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清濕熱的名方——連樸飲,治眩暈、胸痹、胃痛、五更瀉等病

 rongma 2024-12-17
中醫(yī)書友會
第408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yī)人成長

I導讀:濕熱之邪隨氣周流三焦,無處不到。濕為陰邪,熱為陽邪,其為病則寒熱錯雜、詭譎難辨,又易有夾風、夾滯、夾瘀之變,纏綿難解。連樸飲全方辛開苦降,和胃祛濁,可以治療由于中焦?jié)駸嶙铚a(chǎn)生的多種病癥,本文記錄了原方加減治驗的5則案例,特別珍貴的是還記錄了用之無效的方劑,以供學習和揣摩。

—本文約2190字,預(yù)計閱讀6分鐘—

圖片

連樸飲治驗舉隅

作者/彭述憲

作者介紹:彭述憲,1936年元月生,湖南省懷華市溆浦縣人,湖南省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shù)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湖南省名中醫(yī)。幼年即從祖父彭茂林學習古文,1949年,從師曾叔祖父彭長庚老中醫(yī)習醫(yī),17歲即在桑梓開始獨立應(yīng)診。1959年秋考取湖南中醫(yī)學院,畢業(yè)后分配到懷化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工作。1978年赴北京中醫(yī)醫(yī)院內(nèi)科進修,授業(yè)于吳靜芳和沈仲圭。共發(fā)表醫(yī)文130余篇,出版著作《古今名醫(yī)百人贊》《雜病論治精要》《疑難病癥治驗錄》《妙方奇用》《新編中醫(yī)內(nèi)科方劑》等9部。

圖片
連樸飲見于清·王孟英《霍亂論》一書。由厚樸、黃連、石菖蒲、制半夏、香豉、山梔子、蘆根組成。
主治濕熱內(nèi)伏,脾胃升降失司,清濁相干,發(fā)生之霍亂吐利,胸悶脘滿等證。方中以黃連清熱燥濕;厚樸燥濕寬中;制半夏降逆和胃;石菖蒲宣氣化濁;山梔子、淡豆豉清宣郁熱:蘆根清熱養(yǎng)胃,共奏清熱燥濕、理氣暢中之功。
筆者運用本方治療濕熱蘊遏引起的眩暈、胸痹、胃痛、五更瀉等病,每獲良效。茲舉案例如下:
(一)眩暈
楊某某,女,62歲,工人,1985年元月2日就診。
中焦?jié)駸崴厥?,易生脘滿瀉泄,近年來,眩暈間常發(fā)作,服平肝熄風藥可以緩解,9天前,因飲食不節(jié),骯腹痞滿,惡心嘔吐,服香砂平胃散加味8劑,嘔吐減輕,但眩暈發(fā)作,頭暈重脹,視物暈花,投天麻鉤藤飲,癥未減;進半夏天麻白術(shù)湯,痞嘔雖減,眩暈更甚,起則頭重欲倒,口苦,納少,大便稀而不爽(日2次),小便黃,舌質(zhì)紅、苔黃滑而厚,脈弦滑數(shù)。
證屬濕熱中阻,投以溫燥引動肝風,上蒙清竅。治宜清熱除濕,和胃熄風。用連樸飲加減:


黃連5g,厚樸9g,法夏6g,石菖蒲6g,山梔子6g,茯芩9g,佩蘭6g,鉤藤12g,白蒺藜9g,麥芽9g,蘆根12g。



進3劑眩暈略減,痞滿減輕,嘔吐止,余癥稍減,原方加天麻9g,續(xù)進5劑,微覺眩暈,納稍增,食后脘滿,神疲乏力,心煩失眠,口稍苦,面色無華,大便微稀(日1次),小便黃,舌苔黃滑,脈小弦滑稍數(shù)。
濕熱留戀,風未平熄,脾虛胃弱。治宜祛濕熱,平肝風,健脾和胃。處方:


佩蘭9g,茯苓9g,苡仁12g,麥芽9g,白條參6g,白菊花9g,合歡皮9g,鉤藤12g,天麻6g,甘草3g



進6劑,諸癥消失。
按:本例為濕熱中阻,肝風上擾之證。因飲食失節(jié),損傷脾胃,濕熱壅滯,升降失司,前醫(yī)授藥偏于溫燥,引動肝風,上壅清竅,因而眩暈復(fù)作。天麻鉤藤飲雖可平降肝風,但能使?jié)裥坝舳?;半夏天麻白術(shù)湯功能燥濕滌痰,祛風定眩,亦非濕熱挾肝風之眩暈所宜。故選用連樸飲去淡豆豉,加佩蘭、茯苓,辛開苦降,芳化淡滲,俾濕化熱清,肝風勢孤;加鉤藤、白蒺藜涼肝熄風,麥芽健脾化滯。服2劑,癥狀減輕;復(fù)益天麻熄風,續(xù)進5劑,邪去大半;后以補脾健胃而收功。
(二)胸痹
李某某,男,34歲,農(nóng)民,1976年5月10日就診。
患者于今年2月13日突感胸悶,漸覺胸中作痛,服瓜蔞薤白白酒湯、橘枳姜湯等方,其痛加重??淘\:胸悶窒塞而痛,有時悶熱,肢體重困,心煩、心慌,小便色黃,舌紅、苔黃膩而厚,脈小滑數(shù)。
證屬濕熱壅胸,氣機窒塞。治宜清熱除濕,疏氣寬胸。用連樸飲加減:


黃連4.5g,厚樸9g,法夏9g,山梔皮6g,淡豆豉6g,白蔻殼9g,郁金9g,通草5g,枳殼9g,蘆根15g。



服6劑,胸病已止,胸部偶有脹悶感,以原方去白蔻殼、通草,加苡仁12克,服4劑而愈。

按:本案為濕熱之邪,痹阻于胸,氣不伸展而致胸痛。用連樸飲去石菖蒲加白蔻殼理氣化濕;通草滲利濕熱;枳殼、郁金理氣寬胸。復(fù)診時,以原方去白蔻殼、通草,加苡仁清利濕熱余邪而不傷津得痊。
(三)胃脘痛
楊某某,男,50歲,工人,1984年4月10日就診。
自今年3月4日始發(fā)胃脘脹痛,飲食減退,服香砂養(yǎng)胃丸、木香順氣丸其痛未減;投黃芪建中湯2劑,胃脘劇痛,灼熱不舒??淘\:噯氣時作,脘腹脹滿,不可重按,口渴不多飲,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黃,舌質(zhì)紅、苔黃膩厚,脈滑數(shù)。
證屬濕熱中阻,胃失和降。治宜清熱除濕,降逆止痛。用連樸飲加減


黃連4.5g,厚樸12g,法夏6g,山梔子6g,石菖蒲6g,佩蘭9g,麥芽9g,青木香6g,沉香3g(后下)。



服6劑,胃脘痛止,脘滿納差,大便已調(diào),小便色黃,舌紅、苦黃滑,脈小滑略數(shù)。

為“濕熱”猶存,脾胃未健。治宜祛濕熱,健脾胃。用張介賓小和中飲加減


厚樸、陳皮、茯苓、扁豆、麥芽、佩蘭各9g,黃連3g,甘草2克。



服5劑,病愈體健。

按:本案為濕熱之邪阻滯中焦,升降失司,氣機窒塞而致胃痛。用連樸飲去豆豉、蘆根,加佩蘭化濁悅脾;麥芽和胃健脾;沉香降氣調(diào)中,青木香消熱止痛。后以清熱祛濕,健脾和胃而愈。
(四)五更泄
袁某某,女,30歲,工人,1979年9月3日就診。
從今年7月14日起,黎明腹瀉,大便稀黃如水樣,服附子理中湯、四神丸等方無效,瀉前腹痛,瀉后痛止,帶有黃色粘液,肛門有灼熱感,腹?jié)M不舒,舌紅、苔黃滑,脈滑數(shù)。
證屬濕熱蘊腸,傳化失常。治宜清熱祛濕,健脾和中。用連樸飲加減


黃連4.5g,厚樸9g,石菖蒲、法夏、山梔子各6g,藿香、茯苓、澤瀉、扁豆各9g,甘草2g,葛根9g。



服7劑而愈。

按:古代醫(yī)家大多認為五更瀉是命門火衰,治療以溫補腎陽為法,根據(jù)臨床實際,不盡如此。

《癥因脈治》:“其人酷飲失度,或飲冷酒,傷其脾胃,濕熱之氣蒸釀于中,積濕成熱,火生寅卯,則五更發(fā)泄矣?!?/strong>

本案為濕熱內(nèi)蘊,損傷脾胃,在黎明陽望之時,濕熱更甚,傳導失司,水谷趨于大腸,而致泄瀉。用連樸飲去豆豉、蘆根,加藿香化濁醒脾;茯苓、澤瀉滲利濕熱;扁豆健脾祛濕。濕熱攘除,脾運得健,則五更瀉得愈。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