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度的民間驗方,有方向的中醫(yī)藥文化傳承,請關注上方“觀至真?zhèn)鞒?/strong>”公眾號!每天都能學到新知識 學中醫(yī)一定避不開方劑記憶,方歌肯定是最好的記憶路徑,但是有時候記方歌很費時間,所以呢大家又研究了趣味記憶法,聯(lián)想記憶法等等。在接診的過程中,會有各種患者就診,如果不能熟練記憶方劑的組成,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總不能時時翻書查閱方劑組成吧。 為了方便查閱,方便記憶,建議大家收藏,我把常用方劑歸類,只需關注公眾號,查閱關鍵詞就可以看到具體方劑以及記憶方法。 解 表 劑 一,辛溫解表劑 1,麻黃湯:麻黃,桂枝,杏仁(去皮、尖),炙甘草 功用:發(fā)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 方歌: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fā)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宜服之。 快速記憶:干媽貴姓 附方: 麻黃加術湯:干媽貴姓+白術。 功用:發(fā)汗解表,散寒除濕。主治:風寒濕痹證,癥見身體煩痛無汗。 麻黃杏仁薏甘湯: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 功用:發(fā)汗解表,祛風除濕。主治:風濕在表,濕郁化熱證,癥見一身盡痛,發(fā)熱,日哺所劇者。 三拗湯:麻黃(不去根節(jié)),生甘草,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 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風寒,肺氣不宣,癥見鼻塞聲重,語音不出,咳嗽胸悶 華蓋散:麻黃,蘇子,杏仁,陳皮,桑白皮,赤茯苓,炙甘草。麻蘇杏,陳桑茯草。 2。大青龍湯 方歌:大青龍湯桂麻黃,杏草石膏姜棗藏,太陽無汗兼煩躁,散寒清熱此方良 快速記憶:麻杏石甘+桂姜棗 功用:發(fā)汗解表,兼清里熱。 主治:外感風寒,內(nèi)有郁熱,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不出汗而煩躁,脈浮緊。溢飲,身體疼痛,或四肢浮腫,惡寒身熱,無汗煩躁,脈浮緊。 3。桂枝湯 方歌:桂枝湯治太陽風,桂芍甘草姜棗同,解肌發(fā)表調(diào)營衛(wèi),汗出惡風此方功 功用:解肌發(fā)表,調(diào)和營衛(wèi) 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惡寒發(fā)熱,喊出頭痛,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快速記憶:桂芍姜棗草 附方: 桂枝加葛根湯:桂芍姜棗草+葛根 功用:解肌發(fā)表,升津舒筋,主治:風寒客于太陽經(jīng),營衛(wèi)不和證。癥見桂枝湯證兼項背強而不舒者。 桂枝加桂湯:桂枝15克,芍藥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棗6克。 功用:溫通心陽,平?jīng)_降逆。主治:心陽虛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陽病誤用溫針或因發(fā)汗太過而引發(fā)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胸,起臥不安,有發(fā)作性者。 桂枝加芍藥湯:桂枝9克,芍藥18克,炙甘草6克,大棗6克,生姜9克。 功用:溫脾和中,緩急止痛。主治:太陽病誤下傷中,土虛木乘之腹痛。 4,九味羌活湯(分經(jīng)論治)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同甘草,三陽解表宜變通。 功用:發(fā)汗祛濕,兼清里熱 主治:外感風寒濕,內(nèi)有蘊熱證,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或浮緊。 5,小青龍湯 方歌:解表蠲飲小青龍,麻桂姜辛夏草從;芍藥五昧斂氣陰,表寒內(nèi)飲最有功。 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外寒里飲癥: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 快速記憶:小青龍湯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附方:射干麻黃湯 組成:射干6克,麻黃9克,生姜9克,細辛3克,紫菀6克,款冬花6克,五味子3克,大棗3枚,半夏9克。 方歌: 射干麻黃亦治水,不在發(fā)表在宣肺, 姜棗細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功用:宣肺祛痰,下氣止咳。 主治:痰飲郁結(jié),肺氣上逆,證見咳而上氣,喉中水鳴聲,胸滿不得臥,苔白,脈浮緊。 6,止嗽散 組成:白前10g陳皮10g桔梗10g甘草10g荊芥10g紫菀20g百部20g。 方歌: 止嗽散中用白前,陳皮桔梗草荊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快速記憶:陳賡借錢百草園 功用:宣利肺氣,疏風止咳 主治:風熱犯肺之咳嗽證,咳嗽咽癢,咳痰不爽,或微惡風發(fā)熱,舌苔薄白,脈浮緩 二,辛涼解表劑 1,銀翹散(辛涼平劑) 組成:金銀花15g連翹10g竹葉10g荊芥10g牛蒡子10g薄荷10g豆豉10g甘草10g桔梗10g蘆根10g。 方歌:銀翹散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清疏風熱煮無過。 快速記憶:草根梗翹金薄荷+借竹斗牛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主治:溫病初起。發(fā)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2,桑菊飲(辛涼輕劑)“辛涼重劑是白虎湯” 組成:桑葉15g菊花10g桔梗10g連翹10g杏仁10g甘草10g薄荷10g蘆根10g。 方歌: 桑菊飲中桔梗翹,杏仁甘草薄荷饒 蘆根為引輕清劑,熱盛陽明入母膏 快速記憶:荷葉杏花,草根梗翹 功用:疏散風熱,宣肺止咳。 主治:風溫初起,表熱輕證。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脈浮數(shù)。 3,麻杏石甘湯 組成:麻黃9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18克, 方歌:仲景麻杏甘石湯,辛涼宣肺清熱涼。邪熱壅肺咳喘急,有汗無汗均可嘗。 功用:辛涼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風邪,邪熱壅肺癥:身熱不解,咳逆氣急,甚則鼻煽,口渴,有汗或無汗,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而數(shù)者。 4,柴葛解肌湯(和大青龍湯的區(qū)別是大青龍湯以外寒為主,里熱少。柴葛解肌湯以里熱為主,外寒基本沒有。) 組成:柴胡6、葛根9、黃芩6、石膏3、羌活3、白芷3、芍藥6、桔梗3、生姜3片、大棗2枚、甘草3。 方歌: 陶氏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 芩芍桔草姜棗芷,羌膏解表清熱良。 快速記憶:姜大哥拾柴草,秦姐搶白芍。 功用:解肌清熱。 主治:外感風寒,郁而化熱癥:惡寒漸輕,身熱增盛,無汗頭痛,目疼鼻干,心煩不眠,咽干耳聾,眼眶痛,舌苔薄黃,脈浮微洪。 三,扶正解表劑 1,敗毒散(逆流挽舟法) 組成:柴胡(洗,去蘆)9克,前胡9克,川芎9克,枳殼9克,羌活9克,獨活9克,茯苓9克,桔梗(炒)9克,人參9克,甘草5克。 方歌: 人參敗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獨芎; 薄荷少許姜三片,時行感冒有奇功。 快速記憶:獨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錢財少(獨活,人參,生姜,羌活,桔梗,川芎,茯苓,薄荷,枳殼,前胡,柴胡,甘草) 功用:益氣解表,疏風散寒祛濕。 主治:氣虛外感證。證見憎寒壯熱,頭項強痛,肢體酸痛,無汗,鼻塞聲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滿,舌淡苔白膩,脈浮而重取無力。 附方: 荊防敗毒散:組成,獨活,羌活,桔梗,川芎,茯苓,枳殼,前胡,柴胡,甘草,荊芥 ,防風。 功用:發(fā)汗解表,消瘡止痛 主治:瘡腫初起。癥見紅腫疼痛,惡寒發(fā)熱,無汗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數(shù)。 2,參蘇飲(和敗毒散區(qū)別:都有外感風寒氣虛,敗毒散有外濕。而參蘇飲沒有外濕有里痰) 組成:人參10g紫蘇葉10g陳皮10g枳殼10g前胡10g半夏10g葛根10g木香10g甘草10g桔梗10g茯苓15g。 方歌:參蘇飲內(nèi)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干葛木香甘桔茯,氣虛外感最相宜。 快速記憶:參蘇二陳葛,木前枳桔喝。注:“二陳”指二陳湯四味: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用法:加生姜3片,大棗3枚,水煎服。 功效: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主治:虛人外感風寒,內(nèi)有痰飲證。癥見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膈滿悶,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舌苔白,脈弱。 3,再造散 組成:黃芪(6g),人參(3g),桂枝(3g),甘草(3g),熟附子(3g),細辛(2g),羌活(3g),防風(3g),川芎(3g),煨生姜(3g)。 方歌: 再造散用參芪甘 桂附羌防芎芍參 細辛加棗煨姜煎 陽虛無汗法當諳 快速記憶:再造姜棗參芪甘,細桂附羌防芍川。 用法:水二盅,棗一二枚,煎至一盅,槌法再加炒芍藥一撮,煎三沸,溫服。 功用:助陽益氣,解表散寒。 主治:陽氣虛弱,外感風寒證,癥見惡寒發(fā)熱,熱輕寒重,無汗肢冷,倦怠嗜臥,語聲低微,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或浮大無力。 4,麻黃細辛附子湯 組成:麻黃6克,細辛3克,附子3克。 方歌: 麻黃附子細辛湯,發(fā)表溫經(jīng)兩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陰反熱曷能康。 功用:助陽解表。 主治:素體陽虛、外感風寒、發(fā)熱惡寒,無汗,四肢不溫,神疲乏力,苔白、脈沉。 【加減】咳嗽者,加五味子;咽干痛,加桔梗;關節(jié)疼痛者,加桂枝、防風、秦艽、羌活;濕重便溏者,加薏苡仁、蒼術、白術;腰痛者,加川斷、杜仲、狗脊、木瓜;寒熱夾雜出現(xiàn)口干,舌尖紅者,加知母、白芍。 5,加減葳蕤湯 組成:玉竹9克,生蔥白6克,桔梗5克,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5克,炙甘草3克,大棗2枚 方歌: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甘棗薄荷八味共,滋陰發(fā)汗去風熱 快速記憶:玉竹姐為何早操吃蔥。玉竹(即葳蕤),姐(桔梗),為(白薇),何(薄荷),早(大棗),操(炙甘草),吃(淡豆豉),蔥(蔥白)。 看完文章的朋友,如果覺得本文分析透徹,請點擊右下角:“在看”,讓更多人看到本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