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讓家長苦惱的就是孩子的懶惰問題,生活中幾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父母督促,從來不會主動做任何事情。若是長此以往的發(fā)展下去,這些不會主動的孩子,他們的未來會讓人擔憂。 其實每個人都有懶惰心理,這是一種本能,大人也不例外。只是大人的自制力相對較強,再加上沒有人替他們善后,只能硬著頭皮自己上戰(zhàn)場。但是孩子不同,他們就算懶惰也沒有關系,因為背后有父母替他們“打掃戰(zhàn)場”。 久而久之,孩子的懶惰心理戰(zhàn)勝了主動心理,所以就變成了習慣。當然,懶惰心理是后天形成的,主要源于這些方面,希望父母多加重視。 孩子越養(yǎng)越“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教育方式不當 孩子的行為習慣,不管好壞,大多數(shù)都是源于父母。相信大家都聽過“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只是很多人不以為然,總是覺得學校老師才是??墒聦嵣?,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很多行為習慣養(yǎng)成。 過分的寵溺和大包大攬,都是孩子懶惰的主要原因。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幫襯,那孩子還需要做什么呢?時間久了,生活自理能力不斷變差,而且依賴父母的心理愈加嚴重。 2、不良性格使然 面對困難,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有人迎難而上,也有人退縮不前。當孩子產(chǎn)生了畏難心理,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之后,自然就失去了做事的動力。這些不好的性格都會阻礙孩子的發(fā)展,讓他變得懶惰。 最重要的是缺乏上進心,這類孩子很容易滿足,而且對自身的要求并不高,屬于“得過且過”的人。做事情也是馬馬虎虎,典型的為了做事而做事,從來不考慮質量如何,對于結果也是無所謂。 3、受身邊人影響 孩子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他的模仿心理和好奇心都很重,總是會被身邊人所影響。若是父母也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人,做事情拖沓懶惰,那長期的生活中,孩子必然會學到父母的精髓,有過之而無不及。 除此外身邊人的影響也很重要,要是身邊的小伙伴都是懶惰之人,那孩子也會見樣學樣。因為他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甚至已經(jīng)在內心默許,覺得懶惰沒什么不好。 看來孩子的懶惰事出有因,除了父母的教育之外,其實跟他的性格,以及身邊人都有很大關系。作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領路人,父母還是要做好引導工作,幫助他們走出懶惰的誤區(qū),這樣未來才有更多可能。 學會三招,讓孩子跟懶惰說“拜拜”1、邀請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不要再想著幫助孩子做事情,從現(xiàn)在開始邀請他參與到家庭瑣事中,養(yǎng)成“自己事自己做”的習慣。做家務就是最好的方式,可能有父母覺得,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把所有心思放在學習中就好。但事實上,作為家庭成員,孩子有義務幫助大人做家務,就像在學校需要打掃衛(wèi)生一樣。 其實生活瑣事真的很鍛煉人,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時獨立性和責任感也得到了鍛煉。對于他們而言,學會的這些事情都是技能,將來獨立生活不成問題。 2、大人要學會“偷懶” 都說“懶惰”的父母,更容易養(yǎng)出勤快的孩子,事實證明就是如此。家庭生活中,父母不愿操心的話,很多孩子就需要“承擔”責任。就拿出門來說吧,朋友家豆子就特別操心,不僅會提醒父母要拿鑰匙,而且還會把家里的垃圾帶出門。生活中,他也是個勤快的小暖男,很多事情都爭搶著幫父母做。 所以說大人得要“偷懶”才行,這樣容易激發(fā)出孩子的責任感。也可以通過“使喚”的方式,多給孩子指派任務,督促他多做事。 3、做好榜樣,替孩子“找朋友” 生活中父母要做好榜樣,千萬不要給孩子樹立負面的影響,盡量把優(yōu)秀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想讓孩子成為勤快的人,那父母勢必要勤快的做事,通過行為影響他們。很多時候說教的意義不大,反而是行為影響的效果更明顯。 想必父母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要幫助孩子“找朋友”,盡量讓他跟品質優(yōu)秀的同伴接觸。 總結懶惰的孩子,多半都沒有時間觀念,所以父母也要培養(yǎng)他們的時間觀念。不管做什么事情,可以先跟孩子約定時間,然后讓他做到心中有數(shù)。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