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一詞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里說:“帝曰:藏象何如?” 現(xiàn)代人只有完全明白藏象內(nèi)涵,學習中醫(yī)才不會出現(xiàn)觀念上的違和感。 下來我們會分幾篇討論。 ■ ■ ■ “藏”,作動詞解是藏匿之意;作名詞解則通“臓”,“臓”演變?yōu)椤芭K”,是字的繁簡變化,所以,“藏”亦為內(nèi)臟的統(tǒng)稱。 《周禮·疾醫(yī)》曰:“參之以九藏之動?!辟Z公彥疏:“正藏五者,謂五藏:肺、心、肝、脾、腎,并氣之所藏。又有胃、旁胱、大腸、小腸者,此乃六府中取此四者,以益五藏為九藏也?!笨芍安亍敝覆赜谌梭w內(nèi)的內(nèi)臟。 “象”,唐·王冰注:“象,謂所見于外可閱者也。”可知“象”,初指藏于人體內(nèi)的內(nèi)臟呈現(xiàn)于外的外部征象。 “藏象”合而解之。 馬蒔注:“夫臟在內(nèi)而形之于外者可閱,斯之謂藏象也?!保ā饵S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注證發(fā)微·卷之一》) 張景岳注:“象,形象也,臟居于內(nèi),形見于外,故曰藏象。'(《類經(jīng)·藏象》)意與馬蒔近,均認為居于內(nèi)的內(nèi)臟與見于外的功能現(xiàn)象統(tǒng)一。 張志聰注:“象者像也。論臟腑之形象,以應天地之陰陽也。”(《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集注·卷二》)一個“像”字,頗堪玩味,指仿象、意象,并言明,臟腑形象或內(nèi)在本質(zhì)與天地陰陽意象相應,且有機統(tǒng)一。相比較馬蒔、張景岳的注,意蘊更深廣,該注解已接近“藏象”本質(zhì)。 ■ ■ ■ 中醫(yī)“藏象”的重心,不在“藏”而在“象”。 《素問·經(jīng)脈別論》已有“太陽藏何象?”、“少陽藏何象?”、“陽明藏何象?”之問。 《素問·五藏生成篇》則云:“五藏之象,可以類推?!币徽Z揭秘:“藏”之內(nèi)涵是以“象”類相推而得。 如何推? 王冰解道:“象,謂氣象也。言五臟雖隱而不見,然其氣象性用,猶可以物類推之。何者?肝象木而曲直,心象火而炎上,脾象土而安靜,肺象金而剛決,腎象水而潤下。夫如是皆大舉宗兆,其中隨事變化,象法傍通者,可以同類而推之爾。” (王冰注《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卷三》) 可見,“象”是“氣”之象。上文賈公彥疏:“肺、心、肝、脾、腎,并氣之所藏”強調(diào)的不是臟形,而是臟氣?!端貑枴づK氣法時論》強調(diào)的也是臟“氣”法時,而不是臟“形”法時。這就意味著“象之本在氣”。因此,氣類則象類,氣變則象變,這是意象思維的內(nèi)在邏輯。 ■ ■ ■ “氣象”如何推演? 回到《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①,通于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fā),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②,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魂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③,通于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于土氣。凡十一藏取決于膽也?!保ㄗⅲ何闹孝?、②、③《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并《針灸甲乙經(jīng)》、《太素》以肺作陽中之少陰,腎作陰中之太陰,肝作陰中之少陽,以此說為準)。 上段的“本”,指臟功能的特征或所本; “神、魂、魄”是臟神的稱謂?!氨尽迸c“臟神”是五臟內(nèi)部的神機特征與變化。 “其華、其充”是臟氣顯于外的征象; “其味、其色”是五行應象; “陽中之太陽、陽中之太陰、陰中之少陰、陰中之少陽、陰中之至陰”是五臟的陰陽-四象(加至陰)特性之象;通于春、夏、秋、冬及土氣,是外應自然界的陰陽、五行氣象。以上均屬應象。 如此,藏于體內(nèi)內(nèi)臟之神機變化與外象相應,即為臟象。 ■ ■ ■ 再參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逦?,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則五臟之肝、五方之東、五化之風、五味之酸、五竅之目、五色之蒼、五音之角、變動之握均屬一個類象系統(tǒng)——肝系統(tǒng),與《六節(jié)藏象論》的內(nèi)容互為補充。 至此,五臟系統(tǒng)的框架顯現(xiàn),這是一個以天人合一為基本觀念,以臨床實證為依據(jù),以五臟為中心,以氣-陰陽-五行為基本架構,以臟形、臟氣、臟神、臟象相融、相通、相感、相應為邏輯前提,發(fā)展性強、充實性大、容涵性廣的體系。 元·滑壽《讀素問鈔》取《素問》經(jīng)文擇其樞要,分為十二類。首次將“藏象”作為類目名,并附文曰:“五臟以位,六腑以配,五行枚屬,職司枚分,具藏象鈔?!辈叵蟮捏w系性鮮明呈現(xiàn)。 中醫(yī)學正是以這樣的“藏象”體系為核心,來構建人體生命模型。該體系的本質(zhì)是“氣類相推”,或稱“象類相推”。 至于藏象之“象”包括什么內(nèi)容?“象類相推”如何進行?后篇再續(xù)。 |
|
來自: 為什么73 > 《正an個人收藏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