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如餃子……嗯,今天我們來說說嫂子的事。 在《水滸傳》中,有兩位著名的嫂子,潘金蓮和孫二娘。都跟武松有關(guān)。 潘嫂子的光榮事跡大家都知道了,而孫嫂子最有名的,則是她的人肉叉燒包。 在武松被發(fā)配孟州的時候,就差點兒成了蕓蕓叉燒包中的一員。 孟州,隸屬于今天的焦作。不好意思,又是我們老家的地界兒。 焦作最有名的美食是什么,對嘍,鬧湯驢肉。 對于以面食為主的河南人來說,餃子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焦作有一種驢肉餡兒的餃子,非常受歡迎。 有人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其實,驢肉雖然筋道有嚼頭,但香味卻不如豬肉,而且纖維很多,容易塞牙。就像是潘嫂子,雖然貌美如花,可是小戶人家的野性也很足,挑逗武松失敗后的那股子狠勁兒,嘖嘖嘖…… 今天是冬至,還是說餃子吧。 吃餃子的習俗是從張仲景開始的。 張仲景,南陽人(不好意思又是老鄉(xiāng))。據(jù)說張仲景那個時代,天氣寒冷,很多人被凍傷,張仲景就用羊肉和藥材拌在一起用面皮裹了放鍋里煮,驅(qū)寒取暖。還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做“嬌耳”,意思估計就是吃了耳朵不會被凍掉。 現(xiàn)在吃餃子只是普通的果腹需求,而以前吃餃子則是用來改善生活。哪天高興了,或者有什么喜事了,家里大人總會說,去割兩斤肉包頓餃子高興高興。盡管現(xiàn)在生活條件提高了不少,但老媽還是改不了這個習慣,每次回家總會說要不明天包餃子吧。 老家吃餃子沒什么講究,品種也不會太豐富,大致分為兩種,韭菜粉條雞蛋和豬肉大蔥白菜。其實吃餃子不僅僅是改善生活,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家包餃子有個傳統(tǒng),就是全家齊上陣,老媽盤餡兒,老爸和面,我跟妹妹動手包。很多家里長話里短都是圍在一起包餃子的時候拉呱出來的。 包餃子一定要用死面,涼水倒入瓦盆中,一邊注一邊攪拌,使勁揉成團。用刀或者直接撕成小團,慢慢盤成長條,用刀切成小段,鋪上面撲,慢慢地搟成片。熟手可以一只手搟面皮,一邊搟還能讓面皮自己轉(zhuǎn)動,跟玩雜耍似的。 如果你動手包過餃子可能就會有這種一種體驗,餃子餡兒特別香,總想忍不住嘗一口,不管是生肉餡兒還是雞蛋韭菜餡兒。有時候一頓餃子包下來,韭菜雞蛋餡兒能被我偷吃一半。如果不是被老媽拉住,估計生肉餡兒也會被我吃大半。 由于老家在鄉(xiāng)下,食材多是自家的,所以,也開發(fā)了幾種特殊的餡兒,比如茄子餡兒。新鮮的嫩茄子切成碎塊,溫水里過一下,將水擠出來,握成絮狀,然后放入鍋中翻炒至五成熟,盛到碗里備用。再將攪拌好的雞蛋放入鍋中炒蛋花。炒至金黃碎塊狀,跟炒好的茄子放一起,加入調(diào)料攪拌。雖然是素餡兒,但吃著卻有股子肉香,而且還不油膩。 前段時間看《舌尖上的中國》,里面有一集是說北京某土著居民在自家房頂上種南關(guān),夏至的時候包南瓜餡兒的餃子。南瓜餡兒的餃子沒吃過,但南瓜餡兒的包子卻吃過,汁水豐富,但拌餡兒的時候如果南瓜的量把握不好的話,容易張嘴漏湯。 煮熟的餃子連湯盛出來。最喜歡的方式是就著大蔥段,咔哧一口,大蔥的辛辣味直透脊梁骨,然后塞個餃子進去,辛辣味被餃子餡兒熨服得妥妥的。吃完了來口湯,感覺賽過大羅金仙。 后來到了西安上學,才發(fā)現(xiàn)那里的人們原來是將餃子撈出來蘸著辣椒和醋干吃,而湯是單獨盛出來的,這就跟當初我聽說城里人吃面條要過涼水一樣驚訝壞了,所以當老板問我餃子帶湯還是不帶湯的時候,問得我一愣一愣的,心說你們城里人真雅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