渴饑。 寒夜立清庭,仰瞻天漢湄。 寒風吹我骨,嚴霜切我肌。 憂心常慘戚,晨風為我悲。 瑤光游何速,行愿去何遲。 仰視云間星,所若割長帷。 低頭還自憐,盛年行已衰。 依依戀明世,愴愴難久懷?!?/strong>魏晉 · 無名氏《李陵錄別詩二十一首 其十七 》 正是因為從上古人們就喜歡柳樹落地生根,耐貧瘠的特征,多少人持著家鄉(xiāng)的柳枝外出求生。 所以用柳樹來形容自己,是最熟悉最恰當不過。 那他鄉(xiāng)孤獨奮斗的人,就像柳枝一樣,經(jīng)歷著風霜雪雨。 那光禿禿的孤獨的柳樹啊,在河水中的泥土里扎根。 就像我,在異域他鄉(xiāng),在冬天里還穿著薄衣裳。 我離開家鄉(xiāng)一千多里,常常忍饑挨餓,在冬天的夜晚,站在清寒的庭院,看著天上的銀河,我仿佛就是一棵孤獨的柳樹。 寒風吹過我的骨頭,寒霜冷沁我的肌膚,心中常常覺得悲涼,連早上的風也為我悲哀。 歲月匆忙流逝,我的心愿和目標都沒有達到。 我就像落盡葉子的寒柳,等待著春天,依戀著春天,而春天在哪里呢? 這是以冬天的柳自比,寒苦掙扎。 但是底色卻是堅毅的。因為為未來而留守當下,期待春天。 “石鯨分玉溜,劫燼隱平沙。 柳影冰無葉,梅心凍有花。 寒野凝朝霧,霜天散夕霞。 歡情猶未極,落景遽西斜?!?/strong>隋末唐初 · 李世民《冬日臨昆明池 》 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他冬天駕臨昆明池,這是漢武帝所建的一座皇家?guī)疂傻膱@林。唐朝初年仍舊保留著近似漢朝的風貌。唐太宗來此地,當然有著懷古之思,另外就是和漢武帝作靈魂的對話。他們都是帝王級別的人物。唐太宗自然更勝一籌,因為他是時間的勝利者。 所以這首詩,頗有王氣。 這已經(jīng)是深冬。 昆明湖里面有一條漢代的石鯨魚,流水從鯨魚兩側(cè)滑過,但是漢朝離唐朝已經(jīng)數(shù)百年,那條曾經(jīng)在水面的鯨魚,半沉在沙洲里。 這里可以看到昆明池邊種植著大量的柳樹梅花。 那落盡樹葉的柳樹的影子環(huán)繞著昆明池,清曠如煙,但是這個時節(jié),梅花在極寒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開花。 李世民在這里想必呆了很長一段時間,至少,他看到過這里的曠野朝霧繚繞,又看到這里夕陽落下。如此清曠遼闊的冬日湖水,讓他久久注視。 他為什么如此興奮和快樂呢? 因為他是成功者,在和漢武帝平視對話。 屬于他的時代來臨,而他是在冬至日駕臨昆明池,繼往開來。 柳影冰無葉,梅心凍有花,放在遼闊的冬天的大湖視野下,別有一種大氣,是歷史的傳承,是站在前代廢墟上的崛起。 寒柳江山,會因為他迎來新的壯麗。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 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唐 · 陸龜蒙《冬柳 》 這是唯一以《冬柳》為題的唐詩,寫的是一種極端景色。 就是狂風吹拂著冬天的柳樹,柳條大幅度的在風中搖曳。 那長滿柳樹的濕地水灣正對著農(nóng)家的窗戶。 那落盡樹葉的柳條,在早上的江風中擺動。 正是大風過來,仿佛要吹斷柳樹的枝條一樣。 那柳樹的枝條掃過水面,驚起了在水中的水鳥,紛紛撲騰翅膀逃避。 這柳條橫掃的勢態(tài),這風至少有七八級或者更大吧。 柳梢此時如鞭如劍,打破了那些野塘鴛鴦的寒夢。 但是大部分柳枝不會在這樣的風中折斷的,因為柔韌是柳枝的本色。 逆來順受,經(jīng)霜沐雪,隨風搖曳,但是柳條不是蓬草,它的根扎在泥土深處,任狂風吹動長發(fā)。 這是屈原在受難,這是人生多風雪,但是也是一種極致之美。 柳不死,因為它就是人生。 “白項鴉兒趁曉啼,梢梢寒柳出疏籬。 未飛臘雪連天白,且看江云四面垂?!彼?/strong>·曹勛《和蘇養(yǎng)直題孫郎中扶疏堂二首 其一 》 喜歡這首詩,是因為這首詩里的冬柳常見,且給人會心的清麗冬美。 白頸的烏鴉一早上就在叫喚,我看見,那落盡葉子的柳樹梢,矗立在籬笆上,直接照應天空。 一個“出”字,寫出了冬天柳樹那種清麗卓然的美。 最美的不是十二月的大雪連天白,不是那紛紛揚揚的雪花。 最美的是這些柳樹,在垂垂欲雪的云氣背景下,那種傲然期雪的清美和骨感。 仿佛是期待雪花將它粉妝玉琢的前夕,那種期待,又仿佛是無畏寒冷的高人隱士,向雪而立,成為最值得回味的風景。 而這種風景在冬天里常見。 我就喜歡那冬天的疏樹,或在藍天底,或在冬云下,舒展,灑脫,淡淡的驕傲。 刪繁就簡三冬樹,說的就是這冬天的樹,絕勝林異標新二月花。 “從來巡繞四邊,忽逢兩個神仙。 眉上冬天出柳,頰中旱地生蓮。 千看千處嫵媚,萬看萬處?妍。 今宵若其不得,剩命過與黃泉。 ”唐 · 張鷟《舞詞》 自古就有柳眉一說。有人說,是像柳葉一樣的眉毛。不過你真實看到柳葉,雖然修長,但放在臉上,未免還是形狀不符。 真正的柳眉在這里。 這是唐朝寫兩位漂亮的舞女。她們像神仙一樣美麗。 那么是怎么美麗呢,那眉毛就像冬天茁生的柳條,柔韌彎彎,而臉上像蓮花一樣飽滿鮮艷。 這才是柳眉真正的樣子。 冬天落盡葉子的柳條,在白雪中,一種干凈的柔軟和弧度。 而紅樓夢中的罥煙眉,大抵更朦朧一點。 你喜歡冬天的柳樹嗎?堅韌和清新同在,正是因為難寫,所以古詩不多,倒給你留下相當?shù)目臻g哦。 |
|
來自: 12345csdms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