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在北京,作為首都,它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是政治文化交流中心等等等等,這些我還是都不說了吧,畢竟,中國人都知道…… 至于我,是個地道的北京大妞兒,四合院里長大的八旗子弟,用老北京話講,就是個典型的“胡同兒串子”。 要說北京的美食,以漢、滿、回、蒙族為主。作為一個老北京的小吃貨,我很愿意帶您感受一下北京小吃。 不過,這里我不想談那些百度上有的沒的名家名吃,小女子乃一介草民,咱們就聊聊尋常百姓們常下的館子,還有咱自家桌子上的美食吧! 我家住在北京西城,往東走五分鐘,是梅蘭芳先生的故居,一直向西便是和珅宅邸恭王府花園;往西走五分鐘,是滿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儀的舊居(不對外開放);往南就是皇城根兒了。 北京人大概能猜出來了,我住在護(hù)國寺。這條民俗街上,有著唯一的百年老店“護(hù)國寺清真小吃店”。 它是看著我長大的,打小兒店里的售貨員跟我們這些老街坊處得仿佛跟親戚一般。如今街上還經(jīng)常能碰到一位當(dāng)年的售貨員阿姨,她已經(jīng)七十多歲了,身體很好,神采奕奕。 打小兒我吃的是東西,品到的卻是人情。 (一)豆汁兒 ~ 錦馨豆汁店 在北京民間,流傳著一句俗語:“沒有喝過豆汁兒,不算到過北京。”著名導(dǎo)演胡金銓先生也說:“不能喝豆汁兒的人,算不得是真正的北平人。 按我們旗人的說法兒“北京的豆汁兒,旗人的命根兒”。由此可見,豆汁兒的地位是極高的。 如果第一次喝豆汁,那猶如泔水般的氣味一般人都難以下咽,捏著鼻子喝兩次,感受就不同一般了。 喝豆汁必須要配切得極細(xì)的醬菜,一般夏天用苤藍(lán),講究的要用老咸水芥切成細(xì)絲,拌上辣椒油,還要配套吃炸得焦黃酥透的焦圈,風(fēng)味獨到。 (二)面茶 ~ 護(hù)國寺小吃店 說到豆汁兒,就不能不提起小吃店一道美食 —— 面茶。有詩曾云:“午夢初醒熱面茶,干姜麻醬總需加”。 它是以小米面為主的粥,上面用漏勺淋上麻醬,撒上椒鹽。吃法也很有講究,不用筷子、勺子等餐具,而是一只手端起碗足,沿著碗邊兒轉(zhuǎn)著圈喝下。 此吃法,非老北京人是不會的,一旦用餐具攪勻,麻醬瀉了,就失了味道。 記住我教您的方法,真吃上面茶了,咱可別露怯。 (三)爆肚兒 ~ 爆肚兒滿、爆肚兒馮 爆肚是具有獨特風(fēng)味的北京地方性小吃,下酒極佳。 梅蘭芳、馬連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萬春等名流無不喜食。 爆肚又脆又鮮,不油不膩,蘸著麻醬汁吃下去,據(jù)說還可治胃病。 吃爆肚的人一般都配酒,喝完酒,吃兩個剛出爐的燒餅,更是一大快事。 所以老北京都喜愛吃爆肚,特別是農(nóng)歷立秋之后,北京人講究“吃秋”,流傳“要吃秋,有爆肚”之說。 (四)褡褳火燒 ~ 老北京 褡褳火燒是一種油煎食品,色澤金黃,焦香四溢,鮮美可口。它用面片裝入餡,兩面折上,另兩面不封口,放入油鍋煎熟。 因其長型,有時對折。類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褳,故得此名。其口味類似鍋貼,但形狀不同。 吃褡褳火燒時配用雞血和豆腐條制成的酸辣湯,鮮香酸辣,余味無窮。 (五)鹵煮火燒 ~ 小腸陳 鹵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 最初的鹵煮出自于宮廷的“蘇造肉”。 據(jù)說光緒年間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所以人們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jīng)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 地道的北京人估計沒幾個不好(hào)吃鹵煮火燒的。 湯里面的火燒切井字刀,豆腐切三角,小腸、肺頭剁小塊,從鍋里舀一勺老湯往碗里一澆,再來點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 最后淋點兒辣椒油,熱騰騰的一碗端上來,火燒、豆腐、肺頭吸足了湯汁,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 其中味道最厚重的還是小腸,腸酥軟,味厚而不膩,沒有任何異味。偶爾吃到一片白肉更是滿口脂香。 還有的就是 —— 奶酪衛(wèi)的雙皮奶、姚記的“炒肝兒”、都一處的燒麥、門釘兒李的肉餅、紫光園的炒疙瘩、烤肉宛的肉、東來順的銅鍋涮肉、砂鍋居的白水煮肉、新川面館的涼面 …… 更不用說全國聞名的慶豐包子了。 蕓豆卷,焦圈,豆餡燒餅、炸糕,臘八粥,白煮肉、馓子麻花兒糖瓜兒粘 …… 光是家門口的護(hù)國寺小吃店,里面就有百余種地道小食,感覺一下子也說不完??! 至于點心,估計您只知道稻香村吧? 又錯啦! 桂香村、尤其是中關(guān)村糕點,那兒的點心才是我小時候的味道。 再看看自家飯桌兒吧!我就聊聊我最愛吃的兩種美食。飯桌上的美味基本出自媽媽的手,其中我最愛吃的莫過于面條了。 各式鹵面、湯面、拌面,在媽媽的手里花樣百出,層出不窮。 面條有“長壽”的意思,所以北京人的面里邊有長壽面。其實在北京,還有這樣一講兒:“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壽面、接三面”。 所謂洗三面,就是小孩子剛出生第三天,舉辦個“洗三”儀式,親戚朋友來吃孩子的面條,祝福他“長命百歲”。 以后每年過生日,都得吃“長壽面”“挑壽”,意思是祝福他“福壽綿長”。 人死之后的第三天,親戚朋友要吃“接三面”,意思是表示對死者的感情連綿不斷。 老北京人吃炸醬面,冷天講究吃熱的,謂之“鍋兒挑”(完全不過水),熱天吃過水面,但湯要篦盡。根據(jù)季節(jié)佐以各種時鮮小菜,謂之“全面碼兒”。 最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媽媽用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40分鐘。 不久,就有一重重的醬香味道彌漫開來,滿院子飄香。 第二種美味是麻豆腐,它屬北京的特產(chǎn),河南安陽也有類似食物,稱為粉漿坨子。此物出自舊京的粉房。 粉房原來是出產(chǎn)粉皮淀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隨碾隨加水,同時這豆子就分成了三種東西。 頂細(xì)的成了豆?jié){,是正品,用來做淀粉;頂稀的成了汁兒,即是豆汁;中間一層稠糊凝滯的暗綠色粉漿,裝入布袋加熱一煮,濾去水份,就是麻豆腐。熬豆?jié){時,上面的油皮最有營養(yǎng),它就是腐竹。 因為媽媽以前在豆制品廠工作,所以這方面我了解得多一些。 炒麻豆腐一定要用羊油、加上黃豆或青豆以及韭菜要炒至黏黏糊糊的,呈灰綠色,炒好后,將炸好的紅辣椒油潑在上邊即成,呈紅、綠、黃色,口感香醇味厚,酸咸適口,別有風(fēng)味。 北京胡同兒里的小吃,多的是。 咱北京人實在、有面兒,說話也敞亮,得空,您來,想吃什么,支應(yīng)一聲兒??! |
|