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方言溯源 敬請聆聽 硯 窩 寧海人討厭某人或看見某物不順眼的意思。其實,硯窩是古建筑里有垂帶的踏跺上的最下面的一塊石板,高出地面約一、二公分。在不注意的情況下,上踏時容易絆倒,下踏時容易傷腳,所以叫硯窩,寧海人也叫礙塢。 落 帽 風(fēng) 也叫六毛風(fēng)。形容某人做事風(fēng)風(fēng)火火,很急躁的樣子。其實這句話與北宋年間貍貓換太子事件有關(guān)。李娘娘被陷害后,又被仙人救出,流落到了陳州。一個乞兒叫范仲華的收留了她,贍養(yǎng)在寒窯十八年。這年陳州鬧災(zāi)荒,仁宗皇帝命包拯到陳州賑災(zāi)放糧。忽然一陣風(fēng)吹落了他的官帽,包拯知道這里有天大冤情,恰遇范仲華,帶到寒窯見到李娘娘,并使她找到了親生兒子仁宗皇帝,誅滅了妖妃劉娘娘和大太監(jiān)郭槐。 掃 沙風(fēng) 寧海人形容某人做事不踏實,很急躁的樣子。這原于一種自然現(xiàn)象,有時因氣流的作用,在小范圍內(nèi)形成氣旋,沙塵被刮起,向上升騰,時間很短,一下子消失。寧海人以此作擬人化比喻。 狗 搗 米 形容某人在求饒求人或感恩時的磕頭狀態(tài)。其實狗搗米是用一個木架子,上面有只米窩子,一個搗子。叫一只訓(xùn)練好的小黃狗,一只后腳踩在踏板上,兩條前腿拱手拜,搗完米,再是伏地拜。乞丐在旁念念有詞:“一搗長命富貴,二搗金玉滿堂,三搗谷米盈倉,四搗四季發(fā)財,五搗五谷豐登,六搗六路順風(fēng),七搗七子團圓,八搗八仙慶壽,九搗九龍獻寶,十搗十全十美。生個小官中狀元。當家嬸,捉得快,發(fā)得快!”。 討飯人送元寶 比喻不是真心贊美,而是用一連串的好話討好別人,這句話來源于丐幫。過去每當節(jié)氣頭日,一個大討飯用錫泊紙做成一串元寶,當中穿一根線,掛在一根小竹竿上,提著它,身后跟著數(shù)個小討飯,站在人家門前。大討飯叫一聲:“紫氣東來照善門……”,話音末落,后面的小討飯馬上接腔:“好??!”“五福其昌有祖蔭,”“好??!”“先有一門七進士”,“好?。 薄昂笥邪俟俚介T庭?!薄昂冒?!”聽了這些好話,當家人或送年糕 ,或送銅板打發(fā)他們。 有 錢 無 時 錢 長 時 衫 長 后 衫 襟 前 搭 襟 地 搭 , 地 形容某人有錢無錢時的二種狀態(tài)。舊時,很多人穿長衫,有些人有錢時,挺胸疊肚,趾高氣揚,神氣得很。這樣,長衫后襟就搭在地上了。無錢時,人變得萎衰,頭朝前低垂,背向后躬,這樣前襟就搭在地上了。 寧 海 話 第25期 文字丨阿 俊 朗讀丨陳一兵 繪畫丨陳承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