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弦弓村,又名江村,坐落在蘇州市吳江區(qū)七都鎮(zhèn)的太湖南岸,與湖水僅咫尺之遙,相距不過三公里。 這里自古以來便是魚米之鄉(xiāng),湖中張網捕魚,地上種桑養(yǎng)蠶,是江南水鄉(xiāng)的典型代表。這個村莊因村中一條自西向東流淌的小河形狀如拉開的弓而得名,這一獨特的地貌也為村莊增添了幾分詩意。 開弦弓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詩人陸龜蒙筆下的“處處倚蠶箔,家家下魚筌”便是對這個村莊的真實寫照。然而,開弦弓村真正進入世人視野,則是因為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多次訪問。 1936年,費孝通在開弦弓村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社會調查,并據此寫成了博士論文《江村經濟》。這部作品不僅使費孝通聲名鵲起,也讓開弦弓村成為了研究中國農村的重要窗口。 村中設立的費孝通江村紀念館(文化園)內就詳盡記錄了費孝通26次造訪的足跡,以及他社會調查的大量珍貴圖片和調研學術成果。此外,館中還陳列有開弦弓村發(fā)展歷史過程,以及為村莊發(fā)展貢獻力量的賢達人士的生平事跡。 除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開弦弓村的自然風光同樣令人陶醉。 300米的小清河景觀步道,是游客感受田園風光的好去處。步道兩旁水清岸綠,白墻黛瓦的民居相映成趣,構成了一幅幅愜意的田園畫卷。 環(huán)繞村莊的稻田不僅是重要的農業(yè)資源,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當水稻成熟時,金黃色的稻浪翻滾,如同一幅絢麗的畫卷,吸引著無數(shù)攝影愛好者前來捕捉這美妙的瞬間。 觀景臺則是俯瞰整個江村美景的絕佳之地。站在臺上,只見綠樹環(huán)抱村莊,小河如一條碧綠的綢帶穿村而過,遠處的太湖波光粼粼,與村莊的寧靜形成鮮明對比。 作為傳統(tǒng)的蠶絲基地,開弦弓村擁有著深厚的蠶桑文化底蘊。當?shù)卣屯顿Y人攜手共建了占地面積達500畝的生態(tài)農業(yè)景觀項目“山水桑田”,再現(xiàn)了昔日蠶農勞作的場景。 除了傳統(tǒng)的化纖紡織、羊毛衫編織和水產養(yǎng)殖產業(yè)外,步入新時代之后,開弦弓村依托“江村1936”項目,積極推動鄉(xiāng)村振興。項目內的北園精品有機種植示范區(qū),種植了被譽為“世界米王”的越光大米,堅持有機栽培,品質卓越。同時,村莊還積極打造“江村大米”及“江村豐物”系列品牌,探索品牌農業(yè)強村富民的新路徑。 對于游客而言,開弦弓村不僅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配套設施也極為完善。 游客中心作為游客了解村莊的重要窗口,提供了豐富的旅游信息和便捷的服務設施。 位于開弦弓村核心區(qū)域的江村市集,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擁有近40家攤位,不僅涵蓋了各類農副產品,還融合了餐飲、商業(yè)、文化、表演等多種元素,既有現(xiàn)代化的購物環(huán)境,又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是游客體驗鄉(xiāng)村生活、感受當?shù)匚幕慕^佳去處。 江村文化禮堂則是村民與游客文化活動的中心,這里保留了1969年的歷史痕跡,并以“學術江村”為依托,持續(xù)開展研學、研討、專題講座等系列活動。在這里,你可以安安靜靜地看書,費孝通的著作自然是這里的主角。 村里的老舊廠房在“七都速度”的加持下煥然一新,被打造成了極具現(xiàn)代氣息的“江村1936·嘉年華”,這個以餐飲、社交為主要功能的現(xiàn)代建筑,將時尚氣息與水鄉(xiāng)情懷和諧相融,成為“大美江村”的又一亮麗名片。 而江村雪糕,更是成為了游客的必嘗之選。這款雪糕以手繪江村地圖為圖案,選用優(yōu)質奶油精心制作,口味多樣,不僅美味可口,更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 另外,此外,村中還遍布有大大小小的手工藝品店、小吃店、民宿等,游客可以在這里挑選到獨具江村特色的紀念品,品嘗到特色的江村美食,享受到舒適的住宿環(huán)境。 隨著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深入實施,開弦弓村正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豐富的自然資源、完善的配套設施以及前瞻性的發(fā)展理念,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這個充滿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村莊,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作者:風的顏色 來源:《意蘇州》公眾號 2024-12-0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