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视频在线网站,日韩视频精品在线,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在线播放精品,1024你懂我懂的旧版人,欧美日韩一级黄色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分享

每周一味中藥(90)丨紫蘇葉

 松柏林光139 2023-02-28 發(fā)布于山東

圖片

紫蘇葉

藥材來源

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葉。夏季枝葉茂盛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圖片
圖片
圖片

【別名】桂荏、白蘇、赤蘇、紅蘇、黑蘇、白紫蘇、青蘇等。

【性味歸經(jīng)】 辛溫。歸肺、脾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安胎,解魚蟹毒。用于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用法與用量】 5?10g。

【性狀鑒別】 葉片多皺縮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長4?11cm,寬2.5?9cm。先端長尖或急尖,基部圓形或?qū)捫ㄐ危吘壘邎A鋸齒。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的腺鱗。葉柄長2?7cm,紫色或紫綠色。質(zhì)脆。帶嫩枝者,枝的直徑2?5mm,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以葉片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圖片

【古籍記載】

《名醫(yī)別錄》:“主下氣,除寒中?!?/p>

《藥性本草》:“以生食作羹,殺一切魚肉毒?!?/p>

《本草蒙筌》:“發(fā)表解肌,療傷風寒甚捷;開胃下食,治脹滿易差。”

《本草綱目》:“解肌發(fā)表,散風寒,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解魚蟹毒,治蛇犬傷。

《本草正義》:“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泄肺氣通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胸膈,脾胃,宣化痰飲,解郁結(jié)而利氣滯?!?/p>

《雷公炮制藥性解》李中梓:味甘、辛,性溫,無毒,入肺、脾二經(jīng)。葉能發(fā)汗散表,溫胃和中,除頭痛、肢節(jié)痛,雙面紫者佳。不敢用麻黃者,以此代之。辛走肺,甘走脾。

《本草經(jīng)解》葉天士:氣溫,味辛,無毒。主下氣,除寒中。紫蘇氣溫,稟天春和之木氣,入足厥陰肝經(jīng);味辛無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陰肺經(jīng)。氣味俱升,陽也。肺主氣而屬金,金寒則不能行下降之令;紫蘇辛溫溫肺,肺溫則下降,所以下氣。脾為中州太陰經(jīng)也,肺亦太陰,肺溫則脾寒亦除,故除寒中也。

《長沙藥解》黃元御:味辛、入手太陰肺經(jīng)。降沖逆而驅(qū)濁,消凝滯而散結(jié)。

《玉楸藥解》黃元御:味辛,微溫,入手太陰肺經(jīng)。溫肺降逆,止喘定嗽。紫蘇辛溫下氣,治咳逆痰喘、嘔吐飲食,利膈通腸,破結(jié)消癥。兼驅(qū)腰膝濕氣。解蟹毒。

【配伍應用】

    1.配砂仁:蘇葉、砂仁皆味辛,性溫。辛散溫通,芳香理氣,善理脾胃氣滯。凡妊娠中虛氣滯者用之最宜。

    2.配人參:蘇葉辛溫解表,人參甘溫補脾肺之氣,二藥配伍,可以治療氣虛外感。

    3.配藿香:二藥均具有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溫化濕而不燥熱的特點,散邪辟惡,理氣化濕,常相須為用,治暑月外感風寒,內(nèi)傷生冷,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脘腹痞滿,嘔惡泄瀉等。

    4.配黃連:治濕熱嘔吐不止。黃連大苦大寒,苦能燥濕,寒能清熱,為治濕火郁結(jié)之主藥。蘇葉芳香化濕,行氣寬中。對胃家濕熱,胃氣上逆者,可二藥合用,清胃熱,化濕濁,使熱清濕化,胃中安和。

    5.配葛根:二藥均輕揚升散,為解表之藥。蘇葉兼以芳香化濕,葛根兼以生津止渴。兩者常配伍治濕熱病。

【藥膳】

紫蘇生姜紅棗湯

    功效:暖胃散寒,助消化。

    鮮紫蘇葉10克,生姜3塊,紅棗15克。將紅棗在清水里洗凈,然后去掉棗核,姜切片,鮮紫蘇葉切成絲,與姜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沙鍋里用大火煮,鍋開以后改用小火燉30分鐘。然后將紫蘇葉、姜片撈出來,繼續(xù)用小火煮15分鐘。

圖片

香菜紫蘇蔥白湯

    功效:解表散寒。

    香菜6克,紫蘇葉10克,蔥白5根。以上材料加水煎湯飲。可加少許紅糖調(diào)味。本品辛溫發(fā)散,可用于感冒風寒的輕癥。

圖片

涼拌紫蘇葉

    功效:發(fā)表,散寒,理氣。

    紫蘇嫩葉300克,鹽、味精、醬油、香油各適量。將紫蘇葉洗凈,入沸水鍋內(nèi)爐透,撈出洗凈,擠干水分,切段放盤內(nèi),加入鹽、味精、醬油、香油,拌勻即成。本品適用于感冒風寒、惡寒發(fā)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等病癥。健康人食用能強身健體、澤膚、潤膚、明目而健美。

圖片

紫蘇粥

    功效:健胃解暑。

    粳米100克,紫蘇葉15克。紅糖適量。將粳米煮稀粥,粥成入紫蘇葉稍煮,加入紅糖撹勻即成。

圖片

【紫蘇子】紫蘇的干燥成熟果實。具有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的功效。主治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

圖片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