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傳聲筒,這就是禪者獨特的風格,人云亦云,這是鸚鵡禪,與傳法傳心不一樣。所以凡一切學術禪理,總要先從自己消化,融會貫通以后,知之為知之,方可成為言說。 禪,不是從枯坐默守中可以悟的,禪仍然要經(jīng)過分別意識到無分別智慧的。知識是知識,悟道是悟道。知識是從分別意識上去認可的,悟道是從無分別智上體證的。 分析事理,有時候要從事情本身上去說,有時候應從道理上去理解。 真理其實很簡單,尋找真理的過程往往是艱辛復雜的。 禪,有時不解釋,有時就是解釋。 禪不神秘。相反地,它是一種生命的藝術,它能啟發(fā)我們的靈性,它沃開了生命的花朵,讓我們對著自己的生活報以微笑與欣悅,讓我們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 頓悟——禪,不以敬畏,而是拈花微笑,去頓悟。汲取瞬間的領悟,不經(jīng)意間,便可得之法門,參透生命的玄機:能由一物而知天下,能由小事而識大理。 禪,講究的是頓悟本心,徹見自性。而世人往往難逃色、欲、利的誘惑,徘徊左右,妄失自性。禪啟發(fā)了凡人的自性,解開我們觀人、觀事、觀物、觀境、觀理、觀心的真心自在。 自己的舉手之勞,對于需要的人來說可能就是雪中送炭。 “一生萬法,萬法歸一,生而無生”,從萬物的欣欣向榮,再回到不生不滅的真相中。 多情之人必寡情。情與無情其實為一體。 禪就是讓我們的心脫離人情世故的羈絆而去自由自在地思考。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解決問題,也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被常識所局限而形成常識的俘虜。因此,他是“自由”的。自由往往必須打破常識的束縛。禪是徹底的自由,根本無須拘泥于坐或不坐的形式問題。能夠合乎自由的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學禪要開智慧、要覺悟,要了解這個世間的事實真相。世間的一切皆為虛假,正如佛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yè)隨身。 主客觀之間的矛盾,是困惑、苦惱的根源。禪需要是人的悟性和體驗,是人內在的空靈,是人的思維在另一個層面上的展開。 曾幾何時,佛將一切智慧送給世人,可惜大家卻不知不覺,仍然勞勞碌碌、糊里糊涂地奔波在人生的旅途中。 明佛之理,觀佛之行,學佛之德,成佛之智。 禪是一面鏡,它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禪是一盞燈,它能夠指引人的心路。禪是一種心靈的深層體驗。雖然那道無形的門不容易跨越,但跨越后的禪悟卻是真實不虛的動人境界。 禪的里面,沒有大小、長短、是非、好壞,當然也沒有輸贏,禪是不爭論的世界。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便能解除干渴。佛法雖有八萬四千個法門,如果能夠確實奉行一法不違,便能得到利益。 禪講究天人合一、物我兩忘,講究精神的相通,注意意境的創(chuàng)造。好比一棵樹,雖然接受同樣的空氣、陽光、水分,但樹葉卻有不同的生機,能彼此無礙地共存于同一棵樹上。 禪就是虛空。空即智慧,虛即虛懷。若心不留色,一切色便化作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佛并未執(zhí)著與色,也未執(zhí)著于空。
每個人都可以塑造獨特的自己,不要于人攀比,你就是你,何以不可自我稱佛?所以“不慕他佛,塑造自身” 一切皆因自我,穿衣、吃飯、解手、走路。迷途形成的緣起,往往是因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往往是自身。 心之佛非世人眼之佛,禪道玄機非文可立,但悟其心。求禪心非故弄玄虛,其真理莫過于自然歸一。佛本無相,實乃心也;求佛見本心,尋回自我,如此而已。 達到忘我無我之境,方可顯現(xiàn)為禪之心也。 世界原本就不是屬于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zhí)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我能為你煮東西,但我不能為你吃東西。各人吃飯是各人飽,各人生死是個人了。 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如果你能像看別人缺點一樣,如此準確般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那么你的生命將會不平凡。 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后悔。 太過于欣賞自己的人,不會去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 感謝上天我所擁有的,感謝上天我所沒有的。 狂妄的人難救,自卑的人更難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我這樣子已經(jīng)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功夫。 一個常??磩e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愚癡的人,一直想要別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卻努力的了解自己。 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看輕別人很容易,要擺平自己卻很困難。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承認自己的偉大,就是認同自己的愚癡。 當你知道迷惑時,并不可憐,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我們確實有如是的優(yōu)點,但也要隱藏幾分,這個叫做涵養(yǎng)。 人的弱點是看別人容易看自己難,愿意面對別人的問題卻不想面對自己的問題。之所以無法改變自己,是因為不想改變。但是,人總喜歡研究一些和自己不太相關的問題,自尋煩惱、杞人憂天。如果能淡然處之,定會自得其解。
相關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